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模效应导致区域农业生态产业的集聚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作为新的产业模式受到国家及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政策导向及其本身的投资增值性行为,其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集聚倾向性。农业生态产业相关资源在一定区域内集聚,极有可能产生空间集聚效应,即农业生态产业集聚不仅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等方式缓解市场摩擦,带来规模经济效应,而且还能够产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溢出,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促进本地区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讲,农业生态资本投资行为作为根本性的创新主体,通过率先创新将新的科学技术和制度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他众多区域通过学习和效仿新的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成果,将推动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创新效应进一步扩散。对于微观主体,企业通过不断地对原始创新成果进行优化改进,进一步产生乘数效应、增值效应和优化效应。
(二)示范效应导致邻里效仿投资模式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作为一个新的投资模式,其投资规则、产业体系、政府管理模式创新都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通过对局部地区或某些部门、领域的农业生态资本投资试验,总结成败得失,完善改革方案,寻找规律,由点及面,把解决试点中的问题与攻克共性难题结合起来,努力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从而为更大范围的改革实践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例如浙江“丽水山耕”、福建南平“生态银行”都是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成功试点,其对周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示范作用能够引领本地区和周边区域生态农业发展,让农村的好山好水都能转化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资源。
(三)协同创新效应,提高区域投资效率(www.daowen.com)
区域协同创新效应是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生态溢出的最重要表现,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上的科技及制度创新、行业生态技术的研发创新和农业生态技术的推广,微观层面上的农业企业或农户的技术创新等方面。区域协同创新在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生态资本投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以节约成本、增效技术、生态循环模式、绿色标准规范为主攻方向,依靠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绿色生产、种养循环、生态保育和修复治理,能够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构建高效、安全、低碳、循环、智能、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实现“三个转变”。有力支持退牧还草、退耕还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流域治理,推动建立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农业新格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区域技术创新对本区域和邻近区域的农业生态资本投资产生推动作用。一方面,农业技术在提高本地区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水平的同时也对周边地区形成扩散效应,邻近地区吸收外来的技术及经验,从而获得更高的效益。另一方面,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农业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也得到了提高,从而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态资本投资收益,引发邻近区域的绿色模仿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