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态资源要素是耕地、水资源。耕地面积及水资源量的多少是影响农产品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而耕地土壤质量、灌溉水资源水质则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因此,新时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耕地资源、水资源的保护,不但要保护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以及足量的农业生产用水,更重要的是耕地土壤质量、灌溉用水水质的保护。对此必须从战略上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一旦失去这两个核心,农业绿色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学术界围绕着农业发展提出的体制机制创新、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生产、新型农业生产主体以及技术创新等,都属于保障、措施、路径范畴,而不是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
(一)农业生产中的耕地资源状况分析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优质耕地用于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道路建设等,数量持续下降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同时,在耕地资源质量构成中,优质耕地所占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此,“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1.耕地面积及其变化趋势
《2016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耕地面积13495.66万公顷。2015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33.65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29.30万公顷,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4.35万公顷;全国建设用地总面积3906.82万公顷,新增建设用地51.97万公顷。从耕地面积的动态变化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耕地面积递减的态势将会持续很长时间。从2009年到2016年,耕地面积从13538.46万公顷下降到13495万公顷,减少了43.46万公顷,减少0.32%。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般包括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而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耕地面积。上述数据表明,国家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及“占补平衡”等措施,对耕地资源数量方面的保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耕地面积快速递减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2.耕地质量及其区域分布
以《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2)》为依据,将全国耕地划分为15个等别进行评定,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耕地质量最差。评定结果表明: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高于平均质量等别的1—9等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39.92%,低于平均质量等别的10—15等耕地面积占60.08%。需要注意的是,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占用的耕地,绝大部分都是优质耕地,土地生产率较高,而通过土地整治等措施补充的耕地的土地生产率则极低。此外,在一些区域还存在着严重的耕地水土流失、沙化和荒漠化问题。这些因素都将会影响耕地质量的构成,即在耕地质量构成中,优等地、高等地所占比例在一定时期内将会出现递减态势。
如果将耕地等别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那么评价结果为:耕地中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所占比例分别为2.9%、26.5%、52.8%、17.7%。对13个粮食主产省区而言,从耕地数量上讲,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例为66.03%;从耕地质量构成来讲,其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面积占全国同等别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79.66%、76.74%、62.24%、59.01%。从粮食主产省内部来看,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的比例分别为3.55%、30.84%、49.81%、15.81%。这些数据表明,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构成中,优等地、高等地比例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耕地污染状况分析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中国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9.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的比例分别为13.2%、2.8%、1.8%和1.1%。无论是点位超标率,还是主要污染物种类,耕地都远远高于林地、园地及未利用土地。
导致耕地土壤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工业“三废”排放;二是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三是生活垃圾、废旧家用电器、废旧电池、废旧灯管等随意丢弃,以及日常生活污水排放;四是一些区域和流域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耕地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中,必须将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作为核心问题之一,这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前提条件。(www.daowen.com)
(二)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状况分析
众所周知,水资源是保障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生态要素,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且越来越多的水资源被配置到城镇、非农产业,由此导致中国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将长期处于尖锐状态。如果说水资源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威胁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数量安全,那么,水资源水质污染将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影响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农业用水状况及其变化情况
水资源禀赋是影响农业生产用水主要因素之一。中国水资源总量多年来平均为26907.91亿立方米,其中13个粮食主产省区水资源量占全国总量的38.89%。由于水资源利用量,特别是农业用水量易受到自然因素或者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故而在数据处理上采取了每个时期五年的平均值。计算结果表明,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十二五”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增加了0.84个百分点,粮食主产区增加了1.91个百分点。“十一五”“十二五”两个时期,粮食主产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分别高出9.03个百分点、10.11个百分点。《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表明,全年用水总量为6040.2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为3768.0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比例为62.4%。“十二五”时期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全国农业用水量增加185.25亿立方米,增长5.06%;同时,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量增加139.71亿立方米,增长6.98%;全国农业用水比例增加0.75个百分点,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比例增加0.48个百分点。此外,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量占全国农业用水量的比例分别为54.54%、55.55%,增加1.01个百分点,但两个时期,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比例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40个、0.68个百分点。
2.农业生产中的地表水水质状况
中国的水资源特点可以概括为:一是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二是“水多、水少、水脏、水混”四种现象同在。农产品产量的高低依赖于能否有充足的灌溉水量,而农产品质量的好坏则取决于农业灌溉用水的水质。因此,水资源水质问题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另一个核心问题。
“十五”时期以来,中国地表水水质改善较为明显。特别是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持续下降,从33.9%持续下降到2016年的8.6%。众所周知,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水污染治理取得如此成效,这与各地区、各部门紧紧围绕着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环境质量改善这个中心,重点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是分不开的。
3.农业生产中的地下水水质状况
相对于地表水而言,地下水水质情况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关注。直到2009年,国家相关部门才开始关注地下水环境的状况,并对北京、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海南、宁夏和广东等8个省(区、市)641眼井进行了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水质为Ⅰ-Ⅱ类的监测井比例为2.3%,水质为Ⅲ类的监测井比例为23.9%,水质为Ⅳ-Ⅴ类的监测井比例为73.8%。从总体情况来看,中国地下水水质形势不容乐观。
2016年,水利部门开展了以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为重点的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并在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江汉平原等重点区域布置了2104个监测站点。这些监测站点涵盖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大、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水质总体较差。水质优良、良好、较差、极差的测站比例分别为2.9%、21.2%、56.2%、19.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