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域协调发展文献综述

区域协调发展文献综述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敦富、覃成林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的过程。张敦富、覃成林认为,衡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准是区域之间在经济利益上是否同向增长以及经济差异是否趋于缩小。一是地区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公共产品享用水平;二是区域分工协作的发育水平。

区域协调发展文献综述

1. 区域协调的含义

“协调”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1994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出版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书,成为我国较早正式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

孙久文(2018)认为,从理论标准上来说,区域协调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各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距应保持在适度范围;二是各地区群众能够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三是各地区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四是各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处于和谐状态。

孙海燕、王富喜(2008)将区域协调发展定义为区域内部的和谐及与区域外部的共生,是内在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发展聚合,即区域内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促进、协同,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与区域外部融洽区域经济关系,创造最佳总体效益,形成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格局。

区域税收政策课题组(1998)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各地区人均实际GNP 在时间序列中有所增长。徐现祥、舒元(2005)认为,省区协调发展的实质无非是使落后省区能追赶上发达省区,即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区域协调发展属于趋同的研究范畴。张敦富、覃成林(2001)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的过程。

王文长(1997)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种市场有限理性的竞争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区域发展竞争,即区域间各展所长,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增进协作,提高区域利益的实现水平,各得其所地谋求共同发展。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3)认为,区域经济协调是一个综合性、组合式的概念,其基本内涵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各地区的比较优势都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实现区域之间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二是生产要素能够在各地区之间比较顺畅地流动,形成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三是各地区居民在可支配购买力公共产品的享用水平上的差距能够限定在合理范围之内;四是各地区之间基于市场经济导向的经济技术合作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形成全面团结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区域经济关系;五是各地区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能够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各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实现协调、和谐发展。

陈耀(2006)认为,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角度看,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是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分享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

张敦富、覃成林(2001)认为,衡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准是区域之间在经济利益上是否同向增长以及经济差异是否趋于缩小。陈栋生(2005)认为,可从两个方面检测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一是地区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公共产品享用水平;二是区域分工协作的发育水平。周国富(2001)则设计了四条评价标准:一是考察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处理好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二是考察区域经济发展是否促进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三是考察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是否得到了有效发挥;四是考察某些地区的发展是否以牺牲其他地区的经济利益为代价。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3)认为,评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涉及三个基本指标体系:一是反映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的协调程度,旨在反映地区间最大多数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收入)能够普遍增加的程度;二是反映人均可享有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协调程度,旨在具体反映地区间最大多数居民最基本生活条件的满足程度;三是反映地区发展保障条件方面的协调程度,旨在具体反映地区间最大多数居民的后顾之忧能够得到基本解除的协调程度。(www.daowen.com)

2. 实现区域协调的路径与机制的相关文献

对于区域协调的新趋势,孙久文(2018)认为,均衡协调的新趋势,也对我国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提出了新要求:一是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承接国际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腾出空间;二是向中西部产业转移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的转移,集群式整体转移将逐渐增加;三是把一些资源、劳动力参与度高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减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改变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

张贡生(2018)认为,要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必须科学划分区域板块;二是以“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为架构,加快多支点、多元化的城市群建设;三是以“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群建设为契机,加快形成田园式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四是以“一带一路”为统领,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对于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启示,相关文献包括,肖翔(2018)通过回顾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协调区域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未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出四条启示:发挥国家动员优势,推动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借助市场的力量,避免“政府失灵”;在协调区域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区域管理机构的经营效率;经济开发还应当与环境保护相适应。

权衡(1997)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分析和评述,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世纪之交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正在呼唤尽快制定和建立一个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宏观区域发展战略;二是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区域发展的实践要求和客观规律;三是任何区域发展战略都是特定制度环境和体制条件的产物,制定新型的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就是要科学地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四是新型区域发展战略必须着眼于未来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因此这一战略也必须反映当今国内外经济政治和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尤其是必须紧密联系世界经济变化的客观趋势,适时进行调整和修改,从而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接轨,确保中国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魏后凯(1995)提出了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欠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地区、各产业的发展需要保持协调。非均衡协调发展概念实质上是一种寻求把效率与平等目标统一于一体的“边增长、边协调”的思想。强调适度倾斜和协调发展相结合成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曾坤生(2000)首次提出了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理论,并阐述了动态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主要内容等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系统协调,具体包括,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内城市经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动态协调;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此文所提出的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观也体现了在发展中求协调,注意适时、适地、适度支持某些地区和产业优先发展,以达到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思想。适时、适度的重点倾斜与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是动态协调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李具恒(2004)将梯度的内涵扩展至自然要素、经济、社会、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制度等多维层面,以梯度的多元层面含义、梯度之间的互动关联及其梯度推移的多元交叉互推机理整合了众多区域发展理论,尝试以广义梯度理论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合理内核。颜鹏飞、阙伟成(2004)立足增长极理论,论述了区域协调型增长极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兰肇华(2005)认为,产业集群理论应该是指导我国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选择。他通过比较认为,产业集群理论可以克服梯度转移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的缺陷,适合我国目前地区差异大的特点。产业集群通过发挥欠发达地区比较优势,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内源性发展;有助于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区域创新;有助于减少政府过多干预,减轻政府负担。

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的相关文献包括:周叔莲、魏后凯(1998)认为,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控作用。他们着重研究了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全方位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吴殿廷(2003)认为,协调区域发展的机制包括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首先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推动和组织的作用,但必须利用市场机制来选择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方式和政策。田扬戈(2000)认为,区域经济有三种协调机制:市场、企业与政府。任何一种协调机制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区域经济的协调任务,必须实现三种机制之间的合理分工。市场机制是起基础性作用的协调机制;企业机制是在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机制;政府协调机制则更多地侧重于保障上述两种机制的正常运作和克服市场失灵。只有协调好三种机制的关系,充分发挥这三种协调机制的作用,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系统正常运作。

陆铭、陈钊(2008)指出在集聚中走向平衡是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三条道路”,是一条平衡与效率携手并进的道路。文章中把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第三条道路”具体化为三个“不矛盾”,即经济集聚与区域平衡不矛盾;城乡融合与城市发展不矛盾;社会和谐与经济增长不矛盾。提出地区间的平衡要靠发展东部来解决,但要设计和制定合理的机制让内地分享东部的发展成果。城乡间的平衡要靠发展城市来解决,要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安居乐业 。

茶洪旺(2008)认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还是非均衡发展理论都存在局限性,有必要提出区城经济发展的第三种理论,即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包括市场调节、政府宏观调控和法律制度保障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是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是为制定区域政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三是在区域发展理论中应用和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四是构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