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传统财务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在20世纪90年代,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对企业业绩评价体系进行创新。鉴于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的缺陷,越来越多的非财务指标被引入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从大公司的理财实践上看,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跨国公司就已将非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评价系统的补充部分。如今非财务指标融入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后,更是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常见的非财务指标
概括起来,常见的非财务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类。
(1)市场亲和力指标。市场亲和力指企业在市场和社会中的地位。企业利润最终来源于消费终端,因此企业在市场中必须对消费者、政府和社会具有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一般可用以下具体指标衡量:顾客满意度、政府支持程度和社会责任履行度。从顾客的角度考核管理者的业绩是非财务业绩考核中最重要的,因为市场是顾客造就的,离开了顾客就等于离开了市场。
(2)企业经营过程控制能力指标。企业经营过程控制能力即企业对自身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程度。这种能力大小决定了内部经营管理是否是按计划运行及是否具有相应的调整能力,包括对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及时交货能力、应变能力等。
(3)市场占有率指标。指公司在市场中所拥有的份额。通常被用于评价子公司或经理人员的经营业绩。
(4)创新能力指标。创新能力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有形产品的创新能力,一是经营方式的创新能力。这可以用研究开发创新能力和市场销售网络创新能力来衡量。
(5)人力资源指标。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甚至已超过了有形资产。很多企业将职工对所在部门的满意程度、劳动力流动状况以及人员素质等指标作为考核部门经理人员业绩的重要依据,如人员素质取决于两个方面——人员本身素质及配置,这往往可用人员的学历、知识结构、从业经验、企业文化、合作精神等指标来衡量。
非财务指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行业、企业规模、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不但表现为是否存在这种指标,也表现为指标本身的重要性会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指标的选取进行调整。
2.非财务指标的优点
相对于财务指标而言,非财务指标的优点如下。
第一,非财务指标是过程评价,管理人员能够及时、连续地对所控制的项目进行跟踪监视。加之受到会计政策选择的干扰比较少,因而弥补了财务指标侧重于以会计尺度来衡量企业短期绩效的缺陷,考虑了创新能力、管理能力、雇员关系、生态环境等与企业长期战略优势密切相关的因素。(www.daowen.com)
第二,非财务指标往往是面向未来的,更为注重企业绩效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利于弥补财务指标的滞后性缺陷。同时,非财务指标也是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评价,它能够提供创造未来价值的动因,在评价知识、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更具优势。
第三,非财务指标都是基于企业整体角度的,强调了企业的整体利益。虽然某些指标对企业各部门也有意义,但部门利益应服从整体利益。
第四,非财务评价是战略评价。主要反映那些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和企业的战略规划密切相关。
3.非财务指标的缺点
非财务指标存在以下弊端。
(1)非财务评价方法难以用货币来衡量,有些甚至根本不可能被量化,这也许是非财务评价最致命的缺点。
(2)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不易确定其重要程度。一个指标往往需要其他指标做出牺牲方能得以改善,容易引起各部门之间的冲突。由于指标之间难以形成一个好的协调机制,在实际运用中,各指标之间的不协调甚至相互矛盾很难取得平衡。
(3)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非财务评价指标,容易导致关键的评价指标频繁变化,前后缺乏可比性。
(4)非财务指标和利润的相关性小。非财务评价系统的使用很难与利润和成本挂钩,非财务指标上的改进与利润增长的关系较为模糊,很难辨认出它们的变动到底引起了企业利润多大程度的变化。这样,企业管理人员在非财务因素方面的努力就很难立刻显现出来。
(5)在某种程度上,非财务指标体系对于业绩的评价缺乏整体的可靠性,从而削弱了业绩评价的正确性以及对未来预测的准确性。
因此,过分重视非财务业绩,很可能导致企业因为财务上缺乏弹性而导致财务失败;但只关注财务业绩,则易于造成短期行为,影响长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