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地理论(Central Plaee theory)又简称“城市区位论”,是近代区位论的核心部分。这一理论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率先提出,以后廖什、贝利等许多人做出了贡献和发展,中心地理论已成为城市和区域规划的主要基础理论之一。
克里斯·泰勒在杜能农业区位论和韦伯工业区位论的启发下,把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和经济学的价值观点结合起来,探索城市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的规律性,提出了聚落分布呈三角形、市场地域呈六边形的空间结构的观点,其研究结果于1933年发表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为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方法,被后人尊称为“理论地理学之父”。
中心地理论的假设条件:
(1)地域是一个均质的与外界不发生联系的平原,城镇、居民点的分布不受自然地形和人工障碍物的影响;
(2)地域内人口和经济密度均匀,交通便利程度一样,经济活动受利润原则支配,可以长年在任何一个方向移动;
(3)消费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居民的收入、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其购买力呈连续分布,为了减少旅行费用,消费者都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货物或取得服务;
(4)相同的货物和服务在任一中心地的价格都一样,运费和距离成正比,消费者购买货物、享受服务的价格等于售价加上交通费用。中心地就是向居住在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克里斯·泰勒利用理论抽象的方法,发现了中心地由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能力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等级体系。中心地并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某一等级城镇的数量与其规模成正比,等级愈低,规模愈小,数量愈多。
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等级规模体系在三个条件或原则支配下形成六边形中心地网络,这三个原则分别为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在不同的原则支配下,中心地呈现出不同的结构,而且中心地和市场区大小等级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即按照K值排列形成规则的、严密的系列。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城市体系的等级及其空间布局,以演绎法来考察和研究地理事物,并得出中心地的空间秩序原理,给地理学事业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严密精确的理论。但是其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①该理论是在诸多的假设条件下得到的,因此很难与现实世界相吻合;②中心地系统K值,在一个系统中是固定不变的,也很难与现实相符;③克里斯·泰勒把消费者作为“经纪人”来看待,认为消费者首先利用的是离他最近的中心地,但因多目的外出行为,消费者更倾向于高级中心地,这无疑要破坏规则的中心地系统结构。
中心地理论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地理学多方面的学术研究。该理论揭示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的等级、规模、职能结构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空间分布规律,其研究对象实际上是区域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城市在区域中的空间分布问题,因而对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和经济区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荷兰围海造陆后的建设就是按照克里斯·泰勒理论安排中心地等级—规模体系和空间—地域体系的。但同时,中心地学说比较适宜于纯农业区、城镇稀疏区,不适用于城镇密集区。在前一种情况下,城市对腹地的服务作用明显;而在后一种情况,腹地对城市发展的作用降低,城市发展主要依靠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
2.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Growthpoletheory)又称为增长核或增长极核。增长极的概念始于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增长极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是区域不平衡发展论的主要依据之一。
1955年,佩鲁经过对经济空间进一步分析,指出:区域和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经济增长首先出现于一些点或极核上,而不是各区域同时增长,而且,增长的过程各不相同。他认为,增长极是在“经济空间”中起支配和推进作用的经济部门。“经济空间”是指各经济单位(部门)之间关系的集合,从产业角度看,指的是产业关联的结构关系。在经济空间各个经济部门的相互作用中,一个或一组经济部门对其他经济部门起着支配和推动作用,这种经济部门是一种优势经济单位,它的优先增长或创新会推动其他经济单位的增长。因此,整个经济系统的增长首先表现在这些优势经济单位的率先增长,然后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
1966年,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把佩鲁的产业增长极理论扩展到地域空间增长极理论。所以,增长极不仅是推动型产业及其综合体,而且也是拥有这种产业综合体的城市。(www.daowen.com)
一般来说,增长极具有以下特点:
(1)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并与周围地区产业形成相关的产业综合体;
(2)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突出优势,如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劳动力市场优势等;
(3)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水平,包括各类交通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给渠道等,以及教育、金融、商业服务等基础架构;
(4)增长极往往形成于交通运输节点(铁路、公路枢纽、区域中心港口),这些节点或是区域的经济中心,或是区域的政治中心,或是文化中心,或是一二者兼有。增长极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或发达地区聚集而自动产生;另一种是由政府通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设。
3.“点—轴”结构理论
为解释现实区域空间中多个“点”(增长极)相互作用形成的有别于单个“点源”扩散地区的总体扩散区域(点、轴的组合区域)这一空间结构现象,1984年我国著名的区域地理学家陆大道先生首次提出区域发展的“点—轴”渐进式扩散模式。该理论的基础是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原联邦德国区域规划中运用的“发展轴”概念。
“点—轴”结构中的“点”是指一定地域中的各级中心城镇,即各类“增长极”;“轴”是指依附沿轴各级城镇的产业开发带。其特点有:
(1)它是若干资源开发、产品和劳务生产流通基地的空间排列,这些基地可能是同一种类和同一层次的,也可能是不同种类和不同层次的;
(2)必须处于水、陆、空交通线上,要有相对发达而稠密的运输网,把这些基地连成一线,以缩短空间距离并节省时间;
(3)产业开发带通过产品、信息技术、人员、财政和服务等对附近区域具有扩散作用,促进沿轴地区的经济发展。
“点—轴”结构理论是梯度推移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广大区域开发中出现的不平衡发展问题背景下提出的,该理论从经济增长与平衡发展间的倒“U”字形相关规律出发,认为不平衡发展是区域开发的策略思想,而点轴开发则是现阶段解决不平衡发展问题最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点轴开发策略模式主要从空间组织形式角度来研究区域开发策略,基于这一理论,陆大道先生针对全国的区域开发提出了把海岸线和长江沿岸作为一级发展轴线,沿线各主要城市作为增强轴线辐射作用和地区极化作用的增长“点”,共同组成国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T”型结构。
运用“点—轴”式空间组织模式,首先要正确判断区域的发展阶段和所处的宏观区域背景,在划分大经济带或城市经济区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地区,处理好集中与扩散的关系。一般布局步骤为:第一,选择发展轴线。首先通过定性和定量手段,综合分析区域发展态势,进行轴线选址和等级划分的科学分析,主要对交通运输条件、沿线工业和城镇发展水平、潜力以及沿线的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确定重点开发轴;进而运用定量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模糊聚类分析等,根据各轴线的经济实力、城镇规模、开发条件等指标,确定重点开发轴的等级,以采取相应的开发策略。第二,增长极的选择。开发轴线确立后,还需进行增长极数量和等级的确定。增长极的选择要有利于形成点、轴、面的网络系统。
同时,还有根据新老增长极的条件划分等级体系,以利于建立中心城镇主导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经济区域。在有一定条件的地区,可依托中心城市,组建都市圈,促进发展重点由点及线,直至圈域的扩散,进而带动区域整体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