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关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要。
S:现在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何为中国梦?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第一个一百年,是从1921年建党起至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从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起至2049年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期间,全国人民的收入必将大大提高,因而需求也将提高,由发展型需要转化为享乐型需要;由物质产品需要转向精神产品需要。
Z:你说的享乐、精神需要具体指哪些部门的产品?
S:狭义的说就是文化艺术部门的产品,广义的说应该还包括旅游、体育等部门的产品。
Z:旅游包括在精神产品之内还可以理解,据报道,现在旅游产品已达1万多亿元,未来几年内,将达到2万亿元,全民旅游业正在兴起,但是为什么把体育也包含在内?
S:体育,溯其源就是传统的“武”,武的作用最初是御敌,随着近代武器的发展、更新,御敌的作用就转化为健身,各种体育赛事都是为了健身,这种健身有竞争性、愉悦性和观赏性的特点。你们都看到了吧,无论是世界奥运会、洲际运动会,还是国家运动会,门票都很贵,都一票难求。每种运动都有各自的“粉丝”跟着队员各处跑,几乎达到狂热程度。正是基于这些状况,我们说体育已经由健身产品带动了娱乐产品、精神产品的发展。
Z:那么,文化艺术产品包括哪些方面呢?
G:我理解狭义地说应该包括文学、诗歌、戏剧、书法、绘画等;广义地说还应该包括食品、服装、生活习俗等方面。
Z:太多了,挑主要的说,你最关注的是什么?而且现在供求关系怎么样?
S:就说戏剧这类吧,现在到底是供给侧短缺还是需求侧短缺?我还真不敢料定。要说是需求侧短缺呢,现在人们收入多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是“不差钱”了,不然旅游能那么热吗?可我个人感觉我们现在对戏剧等艺术产品欣赏反而越来越少了,不知大家是否有此感觉?
Z1:您说的有道理,我也有这种感觉。小时候我家住在东北农村,虽在乡下,看的节目还真不少。如正在早饭的时候外面“咣咣咣”,锣声鸣响,出去一看,两个人一男一女,就地表演,连唱带扭,“二人转”开场了,于是来了许多观众,演完一出戏暂停一会儿,大家赏钱多少都行,没钱的也可以白看。过了几天,锣声响了,耍猴的、耍马戏又演起来了。还有,谁家有婚丧嫁娶或有病还愿,就请三天戏,至少也是驴皮影唱上三天……总之,那个时候,我记忆中欣赏的文艺节目其实不少,现在这些在农村都很少见到了。
Z2:对Z1先生之言我也有同感,小时候我家在小城市,那时候看节目很方便。我记得,那时在我们小城里面有好几个演节目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说书的、说相声的、唱评戏的、说快板的,一天起码演上四五个小时,晚上也演四个小时,不卖票、随便进、随便出,演完一个节目,演员拿个容器到观众面前,随便赏,没钱走人也可以,看时间长短随自己的便,那日子还真的值得回忆呢!
Z3:以上,两位先生说的都是看节目的方便性,我再说一说票价吧。那时在城市的大戏园子演出的都是大剧团的,演出的主要是京剧、评剧,我记得当时的票价4角钱,那时我们的月薪是40元左右,一个月薪能买100张票,现在虽然收入多了,可是要买票的话每月买10张也不够。再说票价的灵活性,戏园子入场门口有一个“卖票”的,说白了也没有票据就是收钱的。全场票价4角钱;演到一半你进去也可以,2角钱;演到四分之三你进去也可以,1角钱。你们说是不是艺术家增加了收入又方便了观众?今天说这些只能当做美好的回忆了。
D:诸位先生的话太恋旧了吧,当回忆往事时得要和现在全面对比,现在,戏台子已经搬进每一个家庭了,你要看什么节目,打开电视,里面百花齐放、姹紫嫣红,与你们回忆的那个时代的节目相比,天上地下,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Z1:你太夸大电视的作用了,请问电视里看到的节目能和现场观看相比吗?电视是只见一斑,不见全貌,而且全是平面,全无立体感觉。如果其效果相同,人们为何还要到戏院看戏?奥运会开幕式5000元一张门票,人们还要去现场看。如果看电视与现场观看等效,那岂不是白花这5000元了?
主:大家争论的焦点在哪里呢?是说艺术供给侧短缺呢?还是说票价太高、人们看不起了呢?
S:说不清楚,毛病究竟在哪里我想是两者兼而有之吧!
