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5月,袁世凯撤销黄兴军衔,积极备战;6月,袁世凯免去江西都督李烈钧、安徽都督柏文蔚职务;7月,孙中山通电敦促袁世凯下台,李烈钧宣布独立,二次革命爆发,国民党与袁世凯走向了军事冲突。在此之后,袁世凯和国民党人均离民主共和越来越远,袁世凯在没有制约后开始复辟帝制,而孙中山则将国民党改名为中华革命党,重新走上革命的道路。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国民党重新革命并走向了以军领政的状况,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彻底改变;袁世凯则试图称帝,最终失败,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政治时代;立宪派处于国民党和袁世凯之间,没有发挥调停作用,军阀时代开始后逐步边缘化;议会制度虽然在袁世凯去世以后又予以恢复,但已丧失了独立工作能力,曹锟贿选更使得国会声名狼藉,日后愈加不受尊重。
政治精英的抉择当然影响了历史进程,但这个过程中,国际环境也十分重要,其中列强的态度十分关键。从本文的叙述可以看到,南方革命党人并不想与袁世凯分享权力,缺乏经济上的援助以及军事上的支持,使辛亥革命后的革命党人难以完成统一全国的任务,被迫向袁世凯妥协。南北统一后,袁世凯取得法理上的统治权。在外患加深的状况下,袁世凯集权专断的倾向增强,而新政权在财政上主要依靠外债借款,这使得国会难以有效制约政府,最终反被袁世凯视为阻碍其集权的障碍。孙中山曾把中国辛亥革命与美国革命建国相类比,他认为中国应该效仿美国,在独立之初借入外债,同时保持主权独立[100]。但当时的中国缺乏美国独立时的有利外部环境,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并没有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南京革命党人,列强对中国新政权的承认以及经济支援也与领土要求相捆绑,这对革命后的中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十分不利。
有前人研究认为,实施民主体制的霸权国家倾向于推动他国走向民主,但对民国初年政局的分析却显示:当时的霸主国家英国反而青睐以军事力量为基石的强人袁世凯,不看好主张民主共和政体的革命党人。相比于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在华拥有庞大商贸、金融利益的英国更在意秩序和稳定,而掌握优势军事力量的袁世凯是最优人选。英国选择支持专断强权的袁世凯,除了私人关系因素外,背后也隐含着如下逻辑:控制一个强人比控制一群议员或一个政党更为容易;同时,民主政治引发的民族主义反而不利于列强在华利益的维护和扩张。以英国为首的列强支持军事专制者,促使辛亥革命后的民主共和政体早早消亡,中国错失了一次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良好机遇。
【注释】
[1]感谢赵益民、严鹏、孙宇锋、陈超、汪卫华、张健、魏英杰等人的点评和意见。
[2]资料源自:张玉法:《民国初年的国会:一九一二至一九一三》,《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3期,1984年;袁继成等编:《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1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Joseph A.Schumpeter,Capitalism,Socialism and DemocracY,London:Allen and Unwin,1976[1942],p.269.
[4]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与反对》,谭君久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5]资料源自:朱宗震等编:《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袁继成等编:《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第1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革命党人在南北和谈后改名为国民党人,两者意思相同。
[7]张玉法:《中国现代史》(上册),东华书局(台北),1981年。
[8]张玉法:《民国初年的国会一九一二至一九一三》。
[9]袁伟时:《政治策略与民初宪政的历史经验》,《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10]袁伟时:《民初宪政格局崩毁再审视——以袁世凯和国民党为中心的考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1]薛恒:《民国议会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2]马飞:《革命文化与民初宪政的崩溃》,《二十一世纪》,2013年6月号。
[13]姬丽萍:《民国议会政治的确立及其运作》,《民国档案》,1996年第1期。
[14]张永:《民国初年的进步党与议会政党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晚清以来历届议会选举述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16]徐宗勉、张亦工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
[17]参见刘景泉:《北京民国政府议会政治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姬丽萍:《民国议会政治的确立及其运作》,《民国档案》,1996年第1期;张学仁、陈宁生:《二十世纪之中国宪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陈希贤:《军权政治的兴起及中国宪政化的衰败》,《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6期。
[19]包刚升:《国家重建、组织化暴力与政治转型——1911—1937年中国民主转型为什么会失败》,载《复旦政治学评论》第十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20]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1]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与反对》,第18页。
[22]参见Peter Gourevitch,“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2,No.4,1978,pp.881-912;Robert Keohane and Helen Milner,edit,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3]Kristian Skrede Gleditsch and Michael D.Ward,“Dif fus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of Democratizatio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60,No.4,2006,pp.911-933;Daniel Brinks and Michael Coppedge,“Diffusion is No Illusion:Neighbor Emulation in the Third Wave of Democracy,”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39,No.4,2006,pp.463-489.
