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融资风险预警:债务性与经营风险分析

融资风险预警:债务性与经营风险分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债务性融资的风险,表现为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还本付息。这是因为投资者投资的风险由企业和投资者共同承担,而借入资金的风险往往由融资企业一方承担。(一)来源于经营的融资风险的预警企业经营风险是指企业息税前净收益发生负数的可能性。由于这一风险的影响,使得企业无法按预定的计划销售自己的产品。

融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融资风险。因此,所谓企业的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增加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企业所筹集资金达不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企业融资渠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所有者投资(主权性融资),另一类是借入资金(债务性融资)。对于借入资金这一类融资活动而言,融资风险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借入资金均严格规定了借款人的还款方式、还款期限和还款金额。如果借入资金不能产生效益,导致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就会使企业付出更高的经济代价,例如向银行支付罚息,拍卖抵押财产,引起企业股票价格下跌等严重的则会破产倒闭。因此债务性融资的风险,表现为企业能否及时、足额地还本付息。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它不存在还本付息的问题,这部分资金属于企业的自有资金,其风险只存在于其使用效益的不确定上。投资者向企业投资,总是希望得到较高的投资回报,如果投入资金不能产生效益,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收益目标,就会给企业今后的融资带来不利影响。一般来说,投资者投资产生的融资风险要小于借入资金产生的风险。这是因为投资者投资的风险由企业和投资者共同承担,而借入资金的风险往往由融资企业一方承担。

企业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经营产生的融资风险;二是由于企业资金调度不当产生的融资风险;三是由于汇率变动产生的融资风险。

(一)来源于经营的融资风险的预警

企业经营风险是指企业息税前净收益发生负数的可能性。企业经营风险依据企业是否使用债务可分为基本营业风险和负债经营风险。

1.基本营业风险

又称商业风险,指企业不使用债务时的经营风险,即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情况造成企业经营亏损,从而导致股东收益成为负数。商业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销售方面。由于市场需求千变万化,产品的规格、品种以及花色经常翻新,因此企业难以使自己的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两方面完全与市场需求相吻合,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销售风险。对于竞争性较强的企业,比如轻工业和商业企业,销售风险的威胁是很大的。由于这一风险的影响,使得企业无法按预定的计划销售自己的产品。第二,投资方面。投资方面所面临的风险是指选择投资项目和确定投资数量时所面临的风险。在一定时期内,同时存在多种投资机会,选择哪一个项目来投资,投资多少,所有这样的决定都会冒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项目的现代化程度越高,投入资金越多,周期越长,面临的投资风险越大。第三,生产方面,由于企业的技术条件、管理水平、人事关系以及社会环境条件经常处在不断变化中,因此,企业将各要素投入生产活动之后,仍然面临着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是否能如期完成生产计划并按期交货等,这些都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

2.负债经营风险

负债经营风险是指企业使用债务时所增加的风险。当企业资金有一部分是借入资金时,如果企业发生经营亏损(息税前净收益为负数),就要用自有资金支付借款利息,企业丧失偿债能力,股东收益变成泡影,企业陷入财务风险。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可分为短期负债风险和长期负债风险。

(1)短期负债风险

包括偿还一年以内的短期借款、预收货款以及短期应付票据,等等。这类融资要求支付一定的资金使用成本,如利息、贴现息以及按照低于销售价格收款或高于现价付款等,其资金使用成本较长期负债为低,也不另付融资费用,且手续简单、方式灵活。但是,它又较长期负债具有许多不利因素,第一,数额少,期限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第二,经常存在着到期付款的威胁。一旦到期不能支付时,会危及企业的商业信誉。第三,为了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客观上要求企业的流动资产多于流动负债几倍。这就限制了企业资金的长期投放,失去了更好的获利机会,还限制了企业增加流动负债的能力,易造成资金周转的困难。

