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小笼先生快餐连锁店的发展历程

小笼先生快餐连锁店的发展历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访谈者姓名:赵化建年龄:33岁性别:男受教育程度:中专先前在创业园区采访的时候,就有人向我们推荐赵化建先生,他是连锁蒸品快餐店“小笼先生”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高青县第一个把蒸品开成连锁店的人。“小笼先生”前身为“仔仔小笼包”,初创于2007年,一开始是单店经营,后来凭借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餐品质量,一路向前发展,而今在山东已经有十几家连锁店。我们约在“小笼先生”银岭店采访赵先生。

被访谈者

姓名:赵化建

年龄:33岁

性别:男

受教育程度:中专

先前在创业园区采访的时候,就有人向我们推荐赵化建先生,他是连锁蒸品快餐店“小笼先生”的创始人,同时也是高青县第一个把蒸品开成连锁店的人。这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于是我们设法找到赵先生的联系方式,并在电话中表达了我们的采访意愿。

因为事先有过沟通,所以我们很顺利地来到赵先生的店里,红色门头上的图标就像“蒸功夫小子”,十分吸引人!我们推门进去,屋里的装潢干净整齐,员工们统一着装,柜台里摆放的食品种类很多,让人看起来很有食欲。我们注意到一张很大的风景壁纸,上面写着“故乡的味道”,这五个字让人顿生好感。

“小笼先生”前身为“仔仔小笼包”,初创于2007年,一开始是单店经营,后来凭借优质的服务和过硬的餐品质量,一路向前发展,而今在山东已经有十几家连锁店。我们约在“小笼先生”银岭店采访赵先生。

来到店门前,一个很年轻,看起来微胖但是很有亲和力的人刚好送顾客出门,得知他就是老板赵先生,这多少让我们有些意外!大家以为开十几家连锁店的老板,应该是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没想到这么年轻,而且穿着普通的运动服,一双运动鞋,还亲自送客人出门,真的特别“接地气儿”。

因为之前联系过,很快我们就聊了起来。

“您这个‘小笼’是杭州小笼包的意思吗?有什么来历吗?”

“不是,这个是我们自己研发的。我刚开始接触这个时,第一站去的是武汉,第二站是去天津了解‘狗不理包子’。因为北方的包子酱香味比较重一点,南方的就相对清淡,而且有点甜。后来就结合南北方的特点,于是有了我们的主打产品,因为是一笼一笼的,所以就取名为小笼。”原来是老板自创的产品。

“那我们就从您的手艺开始说起吧,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做包子的?怎么会有转行的念头?”我打算按照时间顺序问下去。

“2007年。我学历不高,中专读了四年,2003年中专毕业以后,就在厂里面做了四年的电工。在工厂那会儿最开始做高压,后来去车间,然后是电板维修。那时候就感觉这样的生活太枯燥,有点浪费青春。就打算开个店做点什么,无意中跟几个在武汉上大学的同学聊天,说到武汉有些小吃做得挺好。他们让我有空可以过去看一看,刚好那会儿我一个朋友的姐姐,在实验小学旁边有个店铺打算出租。”

“那您怎么打算做包子呢?这么多小吃,为什么选择包子?”我很好奇。

“那时候我侄子在高青县城里上小学,早餐都是吃路边摊。包子很不卫生,特别是里面的肉。你想想这么热的天,一大盆肉暴露在空气当中,一早上肉就会变质了,让孩子们吃特别不安全。如果我们做一个正规店,应该会有很大的商机。就是这样一个出发点,我当时就把店铺给盘下来了。但那时候年轻,手里没有钱,花钱比较多,又不会攒钱,所以后来是跟几个朋友一块儿凑钱,把那个房子给盘下来的。”

我疑惑地问道:“当时整个高青县都没有一个相对正规一点的包子店铺吗?”

