理论教育 经济要素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经济要素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经济总量大并不意味着人均收入水平高。消费结构通常受到一个国家乃至一国内部各个区域特定环境、收入水平、消费偏好人口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一个地区工业部门比重处于快速提升阶段,往往会带来经济增长

经济要素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3.4.1.1 需求要素

需求是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力量。而在特定经济体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需求则受到区域内以及区域外经济总量与收入水平、区域消费结构的影响。

第一,一般情况下,经济总量与收入水平决定了一个市场——无论是区域内还是区域外——的消费能力。经济总量大的区域,其生产过程的中间性需求生活性需求的规模都会比较大,其消费的层次也通常较高,超过了一般的基本生理需求和生活基本需求。但是,经济总量大并不意味着人均收入水平高。例如,中国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827,122亿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与人均GDP接近。[2]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在世界人均GDP上才排到70位。因此,中国的需求总量虽然较大,但需求层次在整体上还有待提高。

第二,消费结构也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消费结构通常受到一个国家乃至一国内部各个区域特定环境、收入水平、消费偏好人口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前文已述,收入水平会决定消费结构的层次是以生活一般必需品为主,还是以生活质量提高的耐用消费品奢侈品为主。而区域异质性带来的消费偏好则因区域不同而有消费基本需求和消费文化的差异。例如,寒冷地区的人们在御寒方面的生活需求就是其他地区都没有的特殊需求。人口结构对需求的影响在当前日益突出,特别是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使得人们对医疗救治、健康护理等方面的需求急剧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要辩证地看待区域内外的市场需求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首先,在开放经济高度发达条件下,任何区域市场都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区域内市场往往并非最佳的创新目标。在产品创新之际,区域市场的消费总量、消费结构也往往不能支撑一个全新产品生产超过基本损益点的要求;而借助成本优势生产传统商品或创新程度较低的产业升级,虽然一时可以占据区域市场,但很快就会被外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轻易赶上,并借助足够的成本优势和创新优势、偏好优势迫使本区域产业退出区域市场。因此,一个特定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应该以世界市场为方向,而不应仅局限于眼前的区域市场。

其次,必须认识到,区域市场对其区域内特定产业转型升级也有着最基本的支撑作用。当特定产业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以实现价值链升级、产业链升级甚至拉动产业体系升级之际,最先从受资源流动性约束最少、成本压力最小、消费偏好最熟悉的本区域市场入手往往容易取得成功。

为此,一个区域在确定其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之际,应充分认识世界市场的发展趋势与特定区域市场的基本属性和支撑能力,综合判断选择市场领域,确定市场定位,才能充分发挥出需求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

3.4.1.2 供给要素(www.daowen.com)

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包括特定区域内外的自然资源、资本、劳动等资源禀赋,现有的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主导产业、产业技术水平等。这些要素在特定区域内的发展态势,对特定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比较直接,但随着开放经济的不断深化,区域外的相关要素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自然资源是人在自然介质中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集合体,它具有稀缺性和区域性的特点。[3]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自然资源状况对区域的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作用(尤其是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第一产业和矿业直接受到自然资源的影响。第二产业中以第一产业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如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钢铁工业石油化工、材料工业等,也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自然资源禀赋的影响。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就是在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钢铁、煤炭等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这种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的产业往往处于价值链低端,加之矿产资源有资源枯竭的威胁,产业转型升级不可避免。

第二,资本要素也是一个特定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要素。传统意义上的资本要素不仅包括可用于投资的资本量,也包括固化为机器设备的资本量。由于下文将专门就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等与固化为机器设备的资本紧密相关的内容进行阐述,在此我们仅探讨用于投资的资本量。众所周知,一个区域可用于投资的资本量,受到该区域收入水平、储蓄率等的影响。但在现代金融体系下,这种区域性的约束早已为资本的流动性打破而不复存在。一个区域可能储蓄率很高,但由于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敢于创新的企业家、缺乏投资机会,就会导致资本外流到需要这些储蓄来进行投资的地方。而一个地区储蓄率很低,但是有较高的经济活跃度,投资需求巨大,就会吸收区域外投资进入来支撑起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当前资本相对过剩的背景下,特定区域资本供给不应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障碍。当然,资本的供给在产业技术之间的选择会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和方向。

