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的故事之化妆品
清洁剂的基本原理
虽然许多清洁剂都含有许多成分,但其实要洗去油污,我们只需要一种成分,就是界面活性剂,而其功能就是利用其亲油基吸附不溶于水的油脂,再利用其亲水基让被它吸附的油脂一起溶入水中。因此,首先是不要选择成分复杂的清洁剂。
界面活性剂是以油加上碱来制造合成的,而它会不会对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关键就在于油的来源。来自石化合成油脂的界面活性剂,不论其是阳离子、阴离子或非离子界面活性剂,通常在环境中不易分解,且通常为环境荷尔蒙,会干扰水生生物与人体的荷尔蒙的运作,再者有的去油脂能力太强,会伤害皮肤或头发的细胞,而使得清洁剂中其他有害成分(包括合成界面活性剂本身,因为其会使蛋白质变性,使酵素系统受损)有机会进入人体内。相对的,以天然油脂加上碱制成的界面活性剂,就不会有上述的问题。所以建议不要选用含有石化合成的界面活性剂的清洁剂。
1.找回肥皂
现在已有许多人喜欢自己动手做肥皂,以植物性油脂加上碱,方法并不困难(网络上可以找到许多相关信息,但制作时不要去添加过多成分,不然就跟市售肥皂没两样了)。这样一块自制肥皂可以从头洗到脚,试试看吧。不要再迷信让你头发乌黑亮丽、让你皮肤闪闪发亮的洗发精与沐浴乳了。
另外,碱由于可以和油形成界面活性剂,所以也有清洁功能(但千万不能使用强碱)。这也是为何一些含有弱碱的东西,都可以拿来清洁。比如,在肥皂与合成清洁剂出现之前,人们会用茶渣来洗脸洗头。所以至今仍有不少人会以“茶渣”(闽南语)来指称肥皂。
2.天然洗碗精:豆粉和果皮
其实,我们应该多向老祖宗学学如何以健康自然的方法来清洁。比如说,在洗碗时,可用茶籽粉、黄豆粉、绿豆粉,这些都含有植物性的弱碱,使用起来既安全、不伤手、又保护环境。另外,橘子皮、柚子皮、柠檬皮可吸油,把它们拿来当作菜瓜布洗碗,有时可以不用任何清洁剂,就可把油污洗净。
除了植物碱外,像柠檬酸则可以用来除去碱性的污垢(尿垢、水渍、鱼腥味、香烟味)。因此,多加研究,就可发现大自然提供人们的清洁选择,可一点不比卖场里琳琅满目的清洁用品逊色呢。
3.简单刷牙
另外,市售牙膏含有氟,有的甚至强调超氟,因为氟可以防止蛀牙,这又是另一个迷思。其实氟防止蛀牙的效果并不明显,反而可能会造成牙周病,并导致髋骨骨折。其实,只要吃饭后拿牙刷“轻轻”刷牙(不要太用力了),用牙刷按摩牙龈,上下上下轻轻多刷几次,刺激唾液(可杀菌)分泌,就有洁牙的效果。如果不放心,用牙刷沾一点盐巴轻轻刷牙(这时更不能用力,避免盐巴颗粒在还未溶解时破坏砝郎质),就能够口气清香了。
东西的故事之电子产品
为丢弃而设计
某天我忽然找不到计算机的充电器,这可不得了!计算机是我跟工作、朋友和音乐链接的命根子啊!
我东找西找,连专门放充电器的抽屉都找遍了;你大概也有这么一个抽屉,里面那堆纠缠不清的旧式充电器,都是以前用过电子产品剩下来的。我怎么会累积这么多充电器呢?我可不是那种新产品一推出就要赶去买的人,但偏偏旧款的东西不是坏了就是太过时而不能用,而且没有一个旧充电器跟我的新计算机兼容。这不只是运气差,根本就是设计烂——这些东西简直就是“为丢弃而设计”。
“为丢弃而设计”听起来很疯狂是吧?但如果你的目的是要尽快卖出很多东西,这逻辑就很有道理了——这可是电子产品公司的关键策略。事实上,“为丢弃而设计”也是构成整个不永续的物质经济的关键。
“为丢弃而设计”意味着“让产品很快被丢掉”。现在的电子产品难以升级、容易损坏,要修理更是不切实际。我的DVD播放器坏了,拿去店里修,维修人员光是看一看那台机器就要收我50美元,而量贩店架上的新货才39美元!