“有一个,但是离学校比较远,在高青县的西南角,那个店生意挺好的。而我们当时考虑的是在小学周围开店,方便家长们接孩子上下学吃饭。那时候城管没有那么严,路边摊很多,所以就促使我把店面盘下来。把房子盘下来之后,就打算去外地看看小吃去,我首先去了武汉。”

“您跟我们细细说说您去武汉是怎么找师傅学习的。”

这时,赵先生搓了搓手,眯起眼睛来回忆道:“哎呀,那个也很艰辛。去了之后,前三天带着地图到处走,在路上碰到一个大学生,是淄博的老乡,我们很聊得来,他就说蔡家嘴那边有一个小吃街,让我去看看,然后我就去了。前几天去的店,要不就是要交一万块钱学费,价格很高,要不就是不教。最后是有一个年龄大点的人,姓沈,五十多岁,问我是哪儿的人,得知我是山东淄博人,说我胆子很大啊,敢一个人跑来这边学做包子。我就说,我是很诚心的,带的钱不多,一共就两千块钱,我能帮您干十天半个月的活,还有两千的学费,请您教教我。第一天他没同意,第二天他那里特别忙,有个桌子没有人收拾,碗也没人洗,我就直接去帮忙干活了,也没提学习这事。干到中午的时候,他说我干了活他也不会教我的。我就说没关系,我是感受感受这里的氛围。连续干了两天,他说我太诚心了,就教我了。”说到这儿,赵先生笑了,眼睛眯成一条缝。“当时他后面的一间房子里放了四张桌子,我就简单地弄了下当床睡,只有一床被子,我就在那里吃住学习。最后两千块钱他没收,但是我走的时候把它放在桌子上了,沈先生是个实在人。”

“当时您第一步就是考察,您的家人对这个事情的看法如何呢?支持你吗?”

“家里没有一个人支持,都反对。我是独生子,之前家里都是一直在种地。他们就觉得现在县城里有这么多人,哪有你做生意的份啊,能做起来吗?就是很不相信,挺怀疑的。那个时候我差不多是25岁吧,还没结婚,不过对象基本上已经定了。父母很不支持,我也没办法,于是我就想着退一步,要不就先结婚吧。结了婚之后就有钱了嘛!到时候让老婆把彩礼钱拿过来一起做生意。”

“你那时候好好的电工不干,打算出来做生意,你媳妇那边也同意吗?”我不禁打趣道。

“她还比较支持我,我们都年轻嘛,她也读了几年书,思想觉悟高点,就想着自己出来干点小事儿。我媳妇儿是在纺织厂上班,跟我一样都觉得在厂里面没有什么意思,也没什么前途。”

“于是你俩就打算一起开店铺做包子啦?”

“结婚第一年就开始做,大概农历十月份结的婚,十一月份店铺的门面就弄好了。那时候房租也便宜,总共盘下来两万多。我们俩的彩礼钱差不多有3万多块,基本上就够了。”

“那一开始开店有什么麻烦吗?”我觉得任何事一开始都挺不容易的。

“会有很多麻烦,一开始不懂啊,没什么钱,我们俩也想省钱,就想从市场上买便宜点的厨具,但是比较周折,因为省钱的话质量肯定不行。我们主要是做蒸包,蒸包要用到蒸包炉,但是新的蒸包炉得2000多。就商量想买个二手的,800多的应该能用,在市场上看的时候挺好的,人家水一放上蒸汽就出来了,那时候就感觉:哎!捡到便宜了。回来以后用了一天,第二天怎么看怎么不舒服,因为那个蒸汽管里有很多水垢,都是很厚的水垢,看着也比较脏,就想把它清理一下。清了一下午,把它清干净了。一加水就完了,漏了!原来那个孔就是靠水垢给堵住的。还有一个困难就是,我是从南方学的发面方式。一开始真的是信心十足开始做。但是后面的发展并不是这样。长江以南的温度、湿度跟北方不一样,结果做出来的包子跟石头一样。差不多有一周,白天不敢回家,晚上用摩托车拉着盛面粉的那种大麻袋,装一大袋包子,做得不成功的,发酵发不好的那些包子。特别丢人呀,你说拿去卖吧,人家一看就很难看。就只能收起来,拿回老家,分给邻居们吃,自己吃是没什么影响,就是死面了,本来想做发面,但是发酵这些东西根本没法掌控。因为南方就是按比例,发酵的酵母调好,到时候直接做就行。但是到北方来根本不适应。就感觉很丢人啊!每周回家一次,都拎着一个50斤的麻袋回去。你说挣啥钱?那时候一天的流水三四百。冬季,父母地里的农活也少。我们一家四个人在店里忙活,一天就能赚四块钱。去掉房租、电费和其他费用,就没钱了,有的时候甚至是赔钱。”

