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互联网的网民主体身份发生了大变迁,以二次元为主体的网民超过了3.45亿人,占到总网民数量7.1亿人的近一半。随着互联网原住民的崛起,后喻文化主导主流价值观。互联网原住民是互联网上最为活跃的主体人群,他们的行为和声音都在重新塑造互联网生态,进而改变社会文化的变革。再者,网民的身份也发生了彻底的、颠覆式的变迁,在众媒时代,人人皆是媒体,中心化机构被解构,个人及小微团队开始崛起。原来的机构媒体和精英制造内容产出的所有权已经转移到了所有人,而且他们的内容数量也颠覆成倒二八比例。网民与机构媒体的关系结构进而也就发生了变革,粉丝不再是垂直的层级结构,而是变得越来越扁平化,任何一个用户都可能在舆论中心成为爆点,并非只是媒体或大V,任何一名粉丝都变得无比重要。网络环境中,信任机制变了。用户对用户的影响更为强烈,真实个体的潜在影响力大于媒体和大V的感染力。
这里要普及一个常识,粉丝经济的崛起不是从明星的所谓粉丝经济开始的,而是从明星拥趸转化到品牌粉丝开始的。
粉丝与品牌是共生共荣的机制,也就是可以跨界融合的产物,粉丝和粉丝之间,乃至与品牌交互产生的IP才是品牌与粉丝共同的价值取向。应该说,粉丝经济最终还是要得益于粉丝生态的形成与打造。互动分享是粉丝经济的底层驱动力,据调查,有三分之一的粉丝愿意为自己喜爱的品牌原创内容分享。满足粉丝需求的功能化平台是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佳切入点,众多企业抓住了这个机遇,并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收益,这也是粉丝经济得以自我生长的变现渠道使然。
首先,利用好粉丝经济,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扩散品牌影响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口碑营销的导入,并形成聚合效应;粉丝生态一旦形成,就具有了自生长能力,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交互可以提升品牌价值,更可以使粉丝数量膨胀增长;另外,粉丝经济可自形成独具特色的粉丝文化和品牌文化,并可促进其他消费形式的达成;当然,粉丝经济最大的益处,还是它是可以实现价值变现的经济行为,包括粉丝的直接消费行为和粉丝为品牌价值的背书行为,聚合起来的死忠粉丝还可以成为品牌炒作爆点的种子力量,更是危机公关事件中捍卫品牌价值的中坚力量。
我们可以看一看汽车圈最成功的粉丝经济的案例。虽然特斯拉并没有有意为之,但它就是专为粉丝经济而生的。其中,特斯拉Model 3上线不到一个月全球预订量就已达到50万辆。深究其原因,至少可以数出来近百条特斯拉玩转粉丝经济的深层原因,但这并没有多大意义,我们还应探究一下它成功背后的动因,也就是驱使原动力的内核。首先,特斯拉是全球首款智能互联网汽车,其层出不穷的黑科技自然而然就成了全世界的谈资;其次,在汽车功能千篇一律的当下,特斯拉将体验变成了最佳卖点,这也是它最能够吸引粉丝去体验试驾的地方,他们也的确是这样做的——只要在网上预约,任何人都可以去遍布全球的体验中心进行试驾;再次,特斯拉极致的品质与情怀的深度交融,已经影响了具有影响力的一群人,IT精英们都以拥有一台特斯拉作为标志。特斯拉的销售模式在美国也颇遭诟病,这是因为旧有的生产力一定会对新模式产生抗拒,特斯拉电商型的网络预订直销让库存变成了历史,让人们看到汽车也可以如此生产,效率大大被提升了;最后,我们不得不提到特斯拉的创始人艾隆·马斯克,不谈品牌,他本身也是充满故事和传奇色彩的大神级人物,这无形中又赋予了品牌人格化的旗帜,这是多少汽车品牌所望尘莫及的。
前面谈到了粉丝经济的好处,当然,粉丝经济也有很多不利因素,其中最大的不利因素就是不稳定。即便苹果公司的粉丝多到无法统计,它也同样不能保证粉丝的“牢固性”。为什么呢?因为苹果公司的粉丝群体相对来说忠诚度很高,相应地,他们对苹果公司的预期也非常高,一旦苹果公司不能推出符合或者超过粉丝们预期的产品,其地位在粉丝心目中崩塌的概率就会非常高。
综上所述,粉丝经济其实并不稳固。尽管粉丝经济可能让你一时风光无限,可花无百日红,总有一日会出现大厦将倾的局面。而众多伪粉丝的出现,也为粉丝经济带来了很多的不可预测性。一旦品牌出现质量问题,处理失当,铁粉也会变成黑粉。
对于粉丝们来说,大部分都是因为产品的最优性价比而来,而真的只迷恋于一款产品或品牌的实在非常罕见。故而与其用尽心思地去营造粉丝经济,还不如把自己的产品做好,这样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品牌想要长久的发展,就应该对自身的产品苦下功夫,在产品身上挖掘出亮点来吸引消费者,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当然,吸引粉丝和运营粉丝还是有章可循的,下面,我就把过往的经验总结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助益。
用新招:信息过载的时代,用户都是健忘的,长期处于风口就需要刷新,刷新,再刷新。
用奖励:奖励聚合死忠粉丝,作为炒作爆点的种子力量,更是危机公关的中坚力量。
用货币:用户对用户的影响更强烈,和用户一起说,让用户说,奖励用户说,这都是需要付费的。