(2)长期负债风险

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战略性发展的需要。长期负债一般要求金额较大,使用期间较长,企业可以用它来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增加企业的后劲。但企业在较长时期内的经济状况,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其风险较大。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利率变动风险。长期负债一般都是在借款时确定利率在借款期内固定不变。如果因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变化或资金市场的资金供过于求等因素,导致利率下降时,企业仍然按照原定利率支付利息,企业将因此而蒙受损失。

2)无力偿还负债风险。企业举债不仅要还本付息,而且还有固定的偿还期限,如果企业负债经营得不到预期的收益,就会面临着无力偿还到期负债的风险。其危害是不仅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3)再举债风险。一般债权人为了能如期收回贷款,对贷款要求的条件比较苛刻。例如,规定债务人在使用这笔贷款期间,限制其从其他渠道筹集资金,或须经债权人同意后才能借款,以限制债务人的债务增加,这样如需再举债就会发生一定困难。此外,企业原借债务由于不能如期归还,或经营恶化也会增加企业融资的困难削弱举新债的能力。

4)长期负债短期使用的风险。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是分别适应不同的需要的。长期贷款利率通常高于短期贷款利率,其资金融资费也比短期高。因此,如果将长期债务仅在短期内使用,是很不“经济”的。虽然企业可以将结余的资金暂时存入银行或购买有价证券,但存入银行所获利息,要远小于所付出的利息。

5)信用紧缩的风险。紧缩银根是经济不景气情况下出现的,特别是通货膨胀带来金融萎缩、金融危机时。紧缩银根会使负债企业难以应付,陷入困境险地。负债比较多的企业在紧缩银根、资金匮乏时,更是险上加险。因为债权人对原有债务只收不贷或多收少贷,势必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企业急需资金而求贷无门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短期负债资金的短缺,影响企业的原材料储备,迫使企业减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降低利润甚至出现亏损。对于利用长期负债的企业,随着信贷规模的减缩,影响投资规模,导致建设周期的延长和竣工期的拖后,投资不能及时收回,从而导致无力偿债,发生财务危机。(www.daowen.com)

对上述短期和长期负债风险,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分析考核指标,测控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从而进一步揭示企业长期负债风险和短期负债风险。

首先,建立用于判断企业偿付短期负债能力的比率,分析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和可能受阻时是否仍然有偿债能力。这类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一般来说,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并非越高越好,这要看企业资本的组成结构,速动比率在1时为最佳。否则,会削弱企业的偿债能力。用于判断企业偿付短期债务能力的指标还包括应付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及流动资金周转率等。

其次,建立用于判断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这类指标有:长期负债比率、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比率。其中: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总额/资本总额,这个指标用于评价企业融资结构是否健全合理。而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比率指标主要用于评价企业潜在的借款能力。此外,用于判断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还包括固定资产周转率及固定资产利润率等。

再次建立用于判断综合性偿债能力的指标,这类指标有:

投资报酬率=利润总额/总资本

该指标用于分析企业的创利能力债务本息偿付比率=(息税前利润+折旧)[利息/(1-所得税率)+本金]

该指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按期偿还债务越有保证。

用于判断综合性偿债能力的指标还包括净值报酬率、销售负债率、产值负债率等。通过计算和分析以上指标,并考虑替人担保或有负债等因素,企业可以全面的测控和揭示来源于经营方面的融资风险。此外,对于企业的负债经营风险,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损失程度如何,也是企业决策者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为了加强负债经营风险的预警,企业可用概率的方法对企业的负债经营风险加以测定。一般来说衡量负债经营风险程度的指标有:权益资金利润率期望值、期望权益资金利润率标准离差、期望权益资金利润标准离差率和坏账概率等指标。

