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竞争力或农业体系的强弱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来衡量。在开放经济体中,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其农产品的能力,即保持农产品的贸易顺差或贸易平衡的能力[1];农业的国内竞争力是指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竞争时保持自身地位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不同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来反映。如果一国或地区的农业在国际、国内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就可以说该国或地区的农业有竞争优势,相应的农业体系也比较强大。
众所周知,无论是从国际上看,还是和国内的二三产业相比较,中国农业的竞争力都偏弱。从国际上看,近年来,中国的大米、小麦的生产者价格快速上升,不仅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还背离了国际市场的价格走向,而玉米价格虽然近年来随着国家临时收储政策的调整,导致价格回调,但依然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见图2-1)。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国际竞争力弱,导致大量国外农产品涌入中国,出现了“洋粮入市、国粮入库”的尴尬局面。早在几年前,由于国际市场的冲击,大豆已经全面沦陷。不仅如此,猪肉、牛肉等农产品生产,中国也因缺乏竞争优势而不得不大量进口。从国内来看,利用产业增加值和不同产业就业人口数据,可以算出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了不到10倍,而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在过去50多年增长了20多倍,是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2倍多。而且进入21世纪以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左右。考虑工资性收入在纯收入中的占比已经超过40%,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且“纯收入”的统计口径又比“可支配收入”大,这表明从事农业产生的回报远远低于二三产业。
图2-1 三大粮食作物的生产者价格的国际比较(1991—2016)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价格数据库整理。由于各国的农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不同,故在大米、小麦和玉米比较时,分别选择了泰国、法国和阿根廷。
农业竞争力弱的另外一个表现是经营成本高、收益低。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快速走高,严重损害了农业生产稳定性和农业经营效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编制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4—2017)数据显示,自2004年以来,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生产成本持续快速增加,甚至出现了“三级跳”,每亩平均总成本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分别突破700元、900元和1000元大关。至2016年,三种粮食每亩总成本平均已经达到1093.62元,是2004年的2.77倍(见表2-1)。其中,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是造成粮食生产成本快速上涨的重要因素。2003—2016年,三种粮食每亩总成本平均每年上涨13.58%,均远高于同期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和谷物生产者价格指数年均上涨率。这意味着,农业经营利润在被不断攀高的生产成本所蚕食。实际上,三种粮食每亩平均净利润在2011年达到250元的高点后持续下滑,至2016年,每亩平均净利润已经为-80.28元。21世纪以来,首次出现“种地赔钱”的现象。除三大主粮外,在列入《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4—2017)的15个主要农产品中,2016年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烤烟、桑蚕茧都是负利润,其中有的品种还是连续多年负利润。由于经营农业不赚钱甚至要赔钱,耕地抛荒现象开始增多,并且有从山区向平原蔓延、从季节性抛荒向长期抛荒演进的趋势。同时,高生产成本推高了粮食的市场价格,致使国内粮价逼近甚至高于国际粮食的进口到岸完税价格,导致一度出现农民卖粮难,进一步打击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表2-1 2003—2016年中国三种粮食平均生产成本
(续表)(www.daowen.com)
数据来源: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4—2017)整理。
当然,农业经营收益低,尤其是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获得的收益低,也和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流通环节多和产后损耗大有关系。我们曾做过一项调查,将白萝卜从四川运至北京,经过菜农销售—收购商(经纪人)收购—批发市场经销商收购、批发—社区摊点零售—消费者购买等5个环节后,一斤白萝卜的价格从地头的0.2元/斤,增加至消费者购买的1.0元/斤。短短几天时间,收购商(经纪人)和批发市场经销商分别获利0.1元/斤,而农户投入人力、土地和农资等,生产几个月时间,每斤的净利润也未必能达到0.1元。
为了扭转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十九大报告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主要措施。实现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增强农业在国际上和国内不同部门间的竞争力,离不开强有力的农业体系。这要求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建设来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以经营体系建设来创新农业资源组织方式和经营模式。构建强农业体系,需要在协调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李含琳分析了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三大体系”的内涵和关系。他认为,首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衡量现代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主要标志,解决的是农业资源的市场配置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是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各区域的资源比较优势,以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为手段,通过对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配置效率。其次,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是先进科学技术与生产过程的有机结合,是衡量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主要是通过实施良种化、延长产业链、储藏包装、流通和销售等环节的有机结合,提升产业的价值链,发展高层次农产品,壮大农业新产业和新业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就是要转变农业要素投入方式,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用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再次,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合,是衡量现代农业组织化、社会化、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2]目前来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主要涉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牧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是其在政府支持保护政策下,与小农户一起搭建的立体型、复合式经营体系。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着力解决好一些重要问题,如引导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坚持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农户社会化服务体系等。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对农业农村进行补贴是世界上通行的做法。因此,现代农业体系的组成,除了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三大体系”外,还有支持保护体系、支撑服务体系等。前者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营财政支持等;后者则包括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智力支撑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