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他们显然希望组织成员具有最大的个体知识能力去应对新产品开发中的难题和挑战。然而,基于网络协作的视角,单纯追求最大化的成员个体知识能力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在协同产品创新环境中,如果成员的知识或能力太过相似,则太多知识或技能重叠将阻碍成员间的相互学习与协作能力;另一方面,如果成员的知识或能力过于不同,成员将难以理解彼此的知识,从而增加成员间知识沟通与协作的困难[224]。显然,上述两种情形都难以激发成员之间的协同效应。现有研究表明,成功的协作取决于成员个体知识能力相互匹配和互补的程度[222]。一些学者尝试定义和度量个体间的知识互补性,这为我们加强对知识互补性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本书从成员间知识能力比较优势的角度研究知识互补性。首先,令ijS表示成员ip相对于jp的知识能力比较优势,()Sk ijα表示在知识点kα上ip相对于jp的知识能力比较优势。()Sk ijα可由以下公式得出:
其中,K和jKCα分别为成员ip与jp关于知识点kα的知识能力值。 然后,ijS可由下式得出:
令Cij表示成员pi与pj之间的知识互补性系数,同时,两者之间的知识互补系数是对称的,即有Cij=Cji 。成员pi与pj之间的知识互补性可由下式得出:(www.daowen.com)
显然,Cij在[0,M]范围内。当Cij=0时,表明成员pi与pj之间的知识背景和能力完全形同;当Cij=M时,表明成员pi与pj之间的知识背景和能力完全不同。基于前文的分析,成员间的知识背景和能力不应过于相似或不同,因此,适宜的成员间知识互补性应满足以下条件:
其中,θ和分别为知识互补性合理区间的上限和下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