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编译局全球治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闫 健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吴 彬
[内容提要]非洲国家独立后的政治形式经历了纷繁复杂的变迁,但这并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即后殖民时期的大多数非洲国家均是程度不一的新家长主义体系。换言之,新家长主义构成了后殖民时期大多数非洲国家核心的政治特征。文章阐述了新家长主义的内涵与特征,考察了非洲新家长主义体系兴起的历史根源与社会土壤,同时对非洲新家长主义体系的演进历程及其内在危机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非洲国家的真正挑战在于削弱新家长主义体系赖以存在的社会结构,这既需要国家与社会之间制度化沟通渠道的确立,更需要支撑社会共同价值的政治文化的形成。(www.daowen.com)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去殖民化运动以来,非洲[1]的政治图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独立之初的选举民主制,到形形色色的军人政权、个人独裁国家和一党制政体,再到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重新被卷入民主化浪潮。可以说,后殖民时期的非洲大陆成为各种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的最大“试验场”。这种多样化且变幻频仍的政治实践却映衬着非洲大陆治理失效的冰冷现实——这尤其反映在国际学术界关于不同时期非洲国家的各种描述和隐喻之上:新殖民国家(neo-colonial state)、再殖民国家(re-colonial state)、嫁接的国家(grafted states)、盗贼国家(kleptocracy)、影子国家(shadow state)、弱国家(weak state)、失效国家(failed state)、脆弱国家(fragile state)以及崩溃国家(collapsed state)等,不一而足。在一个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时代,后殖民时期非洲国家的政治动荡与治理危机却在不断加深其相对于整个国际体系的边缘性,以至于保罗·科利尔(Paul Collier)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不发展”使得其更适合被看作是第四世界国家,而非是第三世界的成员[2]。
然而,非洲国家独立后政治形式的变迁并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即后殖民时期的大多数非洲国家均是程度不一的新家长主义体系。换言之,新家长主义构成了后殖民时期大多数非洲国家核心的政治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家长主义为研究者提供了理解非洲政治变迁与延续性的重要线索。本文致力于对非洲政治场景下新家长主义的起源、特征、演进与后果等问题予以剖析。文章的结构如下: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新家长主义的内涵与特征;文章的第二部分将对非洲前殖民时期与殖民时期的家长主义(patrimonialism)予以分析,后者构成了新家长主义体系存在的历史根源与社会土壤;文章的第三部分剖析非洲新家长主义体系的产生、兴起与衰落过程,并探讨其与非洲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主化浪潮和国家失效浪潮之间的关系;最后是对非洲新家长主义体系的若干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