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东实践:双创乘势打造发展新引擎

广东实践:双创乘势打造发展新引擎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东已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成为全国创新发展的旗帜和“双创”热土。创新作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正在催生经济发展的强大新动能。广东之所以成为全国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关键在于注重培育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省政府设立25亿元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双创”项目。

广东实践:双创乘势打造发展新引擎

刘武通 马志刚 张凯竣

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也是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在培育和壮大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国第一,R&D经费投入超过2300亿元,跃居全国第一,总体上接近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如今,在珠三角地区聚集着3万多家高技术企业,涵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基因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包括华为、中兴、腾讯、大疆、华大基因、美的比亚迪格力等知名企业,也涌现出一大批高成长性的“独角兽”企业。广东已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成为全国创新发展的旗帜和“双创”热土。创新作为广东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正在催生经济发展的强大新动能。

广东在打造新动能和推进“双创”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创新体系。创新不是一两个人单打独斗,而是大兵团联合作战。广东之所以成为全国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关键在于注重培育提升各类市场主体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发展。在珠三角地区,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尤其是大型创新型企业,他们紧密跟踪国际创新前沿发展,深入把握国内外市场需求,有效组织相关研发机构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如华为在全球5G标准制定方面已具有一定领先地位;腾讯就大数据在交通医疗、智慧城市等方面应用走在前列;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基础上探索城市“云轨”等新型环保交通系统;华大基因则利用自身在基因测序方面的优势拓展生物医学和基因疗法。这些大企业对中小创新企业及制造业都产生“技术外溢”效应,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并整合到地区创新产业链条中来。广东在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同时,精心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超过20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3000家,聚焦新技术与产业融合创办和孵化创新型企业。广东自身高校和科研机构不如北京、上海等地区多,但通过设立省部院产学研合作机制引入“外脑”,与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12所高校和332个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建立覆盖全省地市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国家级或省级实验室,专门设立院士工作站、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吸引万名全国科技人员参与,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广东积极实施粤港澳科技合作发展计划,开展粤港澳职业资格互认试点,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构建粤港澳创新圈。在广东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中,众创空间蓬勃兴起,创客文化深入人心。省政府设立25亿元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双创”项目。广州等创新示范基地已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的全孵化链条,实现对科创企业成长全周期服务体系深圳作为创客发源地,截至2017年底已拥有75家创客服务平台、281家创业孵化载体

二是发挥区域产业集群优势。拥有比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行业分工专业细致、配套生产能力强,是广东走在我国创新发展的前列的另一个原因。广东从加工贸易起家,通过生产鞋帽玩具服装等轻工产品,到各类电器及元器件,再到智能手机及电子设备,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完成了区域内梯度转移,催生出无数高度专业化、精细化零配件分工的生产和服务型企业,形成各地市都有特色产业和互补优势的全产业链格局。近年来,广东又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契机,将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结合,形成新一代移动通信平板显示、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等7个产值规模超过千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全省已建成15个国际高技术产业基地和42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正在编制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着力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支持企业开展跨国并购获得技术、品牌、市场和高端制造能力等战略性资源。从“腾笼换鸟”到“脱胎换骨”,传统制造业也通过新一轮技术改造基本实现了转型升级。如东莞先后推出2014—2017年“机器换人”三年行动计划和之后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政策,收到既节约劳动力成本又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箭双雕”之效,现已形成全球电子信息产品、智能手机、国际机器人等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因为有了制造业全产业链支撑,广东创新体系的产出效率才能全国领先,科技成果才能迅速转化为新产品,新产品又带动新的市场需求,进而激发新的创新创意。(www.daowen.com)

