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作为生命生产的产业,使其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中扮演着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角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作为世界公认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进入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27]
一、农业在中国的特殊重要地位
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或农作物栽培业。
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一直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仓廪实,天下安;稻粮欠,天下乱。”“为政之要,首在足食”,这是中国历代治国安邦的经验。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也已证明:什么时候农业得到重视和加强,经济发展就比较顺利;反之,就会出现挫折。
在我国,农业的特殊重要地位主要指其基础地位。马克思说过:“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28]就是说,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原始的产业,是典型的第一产业。其他产业无论如何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撑。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村占据社会的最主要部分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尤为明显。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逐步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成分,而农业生产则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的非主要成分,农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开始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已失去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只是意味着在工业化不断发展和经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时期,其基础地位有了新的内容。
在现阶段,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指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产业而不是主导产业的位置。而基础产业就是以维护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为主要功能的产业。这就要求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农业发展必须与其他产业发展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农业的基础地位具有不可消失性,这是因为:
(一)从人类的需求规律看,“民以食为天”
只要有人的生存和人口增长,就要求农业存在和不断发展。因为农业是社会中唯一的源头部门,没有农业部门提供粮食或其他可供食用的生物产品,人类就失去了生存基础。而且就现在的科技能力而言,大多数工业制成品都有替代品。而农业由于其提供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正如列宁所说:“真正的粮食基础就是粮食储备。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
在我国,满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粮食和食品供给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忽视的。否则,就会天下大乱。而且,我国的粮食问题还会间接影响世界稳定,“布朗风波"就是一个很好证明。确实,如果中国粮食生产陷于停滞,成为一个粮食进口超级大国,将给世界农业及其贸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且,随着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提高,人类的食物构成将有质的变化,人类的食品层次将有一个很大升级。这时的农业已经不仅仅是一般的提供维持人体生命繁衍所需要的食品了,而且要满足健康人体发展的需要,以促进现代生产力条件下劳动力素质提高。
(二)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发展要素看,农业仍具有保障国民经济协调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1.农业要为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足够农产品和良好生态环境。目前,农业仍是工业等其他部门的原料提供者和各种工业品诸如农业机械、化学肥料、电力设备、运输工具、民用燃料及民用建筑材料的主要销售市场,从而成为推动其他部门发展的重要市场力量。同时由于农业是对动植物本身加以利用的生物生产,自然离不开水、土壤和空气等生态因素。它在给自然增加负荷的同时,也具有储存水源、防止土壤流失和洪水暴发、净化水和空气、保护国土和生态环境的功能。这种外部经济效应是农业所特有的。
2.农业为工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剩余资本。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相对下降,使得农业发展的剩余资本向非农业转移,支持工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农业生产力要素向非农业的这种直接转移,已构成现代产业发展的直接基础。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土地资源和高素质劳动力都很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的这种支撑作用尤为重要。
3.农业具有稳定工业品市场及整个国家经济效益的作用。农业收益的稳定增长,必然引起对工业品等非农产品需求的提高,形成工业品等非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市场。如果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徘徊,农民收入增长变慢,就会制约农民购买力提高,制约国内市场扩大,从而制约工商业发展。此外,还须看到,由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紧张所造成的价格上涨,将引起社会零售物价的全面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可见,保持农业市场稳定及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稳定作用。
(三)从中国社会整体发展角度看,农业是中国的战略性产业
农业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前提,为人类社会创造和积累了财富,哺育和培养了人类本身。农业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一场伟大的革命,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没有农业就没有世界,农业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对于中国而言,农业尤其具有深远意义。中国的农业,不仅在提供原料和市场方面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支撑性作用,承担着为全国13亿人口提供基本生存资料的任务,而且对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又由于农业生产是一个社会效益大、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使一些人很容易产生忽视农业、削弱农业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思想和行为对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危害巨大。只有实事求是地认识中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才能消除忽视和削弱农业的思想和行为,才能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促进农业与各部门可持续协调发展,也才能使我国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可持续农业已风靡全球,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途径。