提到这些过往,赵先生的双手一直紧握着。

“那时候压力大吗?”我也跟着赵先生沉浸在他创业的故事中了。

“压力很大啊,真的。但还是得坚持,好不容易坚持到春节,包子铺那个时候也休息。过完春节以后,和以前工厂关系好的老同事一块儿吃饭,包括我做电工时的师傅也在。饭桌上他们就说我:‘你了不得呀!还自己做生意,我们还在工厂打工拿死工资’之类的。但是我那时候没法出声,因为只有我自己知道实际情况是什么样,连上班都算不上,一直赔钱。后来一块儿喝点酒,几杯酒下肚,说到我创业,我就抱着我师父痛哭!一开始开店本来也是想挣点钱或者是挣点面子,结果弄得这么差。人不喝酒的时候一般不会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那时候年轻,几杯酒下去,就忍不住哭出来了,那是唯一一次大哭,又委屈,然后有苦又说不出。因为家里极力反对我做这个事儿,最后我还是坚持去做,结果还没做好,身上的那个压力不是一般的重。虽然我老婆一直支持我,但是她的彩礼钱全部都花了,她也很心疼啊。尤其过年去岳母家,就感觉自己之前是很开朗、很喜欢说话的人,后来变成见谁都想低下头,不想抬头,不想看任何人,就是感觉自己对不住任何人!挺愧疚的。但是店已经租了,已经弄了,不可能不坚持下去。后来父母也觉得我们是上心地做这个事儿,虽然做得不怎么好,但是他们最终为了支持我,在正月的时候做了一个决定。”

“什么决定?”我连忙问道,越听赵先生的故事越想听下去。

“我一辈子都对这个决定印象很深。那时候我家种了二十亩的桃园,就是种桃子。第四年,春节过后正是上果的时候,老爷子拿油锯把桃树全给割了!就是为了支持我,所以不再种这个桃园。”

“为什么全割了?”我很震惊。

“卖也卖不了,因为是在黄河滩里面。1976年,黄河发大水过后,河道弯曲的地方,泥沙堆积出一片地,然后我爸就在那边承包了几十里地种桃子。这次就把这些全割了,把地租出去来支持我,差不多是破釜沉舟的意思。特别那个时候种果树桃子的人特别少,基本都是种麦子,以粮食作物为主,也有技术的原因,果树都承包不出去,就只能把它割了,根拔了。把地租出去,让他们再种粮食。当时我的感触很深,但是我爸也不会怎么表达,都把感情放在心里,就像后来我出去学习那次父亲也不同意,但是直到看见我把产品做出来之后有改进了,他也觉得还挺好,但是不会夸我。那之后我就想着要把事做好。”

“那这事儿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吧?”

“激励很大啊!转年过后就从亲戚朋友那儿问会做包子的人,通过各种途径问当地的发面方式,包括老面,拼命地学习,然后逐步有所提高。我还从网上找类似的教程,看怎么发面,同时高价请一些有经验的面点师来给我们指点,逐步改良。但是当地人的口味太清淡,就觉得不行,还是得出去学习,就去了天津。那个时候放暑假,孩子们放假以后店面会轻松很多,经营相对平稳的时候,我就把上半年赚的钱,全部拿出来又去天津学习。通过朋友找到天津杨柳青石家大院有个之前在狗不理做面食的老师傅,就找到他,跟他学北方的口味。”

“您那时候又决定出去学习,父母同意吗?”我不得不为赵先生这份勇气鼓掌。

赵先生咧开嘴很快说道:“直接不同意!说‘咱们已经有稳定收入了,你就稳定做就行了,你不要再去搞这个搞那个。挣一分钱不容易,起早贪黑的。’那时候3点半就起床,他们就认为你把这个钱挣到手,再把它花掉,这样的行为他们特别不理解。虽然父母的初衷是好的,但他们考虑这个事儿并不像我们考虑得那么长远,就想着能把钱挣到手就行。反正父母的态度就是我做什么决定他们都不同意!以前我说打算做连锁,他们也不同意,直到这两年,我开了这些店之后,才比较理解。”

“那您去学习之后呢。”。

“学回来之后,产品有所更新,生意也有点好了。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儿。”

“啊?又发生什么事了?”

“那时候我们租的房子是商品房,楼上是住宅。我们起得早,可能影响了别人休息,因为没有资金买先进的设备熬豆浆、八宝粥,我们就用油桶割掉一半做成炉子,用煤火那种。有一天早上,粥熬得已经差不多了。我们在包包子,楼上就突然丢下来一个大石头,正好砸在锅里。我们是在一二楼租的房子,人家三四楼是自己买的房子,按理说是挺影响人家的,但是我们自己也没注意到这些问题,没感觉到。”

“那时候你是什么想法?”