第三,劳动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智力劳动者,都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改造外部物质世界。劳动力资源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自我强化、选择职业以及积极劳动等三个方面。劳动力资源具有时效性、智力性、再生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与劳动力资源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是人力资本,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开发为表现,包括教育、经验以及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人的创新性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有形资源的作用,甚至决定企业经营的成败。如知识的扩散、管理的技巧、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等都是人力资本的体现。在现代经济中,人力资本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从一个特定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来看,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的流动性。不能简单地拘泥于当地劳动力资源的总量和结构属性,而应看到区域外劳动力主动选择职业的主观能动性会迅速补充特定产业劳动力供给的不足。

第四,产业结构是代表一个特定区域产业基础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是,要看到产业结构只是一个经济体内部各个产业的比例关系,一般情况下并不具备区域间横向比较意义。即一个特定区域的工业部门比重较高,只是说明其工业基础相对于该区域的农业部门、服务部门较为雄厚,并不代表这一地区的工业就一定比其他区域工业更强大、更有优势。但是,产业结构的初期发展过程却可以提示我们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例如,一个地区工业部门比重处于快速提升阶段,往往会带来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这意味着其生产效率的提升、技术进步的成功,其或者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进程之中,或者面对新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压力较小。反之,如果一个地区服务部门比重上升较快,而经济总量却处于增长率下降的状态,则往往意味着其工业部门处于衰退之中,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迫切。

第五,产业组织也是特定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不容忽视的影响要素。产业组织,是指一个特定产业内部生产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其市场关系。其中,既包含生产者因产业技术关联和其他历史文化渊源形成的产业集团、产业链、产业承包关系等的组织形态;也包含市场上生产者之间垄断与竞争的各种关系。就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而言,产业链本身就是产业升级的一个主要领域,其存在形态为一个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而竞争与垄断问题则是从技术进步角度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通常,垄断企业享有垄断利润,其技术进步的动力少,对转型升级的阻碍较大;相反,具有充分竞争特征的市场则往往技术进步活跃,产业转型升级进程较快。就中国东北地区而言,已有研究指出,国有企业比重过大,形成经济体制的相对僵化,是东北经济陷入衰退的重要因素。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应克服国有经济对政策扶植的依赖,激活其技术进步机制,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六,主导产业的定位与发展态势也影响特定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首先,主导产业在整个产业体系内部的定位,决定了特定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每个产业体系都有处于主干部分的产业和处于分支部分的产业。选择哪个部分为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决定了这个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例如,在重化工业体系下,选择汽车为主导产业,则其作为重化工业的最核心部门之一,产业升级空间有限。而在新产业革命的背景下,电动车将取代汽车的核心定位,原来选择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区域就必须使汽车产业升级为电动车产业,否则可能被淘汰。其次,主导产业在价值链、产业链上的定位,决定了特定区域产业发展的效率。虽然选定一个产业,但其价值链、产业链的选择不同,主导产业对转型升级的影响也不一样。例如,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情况下,选择生产乘用车、特种车辆等;或是选择加工汽车零部件、整车组装,以及汽车用品生产等项目,其价值链完全不同,产业链也大相径庭。最后,主导产业在特定区域的产业集群发展,决定了该区域产业体系的建设效果。即便选择了较高的主导产业、高端的价值链、高端的产业链定位,如果这个主导产业将主要的产业链、高端的价值链布局在区域外,也不能实现其对整个区域产业体系建设所应有的贡献。

第七,产业技术水平是影响产业转型升级的最根本因素。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内涵就是技术进步,而现有的产业技术水平理所当然地决定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可能性。即便选择了高端的主导产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就无法占据业链的顶端,更无法构建先进的产业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