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将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通过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集成为一个整体,有效配置企业资源,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企业资源计划是典型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后台技术,也逐渐成为一种被企业广泛接受的现代管理理论之一。
所谓企业资源计划,就是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包括财务、会计、生产、物料管理、品质管理、销售与分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连接在一起,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的发展突破了仅限于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的MRPⅡ的发展局限,把供应链内的供应商等外部资源也看做受控对象集成进来,并把时间作为资源计划的最关键的一部分。ERP以顾客驱动、基于时间、面向整个供应链为三个主要特征,以资金、货物、人员和信息为四大元素。其主要宗旨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ERP系统与企业信息集成模型
ERP系统与企业信息集成模型如图5-4所示。ERP中的企业资源包括了厂房、仓库、物资、设备、工具、资金、人力、技术、信誉等全部可供企业调配使用的有形和无形的内容。ERP集成了质量管理、全面质量控制(TQM)、准时制生产(JIT)、约束理论、实验室管理、EDI电子数据交换、C/S计算机技术、项目管理、运输管理、设备维护、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等丰富内容,同时也能够适应混合模式的运作方式,及时提供决策信息。
图5-4 ERP系统与企业信息集成模型
ERP强调的是人、财、物、供、产、销全面结合、全面受控,实时反馈、动态协调,效益最佳、成本最低,流程式管理、扁平化结构,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二)ERP的核心管理思想
随着对企业资源及资源体系认识的扩展,现在的ERP不仅仅局限在物料需求、制造管理,还延伸到了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流程作业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维护管理、管制报告、仓库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等领域。并且,随着管理研究和管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资源体系与ERP都将不断调整和扩展。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企业整体供应链资源的有效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现了对集成化供应链资源整合管理的思想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即企业不但要依靠自己的资源,而且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2.体现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ERP系统支持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的思想,即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其二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AM)”的思想。当市场上出现新的机会,而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时,企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ynchronous Engineering,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流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此外,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去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三)ERP系统模块设计
1.物流系统
这包括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三个模块,主要对企业日常的销售活动进行管理,帮助采购部门控制并完成采购商品,以及控制和管理库存。这些模块间有良好的接口,可以从这些系统中获取或向这些系统输送数据,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2.生产制造系统
这包括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三个模块,主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帮助企业运用各种方法来降低成本,并保证质量,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总账系统
总账系统不仅提供准确及时的账务信息,还能灵活处理多种行业不同组织形式及所有特殊的会计需求,同时提供跨国功能,如货币转换及账务处理,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的处理。
4.应收账款系统
应收账款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产生发票、收款处理和分析收款情况。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项相当繁杂的工作。系统可追踪客户的来款情况和拖欠情况,及时地提供客户的信用信息,同时还提供了账龄分析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应收账款管理的效率,保障了企业的利益。
5.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分别从编号、类别、所在部门、地点、原值、现值、折旧等方面对固定资产进行系统的管理。本系统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账务子系统集成,自动生成有关的记账凭证。
6.人力资源管理
能帮助企业跟踪人力资源的各个方面,系统提供用户的许可权来支持所需的安全水平,从而保障了诸如工资率等敏感信息的保密性。该系统与账务系统、收付款系统、生产制造系统、购销链系统集成一体,数据共享。(www.daowen.com)
7.客户服务管理
具有客户需求处理、流程跟踪系统、客户信息管理、产品知识系统、售后质量控制、销售业务支持和市场分析研究功能。
8.系统权限管理信息功能
所有的人员权限按部门等级划分、岗位等级划分。系统最高权限的设置由用户自定义,权限的修改,只能由操作员的上级主管来做,同级人员不能相互修改、查看,无权修改其他部门人员的权限。
(四)ERP的实施
ERP项目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用钱买来软件就可以的。ERP更多的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它涉及面广,投入大,实施周期长,难度大,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来保证项目实施的成功。一般在实施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最高决策者和全体员工的参与
ERP的实施关系到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调整,业务流程的变化及大量的人员变动,没有企业领导的参与将难于付诸实践。但同时ERP是企业级的信息集成,没有全体员工的参与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2.知识更新
ERP是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的结合,无论是决策者、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要掌握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并将之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管理中去。
3.规范化的数据
ERP系统实现了企业数据的全局共享,作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它处理的对象是数据。数据规范化是实现信息集成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及时。很多企业在基础数据的准备上很难投入足够的精力,结果是“输入了一堆垃圾,最后输出的还是垃圾”。所以实施ERP必须要花大力气准备基础数据。例如,对产品数据信息、客户信息、供应商信息等进行合理编码。
4.业务流程重组和机构重组
ERP是面向工作流的,它实现了信息的最小冗余和最大共享。传统需要几个步骤或几个部门来完成的任务,在实施ERP系统之后可能只需要一次便能完成了。因此企业要让ERP系统发挥作用,有必要在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方面进行重组,以使之符合ERP的实施要求。
5.建立项目管理体系
ERP项目是一个具有系统复杂、实施难度大、应用周期长等特点的企业管理系统工程,因此,企业在ERP应用过程中,必须从系统工程和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确保ERP项目的成功实施。
6.加强培训,提高认识
培训是成功实施ERP系统的重要因素。ERP项目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思想、提高认识。思想不统一绝不能进入实施阶段。为了增加人们对ERP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方式,要通过培训使各级管理人员不仅明确什么是ERP,它的实施将给企业带来哪些变化,还要明确实施ERP后各个岗位的人员如何适应新的工作方式。
(五)ERP的优点
1.即时性
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不仅要知己知彼,还要贵在“即时”,能否如此,其效果迥异。在ERP状态下,资料是连动而且是随时更新的,每个有关人员都可以随时掌握即时的资讯。
2.集成性
在ERP状态下,各种信息的集成将为决策科学化提供必要条件。ERP把局部的、片面的信息集成起来,轻松地进行衔接,使预算、规划更为精确,控制更为准确,也使得实际发生的数字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分析、管理控制更为容易与快速。
3.远见性
ERP系统的会计子系统,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于一体,又与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这种系统整合及其系统的信息供给,有利于财务作前瞻性分析与预测。
(六)ERP的发展趋势
目前的ERP也还有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方面,ERP本身注重的是供应链内部的管理和协调,没有考虑供应链以外的客户需求,众多的其他客户或伙伴目前还不能进入供应链内部进行交易;另一方面,ERP对于客户关系的管理还比较薄弱,此外,对于网上销售技术,目前的功能也比较简单。
2000年,Gartner Group公司分析员提出ERPⅡ的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 Commerce)观念。现在,ERP系统的供应商在努力开发新的软件模块,要将ERP作为全面集成供应链系统的核心模块,并连接更广泛的供应链。在传统的ERP系统上外挂了一些独立模块或第三方软件,来构建虚拟社区、虚拟企业、网上商店、在线交易、员工自助服务等功能,逐步向协同商务的方向发展。
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未来制造业影响会更大,ERP系统将向集管理、信息和技术为一体的企业全面集成系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