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7月28日,对王氏三兄弟而言,是一个改变他们一生的最重要的日子,其后也成为均瑶集团的起点。随着一架“安-24”型民航客机从长沙起飞并平稳降落在温州机场,中国民航的历史就这样被这几个温州打工仔改写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三兄弟奔波大半年,盖了100多个图章,批文摞起来有十几公分厚,硬是在中国民航格局壁垒森严的大门上撬开了一条缝,承包了“长沙—温州”的航线,开创了中国民航史私人包机的先河,并从此得享“胆大包天”美誉。
此举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许多个“第一”,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标志性符号。那一年,王均瑶25岁,王均金23岁,王均豪19岁。
王均豪清楚地记得,当时必须凭借县团级以上开的介绍信才可以买飞机票,而他们都是跑业务的村民,怎样才能有买飞机票的资格呢?为此他们只能挂靠一家处级单位。均豪带着介绍信去长沙,长沙飞机场售票处的主任吓死了,说你怎么可以在这里干犯法的事情?均豪回答说,我们每一个人出来都是带空白的介绍信,我们今天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开。主任说你在我们这里开不行,均豪于是说,那我到门口去开。这在温州是允许的,所以均豪并不怕。
原本,三兄弟都准备坐那趟航班回老家,没想到机票销售情况很好,客人来了48位,达到了这架苏制飞机的最大载荷。均金只好和弟弟均豪让出自己的座位给客人。两人怀着既怅然又兴奋的心情,看着首次包机飞去,留下了一个“不算遗憾的遗憾”。(www.daowen.com)
包机事件过后,中外记者蜂拥而至赶到温州龙港镇,逢人便问:“王均瑶是谁?”见到王均瑶又问:“你爸爸在不在?”因为人们无论如何不能相信,眼前那个大大眼睛圆圆脸,像个中学生模样的青年居然缔造了历史。然而外表虽年轻,内心已沧桑。
当时媒体一报道农民包机,民航总局真的派人来查封了,可是查来查去,因为王氏三兄弟的一切经营都是遵照市场行为规范来的,所以并没有查出什么问题。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民航改革开放跨出重要一步。三人渐渐领会到国家政策的重要性。
三个农民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风云人物,其背后隐含了怎样艰难困苦的历程?创业初期究竟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顶着多大的压力?外人无从知晓。王均瑶自己曾说过:“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不能只靠胆子大东奔西闯,也不可能是在学院的课堂里说教出来的,他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长大。”王氏三兄弟的创业史就是最好的佐证。
1992年,王氏兄弟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民营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公司,接连开通了100多条航线,造福了异乡打工人,创造了载入中国改革开放史册的一系列“包机”事件:最早是“包”一条航线,后来又入股了东航武汉公司,再然后是自建了一家航空公司——吉祥航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