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途径

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途径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4.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农民更具有活力、创造力,把农村建成具有知识型、技能型、管理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性

(一)新型农民的含义及特征

“新型农民”是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仅指农民要有农业生产技术,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科技素质和身体素质诸方面,能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使自身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

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相对,主要内涵包括五个方面,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有文化,指具有一定的知识,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懂技术,指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劳动经验和生产技能。会经营,指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信息接收与反馈能力、能够参与市场竞争。讲文明,指有现代意识,形成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守法纪,指具有法制观念,遵守法律,同时也要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除了符合农民的一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维持生计,而新型职业农民则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一般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和较高的收入水平。(2)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而且后继有人。稳定性是农业特点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以区别于对农业的短期行为。(3)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1]

(二)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性

2013年12月23日到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谁来种地”的问题,指出解决好这一问题的“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对未来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意义深远。

1.培育新型农民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新农村,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2.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正因为如此,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3.培育新型农民是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留在农村务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农业生产人员老龄化、后继乏人问题日益严重,“谁来种地”已成为我国农业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测算,2013年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比重已超过40%,按此趋势发展,到2016年,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比重可能达到50%。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离开农村。有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底,全国农村外出务工经商劳动力已超过2.63亿人,他们当中40岁以下的占60%,平均年龄37岁。与老龄化一并出现的还有农业从业人员女性化和低文化程度化。如今在农村留下来的多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年男性寥寥无几,形成出去的不愿意回乡干农业、留下的不安心搞农业的现状,农业后继乏人问题严重。[2]

4.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大量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抓手,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搞好农村人才培养、劳动技能培养、思想观念培养。全面开展现代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工作,不断摸索现代农民技术培训新模式。

(一)示范型培训模式

典型示范培训模式是指政府、学校通过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示范基地,树立区域农业科技发展典型,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形成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自愿地进行科技学习的一种农民培训形式。科技示范园里新品种、新技术等一目了然,实例鲜活,学习直观,可以直接说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农民易于接受。

(二)传导型培训模式

现场传导型农民培训模式是指在农村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讲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等活动的培训形式。直接面对农民,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线农民作为培训对象,指导人员与农民零距离交流,这样对于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民学员最为适宜。直接在现场开展培训,着重解决当前实践生产和工作中的问题与推广运用新技术,针对性与操作性强。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实践生产和工作中所需的知识,诸如种植、养殖、追肥、灭草、防虫、治病等,有针对性地答农所问、释农所疑、解农所惑。

(三)媒体传播型培训模式

媒体传播型培训模式是指通过传统的电子媒体(大喇叭广播、电视、音像材料)和印刷媒体(明白纸、科技小报)等技术手段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一种形式。一是要以现有各类成人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和农技培训中心为基础,积极引导企业和民营集团参与农民培训。二是教育、劳动保障、农业等部门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学员的原则,选择定点培训基地,逐步形成区、乡、村三级培训网络。三是充分利用成校职校,进行农业技术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完善教育内容,积极鼓励各类科技人员发挥专长参加培训授课,以此提高农业技术教育水平。在充分发挥农广校、成人教育学校、职教中心、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现有职能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充实师资力量,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四)能人培育型模式

能人培育型培训模式是指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培养一批科技、经济和管理能人,再通过这些能人影响和带动一方百姓共同富裕的培训形式。要求培训对象是农民中的精英,是善于抓住机遇,刻苦学习,富于创造与实干的农村青年、农业科技示范户、科技致富能手等。在培训内容上要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设置相应专业课程,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的系统教育与培训,以求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五)项目推动型培训

项目推动型培训模式是指以高科技农业科技项目为载体,以服务于农民致富、提高农民素质和产业经营能力、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采用现场指导、课堂教学广播电视、参观考察等多样化的培训途径和方法进行项目培训,并提供产、供、销配套综合服务的培训样式。其主要特点是:一是选准选好项目;二是进行试点示范;三是组织农科教各方力量,落实师资、场所、基地、经费,着手开展项目培训;四是在项目培训和推广过程中,不断扩大项目生产规模,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生产走上产业化道路。[3]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型农民的培育

(一)提高农民素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从国际上看,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不完全是物质资本,而是科学技术和人的智力开发。一些人多地少和资源紧缺的国家如日本、荷兰、以色列等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农村经济发达就是例证。我国的情况却是农民素质低下,以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受到威胁。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继续加强农村小学、初中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改变高等教育政策上的差别对待。农村青少年是新世纪农民队伍的主体。农村基础教育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状况,继而直接决定我国未来农民的素质。因此我国应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要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时间和质量。其次,改变高等教育中的差别对待。绝大部分农民子女希望通过上大学提高素质,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却给农民子女设了一道不公平的高门槛,最明显的是考同一张试卷的城市考生比农村考生的录取分数线低几十甚至上百分,这种高等教育公共政策上的“差别对待”明显违反了《教育法》第36条有关“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的规定,侵犯了农村考生的受教育权,所以应尽快还农村考生一个公平,还他们通过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平等权利。[4]

