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北和谈:列强的影响与南京临时政府的争取

南北和谈:列强的影响与南京临时政府的争取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列强的武力干涉不会出现,但它们对革命的走势仍有着重要影响。北方代表唐绍仪与南方代表伍廷芳随即展开和谈。各国向南北和谈代表发表照会,希望尽快达成和谈协议[56]。南京临时政府急需三方面的支持:军事整编、经济援助和国际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因此积极争取列强的支持。英、法政府和银行团强调自己坚守中立,不会给临时政府以财政援助,也不会给清廷任何支援,只有当民军建立一个为全国所接受、为列强所承认之正规政府时,

南北和谈:列强的影响与南京临时政府的争取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爆发其实十分突然,其后的局势变化也出人意料,江苏、浙江、四川等省纷纷响应后,革命者与清廷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急速变化。清廷的最初策略是让驻地军队镇压,失败后调动北洋军前往清剿,由于指挥不力,清廷无奈起用之前遭到贬斥的袁世凯。袁世凯利用只有自己才能有效指挥北洋军的筹码,成功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进而掌握了实权。从诉求来看,起义者并不服从清廷统治,而清廷显然不希望退位下台,两者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战争不可避免。袁世凯的掌权使局势出现变数,由于袁世凯对清廷的忠诚度不高,这给了武昌起义者机会,他们开始游说袁世凯,希望其反清并加入革命阵营。在汉口的各省代表开会决定:如清内阁总理袁世凯响应革命,即选为临时大总统[45]

处于维护自身利益,列强对辛亥革命极为关注[46]。在起义刚开始时,为了维持秩序,各国计划帮助清政府平叛,但随着各省纷纷独立,列强的态度发生了分化。日本一直希望中国成为“君主立宪”国家,对革命并不持同情态度,在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日本谋划为清廷提供经济军事援助,以换取在东北的更多利益[47]。日本甚至和俄国达成了合作关系,准备随时出兵干涉[48]。但日俄的方案遭到英、法、美的抵制,最终未能实现[49]。由于起义者并没有对外国人造成威胁,同时同意继续担负外债及赔款,10月17日至18日,各国先后承认革命者是“交战团体”,宣布严守中立,并依照国际公法,杜绝武力干涉[50]

虽然列强的武力干涉不会出现,但它们对革命的走势仍有着重要影响。在清廷、袁世凯、南方革命者之间,英国选择支持袁世凯。在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后,英国公使朱尔典在发给英国外交部的电文中写道:“袁世凯是中国人民和清王朝之间最好的调停者,因为他是中国人民中最受信任的代表,而他和他的家族有好几代人为清朝效劳。”[51]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称:“英国人一直对袁世凯怀有好感和敬意,他们希望袁世凯能够在革命后组织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与各国公正交往,并维持内部秩序和有利条件,使在中国建立起来的贸易获得进展,这样一个政府将得到我们能够提供的一切外交上的支持。”[52]其他国家对袁世凯的支持,也主要来自朱尔典的协调和影响。英、法、德等国原拟贷款给清廷,因受朱尔典的反对而制止,等到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时,英国就想贷款给袁[53]。虽此事因南方临时政府的反对而停止,但英国希望巩固袁世凯地位的想法十分明显。在袁世凯的授意下,英国在武昌开始积极协调和谈[54]。夏阳战争后,英国领事即提议停战3天,袁世凯顺势接受停战,并由英国领事签字担保。接着,3日停战结束后,英国建议再停战15日,同时敦促北方派代表与黎元洪或其代表谈判[55]。北方代表唐绍仪与南方代表伍廷芳随即展开和谈。各国向南北和谈代表发表照会,希望尽快达成和谈协议[56]

在双方谈判的过程中,南方形势发生了变化。由于武昌起义者在与北洋军的交战中失利,以同盟会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取得了革命的主导权,革命中心从武昌转移到了上海,继而再到南京。1911年12月,孙中山回国,各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让袁世凯十分不满,以唐绍仪辞职为借口暂停南北和谈[57]。1912年1月1日,朱尔典前去看望袁世凯,袁世凯称他现在对局势已经失去了控制,他为实现和平解决竭尽一切努力,但都失败了,上海革命派在整个谈判中是绝不妥协的[58]。南方临时政府的建立,表明以同盟会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并不想让出政府的领导权[59]。南京临时政府急需三方面的支持:军事整编、经济援助和国际承认。首先,临时政府首要目的是生存下来,这意味着它首先要抵挡住北洋军的进攻和清剿,以免被镇压;其次,临时政府要替代清政权,成为全国的合法政权,这意味着其不但要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将自己的统治区域扩展到北方,同时也要得到列强的承认。实力对比上,1912年1月时,全国已有16省宣布独立,只有东北三省、直隶、山东、河南仍掌握在清廷的统治之下。军事方面,袁世凯的北洋军队训练有素,而革命军队则十分散乱,南京临时政府在军事方面处于弱势。胡汉民评估:“在当时,武汉方面已经和袁世凯讲和,南京方面拥有战斗力的军队只有粤军和浙军,粤军不足万人,只能对付张勋及北洋第五镇,浙军则不听指挥。”[60]支撑军队的是财政实力,没有军饷,军队不但毫无战斗意志,甚至会哗变,改善装备、提升战斗力等更无从谈起。在这个方面,南北双方都面临相当严重的财政危机[61]。面对巨额的军费开支,袁世凯采用的办法是从清朝皇室中募捐或索取[62],慈禧太后的内帑也被征用,用以采买军火武器[63]。朱尔典在一份报告中详细谈到了北京当局面临的财政危机:“12月20日的头四天,需要支付七十万两的款项,但是铸钱局仅得二十八万两结余,亏空巨大,维持两个月的行政费用也达三百万两。”[64]南京方面的状况也十分堪忧。临时政府向南京商人强行征收税款,或者没收前清官员的财产,用以缓解财政危机[65]。临时政府曾试图收回海关,但遭到列强的抵制[66]

