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家谱:延续家族DNA及中华文明的重要证明

家谱:延续家族DNA及中华文明的重要证明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存在的重要证明。而家谱是每个家族DNA的传承,也是中华文明的承载。家谱不仅是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而且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中国人有很朴素的祖先信仰,尊重家谱是尊敬祖先的表现。家谱虽是以记述一家一族为主体的史实,但不容忽视的是,它必然要涉及多家多族。流传下来的《颜氏家训》《章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孔子的家谱已经将女儿写入其中了。

家谱:延续家族DNA及中华文明的重要证明

家谱很长知识,能知道祖宗的起源、前辈的事迹、家族的传统等。自古以来,家谱承载着伦理规范,塑造着人格精神,维系着社会秩序。

纵观历史,国家会灭,朝代会替,家庭会散,个人会亡,唯有家族历久长存,生生不息。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存在的重要证明。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这是顺治皇帝在五台山出家时深思的一个人类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我是谁?

中国人重视饮水思源,不忘祖宗先人。千年来,人们把祖宗的世系和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子孙,以此证明家族的存在——这就是家谱。

宋代的家谱主要功能在于德育、教育;明代的家谱主要功能逐渐转化为宣扬“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伦理思想;清代的家谱则注重尊祖、敬宗和德化功能。

家谱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家谱的形式与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其所起的作用却不会改变。我总结一下大概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明辨世系。“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通过家谱,可以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个家族中的人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如果没有家谱,别说后辈不明祖宗,还可以说三代之后便无人知晓我辈了。

“亲我者,我亲之。”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系血缘,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我们每个人都承载着祖宗的灵魂,血脉里都流淌着祖先的DNA。DNA是生命之源,是人类遗传的密码,也是祖宗之魂。而家谱是每个家族DNA的传承,也是中华文明的承载。

二是鞭策后世。家谱不仅是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而且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所谓“尊谱施教”,就是说一部家谱,就是一本教科书,它对家族子孙后代的影响将会世代传承。

家谱从孝悌礼仪、理家穆族之理到做官为民、经邦济世之训,统括了人生的各个方面。它所涵盖的内容,正可对后人进行修身处世及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教育。

三是精神依托。中国人有很朴素的祖先信仰,尊重家谱是尊敬祖先的表现。如果我们现在珍视和珍藏好家谱,那么它也是将来子孙了解我们的一个范本。

随着祖国经济强盛,许多海外华裔热心回国寻根问祖,造福乡梓,他们远在异国他乡,唯一能和祖先起着维系作用的,就是一本家谱。家谱就是他们与祖籍、族人沟通的桥梁,是他们思乡念祖的精神象征。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得好:“族谱记述着中华民族由宗族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家谱虽是以记述一家一族为主体的史实,但不容忽视的是,它必然要涉及多家多族。俗语说:“姑舅亲,娘舅亲,一辈亲,辈辈亲,砸断骨头还连着筋。”这便是全民族大团结的重要基础。

古人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家睦邻安,动乱无由,国家又安能不固。而这一切的完成,重要的场所是家庭,重要的载体是谱牒。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逐渐复兴,也体现了中国人不忘根本、渴求家族的团结的初衷。因此,家谱不但是家族历史的记录,也是天涯游子落叶归根的精神寄托。

一部完整的家谱,应该记载着姓氏源流、世系表、家风家训家规、家传、家谱图像等最基本的内容。(www.daowen.com)

姓氏源流:从一姓到一家至一国,每套家谱都会详细介绍自己家族的姓氏流变。

世系表:用来说明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家风家训家规:实际上记载家谱的为人之道、持家之道、做事之道。流传下来的《颜氏家训》《章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

合肥张氏族谱

家传:一般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是家族中有功绩男子的传记,内传是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外传是家族中已出嫁的有品行的女子的传记。

家谱图像:一张好的图片能将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特质传达出来。一张祖先的画像或者老照片,加上祖上的祠堂图、故居图,能让后人观这本家谱时有更强烈的归属感

当今我们经常会遇到学员在续写修缮家谱过程之中,纠结女儿是否能够入谱等问题。其实,他们的意思并不是女儿能否载入家谱,而是指女儿能否作为家族的传承之人。

将女儿载入家谱这样的案例,从古至今数不胜数,甚至一些家族还为优秀的女传人们写传。

古时,《李氏家谱》中便有记载:“吾族自乙酉前以节烈著者备载前志,惟伯柱曾伯祖之长女归庠生赵作梅,少寡旌表,今考《博山县志》于乾隆七年崇祀节孝祠。”虽说记录的是早年丧女,守节抚孤,但也证明了古时便将女子后代的事迹也记录入家谱中的例子。

民国时期湖南的《大界曾氏五修族谱》,也把女子编入了家谱,而且谱后的“跋”也是曾宝荪这个女才子写的。

1986年,福建省长乐县横岭乡谢氏修订家谱,也把当代女性作家冰心编入了家谱,并且谱的序言也是冰心写的。

如果用树来形容家谱,可将儿子比作树枝,可继续发展向下延续分支;而女儿就是树叶,可添光加彩,却无法延续分支。现在,许多人在续修家谱时建议男女均入谱。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女性权利意识的深化,将女儿作为传承人载入家谱越来越常见。孔子的家谱已经将女儿写入其中了。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里面首次出现了一系列女性的面孔。在新增录的130多万后裔中,女性就有20多万人。

“凡国必有史,有家必有谱。”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一个家族、家庭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

愿你也有一本家谱,将家族史铭刻其中,将家族情铭记心中,修得一谱而得世代昌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