“我那时候的第一个感觉是,我们可能哪里做得不对。”

“您第一感觉不是发怒吗?”

“没有发怒,我就是想是不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好。但是我父亲是发怒了,就打算上楼去找人家,但是我拉住他说,算了算了。我就说想办法把邻里关系给改进一下,处理好,不能去硬碰硬。毕竟人家是买房子在这住,我们三四点钟起来肯定影响到人家休息了。而且用炉火烧煤冒烟会有灰尘,也会影响别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石头,赵先生首先并不是发怒,而是从自身找原因。但从一个听者的角度我也觉得害怕,听赵先生描述那个石头有一个16寸的蛋糕那么大,让人心里一颤。

接着赵先生说道:“石头扔了就扔了呗,我们后来就重新买设备再做。”

“那你后来有没有改进你这个店?想了些什么办法增加营业额?”

“干了第一年,因为那时候投资的所有设备都是二手的。到了第二年春节的时候,放15天的假,我又找了一个装修团队过来,把墙重新刷了一遍,那时候一年收入除去成本一万多,不到两万。后来就留下5000,拿出8000块钱来装修这个店,想把它弄得干净卫生些,还有就是换了很多东西。父母又不同意,他们很烦我这样一直折腾,说别人做生意开个店,十多年都不装修一次,你这才开了一年多又挣不到什么钱就装修,把钱扔进去,真是不理解。但是不理解也没办法,我就是想做就做呗。之前做的产品都太单一了,只做包子、馅饼,我于是又去济南学习了一段时间。我那两年挣的钱和花出去的钱差不多。第二年很平稳,逐步地上升,逐步上升后就觉得看到点希望了。然后我又想到装修,在想我们的店是不是太单调了?可不可以再加点什么东西?比如墙上再贴上壁纸行不行?我就把那个墙面又处理了一下,迎门的地方又做了一个超薄灯箱,厨房又安置了一台和面机。之前都是用手和面,一开始量不大,没想着用机器。不过我做这些吧,都不用说了,每次父母都很不理解。”说到这里,赵先生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给我们讲了一个他背着父母干的事儿。

“后来我又看到餐具用的都是一块多的瓷碗,我知道所有的餐饮店用的都是密胺餐具,就是我们现在用的砸不烂的这种材质。”赵先生起身亲自拿了这种碗给我们细心讲解:“比如你在学校里用的餐具是那种红色的或者黑色那种瓷具,用不了多久它里面的瓷就会被蹭掉,我就背着父母偷偷进了一批新的密胺碗,觉得更上档次一点,然后趁父母不注意,把瓷碗扔到垃圾桶里。”

“父母没发现吗?”我们觉得赵先生挺可爱的。

“面儿上就跟他们撒谎说,朋友过来吃饭不小心掉地上了,还有就说孩子太调皮,又摔坏了几个,洗碗的时候再砸掉几个,我就把仓库里早买好的碗拿出来,跟他们说用我新买的这个碗,挺便宜的,是塑料的还不怕摔!”真是没想到赵先生还有这么调皮的一面!(www.daowen.com)

“2009年的时候我们还获得了一个荣誉——‘山东风味名小吃’,是山东食文化评的。因为山东这一带比较注重搜寻各地的小吃,那时候他们就找到我,问我有没有意向去参加个比赛,只要是前三名,就不用交任何费用,还可以得到一个奖牌,我说行啊,就去参加了个比赛。”

“那去参加比赛,你有什么收获吗?”

“收获还是挺多的,让我增长了很多见识。山东省各个地方做面食小吃的人都去,做肉夹馍的、里脊饼的、煎饼果子的都去。去了跟人家一交流,就觉得如果我这个店加上其他一些东西应该会更好。那些人都挺好的,我做小笼包,他们就建议我可以加点蒸的东西,比如蒸的鸡蛋,然后孩子多可以加个汉堡什么的,我就说我不会做,他们就特别豪爽地说,‘我教你’。我年龄小,而且这个生意谁都不影响,又不是在同一个地方,所以他们都很乐意教我。回来了以后也一直保持着联系,经常沟通交流,遇到问题都可以问人家,好像自己的心里有底气了,遇到事也有解决的方法了。就是因为那次比赛去了一趟济南,让我的视野突然开阔了很多。感觉之前就是井底之蛙,什么都不懂,就以为把包子做好就行。其实做一个店面,并不是单单把产品做好。卫生服务,包括产品原料,都必须做到位,要做良心生意,我们就把那些不新鲜的原料都扔了。这是2009年的时候。”

