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企业管理制度,就是支撑企业正常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规定、规程和行动准则。1.制度化管理的目的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企业制度的目的是激励、顺应、约束人性。强制就是要靠制度去规范,特别是中国人更需强制。企业的制度由职能部门制订,由全厂来执行,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负责评价。

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所谓企业管理制度,就是支撑企业正常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规定、规程和行动准则。制度做到全面系统不难,做到“简单、实用、有效”绝非易事。这也是管理者的挑战与目标。

1.制度化管理的目的

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但企业制度的目的是激励、顺应、约束人性。激励不多讲,好理解。顺应、约束,这是因为:(1)人都是自私的,君子和小人都要由规则来制衡;(2)市场经济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释放了人类本性的贪欲;(3)以人为本,何为本,满足人的需要,约束人的不良欲望,规范团队的行为,界定层级职责。

实际上制度化管理涵盖了三个方面。人是个奇怪的动物,贪欲是天性,不同社会形态和环境,贪欲者的表现强弱虽有差异,但欲望总是会时不时地表现出来。从历史来看,中华文化是建立在家族与血缘关系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制度之上的,因而大多数人在家族生活中养成了散漫、不守纪律、没有条理的习惯。再加上社会上注重门第观念,看人先看出身,没有合作精神,或者是欠合作的精神。这就为《厚黑学》《阴谋论》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环境,虽然不是社会的主流,但是在我们的根文化被隔绝,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又再次出现了。很多人堪称社会精英,但懂得取舍之道的却不多,不是终生为其所累,就是因贪走上歧途。那么,现在文明社会的标准是什么呢?无论人们的出身如何,无论你的位置多么高,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基本的人权,人要懂得索取与给予的关系,生活的真谛不在于你能索取多少,而在于你能给社会和你的同胞的有多少,也就是社会责任。在企业里面,就是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平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但是很少培养出合格的能独立主持企业的管理专家。大部分知识分子不缺智慧,但缺的是勇气和正直的品性,因而在一个团队中,一方面要引导,另一方面要强制。强制就是要靠制度去规范,特别是中国人更需强制。

曾经有一个国际调查机构,对全球50万人做了一项“人性认同”的调查,主题只有一个:“金钱是个人成功的最佳象征吗?”被调查者只需要选择“是”或者“否”。这项调查活动每10年做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同意这一观点的人占57%,这就代表大部分人都认同这一观点。但在调查结果中,中国人和韩国人都占了69%,日本人占了59%,美国人只占33%,这就说明中国人比西方人世俗,恰恰印证了中国是一个世俗的国家,而不是一个意识形态的国家。

国情决定了君子和小人都客观存在,君子是大多数,小人虽是少数,但一般人惹不起,只能采取策略式地躲开,因为小人谋人不谋事,君子谋事不谋人。

在企业工作时,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心眼很小的人,他是我的师弟,也是一个家庭贫寒的大学生,在他成长过程中,我和同学们都曾给他很多友爱和帮助。他的外表显得很高傲,我知道他的骨子里面很自卑,害怕别人瞧不起,是以高傲的形象掩盖自卑的心态。他急于发财、急于求成,在企业多个部门里,用不了多久就和所在部门领导发生矛盾,把关系搞得很僵,我的前任对他做了停薪留职的处理。当我当厂长后,他希望回来上班。我当时对他说,只要你能找到一个愿意要你的部门,我就给你安排过去。一个月过去了,没有任何一个单位愿意接收他。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下,有哪个领导愿意接受一个整天告你状的员工在自己身边呢?这是人之常情。我也很想帮他,毕竟是大学的同学,一块待了好几年。但是他骨子里暴露出那种高傲的气势,没有单位愿意要他,最后还是离开了,于是就开始写信告我。当时我们的企业十分困难,效益并不好,但是他居然写信说我贪污了2000万。听到这个,我只能是一笑了之。三年之后他回来办手续,希望见见我,但是我不想见他,因为我觉得和他无话可说。对有恩于他的人尚且如此,不可交。

有一天,我早上来到办公室,他已经等在办公室外,我当时没有理他,就进办公室了。他在门外站了几十分钟后,走进我的办公室,进来后主动深深的给我鞠了一躬。他然后说:“经过这几年的碰撞,我知道自己错了。我看了你的书,我知道你是对的。我来向你认错,我想请咱们的同学吃顿饭,可是没人愿意来,我想请你替我邀请那些同学一起吃顿饭,我给大家赔个不是。”我说你既然承认自己错了,那么咱们可以好好交流交流,只要你能认错,就说明你成熟了,以前交的学费就是值得的。至于替你请同学来吃饭,我估计我做不到。但我可以把你认错的态度转达给大家,求得大家的谅解,我祝福你在今后的人生路上,顺当成功,快乐健康

通过这件事我要说明什么呢?小人因为环境变化了,也是可以转化的。他不一定是在你的团队里面转化的,而是外部的环境转化了他。我当时以优厚的条件把他礼送出去,这其实是一种策略。

2.制度化管理的主要特征

一是体现简单、实用、有效的原则。做到制度健全、系统并不难,难的是在全面系统之后的化繁为简,即如何做到简单、实用、有效。(www.daowen.com)

二是以评价体系为主线形成闭环。即:谁制订,谁执行,谁评价,谁来监督评价的人。

我们从严格制度管理开始,借鉴别人的经验,制订了《从严治厂25条》,在厂里宣传3个月后开始执行。这些条例贯彻遵循“简单、实用、有效”的原则,涉及工厂80%的事情都有规定,所有的员工基本都可以背诵下来。但推行的初期非常艰难,仅仅因为抽烟这一条,解除劳动合同6人,免除中层干部3人,门卫制度、卫生制度更是处理了很多人。

