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均衡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谈的是市场中如何实现商品交换的过程。
在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时候,市场的商品交换通常是供给方先提出一个供给价格,叫卖价;需求方给出一个需求价格,叫买价。卖价与买价可能相差很多,经过多次的讨价还价,最终以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价格也叫均衡价格成交,完成了商品的交换。这种形式的交换过程在今天集贸市场中也还存在。
这种交换的方式是卖方占主导地位。因为卖方是知道自己的商品的底价,而买方则显然是不知道的。所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就是这个道理。卖方的底价是什么,就是成本加适当的利润。这是卖家出价的底线。卖方虽然知道这个底线,但出价时或者考虑到供求关系,或者是觉得买方不知价格行情,往往高出底线很多,如明知一个商品的底价是1万,他提出卖价是5万。假设买方不知底价且不知行情,但肯定知道出于本性,卖方要价肯定过高。你漫天要价,我就就地还钱,你要5万,我给1万,最后双方经过多次较量,双方都同意2万,商品交换完成。
这个方式虽然买方采取就地还钱策略,但是多数还是买方吃亏。在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由于卖方的竞争,任何一个卖方都不敢漫天要价了。买方由于商品知识增多,基本也了解行情,也不用就地还钱策略,就是说卖价与买价都差不多,两者差距小了,就更容易成交了。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这种交换形式又起了变化。商品的价格由卖方出价,买方并不还价,就是说价格由卖方来定。表面上看,价格只由卖方定似乎是卖方占了便宜,其实不然,卖方定价是即要考虑成本和利润,也要考虑到竞争、考虑供求市场行情,因而是不能定出过高价格的,否则商品卖不出去了。
另外,买方有买与不买的权利。你认为卖方的价格物有所值(性价比高)就买,反之就不买。总之买方也有选择权。现在无论是有名的商场或者超市都采用这种形式。这种形式使交换过程减少了很多麻烦,易于实现商品交换。
前面讲的交换中卖出价的底线是成本加适度的利润,这些买方当然不知道,但买方也有自己的底线。出价时除了就地还钱以外,决定其最后成交的就是依据自己的底线。
买方的底线有:(www.daowen.com)
1.收入的多少。收入多的人往往轻视价格重视质量,以现在的高级烟酒为例,卖价往往高出其成本价格几倍,甚至十几倍。但高收入人群不在乎这些,还是要买。
2.所需商品的刚性与弹性。刚性消费品比如生活必需品,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消费品是刚性的、必需的,明知卖价高也要购买。弹性消费品则是指那些可消费可不消费的商品,这类商品价格高时可以少买或不买,价格低了就多买,购买数量甚至超过其实际需要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贪贱吃穷人”。西方经济学有一分支是专门研究这类弹性商品的学问的,叫弹性经济学。其中又分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等。
3.取决于个人消费偏好。好茶的不入酒市,好酒的只要酒好,不在乎价格高低。“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可以算作这方面的代表人物。
总起来说,不论买卖双方有什么不同,双方成交的价格都是讨价还价、互相均衡的结果。所以此类成交价格叫均衡价格。
那么,上述的价格均衡过程是不是我们过去学习过的价值规律呢?我认为两者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相同的一面:价值规律的内容主要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这里的价格是指生产价格,即生产成本加适度的利润。市场价格又称交换价格,交换价格除由生产价格起绝对作用外,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求过于供,市场价格较高;供过于求,市场价格较低。其实,所谓价格均衡的过程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均衡价格是供求双方认可的成交价格,这个价格是不断变动的,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变化,今天价格较低,明天价格可能就较高。说白了,均衡价格的过程就是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成本+利润)波动的过程。所以,就此来说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内容几乎完全一致,只是表述方法不同而已。不同之处就是市场经济不用价值规律这个用语。不但不使用价值这个概念,连“规律”二字也不提,按理说不说价值规律,说价格规律也可以,可是也不这么说,而用价格均衡来表示价格波动的过程。
价值规律与价格均衡的不同点是就是价值规律只着重生产方(供方)来表述,对需求方则不表述,它不说交换价格(市场中的成交价格)是供求双方均衡,讨价还价的过程,而说交换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动围绕生产价格而波动。这样需求方面的作用就看不清楚了。从逻辑上看,价值规律表述虽不全面但更为严谨。从现象来看,均衡价格更符合于市场价格形成的实际状况,但“均衡”二字总觉得不太清晰,有人甚至把它误认为是“平衡”,甚至说出“在供求关系作用下,每次均衡都是不均衡,不是真正的均衡”这样的话来,实在可笑。因为均衡价格是动态的。由于供求关系变化,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也不断变化。一斤猪肉的价格可以是8元、10元或15元等,都是均衡价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