“那您是怎么注册商标的呢?”我转了一个方向继续问道。

“这个还挺曲折的。到了2010年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这个事儿,打算注册商标。做包子做了差不多三年,我就感觉我这个事儿应该能做大,就想注册商标,想着继续扩大。一旦有机会出去学习,我都去学,包括技术的学习,管理的学习。2009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我就已经雇了两个员工,因为忙不过来。那时候日流水差不多1000元,感觉自己有点小成就了,有点成功的感觉,所以就打算注册个商标,当初为什么叫‘仔仔小笼包’,因为仔仔就是‘小’的意思。当时注册商标花了1800元注册一个类别,找的淄博的一个代理公司去注册的。那时候审核期一年,2010年的时候已经下来了,但是下来之后就说35类当中你注册不了,其他的没有注册上,给你注册了一个幼儿园托儿所的。那给我有什么用呀,给我一点用都没有。那时候什么办法都没有,就想着找一个实力比较雄厚的中介,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找到合适的,所以就把这个事放了一段时间。”

“其实之前我们也了解您这一开始是叫‘仔仔小笼包’,这改名字跟您注册商标有关系吗?”

提到这个,赵先生挑了挑眉毛,跟我们讲起改名的过程。“对,2012年左右,跟济南的那个餐饮联合会、酒店商会合作,去听关于连锁和管理的讲座,了解到山东济南有一个‘千惠知识产权’做商标注册。他们做这一块比较专业,我就联系了一个人问我那个商标‘仔仔小笼包’为什么注册不下来?他给我查了一下,发现已经有人注册了一个‘仔仔烤鱼’很出名,人家比我早注册了两个月。他跟我说因为出现重名了就得改一个店名,所以我就改成了现在的‘小笼先生’。”

“那您怎么找到现在这个商标的?”

“我一个发小在成都上学,他们学校有设计专业。我就让他找找他们学校设计比较好而且有过设计经验的学生,我给思路。我们的包子,包括其他蒸的东西,肯定要凸显出一个蒸的效果,而且最好以卡通人物为主。我就跟设计的同学说:‘您知道旺仔牛奶吧,那种比较调皮可爱的形象,还要有一点中国风,类似李小龙的那种真功夫造型。’几次交流后就设计出了现在这个造型,但是卡通人物的两个眼睛是睁着的,都很大。我就想办法让它俏皮一点儿,让它闭上一只眼睛,有点功夫的感觉。后来我们去注册商标的时候很详细,就是餐饮类加盟连锁类。35,48那两类我们全都注册了。而且Logo和下面的字都是分别注册的,还注册了一个知识产权证。这些加起来总共花了一万二左右。”

“商标注册后你想过一些宣传方法吗?把自己的这个包子推广出去。”

“首先我就跟我们家老爷子说去买菜的时候一定要买冷鲜肉,还有就是别人家的餐饮店去买肉都用黑色的袋子装,我用透明的塑料袋,不怕别人看。有很多的老头、老太太经常去菜市场买肉,看到就问这是干什么用,怎么买这么多肉?老爷子就说包子铺用,他们又问谁家包子铺用这么好的肉啊?老爷子就说是‘小笼先生’。这种口碑的宣传太好了,人传人就传出声誉来了,销量也上升了。”

赵先生像是一个获得奖励的小孩,跟我们分享这个创意时,眼神中满是欢喜。

“我们之前了解您是做中式蒸品快餐的,您是怎么想到的这个理念呢?”

“我现在就感觉‘小笼先生’这个店名取对了,因为出去学习,慢慢地自己的理念也改变了。我不能光做包子,我要做的是蒸品,因为蒸的方式最多有110多种。蒸这种方式不像煎炸炒一样,高温会让食品的一些营养有所流失,蒸能保持产品的原汁原味。世界上公认最健康的烹饪方式就是蒸。我们现在蒸菜蒸肉都上,小笼先生不光做包子,也做其他的蒸品。我们希望做中式蒸品快餐的领导品牌,两个老员工和我一起做,他们主要负责调料研发,逐步有连锁店之后就让他们去管理新开的连锁店。”

“那你现在开这个连锁店,有什么想法呢?比如怎么样把它做大?”

