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对于保险市场而言,与之共荣的物流行业,蕴含着巨大的保险需求。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9年3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83.1万亿元,同比增长6.4%,与5年前相比增长80%左右。[3]据此推算,未来十年内我国货物运输类保险的规模有望超千亿元。
相比之下,中国的货运保险业务却发展缓慢。我国货运保险业务始于1997年,自2006年至2013年,货运保险业务的规模伴随着社会物流行业的兴起开始迅速扩张,保费收入由55.57亿元增至102.94亿元,增长超过85%。然而2014年后,货运险的发展再次进入停滞倒退阶段。[4]在此基础上,货运保险的业务模式创新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6年,互联网保险业务进入货运险领域,以客户为中心的货运险电子商务平台正式建立。货运险主要运营模式为E-CARGO模式:在投保阶段,客户根据自身货运情况,在网页上自行填写投保信息并提交;在批改阶段,平台按照客户要求修改保单内容并自行在网上出批单;在打印阶段,客户自行打印保单。[5](www.daowen.com)
互联网保险以其独特的数据优势和销售渠道,解决了货运险客户分散性与保险标的流动性的问题,降低了风险控制的难度。平台运营为货运险出单降低了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使每笔保险的出单费用控制在30元以内,为货运险业务扩展了利润空间。而传统的货运险业务只承保运输过程中价值的定值性,即只对灾害事故造成的货物受损进行赔偿。但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将保险业务和货运物流的结合,货运险的承保范围有了进一步拓展。2018年7月18日,中国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推出货物运输延迟保险,为货物运输的及时性损失提供风险分担机制。此类货运延时险与本章所探讨的外卖延误险具有可比性,其模式可以为外卖延误险的发展提供参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