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11]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努力扩大农村文化消费。
目前,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极为贫乏。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文化消费活动主体发生了转移,留守在农村的中老年农民和儿童成为文化消费的基本群体,而文化产品生产者却没有能够适应这一变化,生产出适合农村这一形势的优秀文化产品;另一方面,农村推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各种各的责任田”,集体文化事业很少有人问津,农村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此外,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等各种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致使许多文化政策在农村得不到落实,农村文化消费活动受到抑制。
基于目前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整体水平和基本状况,扩大基层居民文化消费,主要潜力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而扩大农村文化消费的关键则在于牢牢把握好三个“基本点”。[12]
一、农村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扩大文化消费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希望仍然在农村。要想扩大农村文化消费,首先要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当前农村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膨胀和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激增,而且这些进城农民工以中青年劳动力为主,从而形成了农村留守人口中妇女、老人、孩子比例较大,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空心化”“老龄化”“幼龄化”等问题。[13]因此,扩大农村文化消费,必须首先考虑到当前农村这一实际,也就是说,要把扩大农村文化消费的“着力点”放在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两代基本群体上。
(一)农村老年人
近些年来,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农村老年人成为广大农村“阵地”的忠实坚守者。他们一方面要承担一定的农业生产劳动,如做些力所能及的田野劳作,从事一些简单的农村家庭副业生产等;另一方面还要担负起相应的家务劳动,如一日三餐的家庭生活料理、看守留在家中的未成年孩子。这两项繁重的任务使许多农村老年人不堪重负,身心健康受到极大影响。这些农村老年人非常希望能够在农闲和家务之余,享受到一些高质量的、适合他们心理需求的文化消费产品,以缓解身心劳累,享受余生。农村老年居民长久生活在固定地域,对当地生产生活、历史传统耳濡目染,他们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亲切感和自豪感,因此,激活农村老年居民文化消费潜力的关键,就在于要紧密结合农村老年人的这一心理特点,更多地为农村老年居民提供喜闻乐见的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艺术产品,使蕴藏在农村老年居民之中的这种潜在的文化消费可能变为实际的文化消费现实。[14]我国历史悠久,各个地区的人民群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地域特色文化,如陕北的秦腔、河南的豫剧、山东的梆子戏、河北的皮影戏等。这些富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长时期以来深受当地农村老年居民的青睐。因此,扩大农村文化消费,激活农村老年居民文化消费的巨大欲望,就要迎合农村老年居民的文化消费心理需求,深入开发地域特色文化,向农村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消费产品。要结合农村消费水平,尽可能地向农村老年居民提供优惠的文化消费产品,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1元钱让秦腔火起来》,陕西渭南市推出“1元剧场”,实现了观众、演员、剧场三方共赢。诸如此类的地方优秀文化产品都可以低廉的价格赢得广大农村老年居民的认可,从而获得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并由此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极大的社会效益。[15]
(二)留守儿童
由于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孩子们常常在身心成长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加之他们正处在中小学的基础学习阶段,而陪伴这些留守儿童的祖辈们又无力承担起辅导孩子们学习的重任,因此,如何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学习、身心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极为突出的现实问题。就目前而言,广大农村的教育条件、教育水平还与城市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贫乏,处于明显的劣势;而农村广为流行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由祖辈抚养孙辈的隔代养育总体而言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日常学习。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面临的这一矛盾现状,有重点地向农村孩子提供能够促进他们快乐成长与学习进步的丰富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有效地解决农村教育水平相对滞后、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现实问题。这对于改善农村教育状况,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促进农村儿童学习进步与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农民的文化消费心理来看,随着农村经济条件改善,农村居民对孩子教育投入的积极性日趋高涨;从农民对子女的期望心里来看,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从农村孩子自身的发展心理来看,大多数孩子都希望能够通过刻苦学习走出“农村”。由此看来,扩大农村儿童文化消费,已成为一种现实的迫切需求。因此,要结合农村儿童学习成长的发展需求,大幅度地开发和生产适合农村孩子需要的文化消费产品,比如,向农村孩子提供一些城市优秀教育资源的录像、影碟,拓展孩子们的学习空间;向农村孩子提供一些能够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开拓思路的课外读物,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16]这样,不仅能促进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且能有效地扩大农村文化消费。[17]此外,政府要有组织地开展一些针对农村儿童的文化公益活动,让孩子们享受到了典雅的艺术。
