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流管理
1.物流的定义
“物流”一词源于国外,目前国内外的定义有很多,但其中最基本的含义是: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
物流概念中的“物”,广义地讲,指的是一切有经济意义的物质实体,即指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的物质对象,它既包括有形的“物”又包括无形的“物”;既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物资,如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及成品,又包括流通过程中的商品,还包括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品。但在实际工作中,总是根据具体的物流范围来确定和理解“物”的含义,这是狭义的“物”的概念。
物流概念中的“流”,指的是物质实体的定向移动,既包含其空间位移,又包括其时间延续。这里指的“流”是一种经济活动。
2.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物流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六大要素的管理;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等。
国际上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运输管理阶段
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
(2)物流管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存货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3)供应链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企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它要求与各级供应商、分销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享信息,精确配合,集成跨企业供应链上的关键商业流程,才能保证整个流程的畅通。只有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方可达到同一供应链上企业间协同作用的最大化。
(4)物流管理信息化阶段
当前管理信息化将覆盖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具体体现主要是在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全过程的信息管理。对人、财、物、技术更加有效地进行管理,使之适应信息化管理需要。通过建立人力资源、劳动工资、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物耗能耗管理、技术管理等管理信息系统,使人流、财流、物流、技术流更加规范合理。彻底改变传统物流那种封闭的、强制的、分而治之的、以纵向层次组织为主体的信息流程,代之以开放的、民主的、组合分工、以横向组织为主的信息化管理运作。
3.物流管理的目的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故物流管理的基本功能要求包括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及生命周期支持等。
(1)快速反应
快速反应关系到企业能否及时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的能力。信息技术提高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物流作业,并尽快交付所需存货的能力。快速反应的能力把物流作业的重点从根据预测和对存货储备的预期,转移到从装运到装运方式对客户需求做出迅速反应上来。
(2)最小变异
就是尽可能控制任何会破坏物流系统的意想不到的事件。这些事件包括客户收到订货的时间被延迟、制造中发生意想不到的损坏、货物交付到不正确的地点等。传统解决变异的方法是建立安全储备存货或使用高成本的溢价运输。信息技术的使用使积极的物流控制成为可能。
(3)最低库存
其目标是减少资产负担和提高相关的周转速度。保持最低库存就是要把存货减少到与客户服务目标相一致的最低水平。
(4)整合运输
最重要的物流成本之一是运输。一般来说,运输规模越大及需要运输的距离越长,每单位的运输成本就越低。这就需要有创新的规划,把小批量的装运聚集成集中的、具有较大批量的整合运输。
(5)产品质量及生命周期支持
由于物流作业必须在任何时间且跨越广阔的地域来进行,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被强化,因为绝大多数物流作业是在监督者的视野之外进行的。由于不正确的装运或运输中的损坏导致重做客户订货所花的费用,远比第一次就正确地履行所花费的费用多。物流管理要维持全面质量管理。
(6)其他
某些对产品生命周期有严格要求的行业,回收产品和存货也是构成物流作业成本的重要部分。
4.物流管理的分类
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将物流管理做如下分类。
(1)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是从社会再生产总体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宏观物流主要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物流活动的运行规律以及物流活动的总体行为。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在整个物流活动过程中,微观物流仅涉及系统中的一个局部、一个环节或一个地区。
(2)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
社会物流是以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超越单个企业物流界限。这种物流的社会性很强,经常是由专业的物流承担者来完成。企业物流是从企业角度上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它由企业生产物流、企业供应物流、企业销售物流、企业回收物流和企业废弃物物流几部分组成。
(3)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这种物流是国际间贸易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区域物流是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的概念,指一个国家范围之内的物流,如一个城市的物流,一个经济区域的物流均属于区域物流。
