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大的跨国公司在技术、资金或是规模上存在垄断优势时,可以对其他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不具备垄断优势的企业不能对外直接投资。该理论认为,一国应该将在国内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但在其他国家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可能与当地的技术更相近,更容易被接受,因此,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可以解释日本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现象,并且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供借鉴。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一)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海默(1960)在其博士论文中解释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动因时提出的,前提是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当大的跨国公司在技术、资金或是规模上存在垄断优势时,可以对其他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不具备垄断优势的企业不能对外直接投资。之后的学者在其基础上就垄断优势的来源进行了广泛分析。垄断优势理论为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对美国企业大规模的投资行为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但该理论不具有普遍意义,缺乏动态分析,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且无法解释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为什么选择投资而非贸易的方式参与国际市场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弗农(1966)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的。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研发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不同生产阶段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发展战略和生产区位选择也不同。产品的研发阶段主要发生在研究水平较高,研发资金充足的发达国家,此时发达国家有垄断优势,产品的替代品很少,因此主要是通过出口的方式进行;在产品的成熟阶段,生产技术日趋成熟,随着产品规模的扩大,技术溢出作用使创新国的垄断优势减弱,此时应该向发展水平类似的发达国家外直接投资,一方面绕开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可以控制成本;最后进入标准化阶段,产品的技术优势完全丧失,此时创新国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利用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三)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可以追溯到科斯(1937)关于交易成本及企业边界的界定,交易成本的增加会促使企业内部市场替代外部市场。系统的内部化理论是由巴克莱和卡森(1976)和拉格曼(1981)提出的,认为跨国公司为克服市场不完全造成的技术溢出以及交易成为过高的问题,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外部市场变成内部市场,进行一体化经营。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二战以来跨国公司规模的迅速扩张,更接近现实,但缺乏对外部因素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分析。(www.daowen.com)

(四)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针对20世纪6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的异于美国对外投资的现象,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主要用来解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该理论认为,一国应该将在国内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但在其他国家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可能与当地的技术更相近,更容易被接受,因此,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可以解释日本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的现象,并且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提供借鉴。

(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邓宁(1981)是国际投资理论的集大成者,其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借鉴了垄断优势理论关于投资动因的分析以及内部化理论关于投资决策的分析,试图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三个方面全面探讨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方向和决策问题。所有权优势包括垄断优势、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及跨国经营优势等。内部化优势主要表现在对交易成本的减少方面。区位优势在于分析企业的选址问题,该优势主要包括要素禀赋情况、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交通运输是否便捷、政治环境是否稳定等。邓宁对企业的国际化方式选择也进行了分析,只有企业同时具备三种优势时才会对外直接投资,当具备所有权和内部化优势时,企业会通过出口的方式参与国际市场,当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时,会选择技术转让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