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第二次(截至2006年底)、第三次(截至2016年底)农业普查数据,2006年底,全国共有村637011个(含在农村的居委会);2016年底,全国共有村596450个(含在农村的居委会),10年减少了40561个村,平均每年减少4000个以上。可见,在城镇化大背景下,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乡村的减少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趋势。这就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乡村的类型和发展条件,制定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村庄发展规划,做到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第一类是对于城市近郊区,按照规划要纳入城市范围的村庄,就要按照城市规划对村庄进行改造,该改居的改居,该撤并的撤并,不可保留原来的村容村貌,否则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会给城镇化推进造成不必要的阻力。
第二类是对于那些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居住、地处偏远的村庄,要以改造为主,撤销那些不宜居的村庄,合并到中心村甚至乡镇驻地,加快城镇化进程。
第三类是对于那些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的村庄,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改善的力度,建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农村聚居地,使其中一些成为农村产业的集聚点,一些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
第四类是对于那些历史文化名村,以及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村庄,要以保护为第一要务,尽可能维持其原汁原味,为子孙后代留下值得回忆的东西。
【注释】
[1]由于所引用的中央文件都是公开的,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查询,因此本书不注明文件出处。
[2]陈佳贵:《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9—20页。
[3]马晓河、兰海涛:《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农业发展政策研究:国际经验与中国的选择》,《农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8期。
[4]任保平:《工业反哺农业: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发展战略转型及其政策取向》,《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www.daowen.com)
[5]陈佳贵:《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6]孔祥智等:《中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评估与优化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年版,第33—125页。
[7]汤敏:《中国农业补贴政策优化问题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12期。
[8]倪洪兴、吕向东:《国际农产品市场走势与我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现状研究》,载陈锡文、韩俊主编:《农业转型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43页。
[9]孔祥智、张效榕:《新一轮粮食价格改革:背景与方向》,《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期。
[10]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恩格尔系数59%以上为贫困阶段,50%—59%为温饱阶段,40%—50%为小康阶段,30%—40%为富裕阶段,低于30%为富足阶段。
[11]宗锦耀主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版,第27页。
[12]孔祥智、周振:《发展第六产业的现实意义及其政策选择》,《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年第1期。
[13]宗锦耀主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版,第2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