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南部地区脱贫攻坚成功案例集

南部地区脱贫攻坚成功案例集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6年3月南部县启动以“一江五湖、亲水南部”精准扶贫乡村旅游开发为发展方向的扶贫攻坚行动,原大堰乡境内的八尔滩更名为八尔湖,借此与升钟湖、盘龙湖等南部县境内名湖齐名,借势以拉升八尔滩的发展定位,获得较大成功。面对复杂的形势,八尔湖镇通过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党建引领等途径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南部地区脱贫攻坚成功案例集

案例1:乡镇案例——精准脱贫的八尔湖之路

一、基本情况[1]

八尔湖镇即原大堰乡,位于四川省南部县,地处北纬31°09′20″,东经106°01′33″;居于四川省南部县东南部,处于南部县、西充县交界处,东临河坝镇,北接西源乡,西连紫岩乡,南与大全镇接壤;该镇距南部县城37公里,总面积16.8平方公里。

作为一个农业镇,八尔湖镇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从地形地貌看,八尔湖镇属深丘低山与浅丘之间的过度地貌,整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平均海拔约400米。从气候上看,八尔湖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季最高气温为38—39℃,冬季最低气温为-2℃,年平均气温17℃。境内降雨主要集中在8—10月,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00毫米。八尔湖镇多年平均日照时数约1350小时。镇内坡地土壤以石灰性紫色土为主,土质疏松,氮、磷含量低,锌、硼严重缺乏,土体浅薄,保水抗旱能力差。2016年3月南部县启动以“一江五湖、亲水南部”精准扶贫乡村旅游开发为发展方向的扶贫攻坚行动,原大堰乡境内的八尔滩更名为八尔湖,借此与升钟湖、盘龙湖等南部县境内名湖齐名,借势以拉升八尔滩的发展定位,获得较大成功。2017年9月,原大堰乡政府在八尔湖乡村旅游开发成功基础上,为更大程度带动全乡人民的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百姓经济面貌,申请撤乡建镇,设立八尔湖镇。

八尔湖镇下辖10个村83个组,总人口9700余人。经2014年精准识别后,八尔湖镇10个村中有6个村属建档立卡贫困村,2890户农村居民中贫困人口达750户264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7.1%,是南部县典型的贫困镇。八尔湖镇呈现出贫困面积大、程度深、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没有当家产业、自然条件差等贫困特征。面对复杂的形势,八尔湖镇通过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党建引领等途径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截至2018年底,八尔湖镇建起15个脱贫奔康产业园,覆盖全镇10个村。在产业化的带动下,该镇6个贫困村全部如期退出贫困村序列,贫困人口减至7户23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

