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责任发展的历程中,多年来已有若干国际倡议、标准、指南等工具相继被采用。问题在于,一方面,应用者对于众多不同的社会责任工具难以获得全面、清晰的理解。另―方面,从应用的角度讲,现有的倡议、标准和指南中,没有一个是全面地处理了社会责任的所有各个方面的议题,每个工具都是从不同的广度和深度,分别集中处理社会责任的单个或多个方面的议题。对于一个全球化的市场来说,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有适应全球的指导准则,都要将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协同一致,使当今世界的社会责任及其核心主题和活动领域,在不同的情况下,有基本相同的规则和基本相同的理解。从SA8000到ISO26000,体现出在不取代现有社会责任倡议、标准、指南等工具的前提下,实现现有的社会责任倡议、标准、指南等工具的和谐统一,建立全球社会责任共识的基本平台的想法。
SA8000由SAI在1997年颁发,但直到2003年,SA8000才因为中国国内相关媒体的报道而引起舆论关注,相关咨询和认证机构在介绍该标准时,更是把其当作国际标准来宣传。实际上,SA8000只是一个国际化的标准,而不是一个国际标准。ISO26000则是第一个社会责任的行动指南,明确指出了社会责任的主体是组织,几乎所有类型的组织即责任承担主体都将受到程度不一的影响,既包括所有类型的企业,又包括各种类型的公共部门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指南同时指出,一个组织的社会责任就是组织对其决策及活动给社会及环境造成的影响所承担的责任。在遵守适用法律并与国际行为规范一致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期望,通过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组织及组织各种活动涉及的各种关系之中,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增进社会健康和福利。ISO26000既不是管理体系标准,也不用于认证,只是向组织提供社会责任的指南,可以用作公共政策活动的一部分。尽管ISO26000指南对组织不具有强制约束性,也一再强调并不适用于认证,但它的确对所有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而且就如何将履行社会责任要求融入组织提供了指引。因此,ISO26000是第一个真正关于社会责任领域的全球标准,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对社会责任概念的共同理解,第―次将全球范围的社会责任理念和实践进行系统总结,是全球智慧的结晶。
ISO26000不以认证为目的的这些特点,让ISO26000与大众所熟知的如SA8000等社会责任标准有着显著区别,改变了过去发达国家在标准开发中占主导地位的情况,采取一些措施支持发展中国家,使之有机会在同一个平台积极参与。从SA8000到ISO26000,标志着组织管理范式从单一责任管理为中心转变到以社会责任管理为中心的全面责任管理阶段。组织管理开始进入社会责任管理新时代。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不同
SA8000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停留在“是否应该做”这种道德层面,而ISO26000则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定义了社会责任,认为社会责任是“一个组织用透明、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对它的决策或者活动在社会和环境中产生的影响负责”,其性质是“对社会负责任的组织行为”,隐含着要求组织基于社会价值考虑组织行为的过程和结果。从该定义中可以看出,其已经转变为“需要做什么”这种实际要求,即组织应坚持问责、透明、道德行为、尊重法治和国际行为规范、保障人权以及尊重利益相关方利益等原则,把对社会和环境的考虑融入组织决策的意愿,确保组织决策和组织活动与社会期望相一致。因此,该定义是对传统社会责任理念、履行思路和社会责任行为的颠覆,在更高层次上回答了组织为什么应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的各种认识误区从此也开始得到澄清,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化发展从此有了共同的认识基础。
(二)适用范围不同
SA8000适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业、不同规模的公司”,并没有涉及政府、NGO及非营利性组织的社会责任。SA8000对社会责任的定义仅仅局限为企业社会责任,但是通过仔细阅读SA8000可以发现,虽然名义上是企业社会责任,但是认证内容基本上只涉及劳工保护,且SA8000的具体条款大多缺乏实质性衡量指标,实践操作过程中具有很大困难。加上各国消费者及社会各界对SA8000的了解不多,所以即便是美国的国家标准化组织(ANSI)也尚未承认SA8000标准。而ISO26000在这方面则取得了突破,它界定了社会责任的核心主题有七个方面,明确了社会责任的基本思路与基本原则,是站在全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思考得出的结论。ISO26000把CSR推广到SR,使得适用范围大为扩展,且该指南全面系统,适用于各种类型国家的各类组织。
(三)性质和功能不同(www.daowen.com)
SA8000标准是由发达国家民间组织制定并推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的。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而且SA8000以其隐秘性和欺骗性的条款往往诱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企业进入“认证陷阱”,其复杂的认证程序、高昂的认证费用、繁琐的认证手续必将大大增加企业成本,成为抵扣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从而充分达到了保护发达国家产业、削弱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的目的。黎友焕(2004)认为,SA8000作为一个认证体系,虽然其宗旨是好的,但是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不断被削减的今天,非常容易被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利用,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工具。而ISO26000属于行动指南,其明确指出“它不试图用于或不适用于认证目的,或者法规或合同用途。任何进行ISO26000认证的提议或接受ISO26000的声明均是对本国际标准的用意和意图的错误表述以及误用。由于本国际标准不包含要求,任何此类认证均不表明符合本国际标准”。这就有助于发挥国际标准的积极作用,从而避免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借口和说辞。
(四)在社会责任发展历程中的地位不同
SA8000是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过程中首个社会责任规范的国际化标准,它的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只重视资本、科技的发展,转到了以人为本、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的发展上来,它要求企业在赚钱的同时必须承担起对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而ISO26000则提出了社会责任的行动指南,是全球第一个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其不仅提出了社会责任的基本实践(一是组织承认它的社会责任,即承认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组织与它的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利益相关方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二是组织识别它的利益相关方并使其参与组织社会责任的承担与实践),还提出了社会责任的组织渗透,即要把社会责任融入―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将社会责任在组织决策和活动中置于优先位置,使社会责任成为组织的一致行为。它使得社会责任的关注点由企业向全社会转变,站的角度更高,考虑的问题更全面。
(五)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SA8000在为社会责任标准化积极探索的同时,亦被指责是“社会责任”和“贸易壁垒”的双面孔。这些标准既有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进步的积极作用,又是对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所设置的人为限制,是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这种消极影响是通过设置社会责任门槛、标准认证实现的。而ISO26000开发目的和开发定位,则回避了既有标准的“壁垒”责难。ISO26000指出,其开发目的在于“鼓励全世界的组织改善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关键绩效指标,同时有能力改善它所在的社区的生活质量,进而有助于组织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而ISO26000的定位,是它不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标准而开发,而仅仅是社会责任的实用指南,不为合同或法律法规所采用,为其他相关工具和手段提供叫“非替代性”的补充。从中可以看出,ISO26000的开发,排除了基于认证、法律和合同角度的“壁垒”特性,完全着眼于推动组织及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责任,推动全球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SA8000的局限性,从SA8000到ISO26000是社会责任评价标准的一次质的飞跃和价值提升。ISO26000就社会责任的定义和组织需处理的社会责任主题达成了国际一致意见,为将社会责任理念转化为有效的实践提供指南,对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及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产生巨大的良性推动作用。但迅速推高的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参与竞争形成现实的挑战,我国政府和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