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效控制管理部门日常开支的方法

高效控制管理部门日常开支的方法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有差别定额制定方法”,是指在确定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成本支付时,将单项或综合定额标准采取分类分档的确定方法。显然,一旦制定了较为合理的控制日常开支定额,管理部门完成相应的“日常工作任务”就有了经费保障,至于在基本支出之外编制的项目支出上,就是“量钱而行”了。对于管理部门来说,控制日常开支定额的效率,意味着应用最小的成本保障管理部门的正常运转,完成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

高效控制管理部门日常开支的方法

正确认识控制日常开支,对规范部门预算编制与执行,控制管理部门运行成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规范部门预算的实践过程中,无论是组织并指导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财务规划部,还是其他管理部门,在对控制日常开支的认识问题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澄清这些误区,对正确理解、编制与执行基本支出预算,控制管理部门运行成本,提高管理部门绩效都具有现实意义。

从实际出发,合理界定“日常工作任务”的范围。从理论上讲,每一个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任务”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部门的控制日常开支也应有所不同,进而就应该是一个部门一个定额。然而,做到一个部门一个定额,不但成本高,甚至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满足预算编制与预算管理工作的需要,完全可以从不同部门运行的差别成本中找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成本项目,进而据此制定控制日常开支的定额标准。也正是由于寻找相同成本项目的方法不同,制定控制日常开支定额标准的方法才会有“有差别定额制定方法”、“无差别定额制定方法”和“有差别与无差别相结合的定额制定方法”这几种方式。所谓“有差别定额制定方法”,是指在确定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成本支付时,将单项或综合定额标准采取分类分档的确定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一种情况是根据部门所承担的职能不同,将部门分为若干类型,在核准各类部门工作量、占用的资产和相关历史数据的基础上,以资产或人作为测算对象,确定各类部门各定额项目的单项或综合基准定额,并在确定单项或综合基准定额标准的基础上,再确定相应部门的分档单项或综合定额标准。另一种情况是,为了防止部门之间的盲目攀比、产生矛盾,不将部门进行分类,而是将与人员或资产相关的项目,按照易被大家接受的方式(如职级)分为若干档次,再通过必要的测算,确定单项综合基准定额,并在确定单项或综合基准定额的基础上,再确定相应的分档单项或综合定额标准。第三种情况,就是可以采用部门分类与人员分职级相结合的方法制定相应的定额标准。所谓“无差别定额制定方法”,是指在确定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成本支付时,既不把部门分类,也不将定额标准分档,而是在确定“日常工作任务共同点”的基础上,采取无差别对待的办法予以确定。这里所说的“共同点”,是指尽管部门的职能有强有弱,任务有多有少,成本有高有低,但每个部门都要“开门”却都是共同的。基于这个“共同点”,可以将保证“开门”运转的支出作为确定控制日常开支定额的依据,而将有差别的其他工作任务都作为“特定工作任务”,并通过相关项目支出来反映。所谓“有差别与无差别相结合的定额制定方法”,是从实际出发,本着坚持公平、效率与和谐三原则,对那些容易分类分档的项目,采取分类分档的办法来制定单项定额标准,如差旅费就容易根据公务的行政级别来分档(因为不同级别的公务人员,其报销标准本来就不同);面对那些不易分类分档或者说可能造成矛盾的项目则采取不分类分档的方法来制定单项定额标准。

显然,一旦制定了较为合理的控制日常开支定额,管理部门完成相应的“日常工作任务”就有了经费保障,至于在基本支出之外编制的项目支出上,就是“量钱而行”了。这样,财务规划部将保障管理部门的正常运转作为公共支出的第一支出,千方百计地解决其他部门之所需;而管理部门则在项目支出的问题上,理解财务规划部的困难,树立量力而行、先急后缓、勤俭办事的思想。于是,财务规划部与其他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就相对和谐了。

从管理会计的角度讲,科学合理地制定日常经费定额,才是控制管理部门运行成本的关键

(一)合理制定控制日常开支定额的基本原则

合理制定日常经费定额,应从财力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公平、效率与和谐三项基本原则。所谓公平,是指任何一项定额标准,对各个部门来说,均应一视同仁,不能搞双重或多重标准。公平原则与和谐原则是相辅相成的,相对公平的定额,就会促进和谐;而实现和谐目标,又必须要求公平。所谓效率,是反映所获得的工作成果与工作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之间的对比关系。对于管理部门来说,控制日常开支定额的效率,意味着应用最小的成本保障管理部门的正常运转,完成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所谓和谐,是指制定控制日常开支定额,从方法到内容应注意尽可能减少矛盾,增进理解。

从主观上讲,由于经济环境的客观存在,管理部门必然有追求自身预算最大化的倾向;从客观上讲,管理部门的运行成本,的确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部门之间的差别,既客观存在,又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面对这种复杂情况,如何在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确实是制定控制日常开支定额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因此,在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同时,注意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好控制日常开支定额,协调好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和谐最大化、矛盾最小化目标。

(二)合理制定控制日常开支定额的基本方法(www.daowen.com)

控制日常开支定额,也就是控制日常开支的控制标准或目标。坚持公平、效率与和谐三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控制日常开支定额,对于既保证管理部门的正常运转,又切实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防止盲目攀比现象发生都很重要。通常,可从实际出发,依据有关的方针政策,财力状况及部门的业务性质、工作量、人员、资产等数据来制定定额标准。

1.实物费用定额与人员公用经费定额

所谓实物费用定额,是按照与实物资产挂钩,来确定相关费用的一种定额。每一项的具体费用定额,则根据实物测算用量及当前价格来确定。由于各部门所占有的实物资产情况不均衡,苦乐不均的现象比较严重,如何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制定好实物费用定额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所谓人员公用经费定额,也就是控制日常开支定额中可以与人员挂钩的相关定额项目。

2.单项定额与综合定额

从理论上讲,单项定额标准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在实际中可以通过理论分析的方式来测算单项定额标准,这种标准实际可以理解为是该项支出的标准成本(或目标成本)。而将理论分析测算的相关单项定额标准加总,就得到相应的理论综合定额,它也可以理解为是相应的综合标准成本(或综合目标成本),如控制日常开支综合标准成本(或控制日常开支综合目标成本)、基本经费综合标准成本(或基本经费综合目标成本)。实证分析用测算综合定额比较合适,也就是相应项目综合后的实际平均成本。将理论综合定额与实证综合定额比较,就可以制定出供实际运用的综合定额。

3.“有差别”与“无差别”控制日常开支定额

对于控制日常开支定额,无论是单项定额,还是综合定额,无论是实物费用定额,还是人员公用经费定额,都可以从实际出发,采取“有差别”或“无差别”两种方式来制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