知识拓展
跨境电商背景下的出口物流模式
(1)中国邮政
中国邮政占据中国跨境电商出口业务50%左右的份额。中国邮政虽然拥有较好的覆盖全球的邮政网络,但在物流服务水平上与国际快递四大巨头还存在差距,如存在运输时间长、丢包率高等问题。
(2)国际快递
国际快递主要由UPS、FedEx、DHL、TNT四大巨头包揽。国际快递虽然具有较好的物流服务,但物流服务成本高。
(3)海外仓(边境仓)
卖家先将货物存储到海外仓库靠近出口国的中国境内,然后根据订单情况进行货物的分拣、包装以及规模化递送。
(4)跨境专线物流
主要是指航空包舱方式,货物通过该方式运送到境外目的地国后,再通过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至目的地国的配送。这种方式虽然具有较好的规模效应,降低了国际物流成本,但在国内的揽货市场有限,服务市场有待扩展。
(5)国内快递的国际化服务
申通、顺丰等快递企业均在跨境物流方面早有布局,速度较快,费用低于四大国际快递巨头,但并非专注跨境业务,覆盖的海外市场有限。
5.物流管理的意义
事实与实践已经证明,由于物流能够大幅度降低企业的总成本,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减少库存积压,促进利润率上升,从而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国际上普遍把物流称为“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成为排在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物流管理能够在提供给顾客“合适”而满意的商品的整个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合适的地点、时间、包装、价格及信息等。从现代意义上来说,这些“合适”的产品与质量同等重要。
物流管理对于企业及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盟大幅度降低成本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和流通周期拉得很长。实际上,在从原材料开始到产品交到顾客手中的整个周期中,产品加工生产所需时间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运输、存储、等待的状态。可见,在配送、流通环节降低成本将大有潜力,而这主要取决于物流管理。
生产运作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物流管理在竞争中更为重要。全球生产运作的最主要特点是全球布置生产设施,全球采购物料,产品全球流动。全球生产、全球运作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物料的全球采购通过选择具有最低成本的供应商可以降低物料费用,全球范围内选择生产设施可通过在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地区建厂降低生产成本,产品的全球流动可开拓新的消费者地区等等。
(二)典型的企业物流过程
从企业角度研究物流,典型的物流过程包括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1.供应物流
供应物流是物资从其生产者或持有者流转到购买者或使用者的物流过程。这里的“生产者”是指生产企业;“持有者”一般指物资供销企业、商业企业等;“购买者或使用者”主要是直接消耗物资的生产企业;“物资”主要是指原材料、辅助材料、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流转”主要是指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加工、分类或包装、装卸搬运、配送等活动。
供应物流管理是为保障企业物料供应而对供应物流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活动。其不仅仅是要保证实现供应的目标,还要在低成本、少消耗、高可靠性的限制下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
(1)供应物流的组成
① 采购。采购工作是供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衔接点,是依据生产企业“生产—供应—采购”计划来进行原材料外购的作业层,负责市场资源、供货厂家、市场变化等信息的采集和反馈。
② 生产资料供应。供应工作是供应物流与生产物流的衔接点,是依据“供应计划和消耗定额”进行生产资料供给的作业层,负责原材料消耗的控制。(www.daowen.com)
③ 仓储、库存管理。仓储管理工作是供应物流的转换点,负责生产资料的接货和发货以及物料保管工作;库存管理工作是供应物流的重要部分,依据企业生产计划制定供应和采购计划,并负责制定库存控制计划的执行与反馈修改。
④ 装卸、搬运。装卸、搬运工作是对原材料接货、发货、堆码时进行的操作。虽然装卸、搬运是随着运输和保管而产生的作业,却是衔接供应物流中其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供应物流管理功能
供应物流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资的采办、仓储、供应是供应物流管理的核心,运输是连接各个节点的手段。从供应物流管理活动的顺序看,供应物流管理从原材料供应计划开始,包括物资需用量的确定、采购、接运、验收入库、库存、内部搬运、发料、配送等一系列业务活动。从管理的主要对象看,供应物流管理涵盖了仓储设施、机具设备、材料、仪器等的管理,以及对从事供应物流管理的人员、效益、信息等的管理。其主要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 准确预测物流需求。在供应物流环节,物流需求依附于生产需求。同时,物流资源现状、安排,物流能力等,是生产和供应计划能否顺利执行以及库存储备安排的基础。这就需要生产、供应、库存和物流各部门协同制定一体化的整体计划。
② 合理控制库存。供应物流一旦中断,将会使企业生产陷入停顿,为保障生产的正常进行并能应对紧急情况,企业往往需要持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对于采用JIT生产方式的企业,对物料供应时序要求严格,需要物流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即时协同,才能完成各种物料按时、按地、按量送达,以保证库存量的减少。
③ 科学制定采购决策。采购决策是在上述两项安排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市场资源调查分析、制定采购计划、执行采购计划、采购监管和采购评价。