因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就我国而言,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我国,特殊的国情赋予了农业特殊的重要性。这是由于全国13亿人口中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直接靠农业及其相关产业获取收入。工业原料中40%(其中轻工业原料的70%、纺织工业原料的90%)来自农业,全社会商品的43.2%销往农村,使得农业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自立的基础产业。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业商品化、社会化进程加快,农业生态资源开发力度将加大,其负面效应例如生态破坏和环境退化加剧,最终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农业发展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后劲明显不足。因此,在中国要大力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使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确保粮食和农产品安全;要促进农村综合开发,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要使全国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就必须使农业可持续发展。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加入WTO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农业问题一直是WTO多边贸易谈判的重点,也是我国加入WTO谈判的关键领域之一。加入WTO对我国的最大影响是:农业生产必须纳入到世贸组织制度、规则及法律框架中来,国内农业生产不可避免地将进一步走向全球化。
入世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空前机遇:拓宽了我国农业的发展空间,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促进了我国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增强了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制定的主动权,为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良好条件等等,而我国要抓住这些大好机遇,都必须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
当然,入世也不可避免地给我国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带来冲击,农产品扩大出口将愈加困难;农民收入增加将愈加缓慢;国家对粮食等农产品的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等。但是这些冲击又恰恰给了我国一个加快农业向现代化转变的契机,以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农业这个基础行业的姿态,去主动抢抓机遇,去完善自身避免冲击。
(三)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尽国际义务、维护世界稳定的保证
据国际专家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约达100亿,到2l世纪下半叶达2000年的两倍。届时,如果要消灭饥饿和营养不良现象,并使人们平均体格和生活寿命有所改善,世界粮食产量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倍。[29]但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农业日益陷入困境: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加强了粮食生产的紧张形势,农业劳动力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农业投入越来越大,但边际产出不断下降;农业资源日益稀缺。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使得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粮食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使得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的一篇《谁来养活中国?》引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布朗风波”。况且我国始终肩负着用占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的重负,所以我国的农业问题就不仅是我国国内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全世界人口生存与稳定的大事。而养活庞大的中国人口甚至在自给自足之后支援其他国家粮食消费是我国应尽的国际义务,否则“布朗风波”不会平息。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要看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能力。[30]
(四)农业持续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工业主要是对无机物进行加工和利用,因此排放出大量煤烟和垃圾,污染水源、土壤和大气,给人类和动植物带来损害。但农业却不同。农业是对动植物本身加以利用的生物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自然离不开水、土壤和空气等自然要素。因此,它在给自然增加负荷的同时,也具有储存水源、防止土壤流失和洪水暴发、净化水和空气、保护国土和生态环境的功能。也就是说,要保持农业的连续性,就必须不断地在生产过程内部将它施加于生态环境的负荷加以处理。在一个流域内,如果上游这样实施,就进一步地保护了自然,并会给下游地区的自然和居民生活带来正面的外部效应,即外部经济。主要有:水的储存净化和国土的保全,指森林和水田对水的储存和净化功能;通过作物的光合作用,农业可以大量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大量氧气,从而具有净化大气的功能;为人们提供自然景观,对于公众保健、修养和教育功能等具有社会文化意义。
可见,农业可持续发展无论对中国本身,还是对整个世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坚定不移地把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31]
三、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由于农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中国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当前,“三农”问题却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来自农业内部的自然条件因素、人为社会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和农业外部的生态环境因素、政府政策因素、政治社会因素、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等因素严重地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一)农业内部的制约因素
1.自然条件因素(www.daowen.com)
