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与产物,而文化本质上又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而“以人为本”正是先秦儒学思想的主要内涵之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这首先表现在重人轻神的思想。先秦思想中否定天命、强调人事的思想经过不断的讨论,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无神论传统,也逐渐确立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后来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一直延续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与产物,而文化本质上又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而“以人为本”正是先秦儒学思想的主要内涵之一。陆卫明、吕菲(2017)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现部分摘录如下:[1]

《周易·说卦》中把天、地、人合称为“三才”,把人与天地并立。

孙膑兵法·月战》中强调:“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礼记·礼运》云:“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礼记·祭义》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www.daowen.com)

论语·乡党》中,“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与神和物相对的,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不是以神为本,也不是以物为本。“本”是根本,这是价值论意义上的追问,谁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因此,以人为本,就是从价值论上将人作为社会发展最根本的目标。

以人为本的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这首先表现在重人轻神的思想。在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和改造能力相对低下,因此面对无法把控的自然界,充满恐惧和敬畏,“天”成为主宰人类活动的神秘力量。因此一切重要活动,都要通过占卜的方式问天,以求上天的指示。周朝建立后,为了避免重蹈商王朝灭亡的覆辙,开始强调重民、保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2]。这种思想逐渐将对天的敬畏转移到对人的重视上来。儒家思想的代表者孔子继承和发扬了周代的传统,他提出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3]思想,强调了对人道的重视。先秦思想中否定天命、强调人事的思想经过不断的讨论,逐渐形成了中国的无神论传统,也逐渐确立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后来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一直延续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王阳明说:“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4]这种人为万物中心、心为天的思想将先秦否定天命的思想又更加推进了一步。

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人作为社会发展中的根本目标,即民为国之本。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管子,他指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5]在这里,管子提出了国家治理要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这种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周公旦,他提出:“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6]以民为本,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种重民的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正如荀子所总结的,“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7]正是看到了民众作为王朝兴衰的决定力量,历朝历代都会汲取前朝教训,不断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贾谊在论述治国大问题时指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武,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万世之本也。”[8]这种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逐渐成为历朝历代王道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是封建社会统治的一种手段,一种为君主统治服务的工具,但是其中重民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