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这个问题要从经济的起、终点开始。根据前面对生产消费的论述,我们说对于起终点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对应表述:一是生产与消费,二是生产与需要,三是供给与需求。但是,因为供给与需求的对应关系仅适用于市场经济,生产与需要又多适用于计划经济,而生产与消费则为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所共用,而且也适用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类,所以,还是把生产作为起点,把消费作为终点来进行探讨。
生产是一头,消费是另一头,把这两头连接起来的就是交换。交换是市场经济中联系生产和消费(在市场经济学中应该是供给与需求)的桥梁和纽带。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甚至计划经济中,生产和消费共处于一体,没有交换这个中间环节,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经济也可以自动运行。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是各种经济形态中最初的形态。存在时间最长,到底有多长,至今说法不一。任何一种学说似乎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当我们说某一概念时,都是绝对的、纯粹的、不含其他任何杂质的,比如说自然经济时,就假定为现实的社会中全部都是自给自足;说市场经济时,就假定现实社会中全部都是市场经济。而现实的社会中,实际并非如此,比如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市场经济出现后,它的“残余”现象到处可见。到今天,这种残余现象也还是局部存在着。所以,一个概念只是描述了当时的主流现象,只是一种抽象。没有这种抽象概念,没有这种绝对的分类,有些事情就说不清了。所以抽象的概念虽然不是十分完美,也还是非得这样做不可。当然这是题外话。
在自然经济中,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自己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不与外界发生任何经济联系。最初生产什么呢?从需要的角度看最主要的需要就是食和衣。没有食人就得饿死,没有衣也不行,因为人类不像鸟兽类有丰厚的羽毛,可以御寒御暖。生产食物主要由男子承担,生产衣服的任务则女子承担,简单的说就是男耕女织。中国文字真有意思,什么是“男”?上田下力,男子就是耕田的劳动力,至于“女”字更是形象的描述,它的形象就像一个正在扶机织布的人。我国有个神话故事牛郎织女,可以认为是自给自足经济的形象写照。
说是自给自足,在具体生产的诸多产品中,是很难做到每一类产品的生产和需要完全相等,很可能某一类产品生产过多了,自己用不完了;也可能出现生产过少了,满足不了需要了。怎么办呢?产品过剩了就慷慨仗义无偿地送给别人,少了就向别人去要或借。杜甫有诗云: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意思是种樱桃的农民无偿地送给他一笼樱桃。陆游还有诗说:岂惟饥索邻僧米,真是寒无坐客毡。意思是没有米吃就向临近庙里的和尚去要、去借。都到了唐朝了,还有这种无偿赠予和乞要的现象。有人总是说我国古代民风淳朴,人心眼好,与今天相比真是大不一样了。
生产的某种产品多了靠赠予还得找被赠予对象,你赠予他,他赠予你的互相赠予倒不如两种产品的交换,互换的好处就在于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多余的产品处理掉又能换回自己短缺的产品,也可以说是互利共赢。怎么样才能找到这个可以进行交换的对象呢?于是大家选定一个时间和固定的场所去进行交换。这种交换的场所就叫市场。“市”就是交换的意思。因此可以说自从出现了在一定场所交换物品的地方,人类就进入了市场经济阶段。这时的产品也就成了商品。以物换物很不方便,于是就逐渐找出一种可以和任何商品方便交换的物品做一般等价物,这就是货币。货币出现的整个过程,任何人也没有马克思讲得更清楚、透彻、精辟了,它的高妙之处就在于这种表达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把货币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用逻辑式表现出来,这是具体的赞誉表述。我倒认为可以用抽象的赞誉语言来表述,那就是“惟妙惟肖、精美绝伦、无与伦比”。因此,关于货币产生过程就不必由我再论述了。欲图了解货币产生的过程不用看资本论,看政治经济学就可以了。