二、精准识别

精准脱贫,精准识别是关键。为精准、精确地做好贫困户识别工作,八尔湖镇按照“宣传优先、程序公平、分类管理”的原则大力推进精准识别工作,找出真正的贫困户,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为扶贫开发对象瞄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要实现精准识别,就要坚持宣传优先,促进政策入户,保障贫困户都能在公开透明的政策中了解识别政策和部署。八尔湖镇在精准识别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宣传培训,发动群众参与,引导第三方监督,实行公示公告,确保精准识别,做到政策公开、规则公平、结果公正、群众公认。同时,八尔湖镇积极响应市县号召,派镇内“两委”班子、帮扶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等人员,接受县扶贫移民局的宣传培训,增加政策宣传专业知识;并在村召开宣传动员大会,把上级有关识别政策通过干部入户讲解、张贴精准识别明白书、召开“三议五会”号召群众自发宣传、夜校上课等方式宣传到户到人,长久不在家农户通过由村干部电话通知讲解、邮寄政策书等方式宣传到位;另外,八尔湖镇还引导各村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群,不时发布识别政策;同时,镇宣传回访组还会不定时入户询问农户是否了解政策,查漏补缺,确保人人都懂政策、知程序,保护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保证精准识别程序的公平、公开,是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完善村民自治,规范农村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为实现精准识别程序的公平、公正,八尔湖镇在精准识别过程中力求识别政策公开、识别过程公开、识别结果公开,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为做到识别政策公开,在精准识别前,由乡镇干部给群众普及识别“一超六有”知识,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核算家庭人均纯收入,保证客观真实;同时,干部家庭、商品房家庭、有车家庭等在内的人员不能进入贫困系统;此外,通过公开栏、发放明白纸、广播等多种方式将精准识别标准政策公开,时间不得少于五天。确保村级贫困户识别事务民主决策、办事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的广泛监督,最大限度地消除群众疑虑。为做到识别过程公开,八尔湖镇坚持精准识别程序化运作,接受民主监督。不满足“一超六有”的农户可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或村“两委”入户调查统计出贫困户,填写申请书,由南部县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乡镇人民政府牵头,成立入户调查小组进村入户对申请对象的家庭开展经济状况调查和劳动能力认定。依据调查结果,以村为单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对申请农户逐户审核评议,确定最后的识别名单。为做到识别结果公开,八尔湖镇坚持精准识别“一二三公示”,透明识别结果。对于识别结果,各村首先在本村对贫困户名单、注意事项、识别工程、参与单位、资金使用等的办理情况、达到的效果、发挥的作用等及时进行全面详细的一榜公示;公示结束后,由八尔湖镇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织乡镇干部,对村民主评定的识别对象进行回访、核查,根据结果上报村级名单,经同意后进行为期三天的二榜公示;公示无误后,正式文件报南部县扶贫办审批备案,县扶贫办对乡镇上报名单进行审核确认后,将下达批复文件,并在网上进行三榜公示,公示无异后及时开展建档立卡工作。按照此流程,2014年底,八尔湖镇精准识别出贫困户750户2647人,贫困发生率为27.1%。

由于不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不同,八尔湖镇将同类型贫困户归纳为一类,因人施策帮扶,以实现精准识别与精准帮扶的有效衔接。2016年,八尔湖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ABC分类管理。首先,由县级领导牵头,组织帮扶力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逐户会诊,入户了解贫困户家庭的真实情况。其次,按照“稳定示范户、提升中间户、攻坚困难户”原则,分类建立清单,定实攻坚措施。对当年脱贫成功率大的示范户,鼓励其自主创业,自力更生,全面兑现帮扶措施和脱贫政策;对加一把力、鼓一把劲就能脱贫的“中间户”,及时调整帮扶力量,抽调精兵强将,进行点对点、人对人、面对面精准帮扶;对当年脱贫问题较大的困难户,针对安全住房、安全饮水、人均收入等方面存在的“硬伤”,一户落实一个工作组,一项工作落实一个责任人,每天一盘点、每周一会诊,集中力量攻坚,确保如期脱贫。

三、党建引领,政策落实强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脱贫攻坚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村“两委”作为基层党组织,是否能带领群众跟党走,激发贫困户的内在脱贫动力,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八尔湖镇之所以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就是一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精锐之师,打造这样一支精锐之师,秘诀就在于依靠党建引领。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八尔湖镇坚持以党建助脱贫、以脱贫促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工作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全力推动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双推进”,实现了党建与脱贫互融互促、同频共振。

一方面,在村“两委”换届时,镇党委在强班子、壮队伍、拓富路上做文章,围绕“以党建助脱贫、以脱贫促党建”的目标,努力打造一支坚定理想信念、带领群众致富、真诚服务群众、勇于开拓创新、公道廉洁正派的坚强基层党组织队伍。该镇10个行政村,共调整2名党支部书记、3名村主任、4名村文书,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为脱贫攻坚添加了动力。在配强配好村班子的同时,严格考评制度,融合党建责任,坚持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动、同考核,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每月镇党委会议都有基层党建议题,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另一方面,镇党委书记带头同脱贫困难户结对帮扶,实现所有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残疾户的结对帮扶全覆盖;扎实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对“发展滞后村”“软弱涣散村”的干部进行约谈,激励转化升级;夯实党建扶贫阵地,完善村活动场所建设,为党建便民富民提供阵地保障。