话说1960年代,高登·摩尔这位天才,也是半导体业界的先驱,曾经预言:“设计师每18个月就能让处理器的速度加快一倍。”到目前他都是对的,这叫“摩尔定律”。可是不知怎的,这些天才设计师的老板把摩尔的原意完全扭曲了——他们似乎认为摩尔定律指的是:每18个月,我们就该把旧款电子产品丢掉,然后买个新的。
问题是——我们使用这些东西的18个月,不过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一瞬间。足见这些垃圾设计师不只让我们的荷包失血,还制造了全球的毒害危机!
生产危害
电子产品的源头跟其他东西差不多,不外矿坑和工厂。我们使用的许多电子产品都是由上千种原料制成,这些原料从世界各地运送到组装工厂。
在那里,工人用一堆有毒的化学物,像是PVC、汞、溶剂、阻燃剂,把材料组装成产品。
这类加工通常都在偏远的地方进行,很难监测控管。不过,这种事以前可是发生在我家附近,也就是硅谷。多亏了电子业,让这里成为美国毒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IBM公司本身的数据显示,制造计算机芯片的女性员工流产几率比一般妇女高出40%,而且明显比一般人更容易死于血癌、脑癌、肾癌。同样的事情,也在世界各地发生。原来,高科技产业并不像表面看来那样干净。
这些产品在完成环游世界的毒害之旅后,到了我手上,被我宠爱大概一年后,逐渐失去了我的欢心,退出我的书桌或口袋,或许会躺在车库里一阵子,最后被扫地出门。
废弃处理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它的废弃处理——我们以为电子产品将就此结束生命,其实它们只是被搬到我们每年制造的电子垃圾山上。
还记得这些电子产品在组装过程中,如何被塞满有毒化学物吗?嗯,产品制造有一项简单原则,就是:毒物进,毒物出。计算机、手机、电视……所有这些东西,都等着在我们抛弃它们后,释放所有蕴含其中的有毒物质。有些产品甚至在我们还在使用时,就已经慢慢释放毒素了。你知道那种庞大笨重的旧款电视吧?人们有了高画质液晶屏幕后就把它丢掉,但每一台旧电视机都含有5磅的铅。铅啊!铅中毒的铅啊!
几乎所有的电子废弃物,不是从我的车库流浪到垃圾掩埋场,就是被运到海外,交给废弃物回收场处理。
我造访过一堆这种所谓的“回收处理场”。工人没戴任何护具,坐在地上,砸碎电器,回收里面有价值的金属,然后把其他没赚头的零件扔掉或烧掉。也就是说,当我看上某个电子新欢的时候,我的上一个旧爱正在远处毒害着印度、尼日利亚的家庭。
我们每年制造2500万吨的电子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不是被弃置、烧掉,就是被回收,但那种“回收”压根谈不上环保。难道这些电子产品的设计师其实…想要害人吗?我想并非如此,我认为他们制造出来的问题被巧妙遮掩起来,连设计师自己也被瞒过了。
这些设计师所效力的公司,让他们看不到这些攸关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成本,也不登账,也就是把生产的实际成本外部化了。这些公司省下维护设施安全的成本,却让员工付出生命健康的代价;这些公司省掉重新设计低毒害产品的费用,却让村民付出失去干净饮水的代价。将成本外部化,让这些企业得以持续“为丢弃而设计”,也就是利润自己赚,代价别人付。
更好的方法
如果我们继续默许这种事,几乎就等于放任企业制造毒害乱象,还对他们说:“你制造,我收拾”。我有个更好的主意:“你制造,你收拾”如何?这样不是更合理吗?
试想,如果把这些堆满我们车库和回收场的有毒电子废弃物,全都运到那些把它们制造出来的CEO车库里,这些CEO一定马上打电话给设计师,叫他们停止设计垃圾。
要求企业处理他们所制造的电子废弃物,叫作“生产者延伸责任”或“生产者回收”。如果所有旧产品都成为生产者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这些企业从一开始就会设计出更耐用、毒性更低、更容易回收的产品。他们甚至可以建立标准化模块,这么一来,如果哪个零件坏掉了,他们可以直接寄一个新零件给我们,而不用把整台电器都报废。
欧洲和亚洲各国已纷纷制定有关“生产者延伸责任”的法律,美国的许多州和城市也通过了类似的法律——但这些法律需要保护和加强。
是时候让那些设计天才和我们并肩合作了。借由“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相关法律,以及要求电子产品更环保的公民行动,我们将发起一场卓越竞赛,让设计师比赛设计最耐用、无毒的产品。让我们写下“环保摩尔定律”吧——“每18个月,有毒化学物使用量减半”,如何?还有,让受毒害工人的数目以更快的速度减少,怎么样?