农业比其他行业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环境。我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导致了对农业资源的掠夺式利用,造成更为严重的持续发展困难。表现为:一是农业资源锐减。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各种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自然资源锐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耕地面积令人担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且耕地质量不容乐观。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被列为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森林日益脆弱。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13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的1/5。草地日益衰减。全国人均占有草地仅0.33公顷,为世界人均面积的一半。日益相对紧缺的资源状况越来越制约我国农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唯有农业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总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7.1%,且水土流失面积以每年100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水土流失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荒漠化面积扩大。目前,我国沙质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7.3%;天然林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大约减少了1372万公顷;草地退化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1/3,且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环境污染蔓延。全国受工业“三废”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和受农药严重污染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由此引起的粮食减产每年在100亿公斤以上。生物物种减少。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所列的640个物种中,中国占了156个。此外还有湖泊水面积缩小、海洋生态变坏等环境问题严重阻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2]
2.人为社会因素
虽然农业生产与自然资源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之所以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如此突出,与人为社会因素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是现行的农地制度不完善。我国农村普遍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在制度缺陷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土地产权主体界定不清、农民的产权残缺不全、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土地征用制度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农户的收益权缺乏明确保障,也就无法形成农户搞好农业生产的高效激励。二是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农林牧渔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重大,畜牧业所占比重小,林业和渔业所占比重过低。农业结构中,粮食作物所占比重大,经济作物所占比重小,饲料作物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畜牧业结构中,猪肉所占比重大,牛羊肉所占比重小。渔业结构中,养殖比例过大,海洋捕捞比例过小,其中又以近岸养殖和近海捕捞占大多数,造成近海渔业资源开发过度,日见枯竭。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农业收益和可持续发展。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总体上讲,我国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大部分已经年久失修,功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农业保障功能大大下降。对新阶段农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构成强大威胁。四是产业化经营组织不完善。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不成熟的方面。这种法律地位的不明确导致专业合作组织难以独立的法人身份与各方主体进行交易,影响其活动正常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本身由于产权不清、内部管理混乱、政府干预过多、各自为政等,使农民专业组织的自身约束也很明显。五是农业技术支持乏力。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跟农业生产脱节,农业的科技支持非常乏力。不仅农业科技基础研究薄弱,应用研究与现实生产脱节严重,而且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不活。加上农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造成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和机械装备无法推广应用。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取得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但转化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而且我国转化成果的普及率也较低,只有30%~40%,即已转化的成果中,只有1/3应用于生产实践。农业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六是农产品流通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农业机制尚不健全。主要包括: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不畅,降低流通能力,导致农产品卖难;农产品流通的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我国农产品储备作为宏观调控最核心的手段一直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农产品流通组织性差,导致流通环节增加,流通费用高、损耗大、效率低。农产品的流通不畅和市场缺位使农产品要么无法实现生产的价值,要么价不符值,农业增产却难以增收,对农业进一步发展十分不利。[33]
3.人力资源因素
由于农业生产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又有着特殊的人口国情,所以分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分析我国的人口状况。一是人口总量大,农村人口增长过快。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生育人口基数的庞大,到2l世纪30年代我国人口总规模将突破16亿。就人口增长的结构而言,低素质农村人口的增长占很大比重。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会使本就不足的人均农业资源减少,使这些资源仅能起到维持这些人口生存的作用,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用无从谈起。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科学文化素质低。我国文盲人口大部分在农村。农民科技素质不高。由于中小学教育中涉及农业技术知识的内容很少,农业职业教育普及率低,加上农业科技人员待遇低,使我国农民科技素质普遍偏低。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东西。由于营养、卫生、医疗、保健等方面原因,我国农民的身体素质总体水平偏低。三是广大农村妇女的作用未被充分重视。我国农村妇女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但是,她们在受教育、参与市场资源支配、接收信息和服务、生殖健康等权利方面仍然受到严重制约。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村女性潜能的发挥,影响家庭及社会的安定,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存在着深远的不利影响。
(二)农业外部的制约因素
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自农业外部的政策体制因素、政治社会因素和国际环境因素的制约同样不容忽视。
1.政策体制因素