此外,坚持村党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的做法,以壮大培育脱贫奔康产业园为突破口,深入推行“支部+”的扶贫模式,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的根本出路,遵循“信贷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同时,依托党员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农民夜校”等平台,开展“五大教育”、远程教育“精准扶贫”、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养殖技术培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培训等专题培训活动,既扶贫又扶志,既脱贫又感恩,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引领作用,从而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贫困村成功退出。

四、夯实基建,打通脱贫路

脱贫致富,基建先行。基础设施建设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地处南部县、西充县交界处的八尔湖镇基础设施一向较差,2010年底,八尔湖镇全镇通村水泥路不足500米、水利设施薄弱,各项工作在全县排名倒数第一。基建薄弱是长期制约八尔湖镇发展的“拦路虎”,要脱贫就必须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八尔湖镇全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结合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大力推进危旧农房的改拆建工作,共拆除危旧房586套,新建房屋642套;二是加强房前屋后的美化、净化、亮化工作;三是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八尔湖镇全镇修建了村组道路100多公里,全镇村组公路四通八达,90%的农户通上了水泥路;四是对城乡环境和农村水源污染进行了综合整治,在农村实施“五改三建”,家家建起了化粪池,场镇建起了污水处理厂,组织镇村干部积极开展“清河行动”,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整治河道水系;五是把城乡一体全域供水作为治本之策。大力实施“医疗救助+城乡一体化供水”,斩断饮水“穷根”。在饮水设施建设中,八尔湖镇将“医疗救助”与“城乡一体化供水”联系起来,通过这两方面的有效连接契合,落实政策,解决“因水致贫”“因水患病”这一重大难题。在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中,南部县建立“项目资金+财政补助+社会融资+群众自筹”多元投入机制,整合资金20亿元,依托嘉陵江、西河和升钟水库“三大饮水源”,建成6个大型制水厂,铺设9条供水主干线,形成了“三源六厂九线+N”的城乡一体全域供水体系,并建立“城乡水务有限公司+片区供水服务中心+乡镇供水服务站+村用水户协会+水管员”的五级管护体系,实行政府补贴贫困户每户800元的政策。另外,由帮扶单位出资20万元,统筹贫困户与非贫困户,每户再补贴1000元,减轻困难群众入户安装费用负担。目前已经建设应急供水工程1处,铺设集中供水主管网20公里,安装自来水200余户,全面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贫困户饮用水限价和逐步同价政策,所有农村群众都吃上了与城里居民一样品质的自来水,这一举措让全村群众深为感动,极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经过4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八尔湖镇被确定为南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中心镇,形成了高速便捷的公路体系,与巴南高速八尔湖互通相连,村、组公路100多公里,骑行、徒步道26.5公里、环湖路13.6公里。采取项目拉动、群众自筹的方式对场镇及景区农房按规划进行仿古立面改造,场镇特色风情小镇已基本成型,川北民居博物馆已具雏形。投资2亿多元的游客中心第一期已全面竣工投入使用,村村户户接通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广电、闭路、宽带实现了村村通、组组通。全镇拥有2所幼儿园、1所小学,适龄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拥有1所卫生院、10个卫生室,1个养老院,村村有文化广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镇域内的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备。

