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计量分析

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计量分析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学者对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从单一指标,逐渐向多指标、多层次深入。较早提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是Kuznets和Kaldor,他们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可以用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转移来测定。[80]谭晶荣等指出,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能更好地测度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和方向,适合广泛应用。综上所述,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证定量分析方法大多集中于产业结构及其细分化研究。

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计量分析

目前,学者对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从单一指标,逐渐向多指标、多层次深入。但至今仍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

较早提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是Kuznets和Kaldor(1973),他们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可以用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转移来测定。[74]潘文卿和陈水源(1994)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可以通过结构关联矩阵的水平来体现,因为结构关联矩阵可以体现产业的经济技术水平及其结构关联水平。[75]宋锦剑(2000)分别从产业构成、技术结构、地区结构、组织结构等四方面着手,构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体系。[76]邬义钧(2006)从附加价值溢出量、结构效益指数、高加工化系数、结构效应链等方面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多指标评价体系。[77]

刘伟等(2008)研究进一步指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还应当包括各产业比例的关系和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等部分。[78]徐德云(2008)在对中国1978—2005年的数据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中,赋予三次产业不同的权数,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升级系数进而测度产业结构升级的水平。[79]冯根福等(2009)认为,对于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测度应该分别从单指标和多指标两个不同的层次进行。[80]谭晶荣等(2012)指出,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能更好地测度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和方向,适合广泛应用。[81]宋梅秋(2012)认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方向:一是区域制造业内部结构的高度化;二是区域传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三是区域服务业内部结构的高度化。[82]显然,该研究更加侧重于结构的变化。

综上所述,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证定量分析方法大多集中于产业结构及其细分化研究。其中,Kuznets和Kaldor的产业转型升级速度、谭晶荣等的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宋梅秋的三分法,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上述方法没有直接涉及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对资源利用等社会环境效益的影响等的计量分析,其评价体系仍然相对贫乏。

总之,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历时已久,其理论体系已经多方探讨,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日益成熟。但不容否认的是,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概念界定,还不乏争论;由此,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选择也尚待拓展,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数量分析也尚待完善。现有相关文献一方面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为本书进一步进行理论探索提供了空间。

特别是,关于老工业基地的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成果,其理论体系都不够成熟,对于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的探索起步于实践操作,其理论体系尚处于探讨和争论之中。因此,本书选取老工业基地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吉林省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基于著者长期从事该区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本书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与政策,为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做出贡献。

【注释】

[1]Adams J D.Transforming Work[M].Alexandria:Miles Review Press,1998:1—3.

[2]Erickson C L,Kuruvilla S.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 transformation[J].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98,52(1):3—21.

[3]LOCKE R,KOCHAN T.and PIORE M.Conclus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relations?A cross-national review of the evidence[M]//Employment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 Economy.Cambridge:MIT Press,1995:359—384.

[4]Norén R.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Open Economy:A Multisectoral View[J].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1998,20(1):111—117.

[5]张建平.澳门信息业发展与产业转型[J].广东社会科学,1999(4):18—22.

[6]刘志彪.产业升级的发展效应及其动因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3—10.

[7]Kohler L R.全球环境变化国际人力因素计划推出的工业转变研究举措[J].产业与环境,1999,21(2):57—59.

[8]Tian G J,Liu J Y,Zhang Z X.Urban function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formation in China[J].Cities,2002,19(4):243—248.

[9]景维民.从计划到市场的过渡—转型经济学前沿专题[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9.

[10]徐振斌.新型工业化与产业转型[J].经济研究参考,2004(17):34—48.

[11]郭丕斌.新型城市化与工业化道路——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转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84—85.

[12]毛蕴诗,李田,吴斯丹.从广东实践看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7):16—23.

[13]卓勇良.日本经济格局与结构变动及其对浙江的启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53.

[14]Gary Gereffi.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1):37—70.

[15]刘志彪.产业升级的发展效应及其动因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10.

[16]李江涛.产业深化理论——一个新的产业理论框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4.

[17]刘树成.现代经济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7.

[18]金碚.工业的使命和价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4(9):51—64.

[19]Gary Gereffi.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9(48):37—70.

[20]孙文远.产品内价值链分工视角下的产业升级[J].管理世界,2006(10):156—157.

[21]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8(9):58—68.

[22]黄茂兴,李军军.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9,44(7):143—151.

[23]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5):46—56.

[24]金碚.工业的使命和价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4(9):51—64.

[25]朱瑞博.核心技术链、核心产业链及其区域产业跃迁式升级路径[J].经济管理.2011,33(4):43—53.

[26]巴曙松,郑军.中国产业转型的动力与方向:基于新结构主义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2):45—52.

[27]朱元秀.现代化视角下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2020-10-15].https://www.doc88.com/p-6008164637941.html.

[28]唐德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基于长三角区域分析[J].兰州学刊,2014(07):171—174.

[29]金碚.工业的使命和价值——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14(9):51—64.

[30]洪银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动力[J].求是学刊,2014,41(1):57—62.

[31]刘志彪,陈柳.政策标准、路径与措施:经济转型升级的进一步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51(05):48—56.

