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特色产业带动田拐村脱贫致富

特色产业带动田拐村脱贫致富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逐步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田拐村因地制宜,形成了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确定了以发展杏林种植、肉牛养殖、交通运输、乡村旅游四大产业为动力的脱贫致富方案。依靠四项产业,2018年,田拐村实现了人均纯收入由4600元到8600元的增长,被评为海原县脱贫示范村。田拐村是传统的运输村,在培育壮大运输产业方面,该村协调金融部门每年发放贷款1400万元,积极引导村民参加驾驶培训。

特色产业带动田拐村脱贫致富

村容村貌的变化,让这些生活大西北干旱山窝里的村民深刻感受到了绿水青山、清净无尘带给村庄的生机与活力。在逐步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田拐村因地制宜,形成了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确定了以发展杏林种植、肉牛养殖、交通运输乡村旅游四大产业为动力的脱贫致富方案。依靠四项产业,2018年,田拐村实现了人均纯收入由4600元到8600元的增长,被评为海原县脱贫示范村。

过去种庄稼成荒山秃岭,如今栽林果变绿水青山。以前田拐村老百姓靠天吃饭,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辛苦一年,到头来每亩田最多只有200多元的收成,村民生活拮据潦倒,家里经常揭不开锅。国家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对于田拐村的生态与民生改善,可谓一箭双雕。过去村里一直就有种杏子的传统,但是品种不好,不易挂果、不易储存,卖不上好价钱。如今乘着国家退耕还林项目的东风,田拐村实施坡改梯工程,通过招标,将荒山开辟为红梅杏果园,还建造了3眼机井和5个蓄水池,对山上的果园进行穴灌,保证灌溉便利。除此之外,小村还修建了上山下山的“杏花路”,方便村民种植管理和加工企业采摘运输。时至今日,走进田拐村,阵阵果香扑鼻而来,曾经的荒山野岭变成了风景秀丽、层林尽染的杏花林,低矮粗壮的杏树上,一个个红彤彤的杏子挂满枝头,似乎在欢迎幸福生活的到来。

提高产业附加值,小山村有大“杏”福。红梅杏五年方进入盛果期,在没有产生效益之前,政府将每亩给1200元的补贴,挂果后,一亩盛年红梅杏的年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2017年,全村共有670户村民种植红梅杏,其中有260户是建档立卡户,户均15亩,人均3.9亩。红梅杏种植解决了村民的基本温饱问题,但若是把脱贫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收成不算丰厚的几亩杏树上无异于天方夜谭,于是小村计划进一步延伸红梅杏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未来,田拐村将引进加工企业,通过电商销售、果脯加工、林下养殖等多种方式实现全村脱贫致富的目标。不仅如此,田拐村还将依托红梅杏,筹划发展“春赏花,夏摘果,秋赏叶”的休闲旅游项目,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一颗小小红梅杏,从种植到加工再到发展全域旅游,多角度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促进了村庄的和谐稳定发展,引领着田拐村村民在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上“杏”福前行。

发挥大户带动作用,培育牛羊养殖产业。田拐村在培育养殖产业上,充分发挥了养殖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前的养殖户都是“单打独斗”,如今在领导的积极沟通下,养殖大户无偿向村民传授看牛(羊)、买牛(羊)、饲养、跑市场等专业技术,引起了一波山村“养殖热”。时至今日,田拐村的村民已通过牛羊养殖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几乎家家户户牛棚里都有几头牛,大牛生小牛,牛越养越多,日子越来越有盼头。(www.daowen.com)

引导群众学习驾驶,促进乡村经济飞驰。农村农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农村运输业必须先行。田拐村是传统的运输村,在培育壮大运输产业方面,该村协调金融部门每年发放贷款1400万元,积极引导村民参加驾驶培训。全村现有大型货运车辆135辆,B照以上驾驶员280人。2016年6月,黑海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该条高速公路从田拐村近旁穿过,司机们一展身手,快速安全地将本村产品运输到邻近地方,在让外界品尝到本村美味特产的同时,也实现了农民想要走出去开阔视野的梦想,交通运输业现已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如今,田拐村民居灰瓦白墙、错落有致,村道干净整洁、通畅无阻,红梅杏种植和牛羊养殖也渐渐走上了正轨。小村又通了高速,观光游客纷沓而至,为农家乐产业的发展插上了助飞的翅膀,村民在新居之中为游客提供特色饮食,拉开了田拐村生态游的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