五、发展产业,奔康步履坚

产业带动扶贫,是实现全面脱贫奔康的重要抓手,是精准扶贫取得实效的必由之路。八尔湖镇通过产业发展为脱贫攻坚筑起支柱,以产业园建设撬动引领产业规模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并探索建立“三议五会”决策机制、“三金合一”投入机制、“三四五”推进机制等因地制宜建设产业园。在产业园建设模式上,八尔湖镇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引、群众主体“三主”定发展,项目资金、企业资金、金融资金“三资”定规模的产业发展模式;实行龙头企业“四统”(大棚统建、原料统供、技术统教、产品统收)、“两保底”(保底收购价、保底产量);农户“四自”(自愿参与、自缴押金、自出劳力、自保收益)的经营管理方式。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该镇采取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鲜食与加工品种配套,形成了一湾一景、一湾一特色的水果产业园区,全镇主导产业良种覆盖率达10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同时,创新建立创业园、就业园、托管园“三园”共建模式。实行“土地入社、统一流转,三园共建、租金保底,国资提成、集体增收,长短结合、循环发展”,有效保障群众土地租金、劳动就业、果园经营等三大收入,确保产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目前,八尔湖镇已建成果药、食用菌肉鸡等特色产业园15个,覆盖全镇10个村,形成了以八仙桃、脆香甜柚为主的两大特色主导产业。在产业化的带动下,八尔湖镇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贫困人口减至9户3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

2015年,八尔湖镇纯阳山村村民姚素琼一家因丈夫生病花去10万余元。丈夫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还有年幼的女儿和年近九旬的婆婆,一时间,贫困让这个家庭陷入绝望。2014年,随着南部县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姚素琼的命运也悄然发生着变化。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扶持,姚素琼一家修起了80平方米的新房;通过政府贴息贷款,她承包下了一个食用菌大棚自主经营,并在家发展起“四小工程”。依靠勤劳的双手,如今,姚素琼一家每年收入达到10万元。

八尔湖镇的扶贫经验为连片贫困地区乡村脱贫提供了实践参考。长期以来,制约连片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源在于关键性瓶颈未得到有效突破,贫困治理治标难治本,导致脱贫成效反复不断。连片贫困地区往往区位屏蔽现象突出,公共服务供给短缺,市场“碎片化”严重,同时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成本高。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各片区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制约瓶颈。因此,聚焦连片贫困地区脱贫制约瓶颈,从根本致贫因素、主要帮扶措施、核心脱贫路径着手寻求突破,是破解脱贫难题的关键所在。

案例2:村级案例——打鼓山村扶贫致富路

南部县东坝镇打鼓山村,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南部县东坝镇东部,距东坝场镇约2公里,距县城30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该村共有耕地面积944亩,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于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打鼓山村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322户,1156人。“打鼓山、打鼓山,村民穷得连声叹,出了光棍一大班……”这是一首打鼓山村老少皆会的顺口溜,但顺口溜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这个村曾经的贫穷。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今,这个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打鼓山村在精准扶贫之前,在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许多贫困性特征。第一是打鼓山村产业底子薄、产业结构单一,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基础差、农业生产灌溉只能依靠老天,没有灌溉供给水源,导致村民收入水平低下,幸福感不高。第二是自然资源缺乏,打鼓山村土地资源总量较少,导致人均土地拥有量少,其他矿产资源、工业资源和特色旅游发展资源也严重匮乏。第三是打鼓山村基础设施不完善,该村多处农田水利及生活所用的照明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电力设施建设滞后、起步晚。刚开始通电时候,电力供应弱,只能用来照明,无法供应其他家电的需求,严重影响了农户的生产生活,阻碍了打鼓山村发展。2014年前,该村也没有通公路,村民发展农业生产只能靠肩挑背驮,村民出行艰难,只能依靠双脚走土路,加之土地十年九旱,粮食收成少之又少,很多村民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总而言之,打鼓山村在资源、产业和基础设施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贫困特征,这也是该村发展不景气、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原因。

2014年7月,打鼓山村被列为精准扶贫重点贫困村,由该县农牧业局进行结对帮扶,这为该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2015年7月,帮扶单位南部县农牧业局,下派龚可担任打鼓山村第一书记,对打鼓山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打鼓山村在帮扶单位南部县农牧业局的帮扶下,由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驻村工作队团结合作,在党建引领促进脱贫、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村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脱贫以及易地搬迁脱贫这四个主要脱贫路径上,做到了精准帮扶,抓产业促就业,长短结合稳增收,为全村人民全面脱贫,奔向小康,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党建引领促进脱贫

