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硬盘行业的跌宕起伏:案例解读

硬盘行业的跌宕起伏:案例解读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点荟萃从1976年至1995年,硬盘行业的发展可谓是跌宕起伏、暗流涌动。有些人认为硬盘市场跌宕起伏、暗潮涌动的根本在于瞬息万变的技术创新。为了检验这一假设的正确性,克里斯坦森收集了1975年至1994年间,全球的硬盘行业中产生的硬盘技术与硬盘的性能规格,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便是:该假说是错误的。根据相关资料表明,能够驱动硬盘行业变革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性能技术创新和驱动器大小结构的创新。

硬盘行业的跌宕起伏:案例解读

要点荟萃

从1976年至1995年,硬盘行业的发展可谓是跌宕起伏、暗流涌动。在这一段时期中,技术创新络绎不绝,但也让无数企业毁灭,这是为何?本节将带你走进硬盘行业创新失败的背后。

截止到1976年,硬盘市场生产的硬盘驱动器价值可达10亿美元,硬盘市场可谓是欣欣向荣,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硬盘驱动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各个企业用技术引领创新。在1976年至1995年期间,有129家企业涉足硬盘市场,但有109家并未成功,最终破产。

有些人认为硬盘市场跌宕起伏、暗潮涌动的根本在于瞬息万变的技术创新。这让许多企业都无法跟进技术,而失去竞争力,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曾提出“科技泥流假设”,即“企业在面对永无止境的科技变革时,就像在泥流上求生,必须永远保持在泥流之上移动,稍一停顿下来,就会遭遇灭顶的命运。”这一假说与“人必须不停奔跑才能留在原地”的“红皇后假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为了检验这一假设的正确性,克里斯坦森收集了1975年至1994年间,全球的硬盘行业中产生的硬盘技术与硬盘的性能规格,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便是:该假说是错误的。换言之,就是技术的更新速度与创新难度都不是硬盘企业创新失败的原因。(www.daowen.com)

纵观大多数硬盘行业领先企业的创新之路,基本上都是在某一固定的性能轨道上进行创新。例如,英特尔企业致力于提升微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奔腾芯片致力于处理器频率……各个企业都在进行技术创新,有些发挥出真正的效用,有些则是无用的噱头。

创新在不同的环境之中,带来的影响差距较大。例如,大型计算机通过创新变为笔记本电脑,那么笔记本就是完全优于大型计算机的吗?当然不是。与大型计算机相比,笔记本电脑具备全新的性能,这导致对两者性能评估的方式与用途南辕北辙。哪个更为优秀的问题本身便不明确。

根据相关资料表明,能够驱动硬盘行业变革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性能技术创新和驱动器大小结构的创新。

前者对企业具备推动作用,但后者由于并不涉及复杂技术的创新,只是通过成品元件的组装,让产品的结构更为简单。这意味着后者无法为主流市场的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因此此种创新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最终被市场淘汰。

从硬盘行业来看,各个领先企业创新失败的根源在于没有找准创新的方向。确定一种可量化的问题改善渠道与方式,并判断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创新是否能够提高产品的某种性能,是否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等,都将成为企业创新之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