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探索

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探索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财务治理构成了公司治理的核心部分,财务治理结构处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因此,财务治理理论的不断充实、发展也必将促进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拓展、完善。应当说,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理论的指导是全方位的。遵循这一“共同治理”逻辑,利益相关者财务理论提出了财务管理主体、目标多元化和确立“财务资本与智力资本”并重的理财新概念等观点,拓展了财务理论研究的视野。

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探索

西方对财权财务治理的研究突出表现在新财务思想对资本结构的非数量性研究上。他们抛开了对最佳资本结构的具体求证,着重分析资本结构对公司财权的安排和对财务治理结构的影响。如资本结构的代理成本理论认为,资本结构影响经营者的工作努力水平和其他行为选择,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该理论强调融资结构与经营者行为之间的关系。1976年,詹森和麦克林开创了资本结构的契约理论,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建立了强调资本结构和经营者行为之间关系的代理成本模型。认为代理成本的存在源于经营者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一事实。因此,均衡的企业所有权结构是由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决定的,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使两种融资方式的边际代理成本相等从而使总成本最小。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不同的资本结构会向资本市场传递有关企业真实价值的不同信号。罗斯(1977)认为,投资者把具有较高债务水平当成一种高质量的讯号,也即管理层预期会有更好的业绩。债务水平越高,同时,企业内部人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质量也越高。控制权理论认为,资本结构的选择也就是企业控制权在不同证券所有人之间分配的选择。由于未来是不确定的,契约也就不可能完备,剩余选择权的分配由此就变得很重要。当契约不完备时,谁拥有剩余控制权,谁就对企业效率有重要影响。上述研究为财务治理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现代企业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一般又称为企业的契约理论,是关于企业的性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学科。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连接(Nexus of Contract),是要素所有者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物质资产简单的聚合。现代企业理论主要探讨企业的本质与边界、企业内部层级制度、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等内容。从企业理论角度,公司治理结构只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企业所有权安排是公司治理的本质核心。由于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最为重要的部分和本质体现,遵循企业理论一公司治理理论一财务治理理论的逻辑主线,对财务治理的核心问题——财权配置的理解和理论支持,直接来源于企业理论的有关企业所有权部分的研究成果,企业理论对财务治理理论的指导与经济学铺垫是密不可分的。

2.公司治理理论

公司治理理论是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理论的指导是最为直接的、重要的。由于财务治理构成了公司治理的核心部分,财务治理结构处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因此,财务治理理论的不断充实、发展也必将促进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拓展、完善。应当说,公司治理理论对财务治理理论的指导是全方位的。

3.利益相关者财务理论

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不同的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一个责任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承担社会的责任,企业的追求不能仅仅局限于最大化股东利益,也要考虑其社会价值方面。尽管这一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流派,但都认为在公司治理中应该考虑到相关者的位置。

利益相关者财务理论依据现代产权理论、企业理论的新发展,从企业财务到所有者财务再到利益相关者财务,对财务领域进行了新的拓展。利益相关者财务理论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专用性资本’的供应者,财务学在注重财务资本的同时,还应将非财务性资本的其他‘专用性资本’纳入财务学范围”;“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财务学体系可以分解为‘利益相关者财务学’和‘经营者财务学’两大分支体系”。利益相关者财务理论认为,企业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合约,企业的每个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剩余做出了贡献,并应当享有剩余索取权。遵循这一“共同治理”逻辑,利益相关者财务理论提出了财务管理主体、目标多元化和确立“财务资本与智力资本”并重的理财新概念等观点,拓展了财务理论研究的视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关注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希望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该理论指出了公司治理结构演变的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现实中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但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很大问题。(www.daowen.com)

4.财务契约理论

经济学的角度看,公司治理就是各种索取权人保障其权益的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各种索取权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利益冲突及其治理机制是由财务契约确定的。这些契约主要包括股权契约、信贷契约和报酬契约,它们构成了公司治理的结构基础和机制基础。因此,财务契约理论是公司治理,尤其是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

(1)股权契约是股东之间就设立企业相关问题签订的契约,用以协调股东内部的利益关系,尤其是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关系。

(2)信贷契约是债权人与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就债务融资相关问题签订的契约。由于债权人与股东、债权人与管理者之间有潜在的利益冲突,所以,信贷契约需要一些额外的保护条款。

(3)报酬契约是股东与企业高层管理者之间签订的关于高层管理者权利和义务的契约。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处于控制地位的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相似。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管理者能够运用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方式侵占所有股东的利益。所以,报酬契约也需要一些保护性条款。

在公司治理层次,股东、债权人和高层管理者等经济主体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冲突。股权契约、信贷契约和报酬契约等财务契约为控制这些利益冲突提供了有效的治理机制。在这些治理机制的基础上,投资者要保护自身的权益,还必须对公司实施财务控制。由于股权契约的本质特征和股权的分散性,股东为了有效地实施财务控制,需要构造一个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层管理者的公司治理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