二、农村文化消费的新“增长点”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决定着他们的文化消费状况。因此,扩大农村文化消费,必须建立在增加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坚实物质基础之上。扩大农村文化消费,必须实现妇女自身优势和当地独具的资源优势有机结合,把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能力与实现农村妇女求富致富的经济要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发挥妇女的多重优势,大幅度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积极培育农村文化消费新的“增长点”。
(一)发挥妇女禀性优势,发展家庭手工制作业
妇女具有天生的禀赋优势,即做工精、做工快、做工巧。因此,要结合区域生产生活和传统习惯,有重点地向留守在家的农村妇女提供能够发挥这一优势的手艺技术,充分发挥女性“半边天”的积极作用,让农村广大妇女能够在农闲和家务之余生产一些手工工艺品,使经营性文化活动成为农民致富、提高文化消费能力的重要一环,同时也使她们成为乡土文化产品的制造者、参与者与消费者。这样既充实了农村妇女的日常生活,又使得妇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增加了家庭收入,增强了妇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18]从目前全国的一些实例来看,利用妇女这些独特优势,结合当地传统习惯与生产特点,通过她们的辛勤劳动,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如近年来,山东鄄城县广大妇女,形成了家庭作坊式生产土布纺织的产业形态,当地妇女生产的土棉布——鲁锦,畅销海内外市场,已经形成了当地的一个经济亮点;河北省永年县张西堡镇的农村妇女,传承民间手工技艺,多年来自行设计制作儿童“虎头鞋”,深受市场欢迎,大大增加了当地农民家庭收入。[19]这些事例足以表明:利用农村妇女禀赋优势,发展以传统手艺为资源的农村文化产业,不仅能够从经济上促进农村家庭增收,提高农村文化消费能力,而且还可以传承当地优秀文化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发挥妇女自然优势,拓展就业门径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经济,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要充分利用女性求富致富心理,向她们传授实用生产技术,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在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可以结合妇女做工快这一特点,向农村妇女培训商品加工制作技术,充分利用她们的空闲时间,加工制作产品,增加家庭收入。在这方面,全国有很多可供借鉴的成功范例。山东曹县对农村妇女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使“技术型农家妇女成为发家致富的好帮手”。曹县是全国闻名的“中国泡桐加工之乡”“中国杨木加工之乡”,木板生产销售居全国之首。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妇女进行木板粘贴技术培训,使传统上天天围着锅台转的农家女成为发家致富的好帮手。[20]河南省鹿邑县结合当地企业用工需要,对农村妇女加强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妇女就地就业,使她们既能照顾家庭、兼顾农活,又能顺利就业。结合妇女心细、亲和的特点,向农村妇女传授家政服务技术知识,拓宽农村妇女就业门径,提高她们的就业能力。近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市妇联与北京“友邻万和”家政服务公司联合开展家政服务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本地区妇女就业。农村妇女的广泛就业,大大增加了家庭收入,为扩大农村文化消费提供了厚实的经济基础。
(三)发挥妇女多元优势,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生产生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因此,一个区域的生产生活就形成了这个区域独特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是每个地区有内涵的文化,是最有特色的文化,相对于更为广大的地域来讲,地域文化表现为稀有的文化资源特征,因而显示了这种文化的珍贵性。要结合各地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发区域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而扩大当地居民文化消费。[21]在这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妇女的多元优势。如广西贺州试点实施“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把当地特有的瑶族刺绣、瑶族土纺、瑶族歌舞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旅游业,瑶寨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已成为贺州乃至广西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22]贵州省黎平县是壮、瑶、侗、苗等少数民族杂居之地,境内众多的民族服饰,魅力奇异,构成了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如侗族妇女服饰多为青色或蛋浆布,衣为袈裟式招衣,长盖臀部。侗族妇女着盛装时,头戴白银发套,顶戴银花和绸花,顶挂多条银珠,集古朴、艳丽与华贵为一体,体现出文化的多元性。当地利用这一独具优势,大力发展民族风情旅游,激活了当地经济活力,实现了文化开发与消费的良性互动。
三、农村文化消费的“支撑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因此,扩大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通过各项政策措施,合力撬动农村文化消费的“支撑点”,扩大农村文化消费。
(一)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居民文化活动的基础条件
文化消费离不开具体的文化活动,而文化活动的必要前提是要有活动场所。目前农村文化活动场所极缺,尤其是在最基层的乡、村两地。因此,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尽速地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场所建设,[23]是让农民文化活动能够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的必要途径。要按照《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近年来,一些地方加大了农村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村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了必要条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300万人可以免费收看六七十套电视节目、收听十几套广播节目,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吉林省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全省9365个行政村全部拥有农家书屋,在全国率先实现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河北省承德市累计建成乡镇文化站197家,建成农家书屋1692个,为农村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
