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研究组织中的知识流动性

研究组织中的知识流动性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现有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到,国内外学者对知识流动研究投入了广泛的兴趣和关注的目光,其中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132]从知识创新的角度研究了组织中知识的流动转化机制,并提出了知识流动转化模型—— SECI螺旋模型。图1.4知识流动转化的SECI螺旋模型Hai Zhuge[133]将知识流动定义为知识在人们之间流动的过程和知识处理的机制,主体、内容和方向是其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组织中的知识流动性

从目前国内外文献来看,知识流动的概念最早源于国家创新系统[120]。而国家创新系统对知识流动的研究,是把企业、研发机构、政府等组织作为创新系统中的节点来对待[121],知识在上述组织之间流动,而没有考虑组织内部的知识流动。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把知识流动的概念引入组织内部的知识管理与实践研究中,然而目前为止对于知识流动并没有一致的定义,这里将国内外一些研究中的知识流动定义列于表1.2中。

表1.2 国内外研究中知识流动定义

我们必须看到,知识流动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这其中的知识不仅包括了可编码的显性知识,更包括了同个人经验紧密相关的隐性知识[131]。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的是知识流动的现象与结果,但是对于其中的过程机理与内在机制却并不清楚。综合现有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到,国内外学者对知识流动研究投入了广泛的兴趣和关注的目光,其中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广隆[132]从知识创新的角度研究了组织中知识的流动转化机制,并提出了知识流动转化模型—— SECI螺旋模型。SECI模型认为知识流动转化与创新是一个由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等环节组成的螺旋上升过程(见图1.4)。

图1.4 知识流动转化的SECI螺旋模型

Hai Zhuge[133]将知识流动定义为知识在人们之间流动的过程和知识处理的机制,主体、内容和方向是其三个主要影响因素。知识流动包括知识的共享、溢出与扩散、转移与传递,以及知识的整合和创造等过程。

Hamel[134]将成功的知识流动归因于伙伴的意图和动机、传递知识的能力、接收知识的能力三个要素。同时,从知识流动的参与主体的角度,将知识流动能力细分为知识吸收能力、知识释放能力和交互协同能力三个方面。(www.daowen.com)

关于网络结构对知识流动的影响作用,以Granovetter[135,136]为代表的 弱关系理论认为网络中强连接有利于隐性知识的流动,而对于显性知识则缺乏有效性;弱连接则与之相反。

知识在社会网络中传递的特点是,知识与信息会沿着不同的社会网络进行流动。Daniele[137]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首先相似的社会网络中流动的知识是相似的;其次,人们倾向于选择与相似的人进行更加频繁的交往,这意味着知识更有可能在经济社会地位相近的社会成员间流动。

Reagans等[40]在知识流动研究中引入了网络凝聚力和网络范围两个概念,并综合的分析了上述两个因素对知识流动的影响,认为最适于知识流动的网络结构应当兼具较优的凝聚力和网络范围两个特征。

华连连、张悟移[138]对知识流动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认为知识溢出是被动、无方向的知识流动,是知识流动的初级形式,知识扩散和知识转移是知识流动的较高级形式和高级形式,而知识共享则是知识流动的最终目的。

陈娟和芮明杰[139]对高技术企业知识员工间的知识传播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两个知识员工之间的知识传播效率取决于提供者的知识存量、知识场强、接收者的知识存量,其中知识场强是物理、心理与知识三维距离的函数。

清华[140]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虚拟团队知识网络中心性进行了分析,其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识别高中心度成员,依靠中心位置成员的声望及权力的支配作用,来促进网络内部的知识流动效率。

田慧敏等[141]基于隐性或显性、共享或隐藏两个维度对知识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隐性知识流动的特点、过程和影响因素,同时引入社会网络的弱连接理论,分析了弱连接在知识流动中的重要作用,并对有利于知识流动的组织设计问题提出了管理建议。

王越[142]在社会网络的概念框架下,探讨了知识在社会网络中传导的机理,并从知识的特征、知识的发送者及接受者的特征及知识传导的情境特征三个维度,对知识传导的成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