由于交换方便的需要,货币是必然要产生的,但是由什么东西来承担这一重要角色,则是市场的选择,是由交易者的“选举”产生的。先后担任这一角色的很多,如贝壳、羊皮、铜、铁等等。实践证明,它们的资质都不行,各自“出了一段时间的风头”,都相继被赶出了货币历史舞台,选来选去最后这一角色就落在金银身上。黄金白银为什么最适宜担当货币这一崇高角色?马克思一语道破:金银非天然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就是说黄金白银不是生出来就是货币,它也是一般商品,之所以能充当货币这一角色是因为其资质好:体积小、价值大、易分割、耐腐蚀,且金灿灿、白花花地外貌又深得人喜爱。因此,市场就选择它们充当货币角色。更有趣的是,不仅中国市场,而且外国市场也是一样承认它们充当货币的地位,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这样看来,金银充当货币角色应当是完美无缺了吗?非也。实际经济运行中暴露出它们也有缺点。比如由于它们的身份太“高”,价值太大,不易于进行日常生活的小宗交易,用起来就得切成极小的块儿。再如,用的时候还得用衡器进行称重,太麻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人们就想出一个办法,把它们铸成型,这就是铸币。不同的铸币都有一定的分量,比如中国的银圆,以“袁大头”为代表,每一元的重量是七钱二分,银九铜一。按理说,铸币在流通中也应不被磨损才能保存其价值,可是实际流通中,人们却忽视了因钱币磨损而损失的重量。磨损了的重量的货币仍然可以代表足值的货币来流通,于是铸币就成了一个个价值符号。既然是个符号,就完全可以用纸币来代表它,于是纸币取代了金银的地位,把金银“赶下”了货币历史的舞台。
我国是把纸币作为货币的最早的国家。北宋时期的纸币称为“交子”,明朝也有一段时间把纸币作为货币,可是时间都很短,由于人们不承认,很快就消失了。为什么人们不承认?历史上没有讲。我想可能是由于他们不知道发行纸币的先决条件是有足够的金银作为纸币的后盾。要使他们认识到,纸币就是为了方便流通的价值符号,一元纸币代表一块现大洋。你如果不喜欢纸币,发行单位就可以兑换成等值的现大洋。这叫“信用”。有了这个信用,人们就可以放心地使用货币了。发行纸币还必须遵守另一个条件,就是不能多发,也不能少发,用金银时发行多少金额的货币,纸币总量的票面价值也应该与其相等。这一条数量限制很重要,它保证了纸币的价值。纸币不像金银那么难于生产,如果随便开印刷机,发行数量没有限制,纸币就会很快贬值。
货币(不论是金银币还是纸币)发行数量应是多少呢?按理说应是与市场上供给商品的总价格相等。可是由于货币在一定时间内的周转速度不是一次,而是多次,所以其发行数量应该是市场商品的总价格被货币的周转次数来除就可以了。
比如,总价格为1万亿,周转次数为4次,发行的货币就应是2.5千亿。
纸币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信用。信用度最高的就是国家,由国家来发行纸币,纸币就能真正代表金银起到货币的作用。
然而,纸币虽然更便利,还是难免由于其资质太低而必然产生的缺点,那就是贬值的可能性极大。如何看待纸币贬值?我认为有两种:一种是恶性贬值,一种是良性贬值。恶性贬值就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可能变得完全没有一点价值,如1948年国民党政府发行的金圆券,发行时能买一头牛的货币,很短时间内就连一个牛毛也买不到了。恶性贬值会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另一种是良性贬值,“良性”两个字可能有人不承认,但是我还是要坚持,就是从市场经济发展来看,货币的适度贬值对经济发展还是有些好处。为什么?适当贬值就是使物价适当上涨,物价上涨了,由于怕货币贬值就想把钱花掉,变成实物。俗话说“买涨不买落”就是说的这个道理。货币适当贬值又会促进生产。生产厂家看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价格越来越高就会更多的生产出产品,也可以叫“卖涨不卖落”。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同样看待贬值这一现象的。总的来说,适度贬值就有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普遍地存在着货币适度贬值的现象。
有些人对货币适度贬值也是不满意的,我就听到有人这样说:市场经济好,一块顶一毛;计划经济坏,一毛顶一块。这是不是事实?是事实。但是你联系到自身的收入再想一想,计划经济时,人们的最低工资是每月20元左右,现在最低工资亦将近2000元,增加了近100倍,按一块顶一毛来算,现在2000元就能顶计划经济时的200元。货币虽然贬值了一些,可是你的收入大幅度提高了,生活大大改善了。这一点是人人都会明白的。
话说回来,我们再看看纸币的命运。纸币是由具有高度信用的国家发行的,自然能站稳脚跟了。虽然如此,我从现实中感受到纸币从出现到逐渐消亡的征兆。当然这个消亡是指纸币作为货币基本形态的消亡,而不是指货币的消亡。现实中,大宗货物交易中,转移支付已经不用纸币了;生活消费中很多商品到大商场去购买也不用纸币了,只有小型市场上还用纸币,但也逐渐在减少,工资的发放也不用纸币了等等。用什么?只用一张银行卡或手机就都解决了。因此可以说由于科技的进步,“卡”的出现,手机的出现,纸币迟早会被赶出历史舞台。为了免被误解,我再强调一遍,我说的是纸币消亡只是指它作为货币的具体形态的消亡,而不是指货币的消亡。纸币消亡了,货币仍然存在。只是一些货币名称(如人民币、美元、英镑)和数字了。写到此处,我对于纸币的消亡以及对于所有货币形态的变迁及其消失深有感触,感赋二首。
其一,纸币消亡曲(顺口溜)
运去黄金失色,(www.daowen.com)
时来纸也生光,
美元英镑巧梳妆,
妖得人神魂飘荡,
梦也成双。
好景不长,
卡儿奋起千斤棒,
咣当啷,
震碎了脂粉,
击脱了华裳,
回归本相,
原来就是纸一张。
其二,货币形态消亡诗
货币娇娃几易颜,
各领风骚数百年,
都将形态埋尘土,
只留空名在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