“我们现在的宣传力度还比较小,推广以及信息优化这些都做不了,所以就靠口碑宣传,开一个店就要成功一个店,不能把‘小笼先生’这个牌子砸了。我们现在一共有12家连锁店了,济南、滨州都有我们的连锁店。”

“那12家店的生意情况怎么样呢?”我们想问问现在的发展情况。

“销售情况最不好的店铺也在盈利。盈利最低的店,一天流水1000多,房子是30多平方米,夫妻两个人在做。盈利最高的店是在滨州,在一个医院旁边,地址是我选的,一天的流水是1.5~1.8万,现在滨州已经开了4家店,第5家正在商谈中。”

“那您现在已经有12家店,用了多长时间?”我不得不佩服赵先生发展的速度。

“从2014年开始做的,用了3年的时间。2014年开了第一家店,2015年才开了后面这些。”

“听说您还有一个百姓化的理念?”

“嗯,我们要做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的饭。2010年的春节,我去淄博看了一下那边做的早餐,慢慢知道了大体的模式。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得学习肯德基、麦当劳的装潢、档次和装修模式。那时候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想做一个店,让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山东的银座是连锁的超市,就像肯德基一样,在哪里都有店。当时就觉得他们做的档次很高,但是老百姓消费不起。特别是像我们高青,并不是所有老百姓每天都消费得起。淄博有一个连锁的馅饼店,一个馅饼4块多,一碗粥3块钱呢!”

“那时候是哪年呀,这样的价格应该挺高了吧?”

“那时候才2010年,这样的价格已经很高啦,我的包子只卖六七毛钱一个。那时候我多少赚了一点钱,就想着把店面装修成他们那样的风格。我想让老百姓每天都来吃,而且都能感觉很有面子,还能吃得好,我想做老百姓吃得起的餐厅。”

“干净卫生又高大上,又便宜还好吃的店是吗?”

“嗯嗯,对。让他们每天都能来消费,我们做的是细水长流的生意,所以在逐步改进。”

“那近两年的发展算是稳定下来了吧?”

“对的,这几年比较稳定,学习的机会也更多了。今年一共做了3家店。做得比较慢,没有团队去扩大宣传,所以就想老老实实地把每家店做好。”最踏实的方法,才是智者的长远之路。

“那你们对连锁店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跟我一起的那两个员工是搞研发的,平时也会开车去各个店研究、考核餐厅。每个餐厅有三次机会,我会派人暗访。首先是卫生,如果发现有卫生很不好的地方,或者是服务让人特别不满意的地方,我收到反馈后会给每个店的老板打电话,告诉他们发生的问题,并让他们及时整改。再去抽查,如果还发现同样的问题就记下来。如果连续两次出现同样的问题,管理费就翻倍;连记三次,就取消合作权,就是把小笼商标拿掉,也不再提供原料。这种情况下,要是再继续用‘小笼先生’这个商标就算侵权,加盟合同都写得很明确。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他们好,包括产品的质量我们也可以帮他们把好关,让他们去挣钱。说实话从一个加盟商身上挣的钱太少了,我只不过想把品牌做大之后细水长流。如果一个加盟商偷工减料不踏实地做,食品安监局发现最少罚5万,媒体曝光也会给品牌带来负面的影响。做就要做好,所以管理这些都要去操心。有时候我会不定期把他们组织到一块儿,我出费用跟他们交流。”

“其实你对管理这些也不是很懂,那么去做决定、做规划的时候会担心自己想的不全面吗?”

“怕,也是怕自己会做不好,但是我不怕的是挫折!我从2007年到现在10年了,经历了很多挫折,我现在就缺一个人帮我出推广渠道的方案,现在已经逐步在突破,网站、公众号都在做。之前做过一个比较原始的网站,我感觉不行就关了,觉得这些照片不能从网上搜,得自己拍照片,但是这样的话推进的速度就有点慢。”

“感觉您现在做了加盟连锁店之后,比以前更加操心了,您会觉得很累吗?”

“累肯定累,但是自己也很开心,就是痛并快乐着。虽然很忙碌,但是也会增加成就感。就算很累但是会很有干劲儿,就想一直把它做下去。”

“你们会怎样帮助加盟商呢?”