用情怀:深度挖掘产品故事,打造更高维度的情怀,或找一个更新的角度切入。
用思维:给用户传递产品及与服务相关的知识,用这些内容关怀用户,并与用户深度互动。
用情感:发动各种资源让用户和我们聚在一起,举办线下沙龙,并且让线下活动常规化。
用体验:尊重用户,在给用户最好的产品体验的同时,让用户全流程参与进来。
用价值:打造自己品牌的网红,让他们的个人价值在品牌的平台上得以实现。
对于当下的新媒体,乃至新的商业模式,抑或是粉丝经济之下的种种新动向,一定需要具备新思维来应对这变化多端的时代,不然就只能成为变革的牺牲品,并在变化多端的时代瞬间成为过往的回忆。下面是我个人针对新动向的一些具有新思维的对策,希望能在各位进行品牌营销或者网络推广时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借鉴。
新动向:好广告不如好口碑,好口碑不如好热荐。
新思维:用户对用户影响更强烈,和用户一起说,鼓励用户说,鼓励熟人热荐。
新动向:好媒体不如好粉丝,好粉丝不如死忠粉。
新思维:用奖励聚合死忠粉,死忠粉是炒作的种子力量,是危机公关的中坚力量。
新动向:好炒作不如好事件,好文案不如好故事。
新思维:不再沉默的大多数是舆论场缔造者和舆情掌控者;粉丝越多,产品价值越高;聚合更多的粉丝,就需要更多的好故事。
新动向:好故事不如好情怀,好情怀不如好品质。
新思维: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造“智造”品质先锋,构建情怀,以用户强关系实现品牌价值背书。
发行社交货币的实施路径
一、粉丝聚合
1.内容为王
2.社交工具
3.产品的社交属性
4.社群赋予的粉丝权益
二、粉丝激活
1.激励机制
2.互动活动参与
3.打造网红
4.衍生独立社群平台
三、深度互动
1.人格化代言
2.死忠用户
3.技术社区用户“智造”
4.文化沉淀,原生故事挖掘
四、粉丝变现
1.增值服务产品开发(www.daowen.com)
2.聚合销售线索及成交
3.品牌背书
4.衍生电商平台
粉丝变现的实施方案(以汽车社群为例)
一、树立旗帜
1.建立一个针对粉丝服务型的官方社群频道
社群功能:信息发布、活动组织、粉丝交流、福利商城
2.创建人格化吉祥物或者社交化官方账号
3.打造粉丝网红作为品牌背书的代言人
打造流程:邀请大咖、跨界合作、评选活动、借势炒作
4.由内部技术人员及试车手为核心打造专业网红及输出PGC
二、聚合联动
1.车友会
聚合品牌车友会、聚合区域车友会、聚合户外社群、聚合兴趣社群
2.版主高级社群
3.KOL自媒体联盟
4.娱乐节目跨界合作
三、扶持计划
1.新生代
游戏联盟活动、秀场活动、粉丝生活秀、间隔年(Gap Year)活动
2.基金会
粉丝公益活动、车友会扶持计划、粉丝救助计划、网红奖励计划
3.各地科技孵化器的联合营销
4.众客营:众创空间和创业俱乐部的联合营销
四、跨界合作
1.商家
微信官方活动、微博之夜、出行分享经济平台、电商平台促销
2.玩家
旅行者、改装大咖、赛车手、自驾游大咖
3.生活家
4.艺术家
五、刷屏行动
1.重大社会事件营销背书
2.重要危机公关的品牌背书
3.重要车型上市参与和线上背书
4.重大商业事件营销的核心拥趸
普通社区互动以功能为主,粉丝经济以情感为主,产品要拥有一定数量的用户才能完成粉丝的自推广环节,进而形成话题点,推而广之形成事件级产品的品牌推广效果。大数据显示,当下的双微共振引发了多起网红传播事件,即泛娱乐化事件,品牌传播乃至打造粉丝经济的最主要流量阵地也不例外。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的前六个月,在微信和微博平台上的曝光量、发帖量、转发量和评论量都是其他平台的数十倍。在并行、兼容、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技术环境中,网络形成了一个不分身份、无论年龄的狂欢广场,网友们以最大众化、最生活化的立场与姿态,诉说着最自我的话语,这已成为当下网民最重要的特征,参与其中才是引导舆论场的上上策。再者,活跃的普通用户依然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在舆论场中最普通的用户同样也可以成为爆点,只要这些用户具备了在场与在线的双重前提,就可以成为事件舆论场的风口,这也是打造粉丝经济生态圈必须掌握的工作方向和实施的必要角度。
经过对汽车BBS及全年内容数据的比对分析,可以很轻松判断汽车BBS已经丧失了商业化的机会,最终也必将被抛弃。唯独汽车之家论坛还算有点人气,但其互动性的生态也已不存在了,去社交属性已成为现实,这基本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线交流弱化,及时性互动很罕见,偶发性发帖较为常见;二是活跃用户消失,监测一个月的用户行为,单个用户发帖数最高的也不超过50条;三是用户关系弱化,用户与用户之间关系疏离,很难形成聚合力;四是线上线下活动难以开展,用户的参与度在急速下降,登录也属偶发性状态。
综上所述,打造粉丝的主流阵地是微博和微信的双微共振;当然,还不可缺少社群矩阵的聚合效应,这是情感价值传播最有力的武器。最后再强调一下,那就是时间花在哪里了,成就就在哪里。无论是双微还是社群矩阵的运营,都应适应当下社会文化的变迁,在适度强调个体活跃度和个人意愿与整体协作的同时,抛弃那些传统的集体状态的整齐划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