2.大力发展适应当地农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也曾大大推进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但是到90年代后期,由于各种原因农村职业教育开始萎缩。而适应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技术等专门知识是基础教育所不能提供的,因此我国还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首先,根据“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原则增设一些能够适应本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加强针对性,这样既能吸引生源,又能提高办学效率。其次,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函授、举办短期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成人的教育。对于文盲人口可以编制一些关于农业技术的易懂易学的电视片,提高教学效果。再次,针对当前职业教育不景气的状况,国家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如鼓励企业、集体、个人投资办学,同时给他们更大的自主权;鼓励用人单位接收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员等。

3.完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方法管理农业,经营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产出率和综合效益高。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达70%~80%,而我国只有35%左右,如果没有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与广泛应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为此,我国应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完善推广体系。首先,要加强农业科研工作。对关键性的重大科技课题组织力量协作攻关、重点突破;深化对农业科研单位的体制改革,大力扶持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促进更多实用农业技术开发。其次,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农业科技进步中起重要作用,否则,农业科研成果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造成资金、人力浪费。我国应建立立体农技推广机构,拓宽农业技术推广覆盖面;提高农技人员待遇,使其安心农技推广工作。这样科研与推广紧密结合,就能够把农业技术迅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4.增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首先,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等途径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思想与市场经济要求合拍,意识跟上时代要求。其次,通过深化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完善以预防为主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增强农民体质,为从事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5.建立农村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且分散,没有有效地加以管理。对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构成、技术状况、求职意向等没有一个确切统计,造成农村劳动力管理混乱。且他们外出务工时也是“一窝蜂”,没有发挥他们的专长。这是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浪费。我国应建立农村劳动力市场,以便较确切地掌握农村劳动力的构成状况,高效管理;给予他们就业指导,应向有不同专长的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用工信息,高效发挥其作用,这样就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高效流动。

(二)发展农业专业组织,提高农民市场化意识(www.daowen.com)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下,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其中经营规模狭小与日益扩大的市场之间的矛盾已成为阻滞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一些实践看,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的市场化意识是一条连接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有效途径,以帮助农民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方便快捷地进入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但目前我国专业合作组织外部缺乏有力的制度环境,内部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需要在这两方面加以改进。

1.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农民合作组织虽然是农民自己的组织,但由于农民的弱势地位,政府适当的引导、监督、规范是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1)深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增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信心。建立合作组织不仅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是加入WTO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谈判地位的要求,也是进一步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建设农村现代化经济体制的要求。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到: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民、农业、农村,就是在增加农民收入,就是在加强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

(2)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政策支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一项新生事物,尚处于初级阶段,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急需各级政府出台和落实扶持保护政策,创造宽松的生存发展空间。例如在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开发农业科技推广、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方面优先选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给他们创造发展壮大的机会。

(3)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律支持。目前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没有法律保护的环境下运作,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直接影响其发展。为此,我国应加快立法研究,以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工商登记和法人地位等问题,将其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这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政府维护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

(4)增加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财政支持。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信用资金的主要提供者——农村信用社只能提供小额资金,远远不能满足规模经营的需要。缺乏有效的资金融通机制,日益成为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业务发展的突出问题。为此我国应增加对它的财政支持,改善其融资环境,可以利用财政扶持资金为农民专业组织提供贷款担保,同时鼓励农村信用社发展信用担保制度等,以扩大担保范围,提高贷款额度,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扩大生产经营以资金支持。

(5)注重农民自己的意愿。农民专业组织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因此必须始终遵循农民自愿的原则,尊重农民的选择。政府应坚持“引导不领导,扶持不干预”的基本准则,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5]

2.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各项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外部的扶持终究是外因,合作组织要发展,关键还在于内部有一套完善的机制,以避免内耗。

(1)要明晰产权。产权关系是农业经营组织中各种经济关系的基础。产权明晰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基础。产权明晰不仅有利于保护和提高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增强组织发展的内部动力,而且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2)完善农业合作组织内部的利益分配机制。应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农民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平均利润,必须保证合作组织的绝大部分盈余按交易量大小返还给社员,由其自主决定如何使用。

(3)完善科学的民主管理机制。目前我国各类合作组织普遍存在管理松散、改组和解体过于频繁、随意性大等问题。因此应按照自主、自愿、自治原则,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真正成为农民自愿参加、民主管理、为农民服务的经济组织,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民合作组织的积极性。