“加盟商的装修设计效果图,我们都会帮着出。装修的原材料我们会帮忙找,帮他们对比用什么原材料比较好,桌椅板凳从哪里进货更便宜。我们不会只说我们用过的,还要告诉他哪一家比较好,然后他们自己会去对比。我跟每一个加盟商都说货比三家,还有就是开业前试营业的策划,面食的培训,员工的培训等。一个店从开始装修到营业我最少去二三十次。”

“都是您亲自去?”

“是我亲自去,因为现在我还没找到一个我感觉还可以的人帮我弄这些,而且其实我现在还挺享受这个过程的。帮别人弄思路,一个地方又开几家自己的店,就觉得特别开心,太有成就感了。我觉得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地去做,我们每一个店推广的主题都是‘故乡的味道’。我和每一个加盟店的老板都说,我们的原料不用添加剂,其次就是把原材料弄得再好一点,比如多加一点肉。我们主打的是‘故乡的味道’这个理念,就是做出大家在家吃的那个味道,我不要求包子咬一口下去十里八乡都能闻到香味,太香了反而不正常。我们就是想让客人吃饱吃好就可以了,就像父母在家包的包子舍得放肉丁,舍得放好东西。为什么我们这个店能做十年?就是靠着这样实打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一开始您开包子铺这么艰难,想过转行吗?”

“还真想过,我在刚开包子铺的头一两年里还做过服装加工,开过麻辣鱼店。”

“您还做过服装加工?”我觉得赵先生的经历真的太丰富了。

“是啊,做牛仔裤,加工了有半年。就是在别的公司接订单,我们负责将裁剪好的牛仔裤用缝纫机加工成成品。但后来干活好的几个员工在春节期间跳槽了。

过完春节厂子又坚持了两个月,接的单利润越来越低,后来保证不了成本就不做了。2010年,我们在暑假期间做烧烤,做了两个多月,后来也不干了。”

“那时候您的包子店是继续开吗?”

“包子店继续开。早晨四点起来做包子,中午忙到一点多,下午睡两个小时,晚上一直熬到十二点。”

“您做烧烤挺拼的啊。”

“挺拼啊,当时认为能多赚一点是一点,烧烤不行了以后,还在路边炸过油条。”

“也是那段时间?”

“嗯。那段时间因为没有那么多客人,感觉一开始太难了,所以四处寻找出路,想自己干什么能挣钱,只要能挣就行。还去小区门口卖过早点。还有一段时间,就想:‘哎呀,太难了,自己创个品牌太难了,要不再改行吧。’就跟朋友开了个麻辣鱼店,我们一个人投了15万,真是下了血本啊,把之前赚的钱都投上了。挺踏实地做了一年,一开始生意好。我的理念是招小伙子,我店里的小伙子要全部理光头,从我开始,因为不会掉头发,比较卫生。包子店基本上就交给我老婆,因为那时候就已经可以正常运转了,但是我想再出来增加点收入,就投了这个店,投了差不多一年,生意还算不错。但是后来顾客,尤其是老顾客都反映,说我们这个做法不行,不适合当地人吃。又辣又麻,吃鱼吃到一半,嘴已经不是自己的嘴了,他们告诉我们这样干下去肯定关门,几个朋友都感觉太辣了。当时没有考虑到喜欢吃辣的人,后来就改了口味,整体的味道都偏清淡了,料少成本也少了,但是生意也不行了,开着开着就倒闭了。”

“您在设计商标的时候也接触过大学生,您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怎么样?”我想问问赵先生对大学生的看法。

“我就觉得吧,现在大学生纯学理论太单一,要多去实践,四年应该有一年多的时间出去实践。包括在学校能做生意、能兼职的话,我建议都去尝试尝试。尤其是做点小生意,这不代表你一辈子都做生意,哪怕在餐厅做两个月的服务员,你对人的看法整个都会不一样。我虽然学历浅,但是看现在很多大学生到了社会真的是什么事都办不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多跟人交流,特别是主动去聊天,可以增加一些阅历。”

与赵先生聊天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在交谈过程中他没有一点老板的架子,我们还会时不时跟他开几句玩笑,完全忘记了他是一个拥有十多家连锁店的老板。他活得潇洒而真实,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同时又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不断创新。赵先生所获得的成功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就像他说的:“我现在不害怕任何挫折,就算现在我不开店了,自己随便做点面食都能生活”。这是自信,是真正敢于尝试并咬牙坚持下来的人所必然具有的特质。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从爱好中寻求乐趣,同时不忘公益助人,如此多彩的人生,我们为之喝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