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构建科学管理系统 实现精细化管理

构建科学管理系统 实现精细化管理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细化管理要求系统健康、层层完善,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必备两本书,一是战略红皮书,也就是营销策略;二是标准作业程序蓝皮书。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设计一个开放的、依靠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行动而自行运转的系统化组织,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求企业的员工要更新管理理念,而且还要求具有掌握信息技术条件下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的能力。

构建科学管理系统 实现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其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通过提升改造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管理,达到“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细化考核”的目标。其中,“精确定位”是指对系统的各个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精益求精”是指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力求尽善尽美;“细化目标”是指对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指标落实到人;“细化考核”是指考核定量准确、及时以及奖惩兑现。

现代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六精五细”,即培养企业精神、运用管理精髓、掌握技术精华、追求质量精品、精通营销之道、精于财务核(预)算(“六精”);细分市场和客户、细分企业组织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目标、细化企业管理制度、细控成本(“五细”)。“精”是经营管理关键环节,“细”是关键环节的主要控制点,精细化管理就是系统地解决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关键环节及其主要控制点的匹配性。

企业要做强,需要有效运用文化精华、技术精华、智慧精华等来指导、促进企业的发展。只有深谙和有效运用管理精髓的企业家或企业管理者才能使企业成功发展。这种精髓在于:企业需要把握好产品质量精品的特性,处理好质量精品与零缺陷之间的关系,建立确保质量精品形成的体系,为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创建品牌奠定基础。它的精密也在于:企业内部凡有分工协作和前后工序关系的部门与环节,其配合与协作需要精密;与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适宜性需要精密;与企业相关联的机构、客户、消费者的关系需要精密。管理依赖规则,规则需要具体化、标准化、数据化,格式化的规则才可以训练,训练提升素质才是改善和完善管理的必由之路。

当代细节管理研究的著名学者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指出:精细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细节决定成败。“魔鬼就隐藏在我们行为的细枝末节里”,这是对现代人的最中肯的忠告。精细管理,用精心的态度实施细致的管理过程,以获取精品,形成特色的成果。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能动为集体能动,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工作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登记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处理。精细化管理要求系统健康、层层完善,权力层层有,任务个个担,责任人人负。

精细化首先是进行周密计划。某家企业为了秋季订货会的成功,一年前就在全国选择了一个城市作为试点,全程拍摄了宣传图片,并对这个试验性会议做了很多详细的研究,市场推广部也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订货会操作流程手册”。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必备两本书,一是战略红皮书,也就是营销策略;二是标准作业程序蓝皮书。战略是作战指导纲领,它需要不断精细化和量化的战术,来具体、明确地表达。战术在实现战略时,每一个流程、动作和支持,都需要精细化和量化。

企业竞争的关键是比对方有更细致的市场渠道、销售渠道和工作流程汇报系统,建立正确的战略布局,进行有效的执行。工作系统和报表不是摆设,而是精细化的、具体的执行体现,它的连贯使用与各种数据分析和推理形成一个缜密、细致、完美的执行系统。销售就是把这些报表和工作系统变成具体的、市场化的精细化体现。

(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1.工作目标清晰化、明确化

清晰的工作目标是实现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明确管理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责任机制,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此外,除了有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外,企业工作目标的制订还必须合理,既要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又要满足客户的要求,否则目标难以实现。

2.工作方式科学化

泰勒认为,最好的管理就是一种真正的科学,它建立在明确的法则、规章和原理之上。只有在确立了科学的原则、原理、方法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构建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才可能真正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需求的管理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富有实效地加快企业工作方式科学化的进程。

3.工作组织系统化

一个科学的组织系统为企业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由于企业各业务部门各自独立地掌握各自部门的状况和管理信息,各业务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职责交叉和信息不畅通的现象。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设计一个开放的、依靠内部各子系统的协调行动而自行运转的系统化组织,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www.daowen.com)

4.管理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

企业为了实现好的效益,需要拥有必需的管理资源,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员工。员工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工作的开展,也对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起到制约作用。二是拥有开展工作所必需的各种信息资源。企业的各项工作必须具有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三是各类经费和资金,如交通通信器材、办公房屋和办公费用等。由于各种资源在实际工作需求中总是有限的,因而如何使各种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就成为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1.管理理念的创新

任何不适应都是从理念层面或者价值层面开始的,同样,任何变革也都是从理念层面或者价值层面开始的。因此,企业的管理理念再也不能一直扎根和禁锢于传统的观念、假设和政策上,必须获取和适应全新的价值理念,打破陈旧的观念,克服官僚习性和僵化的文化,营造积极创新的思维和态度,结合客观实际,努力吸收、借鉴成功经验,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实施企业精细管理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即创新管理理念。

2.提高管理意识与能力

所谓管理意识,是指管理者能够自觉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原理原则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在长期的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智慧、欲望和冲动。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求企业的员工要更新管理理念,而且还要求具有掌握信息技术条件下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当要求企业员工从思想上主动接受新的管理手段,提高企业效率。

3.标准化整合工作

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是以工作中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实践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对其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和规范,以获得最佳效益的工作。企业的标准化整合工作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管理范围内的所有管理事项,采用标准化原则进行协调、统一处理后制订并形成管理标准体系,把孤立的、分散的管理事项汇集成整体管理模式,形成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兼容的有机整体,使之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一致性。对企业工作的每个环节,各项工作的目的和工作方法都规定得十分清楚和详细,整合的目标是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工作目标。

4.实现信息、制度和人才的有效保障

企业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信息化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劳动方式的同时,也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日益成为一种重要资源,这已获得普遍共识。在这样的社会中,及时抓住信息就能把握主动权,而信息闭塞则势必会失败。信息意识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要有充分的制度保障,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度经济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德国学者柯武刚等人认为:制度的关键功能是增进秩序,秩序鼓励着信赖和信任,并减少着合作的成本。进一步说,制度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手段,离开了制度的管理必然是混乱的、高成本的。此外,企业的员工是第一要素,只有企业员工的素质得到提升,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落实,才能体现出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