[24]Seva Gunitsky,“From Shocks to Waves:Hegemonic Transitions and Democratiz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25]Simmons,Beth A.,Frank Dobbin,and Geof frey Garrett,“Introduction:the dif fusion of Liberalization,”in Beth A.Simmons,Frank Dobbin,and Geoffrey Garrett,edit,The Global Diffusion of Markets and Democra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26]Steven Levitsky and Lucan A.Way,“International linkage and Democratization,”Journal of DemocracY,Vol.16,No.3,2005,pp.20-34;Steven Levitsky and Lucan A.Way.“Linkage versus Leverage:Rethinking the International Dimension of Regime Change,”Comparative Politics,Vol.38,No.4,2006,pp.379-400.
[27]Lev Gonick and Robert Rosh,“The Structural Constraints of the World-Economy on National Political Development,”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Vol.21,No.2,1988,pp.171-199;Alexander Gerschenkron,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A Book of EssaYs,Cambridg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28]参见Ronald Rogowski,Commerce and Coalitions:How Trade Affects Domestic Political Alignment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Edward D.Mansfield and Jon C.Pevehouse,“Democrat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60,2006,pp.137-167;Joseph Wright,“How Foreign Aid Can Foster Democratization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53,No.3,2009,pp.552-571;Helen V.Milner and Bumba Mukherjee,“Democratiza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Vol.12,2009,pp.163-181。
[29]Theda Skocpol,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Russia,and China,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30]Michael Desch,Civilian Control of the MilitarY:The Changing SecuritY Environment,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9.
[31]二战后的德、日被美国占领,属于霸权者推行民主的状况。葡萄牙则属于对外战争后军队倒戈支持民主,参见Nancy Bermeo,“War and Democratization:Lessons from the Portuguese Experience,”Democratization,Vol.14,No.3,2007,pp.388-406。
[32]Kevin Narizny,“Anglo-American Primacy and the Global Spread of Democracy:An International Genealogy.”
[33]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34]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武汉出版社,2012年。
[35]例如,在1911年时,美国的工业化水平已经超过英国,德国则排在英国之后,位居第三;美德的钢产量也超过了英国。参见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蒋葆英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第251页。
[36]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9页。
[37]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第246页。
[38]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第209页。
[39]辛亥革命爆发之时,英国在直隶一带部署军队,共2 840人。日本则有1 200人,1912年2月增加到2 400人。资料来自:《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胡滨译,中华书局,1984年,第211、473页。
[40]黄德福:《袁世凯政权与英国:从辛亥革命与洪宪帝制》,元气斋出版社(台北),1994年,第94页。
[41]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第92页。
[42]《朱尔典爵士致格雷爵士函》(1911年12月12日),载《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第158—160页。
[43]图1由当时的国人所绘制。
[44]图2来自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杨品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49页。
[45]张玉法:《中华民国史稿》,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98年,第60页。
[46]英国公使馆与英国外交部之间有大量的电文往来,介绍发生在中国的革命情况,参见《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
[47]黄德福:《袁世凯政权与英国:从辛亥革命与洪宪帝制》,第66—67页。
[48]同上书,第68页。
[49]张玉法:《外人与辛亥革命》,载《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期,1972年。(www.daowen.com)
[50]同上。
[51]《朱尔典爵士致格雷爵士函》(1911年11月17日),载《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第60页。
[52]《格雷爵士致朱尔典爵士电》(1911年11月15日),载《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第58页。
[53]张玉法:《中国现代史》,东华书局(台北),1981年,第49页。
