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演变
国外的企业绩效评价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源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
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财务评价几乎是企业绩效评价的全部内容,评价结果也与经理人的报酬挂钩。这期间的研究成果主要有: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沃尔提出的信用能力指数概念;美国学者米切尔关于美国经理人的报酬与绩效的关系;威廉·比弗提出的财务失败预警模型;布朗创立的杜邦财务分析法;等等。自20世纪90年代起,针对传统业绩评价系统的缺陷,国外许多学者对业绩评价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现了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新的理论成果。
其评价指标随着企业规模和组织形式的变化发展大体分为三个时期,即成本绩效评价时期、财务绩效评价时期和经营绩效评价创新时期。
(1)成本绩效评价时期。成本绩效评价时期主要是指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从19世纪初开始,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地域不断拓展,到19世纪末,铁路业、钢铁业和商业的管理者根据各自行业的经营特点先后建立了相应的业绩计量指标,用于激励和评价企业内部的经营效率。由于早期的成本思想是一种很简单的将本求利的思想,成本计算也是一种简单地以盈利为目的的计算。这一时期,规模经济的优势使得企业只注重同类产品的生产效率,因此用于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一般是每码成本、每吨公里成本等,这种绩效评价带有统计的性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简单地以计算盈利为目的的成本思想逐渐被如何提高生产效率、以便尽可能多地获取利润的思想所取代。20世纪初,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对工作效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按照理想状态为每种产品制定了原材料和人工的数量标准,进而建立了产品的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法的建立,标志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达到了成本管理的目的。成本控制的状况即标准成本的执行情况和差异分析成为该时期评价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指标。
(2)财务绩效评价时期。财务绩效评价时期主要指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又分为三个阶段,即以销售利润率为中心的财务绩效评价阶段、以投资报酬率为中心的财务绩效评价阶段和以财务指标为主的财务绩效评价阶段。
20世纪初,多元化经营和分权化管理为业绩评价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机会。20世纪20年代,运用比较广泛的绩效评价指标是销售利润率。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许多控股公司的重点目标是税负最小化。随着杜邦公司、通用公司这类多部门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投资报酬率指标的应用范围得到拓展,影响最大的就是杜邦公司提出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杜邦公司的财务主管唐纳森·布朗建立了杜邦公式,并发明了至今仍广泛应用的“杜邦系统图”。1923年,通用公司的董事长小阿尔弗雷德·斯隆提出的分权管理就是利用了布朗的理论。到了60年代,许多控股公司出于成本效益及管理方便的考虑,通常借助于“投资中心”或“利润中心”实施对子公司的管理与控制,运用最为广泛的业绩评价指标主要是预算、税前利润和剩余收益等,并把它们作为对企业管理者补偿的依据。这一时期的绩效评价始终与产量相联系。
20世纪70年代,霍尔·麦尔尼斯发表了《跨国企业财务控制系统——实证调查》一文,强调最常用的绩效评价指标为投资报酬率,其中包括净资产回报率。利润和现金流量也成为该时期绩效评价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后,产生了非财务指标,从而出现了以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许多跨国公司认识到过分强调短期财务业绩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开始把着眼点转向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上,并开始重视过程能力、生产周期、客户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但经营者的业绩仍然依据的是财务业绩而不是工作质量业绩。
(3)经营绩效评价创新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企业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就必须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形成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而且,那些影响企业战略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应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许多公司认识到新的公司战略和竞争环境需要新的业绩评估体系。(www.daowen.com)
2.国内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演变
我国企业绩效评价起步较晚,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其发展过程大体如下:
(1)实物量考核阶段。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企业经营效益的评价称为考核。当时国家开始推行企业经济核算制,相应地,在企业内部开展了班组经济核算,这可以说是我国业绩评价的萌芽,其考核对象主要是工业经济的运行效果。由于企业的经济运行完全服从于国家计划,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下达的总产值指标,因此,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指标,但主要目的是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考核指标有“生产产值”“企业规模”和“产品产量”等。这种以实物量为主的考核方式,结果是导致国有企业的工作效率低下,许多企业为了提高本企业的地位,扩大经营者的业绩,千方百计争资金、争项目、争资源。
(2)产值和利润考核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企业的竞争环境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后,以统计和财政部门为主,全国性的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得以建立并不断完善。为促进企业全面完成国家计划,提高经济效益,1977年国家计委发布了《工业企业8项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考核办法》,以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流动资金、成本、利润和劳动生产率8项指标对企业进行考核。1982年,国家经委、国家计委等六部制定了“企业16项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作为考核企业的主要依据,具体考核方法为综合计分法,即通过报告期指标与基期指标逐一对比,判断企业经营改善、持平和退步情况,然后进行打分,计算企业经济效益的动态发展指数。这种方法淡化了总产值,避免了单纯追求某一项指标的片面性。
(3)投资报酬率考核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探索建立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1992年,国务院、国家计委和国家统计局制定了工业经济评价考核的6项考核指标,重点考核评价我国工业经济的运行效益。同时,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对每项指标进行了权数分配,采用了标准值的概念。这套指标体系是国有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历史进步。
1993年财政部出台《企业财务通则》,其设计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由8项指标组成,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几方面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1995年,财政部制定和颁发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包括总资产报酬率、资产负债率、社会贡献率等10项指标,从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贡献三方面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而且以行业平均值为标准,其计分公式与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和国家统计局1992年发布的方法相同。
1997年,国家统计局等对1992年颁布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体系进行调整,重点从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及偿债能力4个方面、7项评价指标对工业经济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价。1999年6月,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等联合颁布了《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操作细则》,并于2002年对其进行了修订,提出了新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新修订后的操作细则包括8项基本指标、12项修正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从而使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体系更加科学。
2009年,为加强对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监管,财政部印发了《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绩效评价实施细则》,下文简称《细则》。《细则》规定:金融类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类:盈利能力指标、经营增长指标、资本质量指标和偿付能力指标,对金融企业经营成果、资本质量、偿付能力和成长性进行综合反映,为财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以及金融业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规定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各单项指标的权数,依据指标重要性和引导功能确定,各单项指标计分加权形成金融企业绩效评价综合指标得分,金融企业可以按照重要性和可比性原则对评价期间的基础数据申请进行适当调整。
对企业绩效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才能真正客观、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绩效。由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以及企业所处社会经济环境和管理要求的变化,不同时期绩效评价方法及其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