一是工业偏向的二元结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方面通过农业税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方式,一方面以户籍制度为界限,人为地将“城”“乡”两个社会分割,逐渐形成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这种日益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阻碍全社会发展。二是明显不足的农业投入。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在我国特殊的基础地位都决定了它是一个要求政府长期投入的部门。但中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是向城市偏斜的财政政策。由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足,严重阻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一套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在城市,国家负责职工的工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在农村则完全相反,不仅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基本上是自力更生,农村经济主要靠自我发展,而且国家以极低廉的价格向农民征收各种农副产品,农民被户口禁锢在土地上,不准自由流动。这种户籍制度人为地压制了社会对城镇人口的供给和需求,无法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不仅挫伤农民的感情和积极性,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四是歧视农民的教育制度。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明显存在城市中心主义倾向。从教育经费的投入上看,2000年以前是“人民教育农民办”,2000年实行“以县为主”的新体制后,也无法消解城乡教育供给上的天壤之别。从高等教育制度看,目前的高等教育给农民子女设了一道不公平的高门槛,最明显的是考同一张试卷的城市考生比农村考生的录取分数线低几十甚至上百分,[34]剥夺了农民子女应有的平等的受教育权。而且高等教育的高额收费也由于农民收入低下,实质是一种对农民受教育权的剥夺。这大大影响着农民素质的提高,对农业的持续发展也形成很大制约。五是向城市倾斜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一直存在着重城镇轻农村的现象。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卫生分配的公平性在全世界191个国家中排名第188位,列倒数第四位。本来就很贫穷的农民是最需要保障的群体,但他们的社会保障却严重不足。这就使得农民的负担更重,更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六是不健全的金融体制。在信贷融资上对农民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在信贷上,重视工业,轻视农业,农民贷款难。在融资上,缺乏担保机构。对于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及种养大户,政府并没有提供类似城镇中小企业的支持,给这些企业的发展带来困难。在法律保障上,由于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导致信用社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另外,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导致农村金融体系很不健全,极大地制约着农业发展。七是非均衡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我国一直实行一种非均衡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即在供给政策上,政府厚此薄彼,城市的公共产品由国家负担,而农村的公共产品却主要由农民自己负担。农民不能享受到平等的国民待遇,影响农村社会稳定,更谈不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政治社会因素
一是乡镇政府机构、冗员过多。公社改制为乡镇后,建立了7万个乡镇完全政府,相应增加了700多万向9亿农民伸手要钱的冗员。而且这些乡镇机构职能交叉,相互倾轧,造成社会资源严重浪费。我国也实行了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的措施,但实际的结果却是:机构精简了,行政人员并没有减下来,财政支出也没有减下来;机构撤了,机构的小金库没有了,但债务留了下来。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掀起了“县市化”热潮,实际上使行政机构更加臃肿,精简机构成了增、升机构。这些都使农民负担更加沉重,更无力投入到农业生产上。二是农村社会结构的制约。在加速转型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改革极大地震撼和冲击了高度整合的农村社会结构,导致农村社会稳定难以持续维持。农民阶层内部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形成了农民工人、农民个体工商者、农民私营企业主、农民知识分子、农民企业家、农村管理者等不同的地位群体,而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却只占有60%左右。但是尽管农村社会在进一步分化,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反而增加,而且农村社会的分化存在着结构性不合理问题,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妨碍农业发展。
3.加入WTO的负面影响
由于我国农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加入WTO使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对国内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形成较大的压力。关税的降低使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的机会和数量进一步扩大,挤压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使我国主要农产品的竞争力减弱,对增加农民收入及就业构成压力。国外廉价农产品的涌入影响国内农产品生产,进而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就业,限制了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手段。市场准入门槛抬高,降低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所有这些方面都使得我国的农产品竞争力减弱,从而使得农民增收困难,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35]
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全球的共识和潮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于我国来说,农业大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农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别无选择性。尤其是在提倡科学发展观的当今社会环境中,应分别从农业内部和农业外部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系统,来切实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维护整个国民经济稳定。
(一)农业内部的应对举措
要想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从农业内部着手。主要有资源生态、农业制度、人力资源三大方面的改革,以使农业内部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资源生态方面
一是提高现有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在保护现有农业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提高利用效率,这是由农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特殊依赖性决定的。对于耕地,必须在保护现有耕地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应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控制非农业用地和城镇建设占用基本农田;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治理“空心村”住宅过度占用耕地的现象,鼓励农民废宅还田,以增加耕地数量。[36]对于水资源,要完善相应的法律,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减少对有限水资源的浪费;改革灌溉技术,用最少的水量灌溉最多的耕地;加大农业科研,发展旱作农业技术。对于森林,要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维持生态环境平衡;要坚持退耕还林政策,着眼生态社会的长远发展、和谐发展。