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建一个高效的知行课堂

创建一个高效的知行课堂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一个知行课堂上……——丹尼尔·平克[6]第三步:“它会给我带来什么?”用来描述一个已经完全实现的知行课堂的图景,这个数量的内容已经足够了,要让你能够在心里记住这些特征,这个数量也不会过多。

创建一个高效的知行课堂

内尔达·康布-麦凯布

当我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课堂的时候,我们的第一个念头通常会与授课有关:要教什么?如何教?教哪些学生?由谁来讲授?我们接下来想到的,就会涉及教学成绩:绩效通常是如何衡量的?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让这个年级的所有学生都能够合格毕业,或者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这门课的测验?

大家关注这两方面的问题可以理解,但在提高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成效上,这是相对低效的做法——至少如果你是一位教师的话,就会如此。你能够起到最大作用的杠杆作用点,在于把课堂设计成一个学习的环境。这个练习可以帮助你创造一个环境,让你的存在、你与周边的关系以及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更加高效,也就是说,这个练习会有助于你开始创造一个知行课堂。

第一步:如果我有一个知行课堂

想象一下:你正在一个知行课堂中教学——如果你拥有完全的自由,并能决定一切,包括决定课程设计,以及决定整个学年中采用的评估方式,然后你自己设计一个课堂。想象一下,身处这样的课堂,然后,问自己:

·在典型的一天中,学生们正在做什么?

·哪些结构、练习或者行为(我自身的行为和学校的行为)有助于这些学生的成长和成功?

·教学活动是如何组织的——包括课程、作业以及谈话?是由谁来组织的?由谁来决定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有关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成绩预期的决定,是由谁来做出的——这些人通常要做出哪些决定?

·课堂是如何布置的?课堂里有哪些设备和材料?课堂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时间是如何分配的?

·学生们在课堂上是如何互动的?(他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在一起学习的时候,是否互相参与?他们在学习上如何互相帮助?)

·他们与我(教师)如何互动?

·我作为教师,直接向学生传达哪些信息?

·他们从书籍、杂志、报纸、电视互联网、游戏以及其他来源中,获取了哪些信息?他们是如何发现这些信息的?在发现和了解这些信息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哪些指导?

·他们从各种学习体验中,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信息(他们获得了什么样的学习体验)?

把你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写下来、画下来或者录下来(用录音或者录像设备),以便在下一个阶段可以回过头来使用这些内容。为了让记录更加生动,要采用当下的语气。(采用“学生们在一起工作,解决问题”的说法,而不是“学生们将会一起工作,解决问题”。)记录要具体。尽可能详细表达——图景、可能性,以及你想到的创新点子。不要担心做得“对”还是“错”,或者是否“可行”、是否“现实”以及是否“在政治上是可笑的”。你正在设计的是你自己的知行课堂,在这项练习之后的几个阶段中,你会有充裕的机会进行调整。[4]

第二步:强化定义

现在要将你的想法进一步扩展——考虑一下其他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方面的作者在设想知行课堂的时候,所做的阐述。从下面这些话中,挑选出符合你心中的图景的表述,把它们加进来,进一步丰富你理想中的课堂的图景。如果你是与一个教师的团队一起做这个练习,那么你或许可以加入你们所有人对于第一步中的问题的回答,这样你就可以在借鉴彼此想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你的定义了。

在一个知行课堂上……[5]

·“多种多样的智能得到培养与开发,远远超过‘三会’的要求。孩子们开发出可以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各方面的能力。”——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

·“学生们学会解决他们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且学习他们需要全面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西摩·萨拉森

·“学习者们对于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速度,享有很大的支配权;此外,学习的程度是否满足要求,也主要由学习者来决定。”——彼得·维尔(Peter Vaill)

·“学生们专注于问题,而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僵化的分类科目。”——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

·“学生们并非依照某一种追求卓越的愿景,去复制自己的生活;真正的挑战在于,运用他们的创造性想象,从可获取的所有资源中创造出新事物。”——玛丽·凯瑟琳·贝特森(Mary Catherine Bateson)

·“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不恰当的回答在另一种环境下或许就是恰当的。从学生的问题中,会产生出最有创造力的想法与发现。”——埃伦·兰格(Ellen Langer)

·“在学生与教师之中,存在着一种反思心态。他们喜欢一起思考自己行动的种种结果,他们也反复琢磨为什么有的努力有成效,而有的努力却没什么成效。他们不仅在事后反思,也能够以反思的心智框架应对有待解决的问题。”——罗伯特·J.斯塔拉特(Robert·J.Starrait)在论述唐纳德·舍恩的理论时说。

·“通过持续的深度会谈、学生们的相互合作,形成一个建构共同认知的学习社区。”——托马斯·萨乔万尼(Thomas Sergiovanni)(www.daowen.com)

·“有许多条件似乎可以培养深层学习:承认自己的不足、遇到问题向别人请教、勇于承担风险、具有幽默感、与其他学习者合作、具有同情心、建立模型的重要性,以及具有道德目标。”——罗兰·巴思(Roland Barth)

·“所有学生都被当作有天赋、有才华的学生看待,因为每一个孩子的天赋与才能都是发现、培养出来的,并且得到承认。”——亨利·莱文(Henry Levin)

·“我们必须相互倾听彼此的故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创造者。”——丹尼尔·平克[6]

第三步:“它会给我带来什么?”