④ 优化供应物流保障。在物流运作中,市场环境是动态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都有可能对物流运作造成影响。因此,在供应物流运作启动前,尽可能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估测,以优化供应物流保障。
2.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是制造产品的企业所特有的,它与生产流程同步。原材料、半成品等按照工艺流程在各个加工点之间不停顿地移动、流转形成生产物流。如果生产物流中断,生产过程也将随之停顿。生产物流合理化对生产秩序和生产成本有很大影响。生产物流均衡稳定,可以保证在制品的顺畅流转,缩短生产周期。
企业生产物流既是生产对物流的需求,也是企业供应物流在企业内的延续。企业生产物流是社会物流系统在企业内部的延续和表现形式。
(1)物流对生产制造的作用
物流为生产制造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通过对物流系统的改善降低成本,企业从内部挖掘潜力,开辟新的利润源泉;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生产物流管理的基本要求
生产物流管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和信息流进行科学的规划、组织和控制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艺过程进行制造、储存和流转。
生产物流区别于其他物流系统的最显著特点是它和企业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合理进行生产物流管理,才有可能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如果生产物流管理水平低,达不到基本要求,即使生产条件、设备再好,也不可能顺利完成生产过程,更谈不上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合理的生产物流管理和企业生产特性相一致,其基本要求包括五个方面:生产物流的连续性,生产物流的平行性,生产物流的节奏性,生产物流的比例性,生产物流的适应性。
(3)生产物流管理的内容
① 生产物流的成本管理。加强生产物流费用的管理对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生产物流成本的设计,可以理解生产物流成本的大小和它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地位,从而提高企业内部对生产物流重要性的认识,并且从生产物流成本的分布,可以发现生产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② 生产物流的质量管理。生产物流质量管理既包含生产物流对象质量,又包含生产物流手段和方法的质量,还包含工作质量,是一种全面的质量观。
③ 生产物流的库存管理。组织物资储存对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储存应以保证生产的需要为限度。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多了会造成积压,少了又会影响生产。因此,要求进行合理储存。
3.销售物流
企业的产品只有通过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从而创造利润,实现企业价值。销售物流是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将产品的所有权转移给用户的物流活动,是产品从生产地到用户的时间和空间的转移。它与企业销售系统相配合共同完成产成品的销售任务。
(1)销售物流的主要环节
企业在产品制造完成后,需要及时组织销售物流,使产品能够及时、准确、完好地送达客户指定的地点。为了保证销售物流的顺利完成,实现企业以最少的物流成本满足客户需要的目的,企业需要在产成品包装、储存、订单及信息处理、发送运输、装卸搬运等方面做好工作。
① 产品包装。包装是企业生产物流系统的终点,也是销售物流系统的起点。产品包装包括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其中产成品的运输包装在销售物流过程中要起到便于保护、仓储、运输和装卸搬运的作用。因此,在包装材料、包装形式上,既要考虑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方便,又要考虑材料及工艺的成本。
② 产品储存。保持合理库存水平,及时满足客户需求。
③ 订单处理。企业在订单处理过程中,既要考虑订单的产销协调,又要考虑与物流的协调,同时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方便。企业为客户提供的订货方式越方便、越经济,就越能吸引客户。
④ 发送运输。不论销售渠道如何,也不论是消费者直接取货,还是生产者或供应者直接发货给客户,企业的产成品都要通过运输才能到达客户指定的地点。而运输方式的确定需要参考产成品的批量、运送距离、地理等条件。
⑤ 装卸搬运。客户希望在物料搬运设备方面的投资最小化,例如,客户要求供应商以其使用尺寸的标准交货,也有可能要求将特殊货物集中在一起装车,这样他们就可以直接再装运,而不需要重新分类。
知识拓展
医药企业对销售物流的要求
由于医药品的本身性质和储存方法的特殊性,在药品运输中,防潮、避光、密封是经常性的要求。部分药品要求冷链运输或常温运输,温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过高的温度会引起医药品性能的改变,而且这种改变经常是不可逆的,直接影响到医药品的效果。此外,有些医药品对空气流通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这些需求也决定了医药品流通的工艺是更加严格的。
医药企业销售物流要求极低破损率,根据我国《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对药品的流通有许多明确性的规定。一般来说,企业应配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并符合药品质量要求的运输设施及设备,发运人员在搬运、装卸药品时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外包装图示标志要求堆放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药品运输过程中,应针对运送药品的包装条件及道路状况,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药品的破损和混淆。这些严格的规范使药品运输过程中的操作更加严格,医药企业经常采用严格的检验制度来降低药品运输的破损率。
