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信用风险:企业面临的挑战

信用风险:企业面临的挑战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证券发行人等主体的信用质量的恶化,会使企业持有的证券的市值下降,因而也是一种风险来源。由国际性监管者缩短特定类型的证券交易的结算时间,是降低系统风险的一种尝试。系统风险建立在单个市场参与者风险的基础之上。当利率升高或经济基本面不佳时,系统风险也会升高。所有依赖于他方进行支付和履行合约义务的商业和金融交易,都会使企业面临信用风险。企业若对集中化程度较高的部门存在信用风险敞口,就面临着集中风险。

信用风险:企业面临的挑战

信用风险是金融界和商业界最普遍的风险之一。总的来说,当企业有未收回的欠款或必须依赖于其他公司向它支付或代表它支付时,就应该考虑信用风险问题。如果交易对方对企业不存在净负债,那么对方的破产对企业来说就不是太大的问题,不过这在某种程度上还取决于法律环境的约束,以及单个合约中的资金是按净额计算还是按总额计算的。证券发行人等主体的信用质量的恶化,会使企业持有的证券的市值下降,因而也是一种风险来源。

到期时间、结算时间或期限越长,信用风险就越高。由国际性监管者缩短特定类型的证券交易的结算时间,是降低系统风险的一种尝试。系统风险建立在单个市场参与者风险的基础之上。当利率升高或经济基本面不佳时,系统风险也会升高。

所有依赖于他方进行支付和履行合约义务的商业和金融交易,都会使企业面临信用风险。交易对方风险敞口所导致的风险,通常被称为交易对方风险。

1.违约风险

当借款人无力或不愿偿还所借款项时,就会产生违约风险。这种风险在放贷或投资中都会出现。风险数额等于违约数额减去可以从借款人那里收回的数额。在很多情况下,违约数额占了贷出资金的大部分甚至全部。

2.交易对方结算前风险

除了结算风险,当对方违约或不按合同规定的条款履行义务时,企业就很可能需要按远不如前的价格签订新的合同,这时也会产生交易对方风险敞口。假设不要求全额结算风险数额就等于企业被欠的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

潜在的未来交易对方风险敞口是对市场利率发生有利变动时的潜在未来重置成本的概率估计。市场利率变动对套期保值者有利,意味着套期保值者面临更大的未实现收益,但也意味着违约事件发生时更大的损失。风险数额就等于该企业可能被欠的未来现金流的净现值。

3.交易对方结算风险

当发生与合同相关的支付行为,特别是交易双方间的交叉支付时,结算风险就会产生。它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因为如果交易一方在结算过程中无法履约,交易双方间的全部支付数额都会面临风险。因此,由支付的性质所定,风险数额可能相当可观,因为名义数额可能全部面临风险。因为可能带来损失,结算风险是主要的市场风险之一。市场参与者和监管者都在采取措施降低这种风险。(www.daowen.com)

结算风险同样存在于场内交易合约中。不过场内交易合约的交易对方通常是清算机构或清算所,而非个体机构。

4.主权或国家风险

主权风险包括各种影响国际交易和资金跨境流动的法律、监管和政治风险。它通常产生于政府和国家行为,并且通常会导致显著的金融波动。任何对非国内企业的风险敞口都涉及对相关主权风险的分析。在政治不稳定地区,考虑主权风险尤其重要。

5.集中风险

集中化是信用风险的来源之一。企业若对集中化程度较高的部门存在信用风险敞口,就面临着集中风险。由于行业或地区影响而未多元化的企业就存在着集中风险。尽可能提高多元化程度,可以非常有效地规避集中风险。

6.法律风险

交易方无权或无力合法从事交易(特别是衍生工具交易)的风险,就是法律风险造成的。过去,交易方因未结算的衍生工具合约而遭受损失时,往往会发现是由于法律风险造成的。因为许多衍生工具交易参与者都是企业为特殊目的而建立的全资子公司,所以交易方的法律结构就成为与法律风险相关的问题。

如果某实体的员工有足够的权限参与衍生工具交易,而该实体自身却没有,这时也会产生法律风险并可能导致损失。因此,企业必须确保交易对方有足够的法律权限参与交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