对于你写下来或者选择的陈述,一一进行认真思考。在你考虑以下这些问题的时候,要关注哪一个问题能引起自己最大的兴趣:

·其结果会带来哪些益处?

·它会给学生们带来什么?

·它会给我带来什么?

·它与我现在教学的课堂有什么不同?

第四步:选出最重要的五项并进一步推敲

根据你在第三步中进行的细化思考,在知行课堂的特点中,选出你最信服的五项。对于所选的内容是否可行、是否容易实现,以及哪一个更有可能得到学校中其他人的赞扬,都无须担心(在第五步中你会考虑这些担心)。有些内容会让你这样想,“这个想法感觉是对的,但是我绝对不会在这里做”,要试着包括一到两项这样的内容。

为什么一定要五项呢?用来描述一个已经完全实现的知行课堂的图景,这个数量的内容已经足够了,要让你能够在心里记住这些特征,这个数量也不会过多。

以此作为起点,可以把其中的一些抽象条件具体化。比如,或许你写下来的是:“课堂环境可以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出及时反应。”你想到的课堂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呢?能举出一个例子吗?某个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是如何满足的呢?这个情况是典型情况吗?你最终写下来的可能是一段话:一个学生只靠默读无法理解书面材料;要完全理解,他就需要大声读出来,并且进行思考,还需要和其他人聊一聊其中的内容。你可能会提供更多、更经常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小组或者大组讨论。

第五步:“我们如何实现?”

作为一个设计师,你需要做什么,才能实现你的愿景中的每一个部分?你要采用哪些做法?你要发展哪些能力——你自己的能力和你的学生的能力?有哪些政策需要到位,包括课堂的、学校的、社区的以及州政府层面的?

比如,你在设计中提出,需要观摩学校系统中的另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他在教授某个内容方面有特殊专长,而你也希望在这方面获得更好的教学成绩。也许,其中包括让其他教师做你的“教练”,或许,学校可以提供1~2周的代课老师的安排,这样教师们就可以通过与更有经验的实践者共同教课,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第六步:“有哪些阻碍?”

对于第五步中提出的每一个想法,存在着哪些阻碍和干扰?仔细考虑你可能会遇到的反对的声音——学生们、他们的家长、其他教师、学校的机构、社区以及州政府。[7]

然后,再考虑一下可能会出现的内在挑战——这是你做出变革所带来的自然后果。比如,其中可能会包括,实现你的梦想的时间总是不够,得不到你所需要的帮助,对于这些变化是否对学生有利你没有十足把握,或者是更大的学校系统中其他人的反对。当人们的习惯做法和价值观受到威胁的时候,出现各种反对力量是一种自然结果。这样的反对力量可能是从哪里来的?你如何才能在不激化这些反对力量的情况下,实现你的目标?

第七步:“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知道我在进步。”

这本书的其他部分,包含许多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你实现在练习中确定的目标。然而,在你开始启动之前,还需要进行一个确定你自己的愿景的步骤。你将如何识别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进步呢?

再思考一下你在第四步中选择的五个最重要的特征,以及你在第六步中描述的障碍。对于每一个陈述,都提出一个或者多个“指标”。在这里“指标”是一个证据,它发出的信号表示你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有些指标很简单,比如,有更多的学生达到了相应年级的阅读要求;另一些指标就不那么常见了,也更难以衡量,但对于是否产生了真正的变革很有启示。要为“课堂环境能以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出及时反应”建立一个指标,可能很简单:你注意到并非由于你的要求,学生们经常把自己的资源带来分享了——一个故事、一张家庭照片或者是与一个具体的课堂学习体验联系在一起的一系列收藏品。

第八步:第一个实验

几乎在所有的学校里,教师们都拥有在自己的课堂上对学习设计进行实验的自由空间。因此,这个练习的最后一步,就是为自己设计一个实验:它对于创建一个知行课堂可能会有成效。

如果你的兴趣点是推动更有成效的谈话,你可以宣布:“我们一起来聊一聊,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比如,我们能否一致同意,在我们回应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时候,大家都说:‘对,并且……’而不说,‘对,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当你说‘对,但是……’的时候,虽然看上去像是同意,但实际上是在否定说话人的观点。我们一起来避免这样做。如果我们对于如何互动有更清楚的认识,这或许就会让我们更容易相互倾听,而不只是为了传达我们自己的观点去听别人说话。”

在两周之后,做一次检查讨论。“我们在练习‘探询’吗?‘对,并且……’的规则对我们产生作用了吗?它改变我们的谈话了吗?”根据这个过程的体会,你就可以增加新的指导原则,进一步设计课堂讨论的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