G:让我们回忆一下中国文艺的发展历程吧,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也许有些帮助。秦国以前不说,从汉代起至各朝代的大体方向是:汉赋(文章)、唐诗、宋词、元曲、清戏剧、民国评书、相声等,现在的是小品等。汉赋华丽秀美,意境深远,作之者少,品之者寡,只能在文化圈里欣赏;唐诗比汉赋要浅显得多,但格律要求太严,且思想已经太窄,终至发展到宋词。词者诗之余也,意境展宽,字数不限。但词有“词牌”,且仍押音节,仍受限制;于是词到元代又发展为曲,曲不像词那样受词牌束缚,字数不拘,更重要的是多用口头语,意近白话,于是就出现了以曲为主调的戏剧,如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等。到了清朝这些以曲为主演的剧就进化成戏剧,可以集唱、念、做、打于一身。清中、末期直至民国相当一段时间内,是戏曲的鼎盛时期,梅兰芳先生20世纪30年代到美国演出,风靡美国,之后甚至排名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然而,风华之年不会永在。早在19世纪50年代之后,用李世济先生的话说就是感到“断代”了。不仅京剧如此,其他地方剧种以及评书、相声等也都感到日渐稀少,到了今天还剩下的风光剧种只有“小品”了。
我想说明的是,从文艺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是从少数人的“圣殿”逐步走向大众的民间,是一个由雅到俗、由文言到白话的过程,是一个由皇家贵族、达官富室的专赏走向民间大众、老百姓的欣赏的过程。
S:你说的似有道理,但问题是今天老百姓为什么不愿意欣赏这些艺术了呢?具体说,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在供给侧还是需求侧呢?(www.daowen.com)
Z1:我的看法是在供给侧,现在民间艺人太少了,我看过电影《舞台姐妹》,里面有两句歌词:年年难唱年年唱,处处无家处处家,说的是艺人“闯江湖”,现在有几个闯江湖的?再者传统艺术也缺乏创新,戏剧总是守着那几个传统流派,很少创新。相声也总是那几个传统段子,一出来就是捧、逗,你想想侯宝林的“关公战秦琼”“请灶王爷”,马三立的“治痒秘方”,几句话都是“包袱”,逗得你就想笑,我认为与现在的相声比优秀很多。
Z2:我看是在需求侧,你说的闯江湖时代,那是艺人的苦难年代,如今的艺人可不一样了,一夜成名、一剧成名、一歌成名,有了名够吃很久的了,头天成名,第二天出场费就几十万,谁还去摆摊卖艺呀?
Z1:你说了半天问题还不是出在供给侧吗?怎么说在需求侧?
Z2:我还没说完,举个例子,比如去国家大剧院,看一场戏几百元,听一场相声甚至高达8888元,你看得起吗?所以说在需求侧。
Z3:你说的买不起票也有道理。8888元还还不算高,据报道,某明星演唱会票价是599999元,有人一辈子也挣不了这个数。所以我想能否把票价降低,在乡镇、小城市多设一些演出点,让广大民众也能欣赏这些艺术呢?
Z1:我看做不到,你想想,现在很多大腕的出场费高达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个亿,能下到乡下去挣那几个小钱吗?现在是市场经济,又不能用行政命令。再说,如果真有一些这样想为民作贡献的艺术家去演了,可能也没有多少人看,原因是什么?观众恐怕只有那些和几位老先生年龄差不多的人了,80年代以后的年轻人很少有这方面的兴趣,至于小孩更不用说了,打开电脑娱乐网站,有趣的游戏多得很,谁都会玩,既无障碍又不要求品味。
Z4:这样说就出现一个怪圈:即使有人演也没有多少人看,越少有人看就涨票价少演,越涨票价就越没人看得起。要像这样的话艺术存在的空间是不是太小了?发展下去不是消亡,也只能供有钱人们享乐了。艺术走向民间,又回到圣殿,又回到供少数人享乐的地方去了。
G:真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S:争论的是什么呀?看来你们都是留恋过去,赶不上时代形势。须知任何事物都有产生、成长、成熟、衰老的过程,比如艺术到了衰老阶段,如能有所创新并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必然延长其存在时间,否则,必然走向衰亡,同时可能会孕育新的更高级的艺术形式的诞生。现在就是电视剧时代,艺术院校招生时竞争激烈,甚至出现150∶1录取的情况。
Z1:能概括说一说戏曲、相声、书法等状况吗?
G:戏曲无戏、书法无法、相声无相。
主:关于文艺,好多问题我们还不能说得很清楚,但愿怀旧的人们把旧事当作一个美好的回忆,不会出现你们过去想象的那样了,要适应新的艺术形式,此议题结束。
S:主持人请慢,我还有问题:《新京报》有篇报道“西学东渐”三十年,人文精神的光晕复归了吗?有一段话“我们今天置身的文化现实是远远不能够令人满意的,甚至可以说它正处在深刻的危机之中,作为这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知识分子,或者就更大范围来说当代文化人的精神状态普遍不良,人格的萎缩、趣味的粗劣、想象力的匮乏和思想、学术上的‘失语’,正是其触目的表现”。这是否说文艺发展的问题主要还是供给侧方面?对此在座诸位有何看法?
主:我们恐怕还难以就其正确与否进行评价,因此,对这个问题只能存疑,不进行讨论。解决文艺的供求问题,我看关键还是在“创新”“创业”这个“双创”上。
G:对于创业、创新的涵义我有新的体会,以一联表述之:
万众创业可保证绝无一人失业
全民创新意在为供给创造需求
此联立意当然也包括文化艺术部门在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