三是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金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血脉”,对新兴产业尤为突出。任何创新项目初期都有风险性,科创企业研发投资巨大,资金缺口往往成为束缚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解决创新领域特别是先进和高端制造行业融资难问题,才能更大限度释放生产力。深圳、广州等地目前出现的“资金找项目”现象,说明创新与资本是可以实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政府引导资金必须扮演好“创新第一推手”角色。省政府出资设立规模达71亿元的省创新创业基金,珠三角各地市设立570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珠三角地区备案的创业投资机构近3000家,管理资本规模超1.2万亿元。全省积极实施科技信贷行动计划,如广州2015年设立规模4亿元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2018年6月底共撬动8家合作银行为全市1100多家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授信超过120多亿元。深圳整合70多个部门、近200个企业信息数据源,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债权和股权融资、信用评级和担保、政府扶持等一站式服务,成为聚集超过1.8万家企业和107家金融机构的有效平台。同时,为更好调动社会投资,省里专门出台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天使投资及信贷风险进行补偿的政策,打造以前海为代表的“创投孵化器”、以松禾资本为代表的“创业投资+孵化器”等模式,促进“创业创新+创投”协同发展。

四是营造高效优质的营商环境。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优秀人才“孔雀东南飞”,深圳更是“领航者”的热土、“冒险家”的乐园、“逐梦人”的天堂。就像美国加州的硅谷一样,在高度市场化的环境、有序保障的公共服务、自由开放的创业氛围、包容多元的城市文化的条件下,创新成果集中迸发、充分涌流就不难理解。近年来,随着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可以说珠三角地区正迎来创业者的“第二个春天”。“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为创新创业松绑助力。广东的各级干部有一个普遍认识,要相信市场的力量和企业家的头脑,政府主要是做好服务。在深圳、广州、汕头、中山双创示范基地进一步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国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广东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改革试点,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圳2017年取消、下放市级行政职权175项,清理规范市直部门行政职权中介服务事项24项,全面实现省定涉企行政性收费“零收费”;在福田区实施审批全流程再造,启动政务服务全区“通办通取”,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实现全区政务服务网上全覆盖,持续降低创业门槛。广州市所有登记审批全流程3个工作日内完成,换照、备案等8项简易登记事项当场审批,审批时效提速88%,进一步增加企业和群众的便利和舒适度。广东还想方设法降低企业在税费、融资、物流、人工和用地等方面的成本,推进知识产权改革上先行先试,目的就是让企业轻装上阵、再次起飞。珠三角地区外资企业多,但近年来对投资环境抱怨增多。为留住外资外企,省内各级政府在吃透领会中央大政方针基础上,采取灵活政策进一步降低外企准入门槛,在产业扶持、审批标准等方面创造内外资一视同仁、规范透明环境。截至2017年底,广东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0万户,超过全国总量的1/10,市场主体数、企业数、外资企业数、私营企业数和个体工商户数均局全国第一。

五是凝聚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一切科技进步背后都是人的智慧结晶,人才是创新时代最宝贵的资源。正如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对待创新人才就不能因循陈规旧例。为使各类人才得到宽松自由的环境,充分激发“双创”活力,广东各级政府与时俱进出台系列政策举措,煞费苦心为他们排忧解难。大力破除既有科技管理体制机制藩篱,实施项目全过程管理权限下放试点,探索实施中小企业创新“以赛代评”新模式,同时把财政科技经费投入方式从原有的竞争性方式转为普惠制、竞争性和科技金融等引导式投入方式,形成结果导向、市场导向的全新管理模式。在高校、科研院所实行奖励约定政策,对完成、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按不低于60%比例给予奖励和报酬;明确高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享有自主处置权,相关主管部门不再审批和备案。如华南理工大学规定科技成果收益扣除5%的学校管理费后由项目负责人自主支配。针对普遍关注的课题经费报销难问题,简化优化经费管理流程,探索建立科技经费管理负面清单,合理降低经费使用门槛,允许科研经费开支人员工资,下放差旅会议费管理权限,把科研人员从繁文缛节中解放出来。各级政府为做好后勤保障,制定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层层压茬落实。广州黄埔区为科学城发展提供了“全天候”保障政策机制,甚至在吸引外地和外国人才时连带考虑其直系亲属的特殊需求。深圳对在本市居住工作的近1600万非户籍人口提供同等适用的公共服务,在“十三五”时期筹建人才住房30万套,并为港澳台及外籍人才来粤工作提供购车购房和社保服务。政府服务越给力,市场活力越迸发,经济繁荣越持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