我们要给这些设计师一项令他们振奋的挑战,并让他们做最擅长的事——创新。这些设计师当中,有人已经领悟到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该浪费在设计垃圾;他们现在正在想办法不使用PVC和有毒阻燃剂来制造计算机。真是干得好!
但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多。
当我们要把电子废弃物交给资源回收商时,要确认他们不会把这些废弃物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当我们真的需要购买新的电子产品时,要选择更环保的产品。
不过真相是:我们不可能光靠着改变消费行为,就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消费者在商店内的选择,是由商店外的设计师与决策者决定的。因此,我们需要更多人通力合作,要求政府制定更全面且严格的法律,来限制毒性化学物质的使用,并禁止电子废弃物的出口。
全球有数十亿人口想要遨游在电子产品打造出来的信息及娱乐网络中,但他们要的是信息和娱乐,而不是有毒垃圾!所以,让我们集思广益、同心协力,扬弃“为丢弃而设计”的思维,建立环保而永续的电子产业和全球社会。
东西的故事之瓶装水的故事
天气好热,进便利商店去买瓶20块的瓶装水吧?出外踏青,渴了就向路边摊贩买罐水,多方便啊!只是你知道吗?这瓶20元的瓶装水事实上比汽油还贵,从生产到废弃都会造成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而我们自以为丢到回收桶就解决的塑料瓶,其实已经成为弱势国家摆脱不了的垃圾梦魇。“多喝水多健康”,但是如果多喝的是瓶装水,这句话你可要三思!(www.daowen.com)
1980年代饮料的销售量成长趋缓,企业为了不停从大众手中获取暴利,竟然想出瓶装水这种产品。喝干净的水难道不是人权吗?为什么人权必须用钱来买呢?环保斗士安妮·雷纳德和SOS影片小组再度出击,揭发“瓶装水不如自来水”的真相,让大家明白与其多花冤枉钱,不如呼吁政府好好为自来水把关,才是长久之计。
斐济水广告
当我们要减少东西的消耗时,会遇到的问题之一是,有时候我们觉得不能没有那样东西。如果你住在像是克里夫兰这种城市,想喝水的时候,你会冒险喝一口自来水,还是会买一罐从斐济原始雨林里来的瓶装水?
斐济牌瓶装水以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再明显不过了,所以就拿它大做广告,结果成了广告史上最愚蠢的案例之一。
克里夫兰市觉得这个广告开的玩笑一点也不好笑,于是就做了一些水质检验,结果呢?检验结果显示,斐济牌瓶装水水质反而比较差,比克里夫兰市的自来水难喝,而且比自来水贵几千倍。
这个故事非常经典,如果你拿瓶装水和自来水来检测比较,可能结果就是这样。瓶装水真的比较干净吗?有时候是,有时候不是,在许多方面,瓶装水的管制不如自来水严格。瓶装水真的比较好喝吗?根据全国“品水”调查,受试者往往觉得自来水比较好喝。
瓶装水的业者都说,他们只是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问题是谁需要这种比较不永续、比较不好喝又贵很多的商品啊?更何况家里的厨房就有几乎免费的水可喝。瓶装水的价格大概是自来水的两千倍,如果其他东西也贵个两千倍,你要买吗?好比说买个一万块的三明治?
可是在美国,一个礼拜就卖出超过5亿罐瓶装水,瓶身多到可以绕地球五圈。怎么会这样?这得从我们的物质经济如何运作说起,而推动这个系统运作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所谓的“营造出来的需求”。
营造的需求
企业若要持续成长获利,就得卖出更多更多东西。1970年代,各大碳酸饮料公司都很不安,因为他们的业绩不像以前成长得那么快了。一个人毕竟喝不下太多汽水,再说很快大家就会觉得喝汽水不健康,所以又回去喝自来水。
这些公司于是有了新主意,只是很多人觉得卖水这个笨想法很可笑,只是一时的雅痞风。水是免费的啊,那时候大家这么说,那他们接下来还想卖什么?卖空气吗?
