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面临的主要经济任务是从战乱经济恢复起来,为和平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奠定基础。由于我国原有的现代工业大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因而经济恢复的重点依次是东北、华东和华北地区,西部地区主要是进行一些交通建设。为了改变工业生产过分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情况,国家逐步将沿海地区的一部分电力、钢铁、机械制造和轻工企业向内地迁移,使其更接近原料产地。1949—1952年间,内地工业产值由40亿元增加到100.1亿元,两者分别增加了1.43倍和1.5倍。
“一五”时期(1953—1957),国家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为了改变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不平衡局面,对中西部投资逐步加大。据统计,以项目为主体的694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中,有472项在中西部,占总数的68%,其余222个分布在沿海地区,仅占32%。“一五”期间的建设项目,除了受资源分布影响的煤炭等采掘工业项目外,大多配置在大中城市。“一五”时期,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沿海和内地分别占41.8%和47.8%(部分投资未分地区)。交通运输投资,内地占60%多,修建了宝成、天兰、兰新等铁路以及青藏、康藏等公路。整个“一五”期间,内地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0.4%,比沿海工业年均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由于这一时期对沿海工业相关投资较少,影响了沿海地区主要城市工业发展能力,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华北沿海工业的潜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据统计,1956年上海40种主要工业品的设备利用率有35种在80%以下,其中16种甚至在40%以下。针对这样的问题,毛泽东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专门论述了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关系,进行了“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等论述,这奠定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基础。
“二五”时期(1958—1962),强调兼顾内地与沿海的发展。1958年6月,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加强协作区工作的决定,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西北等七个协作区,要求各区尽快分别建设大型工业骨干企业和经济中心,形成若干个具有比较完整工业体系的经济区域。同时,将发行建设公债、审批大中型建设项目等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一方面内地投资仍较多,特别是钢铁工业;另一方面,各地大干快上造成工业投资处于失控状态,小型企业遍地开花,全国经济一片混乱,国民经济发展面临困难。1961年,中央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国民经济形势出现好转。大庆油田、江汉油田、贵昆铁路都在这一时期开始建设。“二五”时期,内地投资比重上升为53.9%,沿海占比42.3%;内地工业年均增长率为5%,比沿海工业高1.8个百分点。到1962年,内地工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为37.1%,比1957年又提高了2个百分点。
“三五”时期(1966—1970),是我国历史上“三线”建设的高峰期。“三线建设”是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所谓“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1964—1971年,全国共有约380个工厂项目,14.5万人,3.8万台套设备,从沿海迁往内地。1966—1970年,内地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66.8%,其中“三线”地区的11个省、自治区占52.7%;1971—1975年,内地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53.5,其中“三线”地区的11个省、自治区占41.1%。西南地区的成昆、川黔、贵昆、湘黔、襄渝铁路相继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西南地区交通闭塞的状况。投资的西移,在西南、西北、晋南、豫西、鄂西、湘西建设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基地。三线建设大大推进了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促进了我国工业布局整体均衡。
“四五”时期(1971—1975),“三线”建设仍在进行,内地建设持续维持较高水平,但国家已开始纠正投资过度集中于内地的战略导向,“四五”前期投资集中于“大三线”的强度已经有所减弱。随着国际局势的好转,我国开始调整向西部地区倾斜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四五”后期至“五五”期间,国家投资重点开始东移。沿海一些省份的投资比重有较大回升。沿海投资的项目包括扩建鞍钢及鞍本铁矿,扩建辽河油田、大港油田、兴建宁波港等。“四五”后期,沿海地区投资在全国占比到1975年已上升为41.5%。(www.daowen.com)
“五五”时期(1976—1980),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转变,全国经济发展重心向沿海地区转移。这一时期,沿海地区投资在全国占比为42.9%,沿海工业增长速度开始超过内地平均增长率,为9.4%,比内地高出0.5个百分点。1973年,中央制定了“关于增加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计划,开始了以引进项目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到1977年,实际签约进口成交额达39.6亿美元,主要是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和电站设备。1978年又大幅度扩大引进规模,两次引进外汇约200亿美元,国内配套工程300多亿元。在地区布局上,东部及中部地区的主要城镇和工业集聚地区是这一时期新项目布局的主要地区。东部地区集中在辽宁中部、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及长江下游沿岸、山东半岛等地区;中部、西部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建成的宝钢、燕山石化总厂、金山化纤厂、仪征化纤厂、武钢一米七轧机等成为我国石化、钢铁工业的骨干项目。大部分项目布局在沿海和长江沿岸,运输条件改善,投资效益明显提高。
表3-11 952—1975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地区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刘再兴《中国生产力总体布局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年,第13页。(由于有一部分不分地区的投资,沿海和内地投资之和不等于100。)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后,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多种内在、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尽管出现了某些低效率的情况,但这种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客观上有利于中西部等内陆地区产业布局的形成,也为今后制定更符合实际的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了实践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