(二)增加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文化发展成果共享力度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长期存在,使得广大农村地区的文化生产力水平还相当低,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国家要加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益。一些地方实施的“文化低保”工程,保障了农村居民基本的文化消费需求,推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互动发展。此外,可以探索村子发展文化事业的贷款由政府给予贴息的财政补贴新路子,鼓励由村民自己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发挥农民群众在村级文化建设中的自主性,这样既能有效地支持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又能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对文化设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积极性。[24]
(三)实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优惠政策,刺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需求
广大农村居民中蕴含着极大的文化消费欲望,但限于其现有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这一消费欲望还没有转化为具体的消费行为,因此,可以借鉴“家电下乡”“建材下乡”财政补贴的成功做法,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同时,还可以试行文化消费委托直补办法,把政府直补资金转移给文化产业单位,由他们提供文化服务,来引导普通民众进行文化消费。河南省邓州市以财政拨付的形式,组织当地越调剧团、豫剧团、器乐演出队巡回全市28个乡镇579个行政村,将地方特色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送到群众家门口。[25]这些成功做法,可以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推向全国。
(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后顾之忧。
有学者指出:由于乡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均等度较低,农民势必要增加积蓄以“自我保障”;加之他们收入水平偏低,一旦不得已抑制消费,压缩“非必要”的精神文化消费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26]因此,完善农村居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改变人们通过储蓄谋求未来的“自我保障”的传统生活观念,成为扩大农村文化消费的一项必要措施。建立一个整体的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解除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强农民对于未来的信心,增加他们对于消费的信心,最终使得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证,从而撬动农村文化消费。在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既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又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在教育保障上,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设施和教育费用的投入,重点要保证家庭存有困难的孩子能及时入学和不退学;在医疗保障上,要实施全民医保,重点放在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及其家庭生活的基本保障,保证重大疾病患者家庭的正常生活;在养老保障上,要实施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逐渐形成以社会养老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如果农村居民的教育、医疗、养老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农村潜藏的巨大消费潜力将会得到无限的释放,这是从根本上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27]
【注释】
(www.daowen.com)
[1]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的几个特征》,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6cf00001011sgx.htm l.
[2]《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队伍》,中国农业新闻网2014年1月7日。
[3]《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探究》,http://www.5ykj.com/Article/zjbgdybg/78099.htm.
[4]王雅芹:《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
[5]王雅芹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134页。
[6]王雅芹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137页。
[7]尹广文:《农民工市民化非嵌入性困境分析》,《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8]尹广文:《农民工市民化非嵌入性困境分析》,《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1期。
[9]尹广文:《污名与歧视:农民工社会身份的构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第5期。
[10]尹广文:《农民工市民化非嵌入性困境分析》,《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1期。
[1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第28页。
[12]吴继轩,董康成:《撬动农村文化消费的三个“基本点”》,《人民论坛》2012年9月下旬刊。
[13]张玉玲:《文化产业也属于广阔农村》,《光明日报》2012年1月12日。
[14]吴继轩等:《扩大农村文化消费的三个“结合点”》,《经济日报》2012年6月8日理论版。
[15]吴继轩等:《扩大农村文化消费的三个“结合点”》,《经济日报》2012年6月8日理论版。
[16]吴继轩等:《扩大农村文化消费的三个“结合点”》,《经济日报》2012年6月8日理论版。
[17]吴继轩等:《扩大农村文化消费的三个“结合点”》,《经济日报》2012年6月8日理论版。
[18]《“虎头鞋”俏销》,《河北日报》2012年1月16日。
[19]吴继轩等:《扩大农村文化消费的三个“结合点”》,《经济日报》2012年6月8日理论。
[20]宋银生:《曹县技术型农家妇女成为发家致富的好帮手》,《菏泽日报》2008年8月6日。
[21]吴继轩等:《扩大农村文化消费的三个“结合点”》,《经济日报》2012年6月8日理论版。
[22]谢建伟:《农村文化:穷开心→富娱乐》,《人民日报》2012年2月1日。
[23]吴继轩等:《撬动农村文化消费的三个“基本点”》,《人民论坛》2012年9月下旬。
[24]吴继轩等:《撬动农村文化消费的三个“基本点”》,《人民论坛》2012年9月下旬。
[25]崔志坚:《河南邓州:演出送到家门口》,《光明日报》2012年1月21日。
[26]温源:《文化消费:别把农村遗忘》,《光明日报》2012年2月9日。
[27]吴继轩等:《撬动农村文化消费的三个“基本点”》,《人民论坛》2012年9月下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