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及环境严重污染问题愈发凸显,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护理念和环境保护运动应运而生,资源和环境有价的思想开始萌芽,环境资本的概念也逐渐形成。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资源环境对生产生活的约束,自然资源连同自然环境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自然资本的概念被提出。自然资本概念的提出得到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研究人员的积极响应。随着研究的不断拓展和不断深入,生态资本的概念进一步被提出,尤其是1987年布伦特兰委员会提出“环境和生物圈是最基本的生态资本”之后,生态资本理论就生态资本概念、属性和价值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发展(严立冬等,2009)。
生态资本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是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现阶段生态资本理论研究成果而论,国内刘思华和严立冬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其生态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1)生态资本的概念和基本构成。刘思华(1997)最早提出生态资本的概念及其构成,指出生态资本是存在于自然界经过人化并可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自然资产,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产。严立冬等(2010)指出生态资本的构成要素包括生态资本使用价值、生态资本产权、生态技术和生态市场等。马兆良(2016;2017)认为,生态资本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供给服务,生态资本向社会提供各种食物、纤维、水资源、药材等物质而直接参与经济生产;二是调节服务,如气候调节、水体净化以及水土保持等服务,这一类服务多以间接的形式参与经济生产,但往往在保障正常生产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三是文化服务,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教育、科研、旅游和娱乐休憩等活动的资源。生态资本的外部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生态系统服务能够促进健康水平提升,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
(2)生态资本的形成过程以及生态资源、生态资产与生态资本的关系问题。严立冬等(2009)指出生态资源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具有生态服务功能或生态承载能力的各类自然和人工要素;生态资产是具有明确所有权且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效益的稀缺自然资源;生态资本则是具有资本增值性的能产生未来现金流的生态资产。同时,严立冬等(2009)分析了生态资源、生态资产和生态资本之间的关系:生态资源只有具有稀缺性,在产生效益和明晰所有权时才能转化为生态资产;生态资产的所有者只有在能自由有偿转让生态资产并获得其未来收入流时,生态资产才能转变为生态资本,且生态资本是生态资源的最终转化形态。(www.daowen.com)
(3)生态资本运营方面。邓远建(2011)认为生态资本运营就是将生态资源和环境作为资本,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生态资本运营机制框架体系包括生态资本运营的积累机制、转换机制、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严立冬等(2009)将生态资本运营的理念运用到农业领域,认为农业生态资本运营是指在农业生态化发展过程中,将农业生态资产作为生产要素通过自然和经济再生产过程实现其形态和价值转化,达到农业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为最终实现农业生态资本长期收益整体最大化而进行的全部经营活动和管理过程。严立冬等(2011)对农业生态资本积累机制与相关政策进行了有益探索;严立冬等(2015)对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收益持续量的约束条件和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指出需要农业经营者加大投入才能在农业生态资本运营的动态收益中获得最佳持续量。
生态资本及生态资本理论的提出与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将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资本等同视之,不仅可以逐渐改变人们的财富观,更是对资本概念与理论的扩充,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就本研究而言,生态资本及其理论为研究农业生态资本投资的生态溢出效应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