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技能和就业结构的双重转型

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技能和就业结构的双重转型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7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82多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二产业增长9.2%,先进制造业比重首次超过50%,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事实上,东莞推行产业升级计划和打造智能制造业集群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严重失业问题。

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技能和就业结构的双重转型

2017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82多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二产业增长9.2%,先进制造业比重首次超过50%,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东莞作为广东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从加工贸易起家,产业多年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为主体,劳动力以一般技术工人为主力。近十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东莞曾经面临的人才和就业结构问题也是全国很多地方如今和未来将面临的问题。东莞因时而变、勇于求新,不仅在产业转型方面走在前头,而且在就业结构和人才战略调整方面也成功布下“先手棋”。

一是应对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挑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总需求大幅萎缩,国际贸易连年低迷,依赖出口的企业和地区都面临较大压力。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人口红利”趋向消失,劳动力用工成本也随之显著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遭到削弱。东莞为寻找节约人工成本途径,开始转向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2014—2016年,东莞投入6亿多元,连续三年实施“机器换人”的产业升级政策,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以及包装印刷业,新增设备76315台(套),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36倍。

二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通信、物联网、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催生出大量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东莞果断抓住机遇,利用新科技革命成果一手打造创新型产业,一手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重点是推动自动化、智能化。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东莞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的新探索最初也曾遭到质疑,主要有两个顾虑。一是就业问题。新技术的普遍使用必然产生“人工替代”,引发部分工人的离岗甚至失业,如何安置涉及社会稳定。二是新型技术工人缺口问题。新技术、新机器、新标准、新工艺的采用,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技能人才,传统流水线工人难以适应高水准的技术类岗位,可能出现用人“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www.daowen.com)

事实上,东莞推行产业升级计划和打造智能制造业集群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严重失业问题。2017年东莞33家代表性企业调查报告显示,3万多人的用工总规模,虽然比2014年减少6.8%,其中一线普工减少7.4%,但技工增加14.7%;分流的一线员工,36.5%被企业内部流转吸收,63.5%被其他企业录用。东莞利用工业生产及服务业体系完备的优势,将产业升级释放的20多万劳动力很快流转和实现再就业,且每年替代普工占全市用工总量保持1.6%左右的适度节奏,因此非但没有冲击就业市场,反而对稳增长作出不少贡献。

东莞能够在新形势下“做活棋局”、赢得主动,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在人力资本和就业结构上做文章。果断实行一揽子的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帮助离岗的员工通过培训成为技术人员,在原企业的新岗位上实现就业。这样既提升企业用工效率,又优化了就业结构,可谓兼顾升级和就业一箭双雕。据社科院等机构研究,在制造业领域职工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提升17%,由此预测2030年前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平均每年增加0.1年,可带动我国经济增速提高1.7个百分点。技能培训和高技术人才培养不仅有助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而且将为企业奠定未来竞争优势的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