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采购价格
优化采购价格是指企业根据自己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和销售成本情况,在规划好自己产品毛利率的前提下,倒推出自己原材料采购价格区间,对采购员采购价格进行硬性控制,超出价格不予采购。这种控制采购价格的方法一般情况指标较硬,弹性较小,易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运营,适应于一些短、快、灵的中小企业甚至是合伙或个体企业。
采购价格的确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是企业采购控制的重中之重。在确定采购价格时,应弱化采购人员与领导的个人行为,注重产品市场价格调查。一方面,利用网络平台,搜集采购物资的价格信息,着重了解和掌握商品的成本价及利润构成。另一方面,与各投标单位开展竞争性谈判方式。
企业采购部门要对所有采购材料建立价格档案,对每一批采购物品的报价,应首先与归档的材料价格进行比较,分析价格差异的原因。如无特殊原因,原则上采购的价格不能超过档案中的价格水平,否则要作出详细的说明。对于重点材料的价格,要建立价格评价体系,由公司有关部门组成价格评价组,定期搜集有关的供应价格资讯,来分析、评价现有的价格水平,并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评价和更新。
1.采购价格的计算公式
对于构成价格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必要时采取改进措施。这种方法,是以合理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及作业方法为基础,计算出采购价格。采购价格的计算公式:
P=M×a+t(b+c)d+f
式中:
P—采购价格;
M—材料的需要量;
a—材料的单价;
t—标准时间,即主要作业时间+准备时间;
b—单位时间的工资率;
c—单位时间的费用率;
d—修正系数,例如为了特急品而加班、连夜赶工及试作等;
f—采购对象的预期利润。
这种方法需要设定各项作业的标准时间,同时也需要计算出工资率及费用率。因此,应搜集有关标准时间的数值资料以及有关工资率及费用率调查资料,按各行业、规模大小予以分类,并加以统计。应预先决定修正系数及预期利润。
2.成本加利润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
采购价格=本地制造成本+进口成本+工程设计成本+安装成本+其他成本+合理利润
其中:
本地制造成本=直接原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制造成本+管理成本
进口成本=进口器材在国外港口船上交货价格×汇率+保险费及运杂费+关税
工程设计成本=设计人工成本+设计材料成本+间接费用(www.daowen.com)
安装成本=安装人工成本+安装材料成本+工具损耗成本+间接费用
(二)优化采购数量
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采购数量的多少也是重点控制内容。在采购数量上加以控制,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采购数量较多,占压资金较多,存货周转较长,同时还会增加材料的储存成本;采购数量较少,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生产,增加短缺成本,同时还会增加采购次数,增加采购费用。采取的一般措施为: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商品或劳务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方式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行为,也是企业短期资金的重要来源。商业信用产生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商品、劳务交易之中,是一种“自动性筹资”。之所以充分利用商业信用,主要是考虑采购材料的占压资金问题,而在采购材料时,要尽可能在双方信用范围内,延长采购材料的付款期限,以达到少占压采购资金的目的。这样无形之中就缩短了资金占压时间,提高了资金运用效率。从本质上而言,商业信用是基于主观上的诚实和客观上对承诺的兑现而产生的商业信赖和好评,供销双方一般彼此了解和信赖。商业信用有以下优点:
(1)商业信用容易获得。商业信用的载体是商品购销行为,企业总有一批既有供需关系又有相互信用基础的客户,所以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应付账款和预售账款是自然的、持续的信贷形式。商业信用的提供方一般不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作严格的考量,企业无须办理像银行借款那样复杂的手续便可取得商业信用,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急需。
(2)企业有较大的机动权。企业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决定筹资的金额大小和期限长短,同样要比银行借款等其他方式灵活得多。甚至如果在期限内不能付款或交货时,还可以通过与客户协商,请求延长时限。
(3)企业一般不用提供担保。通常,商业信用筹资不需要第三方担保,也不会要求筹资企业用资产进行担保。这样,在出现逾期付款或交货的情况时,可以避免像银行借款那样面临的抵押资产被处置的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受到限制。
但是商业信用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即商业信用由于缺乏社会的现实基础,没有相应的理论证明其合理性,没有制度的支持,缺乏合法性,它处于自然的失范状态。商业信用具有非恒定的独占性,也就是说,它会随着商事主体经营状况的好坏而处于一种变化的过程中,企业的不善经营和频繁的非诚信行为,完全有可能因此而降低甚至丧失商业信用。
2.利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是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外购或自制)的数量。当企业按照经济订货批量来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化。
假设原材料的全年进货量为A,每次进货费用为B,单位原材料储存成本为C,单价为P,则经济进货批量Q为:
也就是说,当每次的进货量为时,采购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最小。但在实际采购过程中,供应商为了多鼓励采购商大量采购,会在采购数量达到一定的数值时,给予适当的价格折扣,这就要求采购商在原有的最佳经济订货批量的基础上,重新作出决策。
当没有价格折扣时,采购总成本为:
T=A×P+A/Q×B+Q/2×C
当价格折扣为N%时,采购总成本为:
其中为供应商要求的享受到价格折扣时的采购量。
运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来决策材料的采购数量,主要是考虑进货费用与储存成本的最小化,其具体运用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才适用的,具体表现为:企业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存货的耗用比较均衡;需在假设不存在缺货的前提下运用等。
3.利用订货点法
订货点法是指对于库存的材料或配件,由于生产加工的原因会逐渐减少,当库存量降低到某一预先设定好的警戒点时,即开始发出订货单来补充库存,发出的订单所采购的原材料刚好到达仓库来补充前一段时期的消耗,此一订货的数值点,称为订货点。订货点采购就是在库存运行中,设定一些订货控制点,进行有控制的订货进货,使得仓库的库存量能在最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的条件下实现库存量最小化。也就是说根据保险库存的量来决定采购数量和采购时间。一般可以分为定量订货法采购和定期订货法采购。定量订货法采购是预先确定一个订货点和一个订货批量,然后随时检查库存,当库存下降到订货点时,就发出订货,订货批量的大小每次相同。定期订货法采购是预先确定一个订货周期和一个最高库存水准,然后以规定的订货周期为周期,周期性地检查库存,发出订货,订货批量的大小不一定每次都相同,订货量的大小都等于当时的实际库存量与规定的最高库存水准的差额。其两种模式都是以需求分析为依据,以填充库存为目的,采用一些科学方法,兼顾满足需求和库存成本控制,原理比较科学,操作比较简单。但是,由于顾客需求不断变化,产品以及相关原材料的需求在数量和时间上往往是不稳定和间歇性的,这使得订货点方法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可见其有效运用存在着前提条件。
订货点技术的优点在于,它是应用于独立需求物资进行物资资源配置的有效方法,主要适用于未来需求不确定的情况;在应用于未来需求不确定的独立需求物资的情况时,可以做到非常经济有效地配置资源。订货点技术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订货点技术特别适合于客户未来需求量连续且均匀稳定的情况。
订货点技术的最大缺点是,库存量太高,库存风险大;不适用于相关需求,即它在满足某个用户的需求时,不考虑它和别的需求的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内部生产各环节、各工序间的需求物料的配置供应,一般不能直接用订货点技术来完整地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