那要怎么让大家来买这种不被看好的商品呢?很简单:就是帮顾客营造需求。怎么做啊?假装你是一家瓶装水公司的老板,既然大家不想花血汗钱买你那没用的商品,你就想办法让他们觉得,没买这个东西真是太可怕、太没有安全感了。这正是瓶装水业者做的好事,他们的首要营销策略之一,就是让大家觉得自来水很恐怖,方法是利用像斐济牌的克里夫兰广告。
“我们的广告成功后”,有个顶尖的瓶装水公司经理说,“自来水就只会被用来洗澡和洗碗了。”接下来,你得用美好的幻觉包装商品的真相。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瓶装水总是用山间小溪和原始自然的图片诱惑我们?但是你猜美国三分之一的瓶装水来自哪里?正是自来水!百事的Aquafina和可口可乐的Dasani就是其中之二,他们的水其实是过滤后的自来水。这个美好大自然的谎言还有更夸张的。雀巢公司最近登了一则全页广告:“瓶装水是世界上最负环境责任的消费商品”。什么啊!?瓶装水的整个生命周期都对环境有害,到底哪里负起环境责任了?
瓶装水的危害
问题从开采和生产的阶段就开始了,因为我们用石油来制造塑料水瓶。每年为了制造在美国使用的塑料水瓶,所用的石油和能源足以供应一百万辆汽车。
用来生产水瓶的能源,甚至比把瓶装水运送到世界各地所需的能源还多,而我们把水喝完只不过两分钟吧?然后又出现一个大问题,也就是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废弃处理。
水喝完后,这些瓶子会怎么样?80%进了掩埋场,从此千年不烂,或是进了焚化炉,烧一烧以后排放有毒物质。其他的则被拿去资源回收。
我很好奇我丢到回收桶里的塑料瓶被送到哪去了,后来发现原来是海运到印度,所以我就跑到印度去。我永远不会忘记在马德拉斯郊外看到的景象,一座来自加州的塑料瓶山。真正的回收应该是将这些塑料瓶再制成新瓶子,但在这里却不是这样,这些塑料瓶会被降级回收,也就是会变成其他质量较差的产品,最后一样要丢掉。不能再降级回收的部分就被丢在印度,所以远渡重洋送到这里只是为了把垃圾丢到别人家。
如果瓶装水公司真的想用山岳做为商标,应该用一座塑料垃圾山会比较贴切。吓唬我们、诱惑我们、误导我们,这些手段就这么营造了需求。
一旦需求被营造出来,多了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市场,这些企业就要铲除对市场的威胁。但是以瓶装水来说,威胁市场的正是我们的基本人权:饮用干净、安全的水。
百事公司的副总裁曾公开表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来水!”他们希望我们觉得自来水很脏,而瓶装水才是最好的选择。
很多地方的自来水确实受到污染,而塑料瓶工业也是污染源之一,然后这些瓶装水公司眉开眼笑的送上昂贵的替代水,让我们就这么上钩。
我们可以做的十种小事或大事
1.降低能源使用
我们所使用的资源以及我们产生的废弃物,有许多是为了提供我们能源。检视你的生活,找找看有哪些可以大幅降低能源使用的机会,比方说少开车、少坐飞机、关灯、买在地的当季食物(食物需要能源于其生产、包装、储存与运送)、穿毛衣而不开暖气(或穿汗衫而不开冷气)、用晒衣绳而不用烘衣机、在住家附近度假、在买新东西之前先考虑买二手品或借东西以及回收。以上这些事情都可节省能源,也可让你少花钱。而且,如果你能转用替代能源,比如使用绿色能源公司所发的电,或者在家里安装太阳能板,那就太棒了!
2.减少废弃物产生
在美国,每人的废弃物产生量持续在成长。每一天,我们都有许多机会,在我们的家里、学校、工作场所、教堂与小区,孕育零废弃的文化。这需要培育新的习惯,而这很快地就能形成次文化。比如纸张双面使用、随身携带杯子与购物袋、让打印机的碳粉夹或墨水夹重新装填而非更换新品、厨余堆肥、避免购买瓶装水与其他过度包装的产品、计算机升级而非购买新品、修复后再使用而非换新品…有太多太多的方法了!我们愈投入于再使用,抑制废弃的行为,我们就愈能培育一个新文化典范,或者说,复兴古早的简朴文化。
3.与我们碰到的每个人讨论这些议题
在学校、在你的小区、在超级市场排队时、在公交车上……。曾有位学生问凯萨·查维斯(Cesar Chavez,一位墨西哥裔美国劳工运动者,也是联合农场工人联盟的领袖),他如何进行组织工作。他回答说:“首先,我与一个人谈,然后再与另一个人谈。”学生再问:“不,我是问您如何组织?”凯萨还是回答说:“首先,我与一个人谈,然后再与另一个人谈。”这就是重点。谈论这些议题,可提高民众意识,形成社群并能激发他人采取行动。
4.让你的声音被听到