(二)来源于资金调度的融资风险预警

根据经营收益能够帮助人们判断一段时期内的融资风险。但是,这段时间内能否避免风险还要看企业对资金的调度是否合理。资金调度,是指对企业资金的流入、流出和周转,在时间金额和形式上的规划和安排。由于企业的债务分散于各段时期内,在各段时期内企业要不断发生收付行为,合理的资金调度,可以相对节约资金占用,并使之既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能在时间上相衔接,形式上相协调,充分地挖掘资金使用的潜力。资金调度不合理,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如当企业购货付款与归还债务的时间集中,就可能发生临时融资风险,即企业在债务到期时不能及时归还债务或借款利息。临时财务风险虽然没有构成整体风险,但频繁出现也将影响企业形象、信誉,甚至影响企业今后的融资来源。

企业资金调度是否合理,除取决于财务人员的主观判断外,还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其他财务环节的工作效率有关。就财务环节的工作效率而言,企业的资金回收状况,利润分配的形式和额度的规划,都会影响融资风险。因此,企业资金调度是否合理,也取决于企业资金回收状况和利润分配的组织。也就是说,融资风险的大小,也与资金的回收和收益分配风险密切相关。

因此为了控制来源于资金调度不合理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企业应合理安排收支,避免资金组织失当带来的临时风险。企业借款往往不是同时到期,在1年内可能有多笔借款到期,且要定期支付借款利息。不管企业一年内的经营收益为多少,贷款者到期便要求企业还本付息。这就对融资企业提出要求:在借款到期日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因此融资企业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在安排企业购销、付款和收款时,要考虑借款的到期日和利息的支付日。此外,融资企业还可以采取分散借款、分散归还的方法,使借款与还款对象和时间交叉进行,这样就可能用实现的利润逐期偿还债务,避免还债高峰,从而降低融资风险。

(三)来源于外汇汇率变动的融资风险的预警

来源于外汇汇率变动的融资风险,仅仅是在有外汇融资业务的企业才存在。当企业借入外币扩大生产经营,如果归还该种外币汇率上升,这就会使企业必须以更多的本位币来归还借款。这就是外汇汇率风险。如果归还时该外汇汇率下降,就会产生汇兑收益,即由于借入外币的贬值,到期仍按借入额归还本金,按原利率支付利息,从而使实际归还本息的价值减少。例如:假定某企业3年前借入美元10 000元,当时美元与人民币汇率比价为5.8,折合人民币58 000元;3年到期后,美元与人民币汇率调整为8.3,本金折合人民币83 000元,从这里可以看出,3年到期后,借款企业在偿还10 000美元的债务时,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多支付人民币25 000元。假定上述借款的年利率10%采用单利法计算利息,每年支付一次,如果3年汇率不变,则3年支付的利息为3000美元,折合人民币17400元;如果汇率在借款的第一年末调整为8.3,则3年支付的利息折合人民币22 400元。因此,由于汇率的上升,借款企业在支付借款利息时多支付人民币5 000元。

在实际工作中,美元是国际中心货币。我国对外贸易、利用外资以及非贸易外汇收支都是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和统计货币的。当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对合同规定的外币的汇率发生波动时,我国作为签订合同的一方,必将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汇率风险。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元的几次大幅升值,使我国遭受的重大损失,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以上就融资风险产生的原因等三个方面介绍了企业融资风险的预警措施和方法。此外,为了全面地对企业的融资风险进行预警和控制,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尽量使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融资结构相匹配。企业的资产结构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间的比例。融资结构是不同来源的资金的比例以及负债期限长短的构成。企业若采用负债融资,在负债结构的技术安排上可采用“套头融资法”来规避融资风险。即对每项资产的购置都要用偿付期与该资产变现期相近的负债抵补。也就是用短期负债筹集的资金购置短期流动资产,用长期负债或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投资于长期固定资产。这就使得负债结构与资产结构相互匹配,负债的还本付息才有技术保证。但是在零售企业中,由于它的资产主要由流动资产构成,应该提高短期债券的比例。此外,如果当前的利率相当高,但未来的利率会下降,则可以增加短期债务的比例。反之,如果当期的利率比较低,但未来的利率会上升,则可以增加长期债务的比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