要解决财政危机,国内征税几无可能,当时的中国关税掌握在列强手中,用来偿还中国所欠外债[67],其他税收则被各省截留,唯一的方案是举借外债。南京临时政府因此积极争取列强的支持。针对列强的关切,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即发表宣言,强调革命是反清革命,而非针对列强;革命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签订的条约,一概继续承认有效;外债继续承认有效,民国政府负责赔偿;所有外国人和企业在中国的权益,继续承认[68]。孙中山对财政的重要性有着清楚的认知,他说:“各地组织情况甚好,都希望我加以领导,如得财力支持,我绝对能控制局势,在我们到达之前,不可能组成强有力的政府,因此贷款是必需的。”[69]辛亥革命爆发后,他没有立刻回国,而是先到英国、法国寻求经济支持,虽然阻止列强向清廷借款的要求得到同意,但希望英、法贷款给临时政府的请求却遭到拒绝,孙中山空手而归[70]。英、法政府和银行团强调自己坚守中立,不会给临时政府以财政援助,也不会给清廷任何支援,只有当民军建立一个为全国所接受、为列强所承认之正规政府时,他们才考虑给予财政支持[71]。很显然,以英国为首的列强并不看好孙中山和南京临时政府。唯一的例外出现在日本,在南京临时政府期间,日本借款约200万日元给临时政府[72]。这源自日本支持清廷君主立宪不成,转而扶持革命党人对抗袁世凯。但日本的支持也是微弱而短暂的,它需要追随英、法等国的政策,不久即调整了政策[73]。1912年1月期间,南京临时政府三次致电列强,希望得到承认,但都石沉大海。(www.daowen.com)

为什么列强不支持南京临时政府?从英国公使馆写给英国外交部的报告中可以一窥端倪。首先,南京政府无法控制所有起义独立的地方,这使得英国怀疑南京政府是否有能力维持秩序,以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和利益;其次,革命中的民族主义口号给英国人带来革命者可能排外的疑虑[74]。英国对孙中山也不看好,对他的评价是:“他是一个拥有良好人格的人,外国人对他的印象很好,但作为一个政客,他更多的是一个空想家,而不是一个头脑清楚的人。”[75]相比,英国则对袁世凯展现了大力支持的态度。英国人的内部报告中写道:“南京临时政府按照美国的模式起草了宪法,但是,由于缺乏现款,使得国内行政方面的改组工作不能获得任何进展,很可能在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政府之前,军事法规将继续在中华民国全境内施行……看来很明显,内阁总理大臣[76]最后担任总统职务,是使中国能够恢复和平和秩序的唯一可能的方法。”[77]1912年1月12日,袁世凯曾经通过密友来找朱尔典,袁世凯关心两点:首先,他取代清廷后,各国是否会承认他;其次,如果南方拒绝和北方合作,中国就有分裂的危险。朱尔典表示:袁世凯博得了各国的信任;他和南方的关系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他们之间应该可以达成协议[78]

列强不承认和不支持南京临时政府,对于南京革命党人的抉择有着关键性的影响,资金的匮乏使得南方军队无法战胜北洋军,进而统一全国。从欧洲回国后,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态度发生了转变。1911年11月在欧洲时,孙中山对袁世凯的评价是“狡猾善变,是阻碍革命胜利的对象,与中国的开明精神相悖”[79]。但到12月20日回国后,孙中山对袁世凯的判断是“袁世凯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80]。12月29日他更致电袁世凯,表明自己只是暂时担任临时大总统,虚位以待,希望袁世凯反清归正[81]。孙中山态度的转变促使和谈重开,在谈判期间,孙中山更数次向袁世凯声明: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将任大总统[82]。后进一步称袁世凯可任实职大总统,不必用“临时”字样[83]。在南方明显让步的情况下,1912年2月,袁世凯通过北洋军向清廷施加压力,清帝宣布逊位,交由袁世凯组织共和政府。同时,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随后参议院等政府机关北迁,南北实现统一。

从上文可以看到,南北双方的妥协建立在相互都无法消灭对方的基础上:南方享有道义上的号召力,同时有大多数省份独立,但其内部存在派系林立、号令不听等问题[84],更为关键的是,南方存在严重的财政危机;北方方面,袁世凯的北洋军队在战斗力上更为占优,但其也存在财政匮乏的问题,武力统一全国同样十分困难。由于列强维持中立,拒绝给予双方经济援助,南北双方均无法消灭对方。与此同时,革命党人和袁世凯都希望清廷逊位,存在着共同目标。这造就了南北双方的“大妥协”:袁世凯迫使清廷退位,而南方将临时大总统职位让与袁世凯。应该看到,这一妥协是脆弱的,并非双方真心所致,力量对比的改变很快会打破均衡。南方在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时,将政府体制由总统制变为内阁责任制,而袁世凯拒不到南京任职,这都是互不信任的表现。民主共和制度得以延续和发展,但其中已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