同时,医药企业销售物流对运输时效性要求较高。医药品的需求是刚性需求,药店缺货不仅损失了销售机会,更会影响客户的疾病治疗。很多药店为客户提供药品订货服务,这就要求物流运输更加准时、高效,如全国百强药品零售企业—鸿翔一心堂药业就对药品配送的及时性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此外,对于一些特殊药品有更严格的运输时限,超过一定的时限将会大大降低药品的疗效,甚至不能继续使用。
(2)销售物流管理的观念转变
对企业销售渠道中的物流、信息流进行高效协调和集成是销售物流管理成功的关键。现代管理观念面临的以下几个重要转变将对企业的销售物流管理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① 从功能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传统的管理将销售渠道中的采购、制造、市场营销、配送等功能活动分割开来独立运作;现代管理将销售渠道中的物流活动进行有效集成,实现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以及客户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面向过程的管理。
② 从利润管理向盈利性管理转变。传统的管理将利润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利润只是一个绝对指标;现代管理应该用相对指标“盈利性”来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
③ 从产品管理向客户管理转变。在买方市场上,销售物流管理的中心是由生产者向消费者倾斜,客户管理就成为销售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
④ 从交易管理向关系管理转变。传统的分销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交易关系,现在强调协调分销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交易,以使分销渠道整体的交易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⑤ 从库存管理向信息管理转变。用信息代替库存,企业持有的是“虚拟库存”,而不是实物库存,只有到销售渠道的最后一个环节才交付实物库存,从而可以大大降低企业持有库存的风险。用及时、准确的信息代替实物库存成为销售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
(3)销售物流管理原则
对制造企业来说,销售物流管理获得成功的基础是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即整合企业内部的产品设计、供应、订单执行、生产制造、运输、库存、销售及服务等各个环节。只有实现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集成,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之间的协作,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同分销渠道成员的业务流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共享有关信息,缩短距离,提高业务运作及决策的准确性与快速性。企业实施销售物流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 根据客户所需的服务特性来划分客户群。
② 根据客户需求和企业可获利情况设计企业的物流网络。
③ 倾听市场的需求信息,及时发现需求变化的早期警报,并据此安排和调整计划。
④ 与渠道成员建立双赢的合作策略。
⑤ 在整个分销渠道领域构筑高效的信息平台。
(4)销售物流管理的方法
在市场日益规范、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提高销售物流管理的水平。
① 明确自己在分销渠道中的定位。分销渠道中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具备分销渠道的所有功能,必须根据自己的相对优势来确定其在分销渠道中的位置,并且依据在渠道中的地位与作用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
② 建立物流网络、配送网络。企业的产品能否通过分销渠道快速地分销到目标市场上,实现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在渠道中的高效运作,其物质基础主要取决于分销渠道中物流网络、配送网络的构建。
③ 广泛采用信息技术。销售物流高效的管理依赖于信息技术。
4.回收物流
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的物流活动。回收物流与传统的正向物流方向正好相反,它的作用是将消费者不再需求的废旧产品运回到生产和制造领域,重新变成新商品或者新商品的一部分。
在可持续经济或生产系统中,回收物流和正向物流一起构成了资源、产品循环流动的渠道。通过正向物流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在失去使用价值后,又通过回收物流重新回到生产者手中,变成了新商品。这样周而复始,资源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
按回收物品的渠道来分,回收物流分为退货逆向物流和回收逆向物流,如图3-5所示。
图3-5 回收物流
5.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别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它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不管对象物有没有价值或利用价值,都将其妥善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在一个企业中,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所产生的余料和废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对上述回收物品的处理不当,往往会影响企业的整个生产环境,例如,要占用企业很大的场地和空间,造成浪费和不便;更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企业产品的质量问题,影响产品的销售。另外,许多生产企业在进行商品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无用甚至有害的物质,对这些物质处置得妥当与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社会的环境。因此,妥当处置企业废弃物对企业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