对于草地,应控制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应在治理草原的前期成果上继续加大投资力度,遏制草原退化;对已定政策要加大实施力度并完善相应立法,确保依法治草的道路畅通无阻,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二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应创造一个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首先,控制和合理施用化肥,消除农业自身的污染。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鼓励农民多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采用无公害的农药品种和施用技术,大力提倡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注意回收地膜,减少白色污染。其次,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管理,大力治理工业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对乡镇企业污染的监控,对污染严重效益不好的要坚决取缔;完善法律法规,坚持“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加强执法力度。再次,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农民和全体国民的环保意识。通过在中小学普及环保知识,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加强宣传,开展群众性环保活动等向社会各界宣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样,现有农业资源就可以得到保护并提高利用效率,农业生态环境也能得到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就有了保障。
2.农业制度方面
一是改革农地制度。农地制度是关系每个农民切身利益的经济制度。所以应探索一条促进农业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土地是农民的基本保障,应在稳定当前制度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由于我国南部和北部、东部和西部农业生产力水平差别很大,所以我国的农地制度应因地制宜。例如,在东部沿海地区,可以实行“土地股份制”,利用股份制多层产权结构的特点,将土地所有权分解为土地股权、经营权和使用权,实现土地股份制与土地经营租赁制相结合的双层产权制度。这样既满足了跳出“农门”的农户有最低保障,又满足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规模化经营需要,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在中西部地区,农民一般还把经营小块土地作为自己收入的主要来源,不愿意变革现有的土地使用形式,所以在这样的地方应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满足他们把土地作为衣食来源的要求。各地不管采取何种模式,都要以符合农民利益为标准,以适应当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标准,这样农民才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才有保障。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总体看,目前我国的农业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首先,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包括调整农业内部各产业比例;优化产品品种结构;发展优质农业、绿色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新品种的发展及其深加工。其次,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高农业资源的空间利用效率。在满足市场需求前提下,依托不同地区在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于家庭经营的分散性,使得农民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只有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经济组织,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因为农民的弱势地位,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处于初级阶段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尽快完成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给予法律支持,有效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合法权益,使其健康发展;给予财政支持,改善其融资环境,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支持。为避免内耗,应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身的各项机制,增强市场竞争力,包括要明晰产权,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民主管理机制等。[37]这样就可以把农民与大市场紧密地连接起来,提高农业收益,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加快农业科技的研发与应用。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与农业生产脱节,农业的科技支持非常乏力。因此,我国应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完善推广体系。首先,要加强农业科研工作,对关键性的重大科研课题组织力量协作攻关,重点突破;深化农业科研单位体制改革,扶持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促进更多实用农业技术开发。其次,要完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建立立体农技推广机构,拓宽农业技术推广覆盖面[38];提高农技人员的待遇,使其安心农技推广工作。这样就能把农业技术迅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健全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产品的流通不畅使农业增产却难以增收。所以应健全农产品流通体制。首先,应建立高效的一体化的宏观调控体制,减少管理环节和层次,降低交易成本;其次,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防止地方保护政策和市场壁垒出现,以减少内耗和浪费;再次,完善农产品外贸体制,建立起适应世贸组织协议农产品外贸体制,最大量减小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最后,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应按国际惯例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使我国的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流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人力资源方面
一是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居住在农村。农村超生现象仍很普遍,总和生育率比较高,使得现存的人多地少矛盾进一步加剧。因此应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抑制农村人口过快增长。同时应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农民“养儿防老”旧观念,减弱农村人口增长,改善人地矛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由于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文化资源的城乡不平等供给,造成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已经具备国力的前提下,应加大对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保健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投入,以平衡城乡资源分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等,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三是调动农村妇女的作用。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更多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农村妇女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但她们在受教育、参与市场资源支配、接收信息和服务、生殖健康等权利方面仍处于不平等地位,影响农村妇女潜能发挥,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男性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鼓励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未婚女性和家中无学龄前儿童的已婚女性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要鼓励其他农村妇女在种植业、养殖业等领域发挥主力军作用。