写信给编辑,或投稿到当地报纸。在过去两年,尤其在高尔赢得诺贝尔和平奖后,媒体已被迫要报道气候变迁。身为个人,我们也能影响媒体对其他重要议题做更好的报道。写信给编辑是帮助报纸读者关心这些议题的一个很好方法,没有你的帮助,他们可能不会发现这些议题。另外,当地报纸通常愿意刊登当地人所写的书籍与影片的评论、采访与文章。让我们透过这些方法,把我们关心的议题在新闻媒体上曝光吧。
5.为你的身体、住家与这个经济体去毒
今日有许多消费品,从小孩的睡衣到口红,含有根本不必要的有毒化学添加剂。在买东西之前,先在网络上研究一下,以确保你不会不慎把有毒物质引入你的住家与身体。然后,告诉你的朋友关于消费品中的有毒物质。同时,质问业者为何他们使用有毒化学物质,而产品上却没有任何警告标示;并问问你选出来的官员,他们为何容许这种行为。欧盟已采取强力的政策,要求从许多产品里去除毒性物质。因此,当我们的电子产品与化妆品仍含有毒性物质时,欧洲的人们已可买到不含毒的相同产品了。让我们也要求政府实行同样的政策吧。从产品生产阶段就去掉毒性物质,这样子的源头减毒策略是确保不会把毒性物质带回家与引入身体的最好方法。
6.拔掉(电视与网络)插头,投入小区
在美国,人们看电视的时间平均一天超过4小时;每天4小时的时间,充斥着我们该买那些东西的广告讯息。这4小时的时间可以花在与家人或朋友相处,或者投入我们的小区。网络行动虽是个好的开始,但是花时间投入面对面的公民或小区活动可以强化小区,且有许多研究显示,强健的小区是提供社会与后勤支持、增进安全与幸福的来源。强健的小区对于民主的健全与活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7.少开车、多走路……必要时来游游行
汽车导向的土地使用政策与生活形态,导致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化石燃料的开采,并让农地与荒野转变成道路与停车场。少开车、多走路,不论是对气候与地球,还是对你的健康与钱包,都好!但有时候,由于不当的自行车道或者大众运输规划,而使得我们无法将车子留在家里,这时候,我们就得游行,参与要求永续交通运输的行动。从美国的整个历史来看,和平的非暴力游行,在提升民众对于议题的认识、动员群众以及传答讯息给决策者上,扮演着强力的角色。
8.更换你的灯泡……然后,改变你的典范
换灯泡既快又容易。相较于传统灯泡,省电灯泡少了75%的耗能,但使用寿命却为其10倍长。换灯泡不用花什么大脑,但只是在这个基础有问题的系统上的边缘瞎忙,除非我们也改变我们的典范。所谓的典范,是对于事物的假设、观念、信仰与价值的集合,这整个形成了社群看待真相的方式。目前我们的典范认为东西愈多愈好;无限制的经济成长是值得追求的,也是可能的;而污染则是进步的代价。要真得改变世界,我们需要孕育出不同的典范,一个基于永续、正义、健康与小区等价值的典范。
9.回收你的垃圾……然后,回收你选出的官员
回收可以节省能源、减少废弃物,并减少开采原料的压力。不幸的是,许多城市仍未备有适当的回收系统。在这种情形下,你通常可从电话簿里找到一些回收管道来开始回收,同时你也应要求你当地的政府建立全市的回收体系。还有,许多产品(比如说,大部分的电子产品)被设计成不可回收或含有毒性物质而使得回收有害,这时候,我们必须督促政府禁止消费品里的毒性物质,并制定生产者延伸责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的法令。所谓的生产者延伸责任,是让生产者负起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责任,如此那些使用毒性物质于其产品的电子公司,必须在其产品被用户废弃后将之收回。这赋予他们极大的动机去为其产品生产过程去毒。
10.购买绿色的、公平的、在地的、二手的产品……但更重要的是,少买东西
对于我们目前面对的环境问题而言,消费并不是个解决方案,因为我们所需要的真正改变,即使在最绿色商店里也找不到。但是,当我们消费时,我们应确保我们的钱花在支持环境与劳工权利的企业。要找真相,不能只看产品包装上的模糊标语,比如说“全天然”,而是要问,它是否为有机产品?它是否不含PVC毒塑料?此外,尽可能于在地商店购买在地产品,这可让我们的血汗钱有较多的部分留在小区里。购买二手商品,可避免它们成为垃圾,以及避免产品于原料开采与生产制造等阶段所产生的上游废弃物。但是,少买东西或许是最佳的方案,因为少消费,就可减少污染,减少废弃,减少工作时间来赚钱买东西。有时候,减少其实是更多。
(来自台湾SOS网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