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形成过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一时期马克思用“异化”来描述劳资关系,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产生的标志,但是这一阶段马克思还没有形成唯物史观,没有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来分析劳资关系。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巨著《资本论》中,这部著作系统、科学地分析了劳资之间的对立。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提出阶段、成型阶段和成熟阶段。

第一,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提出阶段。马克思在他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异化劳动的理论,劳动是人的本质,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产品变成异己的力量,支配着活劳动。劳动者已经丧失了人的本质,劳动者成为资本家获取利润的机器,他们沦为资本的奴隶。在《神圣的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分析工人阶级的地位时提出,他们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异化中的生存状态进行对比,资产阶级在异化中不断肯定自我,而由工人结成的无产阶级在异化中不断地否定自我。无产阶级要摆脱现在的生存状态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私有制是劳资对立的根源。这一时期马克思用“异化”来描述劳资关系,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产生的标志,但是这一阶段马克思还没有形成唯物史观,没有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来分析劳资关系。

第二,19世纪40年代末至19世纪60年代初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成型阶段。在1847年刊行的《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揭示劳资的对立,他认为劳动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劳动作为特殊的商品,它创造的价值和它作为商品本身的价值是不相等的,高出劳动商品的价值差额就被资本家占有,这就是资本家剥削的秘密。马克思在1847年底出版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对《哲学的贫困》中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马克思初步将劳动和劳动力有所区分,并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的有关问题,他深刻剖析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即剩余价值来源于劳动能够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马克思在1858年8月完成的《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严格将劳动与劳动力进行区分,明确提出劳动者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同时马克思对劳动的二重性作出了论述,这一时期还没有形成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完整的、成体系的理论,也没有提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概念。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劳动二重性的有关内容。马克思认为把生产商品的劳动看做是“特殊劳动”,同商品的使用价值相连,把生产货币的劳动认为是“一般劳动”,[8]同商品的价值相连。(www.daowen.com)

第三,19世纪60年代末至19世纪90年代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成熟阶段。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巨著《资本论》中,这部著作系统、科学地分析了劳资之间的对立。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过程的分析,揭示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恩格斯在评价《资本论》时谈道:“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