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聚焦问题,思考对策

聚焦问题,思考对策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次是对满足生态宜居要求的村庄予以政策支持与补贴,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为乡村生态宜居添砖加瓦。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最后,要做到三个“实现”:一是实现乡村经济水平的提升。[7]杨桂山等:《中国湖泊现状及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保护策略》,《湖泊科学》2010年第6期。[8]项继权、周长友:《“新三农”问题的演变与政策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第10期。

聚焦问题,思考对策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实现生态宜居,既能留住乡村人才,也能吸引人才来到农村。针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如何实现绿色发展、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统筹治理、如何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如何做到生态补偿和生态产品供给、如何实现美丽乡村,这就要求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深入研究,打好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的攻坚战。具体来说,首先要做到四个“要”:

一是为生态宜居要“效率”。提升效率需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为总要求。首先是培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农业规模经营的主力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着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希望,是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抓手。走清洁、无公害、高品质的发展道路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次是根据乡村的资源禀赋特征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做到乡村生态宜居的因地制宜。再次是对满足生态宜居要求的村庄予以政策支持与补贴,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为乡村生态宜居添砖加瓦。

二是为生态宜居要“效益”。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核心是效益水平的增加。在资源要素趋紧、种植效益偏低、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靠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乡村生态宜居的实现必须转变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充分发挥生态宜居的效益优势呢?这就要充分挖掘村庄的特色,通过乡村旅游、区域品牌打造、有机农业等形式,打好乡村生态宜居这张牌。

三是为生态宜居要“支持”。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政府政策目标是实现生态宜居,不论是农业绿色发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等自然资源的统筹治理,还是农村突出环境的整治、生态补偿与乡村生态产品供给以及美丽乡村建设,都需要政策资金的扶持。因此,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在生态宜居方面投入的政策支持体系,以财政补贴为主,其他扶持为辅的总要求,对支持生态宜居的各方主体予以全方面支持。

四是为农业绿色发展要“技术”。构筑科技进步创新支撑体系,提高农业的科技应用转化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目标实现的诸多难题。例如,如何科学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采用何种方式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如何更好地提供生态产品等等。农业科技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也是实现生态宜居的科技保障。因此,建议从政策层面鼓励针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实用技术层面上的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以及科技示范户对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到科技创新与生态宜居发展相结合。

其次,要做到三个“明确”:

一是明确乡村的规划布局。乡村规划布局的明晰关系着乡村的未来发展。因此,要科学编制乡村的规划,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统筹安排乡村的生产、生活规划,客观全面分析乡村产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情况和生态环境的现状,统筹治理乡村的各种自然资源,实现乡村的优化布局。

二是明确乡村的目标定位。在明确乡村的基本规划后,要进一步明晰乡村的发展定位。即针对乡村的规划布局,确定乡村的目标定位和发展的优先顺序,夯实乡村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乡村生态宜居的优势,带领乡村农民群众迈上增收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是明确乡村的发展路径。乡村发展目标定位的合理确定,需要探究乡村的发展路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亟须明晰乡村的比较优势、特色资源和发展方向,即如何在保证乡村生态宜居的情况下实现乡村的深度发展,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最后,要做到三个“实现”:

一是实现乡村经济水平的提升。乡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反映在村集体经济水平的增强。村集体经济一直以来是乡村财力的主要来源,是巩固农村基层组织的基本保证。村集体经济水平的提升,为实现农村生态宜居提供财政保障。

二是实现乡村农民福利的增加。乡村农民福利水平的提升,表现在农村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升和幸福感的增强。生态宜居实现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农民福利水平的提升,也是为实现生态宜居提供人才保障。(www.daowen.com)

三是实现乡村吸引力的增强。碧水蓝天的美丽乡村,能够让城里人“愿意来、留得下、过得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乡村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智力资源。生态宜居正是城里人“愿意来、留得下、过得好”最为关键的一项因素。

【注释】

[1]参见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参见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参见大卫·皮尔斯等:《绿色经济的蓝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赵建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哲学意蕴与时代价值》,《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第12期。

[5]张建龙:《全面开启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国土绿化》2018年第2期。

[6]马林:《草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草地学报》2014年第2期。

[7]杨桂山等:《中国湖泊现状及面临的重大问题与保护策略》,《湖泊科学》2010年第6期。

[8]项继权、周长友:《“新三农”问题的演变与政策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