最后,还要注意建立农民合作组织要适应当地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适宜的模式,不搞“一刀切”,这样就可以把农民与大市场紧密地连接起来,提高农业收益,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积极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城市化率较低的特殊国情,我国应在农业内部和农业外部两个空间来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1.开辟农业内部吸收劳动力的多种渠道,实现劳动力就近转移。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不适应非农产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要求;在我国城乡就业矛盾本就十分尖锐的情况下,为防止农村人口过度过快地流入城市,诱发城市病;同时为了降低农民到非农产业务工时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等迁徙成本,应首先考虑农业内部的吸收能力,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产业,多吸纳剩余劳动力。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尤其是加入WT0的形势,我国应在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加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在种植业尤其是粮食产业上要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搞集约经营,来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在此基础上,发展多种经营,把种植业中富余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其他经济作物如蔬菜、花卉、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牧、副、渔业中来。一方面,这些产业目前发展落后,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来发展。另一方面,在加入WT0后,这些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是我国的优势所在,有发展前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够把多余劳动力配置到需要的部门,实现剩余劳动力的高效转移。

(2)寻找发展乡镇企业的新契机,增加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做出过巨大贡献。但近些年由于诸多因素,乡镇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受到了制约。在新的环境下,应把乡镇企业发展引向新的行业,改变过去与城市工业“同构性”的状态。一个根本性的原则就是乡镇企业要立足“农”字,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和直接为农业、农村提供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的工业。首先,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目前我国总体来说还是农村生产原料、城市加工的格局,且城市对农产品的加工数量小于日益增长的农产品数量,不仅造成农产品原料的耗损,还增加了运输、加工成本。今后,我国应在农产品原料产地来进行农产品就近加工,尤其是深加工,不仅节约运输成本、降低损耗,而且这种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能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大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目前乡镇企业的第三产业集中在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由于进入门槛低,导致企业过多和过度竞争。今后应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讯、保险、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房地产等行业,通过发展多种新兴第三产业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3)发挥农村妇女的作用。农村劳动力中包含一大批农村女性劳动力,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男性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一方面鼓励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未婚女性和家中无学龄前儿童已婚女性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鼓励农村其他妇女在农村发挥积极作用,包括在种植业、养殖业等领域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4)吸引更多农村劳动力参加生态建设。因为我国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无法向非农业转移,另一方面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又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治理。如果能引导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投身到造林种草、治理荒山的事业中去,既可以转移农村劳动力,又能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一举三得的举措,一定会大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开拓农业发展思路,发展乡村旅游业。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总支出越来越多,人们在吃饱穿暖后,更注重精神享受,于是旅游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乡村旅游业由于满足了人们“绿色之旅”的需求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而且由于旅游观光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需要“一条龙”的行业和部门为之配套服务,包括交通、运输、饮食、商场、旅游纪念品生产等,这就能够吸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而且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也是个一举多得的产业,能大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大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由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加上生产力不断提高的农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下降,应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的就业。

(1)加快城市化、城镇化进程。我国要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并举的路子,但着重促进小城镇建设。因为一方面,相对于大中城市而言,小城镇的经济效率是低的,对土地资源的使用是不经济的,而且实践证明大中小城市还具有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空间,所以我国的城镇化要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由于小城镇更接近于农村,农民进城的门槛和转移的难度、风险成本较低,为农民提供心理保障等原因,当前应着重加快并有序地进行小城镇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一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二要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拆除城乡壁垒,给进城农民以社会保障、医疗、住房、教育、入托等方面的市民待遇。

(2)充分利用国际劳动力市场,发展劳务输出,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国际转移。国际劳务市场每年的需求量已达2000万人次,并且劳务市场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而东亚地区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不足的状况,中东地区的劳动力短缺也将继续下去,这样,就为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国应放宽对劳务输出的各种限制,促进国际劳务输出。

(3)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减少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我国人口基数大,尤其是农村人口众多是农业劳动力存在的主要原因。因而控制人口增长是减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当前仍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因为在农村超生的现象仍很普遍,总和生育率比较高。并且辅之以教育引导、健全农民养老保险等措施,改变农民“养儿防老”的旧观念,减少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

(四)对农民进行培训

1.实施“农业后继者培养计划”

根据农村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愿望和选择,可以从初中毕业就进行分流为中高等职业院校、应用技术大学,和重点高中、研究型大学两种教育类型,逐级分类教学。同时,通过支持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定向培养农村有志青年;吸引农业院校特别是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为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青壮年农民工和退役军人回乡务农创业提供免费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全程培训等措施,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

2.实施“在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

对在岗务农的农民,通过“送教下乡、农学结合、弹性学制”,开展免费的农科中等职业教育和农业系统培训,把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生产经营规模的骨干农民,加快培养成为具有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

3.强化法规保障和政策扶持

加快研究农民职业教育相关规章制度,制定专门、系统的农民教育法规以及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健全农民职业教育的制度体系,对农民教育的组织管理、经费投入、教育机构、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等加以规范,为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将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研究制定新型绿色证书制度,将新型职业农民获证与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挂钩,将资源有效整合;研究制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专项扶持政策,在农业补贴、土地流转、技术服务、金融支持、加工营销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不断拓展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引导其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新设施。[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