[54]《朱尔典爵士致格雷爵士电》(1911年11月28日)、《朱尔典爵士致格雷爵士电》(1911年12月1日)、《格雷爵士致朱尔典爵士电》(1911年12月1日)、《朱尔典爵士致格雷爵士电》(1911年12月3日),《朱尔典爵士致格雷爵士函》(1912年1月6日),载《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
[55]参见《清军机处关于英使朱尔典议南北停战三日折》《袁世凯等关于代拟暂时停战条款致冯国璋电》《清军机处关于英公使续议停战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56]《总领事法磊斯致朱尔典爵士函》(1911年12月20日),载《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第270—271页。
[57]《唐绍仪等辞议和代表职致清内阁电》《袁世凯关于议和一事直接电商致伍廷芳电》,载《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
[58]《朱尔典爵士致格雷爵士函》(1912年1月1日),载《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第200页。
[59]孙中山在与英国记者的谈话中指出:“今此满廷忽有讲和之意,特以衰败无力之皇室,已无谈判之价值,非共和党之所屑也。”见《与英国记者的谈话》(1911年11月中旬),载《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559页。胡汉民也称:“孙中山始终不想妥协。”参见胡汉民:《胡汉民自传》,传记文学出版社(台北),1982年,第68页。
[60]胡汉民:《胡汉民自传》,第69页。
[61]参见《袁世凯等为革军力主共和代表请开国会奏请召集宗支王公会议折》,载《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与胡汉民廖仲恺的谈话》(1911年12月21日),载《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68—569页。
[62]《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第316—317页。
[63]《朱尔典爵士致格雷爵士函》(1911年12月4日),载《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第126—127页。
[64]《朱尔典爵士致格雷爵士函》(1912年1月22日),载《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第316—317页。
[65]《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第445、448页。
[66]同上书,第466页。
[67]参见《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第153—160页。
[68]《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发表对外宣言》,载“国立”编译馆主编:《中华民国外交史料汇编》(一),渤海堂文化公司,1996年,第1—5页。
[69]《致咸马里电》(1911年10月31日),载《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44页。
[70]记者在上海询问孙中山是否借到款,孙答:“革命不在金钱,而全在热心。吾此次回国,未带金钱,所带者精神而已。”见《与上海〈大陆报〉主笔的谈话》(1911年12月25至26日间),载《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73页。
[71]《与西蒙的谈话》(1911年11月23日),载《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63—564页。
[72]张玉法:《中国现代史》,第109页。
[73]张玉法:《外人与辛亥革命》。
[74]Sir J.Jordan to Sir Edward Grey,Foreign Of fice,March 27,1912,Annual Report of Events in China for the Year 1911[FO405/229],in Robert L.Jarman edit,China Political Reports 1911—1960,Wilts:Archive Editions,2001.
[75]Sir J.Jordan to Sir Edward Grey,Foreign Of fice,February 21,1913,Annual Report of Events in China for the Year 1912[FO405/229],in Robert L.Jarman edit,China Political Reports 1911—1960,Wilts:Archive Editions,2001.
[76]即袁世凯。
[77]《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第445页。
[78]同上书,第241页。
[79]《与西蒙的谈话》(1911年11月23日),第564页。
[80]《与胡汉民廖仲恺的谈话》(1911年12月21日),第568—569页。
[81]《致袁世凯电》(1911年12月29日),载《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76页。
[82]《复直豫谘议局电》(1912年1月14日),《复伍廷芳电》(1912年1月15日),《致伍廷芳二件》(1912年1月18日),《致伍廷芳电》(1912年1月19日),《致黎元洪电》(1912年1月20日),均载《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
[83]《致伍廷芳电》(1912年1月20日),载《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30页。
[84]根据张玉法的统计,独立的省份中,都督为革命党人的不到1/3。见张玉法,《中国现代史》,第66—67页。
[85]罗元铮主编:《中华民国实录》(民国元至三十八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8页。
[86]《袁世凯莅参议院宣言》,载朱宗震等编:《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12页。
[87]《中华民国实录》(民国元至三十八年),第54—57页。
[88]《黄兴为反对借款条件通电》,载《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上),第25至26页。
[89]《中华民国外交史料汇编》(一),第9页。
[90]清朝皇帝既是汉人的皇帝,又是蒙古人的可汗,还是西藏的护教者,是维系蒙藏的纽带。参见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第39页。
[91]《中华民国外交史料汇编》(一),第41页。
[92]同上书,第88页。
[93]《袁世凯莅参议院宣言》,载《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上),第11—12页。
[94]《袁世凯宴请参议员报道》,载《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上),第74—75页。
[95]《袁世凯与同盟会代表的谈话》,载《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上),第48—52页。
[96]《致各国政府和人民电》(1913年4月下旬),载《孙中山全集》(第三卷),中华书局,1984年,第56页。
[97]黄德福:《二次革命期间英国对华政策及影响》,《弘光人文社会学报》,2007年第6期。
[98]《中华民国实录》(民国元至三十八年),第148页。
[99]《中华民国外交史料汇编》(一),第126—186页。
[100]《与胡汉民廖仲恺的谈话》(1911年12月21日),第568—56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