[32]江飞涛,李晓萍.当前中国产业政策转型的基本逻辑[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52(03):17—24.

[33]邓向荣,曹红.产业升级路径选择:遵循抑或偏离比较优势——基于产品空间结构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6(2):52—67.

[34]宋巍,顾国章.关于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的考察[J].商业时代,2009(18):103-104.

[35]刘志彪.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与对策思考[J].中国经济问题,2010(1):15—22.

[36]傅允生.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约束条件与发展趋势[J].浙江学刊,2010(5):208—214.

[37]徐竹青.高端要素、产业升级与城市化发展——基于浙江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3):111—115.

[38]赵西三.新形势下河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模式创新研究——基于国内价值链重构的视角[J].企业活力,2010(10):5—9.(www.daowen.com)

[39]赵玲玲.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学术研究,2011(8):71—75.

[40]孔伟杰.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省制造业企业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9):4—15.

[41]王志华.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与路径选择[J].生态经济,2012(5):91—96.

[42]胡娟红.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因及路径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广州:暨南大学,2014[2020-12-15].http://www.ckcest.cn/default/es3/detail/1003/dw_thesis_copy/27f73 5f27d6a0c62191ef4152be46661.

[43]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4]金碚.中国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战略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4(7):5—13.

[45]周叔莲,等.中国产业政策研究经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46]江小涓.中国产业政策推行过程中的公共选择问题[J].经济研究,1993(6):3—18.

[47]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2.
刘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48]汪同三,齐建国.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49]赵英.中国产业政策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47.

[50]于洋,吕炜,肖兴志.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政策与绩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1]黄萃,苏俊,施丽萍,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文本量化研究[J].科研管理,2011,32(10):46—54.

[52]张纯,潘亮.转型经济中产业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基于我国各级政府利益博弈视角[J].财经研究,2012,38(12):85—94.

[53]洪银兴.向创新型经济转型[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1—5.

[54]黄林.区域产业转型重新定位与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9,25(11):118—123.

[55]杨丹辉.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新型国际分工的视角[J].国际贸易,2011(11):12—18.

[56]郑健壮,徐寅杰.产业转型升级及其路径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50—53.

[57]唐德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基于长三角区域分析[J].兰州学刊,2014(7):171—174.

[58]李鹏飞.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59.[2021-12-15].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 1401&filename=1014125155.nh&v=gpWV6HZVpwe%25mmd2BNze619zCKzrxiXxgYkLlCEgSZ CkYQHa28hkrIus6RRizurp9ZH2K.

[59]肖国东.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分析——基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7):106—111.

[60]沈坤荣,李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1):67.

[61]魏后凯.东北振兴政策的效果评价及调整思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8(1):60—65.

[62]盛广耀.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实施效果评析[J].社会科学辑刊,2013(2):94—101.

[63]李向平,王希文,陈萍.通向复兴之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9—35.

[64]姜四清,王姣娥,金凤君.全面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思路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4):558—562.

[65]杨东亮.东北振兴政策实践效果评价与政策启示——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全国比较[J].东北亚论坛,2011,20(5):99—108.

[66]樊杰,刘汉初,王亚飞,等.东北现象再解析和东北振兴预判研究——对影响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变化稳定因素的初探[J].地理科学,2016,36(10):1445—1456.

[67]解析“新东北现象”这个样本,实际上就是回答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而实现新发展、新跨越。转引自:何平,刘思扬 赵承,等.事关全局的决胜之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调查.(2015-02-16)[2020-10-3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15/c_1114383801_4.htm?from=timeline.

[68]赵儒煜,王媛玉.东北经济频发衰退的原因探析——从“产业缺位”到“体制固化”的嬗变[J].社会科学战线,2017,(2):48—57.

[69]李诚固,李振泉.“东北现象”特征及形成因素[J].经济地理,1996,16(1):34—38.

[70]张可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难点与重构新思路[J].中国发展观察,2016(2):15—17.

[71]张可云.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社会科学辑刊,2017(6):21—29.

[72]李春艳.吉林省产业转型升级是否应该依赖比较优势?[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8,39(1):110—118.

[73]赵儒煜.论东北地区产业选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理论的沿革与创新[J].社会科学辑刊,2018(1):55—66.

[74]Kuznets Simon.Modern Economic Growth:Findings and Reflection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3,63(3):829-846.

[75]潘文卿,陈水源.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水平的定量测算——兼评甘肃产业结构优化程度[J].开发研究,1994(1):42—44.

[76]宋锦剑.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0,22(3):92—97.

[77]邬义钧.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和效益评价方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6):73—77.

[78]刘伟,张辉,黄泽华.中国产业结构高度与工业化进程和地区差异的考察[J].经济学动态,2008(11):4—8.

[79]徐德云.产业结构升级形态决定、测度的一个理论解释及实证[J].财政研究,2008(1):46—49.

[80]冯根福,石军,韩丹.股票市场融资模式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09,31(3):21—29.

[81]谭晶荣,颜敏霞,邓强,等.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及劳动生产效率影响因素估测——以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5):72—81.

[82]宋梅秋.论我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三个方向[J].经济纵横.2012(10):80—8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