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加快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对接,需要对中国小农户的特点有清晰的认识。当前,中国小农户有两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方面是农户数量多且经营规模小。普通农户之所以被称为小农户,根本原因是其经营很小规模的土地。原农业部数据显示,至2016年底,在全国2.68亿农户中,有2.11亿户经营耕地面积不足10亩(不含未经营耕地的0.19亿农户)。小农户分散生产仍然是中国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世界银行在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将经营土地面积小于2公顷(30亩)的农户界定为小农户。如果按照这一标准,中国小农户的比例高达89.1%。即便21世纪中叶城镇化率达到75%,中国仍有近亿农户户均经营耕地面积仅20余亩,农业经营主体依旧是小农户。
另一方面是农户兼业程度高且分层分化明显。由于土地规模小,加上农业经营效益低,在20世纪末城乡壁垒打破后,农户兼业成为常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农民工数量为2.86亿人,基本上每个农民家庭都有人外出打工。从职业及收入来源看,小农户也呈现出明显的阶层差异。据原农业部固定观察点对全国31个省355个县2万多农户的监测数据,2016年仅有12.8%的农户的农业收入多于非农收入,比2003年降低21.5个百分点;非农收入占比超过八成的农户比例高达64.0%,比2003年提高30.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对大部分小农户来讲,农业收入不再重要,农业也不再是其“安身立命之所在”。从小农户的现状出发,一些地方围绕农业转型升级,创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机制,把传统小农生产引入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