很多制度,我并不主张去创新,按体系做好就行。比如质量,要求严格按照质量体系做真做实,其中财务、工艺、销售、物流、人事及奖惩等方面的制度就需要严格细化。但是对于员工,仅仅需要知道自己所涉及的方面就可以了。后来又出台了《绩效评价》,也是遵循了这样的原则。企业的制度由职能部门制订,由全厂来执行,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负责评价。

绝大部分企业可以做到谁制订、谁执行、谁评价,但是做不到谁来监督评价的人,假如说,财务部门的人对别人严格,对自己松,谁来评价他们呢?所以说制度的评价必须形成闭环。我在厂里时有4个人直属厂长领导,他们都是德高望重,在各个岗位有一定经验的人,由他们负责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评价的方法就是追问、查原始记录,查考评依据、查奖罚记录,对照执行情况及结果,评价制度的合理性,修订完善,每年进行,不断重复,即反复查,查反复。在年底奖励的问题上,我们有明确的规定,任何部门都不许发红包,所有奖励必须透明,必须公开上墙。很多企业都是实行背靠背的原则,但是我觉得企业管理水平体现的是民主化的程度。奖励制度,能达到70%的员工满意,25%的员工基本满意,5%的人有意见就很不错了,想让所有人满意那是不现实的。

3.制度执行中要特别注意做到两点

一是执行中不搞下不为例。责任制实行初期要坚持责任不转移原则。企业在管理中,总有顺和不顺两种情况。我做副厂长的时候,有段时间资金相当困难,甚至连买酒精、棉纱的钱都没有,以至于造成生产任务不能按时完成。生产部门就认为是供应部门没有及时购买材料及元器件,供应部门又埋怨财务部门资金没有到位。财务部门讲产品没出来,未收回货款,拿什么给你。每个部门都有理由,这些理由你又无法反驳。针对这个问题,我经过思考,在全厂推行了“责任不转移原则”,即是在生产任务下达过程中,反复征求意见,这中间可以扯皮,可以争论,任务一旦下达,就不再做任何调整,出现问题,只追究第一责任单位的责任。这就要求规划部门下达计划的时候,必须反复征求意见,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我们第一个月实施了处罚之后,到第二个月,扯皮明显减少,有个车间为了能完成任务,垫资让采购部门采购了急需的辅料,以保证按时完成任务,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管理中,有时候不讲理其实就是讲理。在我刚刚接手的时候,厂里有个不好的风气,很多干部居然把吃喝玩当做了工作的一部分。为此我们做了一个规定,伍佰元以上的招待费,必须由厂长亲自审批。虽说这对于一个大企业来说,其实不是很合理。但当时对控制那些不良风气却有一定的作用。这个制度执行到年底的时候,我们的总会计师都没有想到,他居然是第一个受到处罚的人。因为在我出差期间,他没有按照规定程序,由在家主持工作的书记签字审批,虽然总额只有1.6万多元,按规定从他的工资里扣除。可当时厂领导的年收入不到1.1万元,个人难以承受啊!但制度是铁的,不能搞下不为例,后来部门几个部长和总会计师协商承担了。这件事对厂里职工教育很大,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例外

二是狠心做好区别对待。积极评价、量化考核,用信息化的手段很容易实现,但员工内心认同,要从观念和执行两个方面持续坚持。我们的工厂门口有块照壁上写着韦尔奇的33个字:“成功的团队来自于区别对待,既保留最好的,剔除最弱的,并且力争不断提高标准。”

让所有员工每天都看两遍,牢牢记住“区别对待”的意义。韦尔奇还讲过,领导者最不该做的事情,就是将公司最优秀的员工和最差的员工一视同仁。因为这样无异于自毁长城。刚开始执行时,确实是比较难的,因为中国人好面子,你要把人区分出好坏,谁都割不下情面。但这是企业管理必须做的事情,所以必须狠心来做。因为要把人区分成好与差,这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而区别对待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最公正的,体现了有用才有价值的理念,能达到合理配置企业资源的目的。

在做的过程中,因为难,大家都不愿意先做。于是我们从厂级领导开始带头执行,我当时就说了,哪个单位的区别对待进行不下去,这个单位的一把手就走人,哪一天企业的区别对待进行不下去,我就走人。运行两年后,20%的区别对待又变成了轮流坐庄,去年你是优秀,今年你坐中间,明年大家再交换,也有部分领导把区别对待作为了打击报复的方式,这样就失去了区别对待的意义。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我们克服的方法是培训和讲评,要求所有的结果都要张榜公布,20%的优秀者和5%的落后者,都要面对全体员工的讲评,员工对中层干部有50%评价的权利。这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要求一定要用数据、用事实来讲话,我也利用每一次机会,宣讲区别对待的好处,希望中间的人努力向优秀转化,让差的向好的方向转化。不合格的进行培训,再给你一次上岗的机会,实在转化不了的淘汰。

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正气上升,人人有压力,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二是干部也是区别对待的对象,员工有对其50%的评价权,他必须公正,必须善待员工,这样干群关系比以前改善明显。就企业管理而言,没有制度建设和管理评价,就不要妄谈企业管理,以贡献以绩效来评价,以结果为导向,不让雷锋吃亏,管理就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