总之,农业内部环境得到了优化,就一定能够大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外部配套措施
农业发展的缓慢虽然与其自身的弱质性有密切关系,但农业外部环境的制约同样不容忽视。所以应加快农业外部配套措施改革,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1.政策体制方面
一是消除工业偏向的二元结构。日益固化的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甚至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调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真正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上,让国民经济整体因农业的支撑走上发展的快车道;让农产品自主去参与市场竞争,体现其真实价值,不应再“舍己为工”了;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业品成本,以缩小剪刀差,减少农业剩余向工业流动。二是加大明显不足的农业投入。政府应加大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老化及建设滞后严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加大对农产品补贴,尤其是在加入WTO后对农业不利的环境中,更应加大直接补贴力度;增加农业科研经费,实现“科教兴农”。三是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为压制了社会对城镇人口的供给和需求,无法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39]不仅挫伤了农民的感情和积极性,而且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虽然近几年我国一些地方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一定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未改变与农民身份有关的相应制度,如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使得农民仍承受不起进城负担。所以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真正让户口只体现一个人的出生地,给进城农民以同等的市民待遇,加快城乡之间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四是废除歧视农民的教育制度。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使得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有着天壤之别,严重制约着农民素质提高,从而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因此,我国应从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继续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尤其要改变高等教育政策上的差别对待,尽快还农村考生一个公平,还他们通过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的平等权利。同时,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应大力发展适应当地农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能力。五是改变向城市倾斜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来就很贫穷的农民是最需要保障的群体,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一直存在着重城镇、轻农村的现象。所以在我国财力已经允许的情况下,应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解除后顾之忧;实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改变目前有病看不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农村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这样农民才能安心于农业生产,也才能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六是健全金融体制。农业要想持续发展,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手中几乎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这就需要金融机构大力支持,而我国现行金融体制在信贷融资上对农民是不公平的,因此应从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出发点来改革农村金融体制。首先,要切实发挥农业银行的“支农”作用,包括把中国农业银行办成全面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综合性银行,把农业发展银行办成真正支持农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其次,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解决农民贷款的问题。再次,发展农业保险,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降低农业发展风险。七是均衡公共产品供给。我国一直在实行一种非均衡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即城市公共产品由国家负担,而农村公共产品主要由农民自己负担,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制约着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40]因此政府应从社会公正的角度出发,理清政府的公共职能,给农民一个公平的国民待遇。应加大对农村道路、电力、水利设施、文教、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这样才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政治社会方面
一是精简政府机构。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取得成果,还应加强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否则经济改革成果就要被政治体制消耗掉。因此首先应精简日益臃肿的政府机构,减掉吃“财政饭”的政府冗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其次,要提高政府机构办事效率,通过提高待遇等方法改善农村基层工作条件,使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安心工作,提高服务农民的效率。二是优化社会阶层结构。我国现在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还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社会阶层结构是一个洋葱头型的形态,即:中低阶层过大,上中层还没有壮大,最上层和底层都较小的结构,离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还有很大距离。因此我国应重点缩小中低阶层,其中主要是农业劳动者阶层。可以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发展农民个体工商者、农民私营企业主、农民企业家、农民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阶层,从而扩大中间阶层规模,加快形成正态分布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状态。[41]这样就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有了保障。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了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