打鼓山村在扶贫过程中,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抓党建促脱贫,做实做细脱贫工作,强化群众主体作用,关键措施一个也不少。首先,打鼓山村对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定期进行培训培养,带领班子和群众走出去学习参观,并引进农业各方面的专家教授到村上课、培训、指导等,加强村民“科技扶贫、科技兴农”的思想理念。还动员村致富能手对口帮扶联系贫困户,帮助发展产业和就近务工。其次,打鼓山村“两委”班子和第一书记始终坚持严格执行“三议五会”、党员教育等制度,做到从思想上协同,上下齐心。最后,在“五个一”帮扶力量派驻方面,打鼓山村也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政策,把干部驻村帮扶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创新实施“五个一”帮扶机制,在按村派人、按需培训等方面严格落实。打鼓山村派驻的“五个一”帮扶干部都是熟悉村发展情况、常年从事脱贫攻坚工作的干部。为了提高帮扶质量及工作效率、提升素质,打鼓山村的派驻干部每年分期分批参加密集专题培训,重点进行脱贫攻坚政策法规、特色产业发展及农村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课程培训。在“五个一”帮扶力量的联动推进下,一大批长期制约贫困群众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加快了打鼓山村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奔小康的步伐。

此外,为了随时掌握村民所需所急,打鼓山村的扶贫干部严格按照“两原则”要求自己:第一个原则是每月走访全村所有在家农户;第二个原则是俯下身子,说群众话,和群众打成一片。对打鼓山村第一书记龚可来说,到村即是服务,服务即是办事。龚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同南部县农牧业局干部定期入户走访,宣讲扶贫政策,听取群众意见,记好民情日志,公开电话等联系方式,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和为民办事。龚书记记录的民情日志写满了4个笔记本,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想法等全部记录在册,并建立工作台账、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分类梳理村民提出的意见和想法,逐步解决村民反映的问题。到2018年,已解决超过100多名群众反馈的问题和诉求。

二、基础设施全面覆盖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都是脱贫攻坚中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环,打鼓山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农村公路、饮水、天然气和其他公共设施。打鼓山村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脱贫首位,只有这样才能刺激该村的农业发展、农业经济的进步和农业结构的升级,稳固脱贫攻坚的根基。

家家户户通公路。打鼓山村于2015年修葺乡村公路,到2018年,打鼓山村道路建设趋于完善,基本达到户户通。通过政府整合出资70%,农户自筹30%的方式来统筹修建道路,全村形成了相通的网络体系,为村民的出行、务工带来了便利,极大地改善了生活条件。

“医疗救助+城乡一体化供水”。打鼓山村的水利设施建设,由南部县政府统筹规划。在饮水设施建设中,打鼓山村将“医疗救助”与“城乡一体化供水”联系起来,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有效连接,落实饮水安全帮扶政策,全面解决农户的饮水问题。村内所有群众都吃上了与城里居民一样品质的自来水,极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在村内互联网、光纤网络方面,打鼓山村基本实现了户户通,100%覆盖全村,打通了村民与外界联系的桥梁。打鼓山村也建有村级娱乐活动室、卫生室等,已全部达标并投入使用,发挥功能。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南部县农牧业局、村“两委”、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打鼓山村建成硬化道路20公里,户户通硬化便民路;新建总占地近400平方米标准化村民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新修提灌站3处、整治山平塘6口;改造民居住房279套;网络信号畅通;户户通自来水、通电、安装闭路电视,医疗教育全面保障到位,“两不愁、三保障、户三有”全部达标到位。

三、产业发展整体推进

产业扶贫带动,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抓手,也是精准扶贫取得实效的必由之路。产业扶贫相对于一般的产业发展,更加强调对贫困人群的瞄准线和特惠型。南部县农牧业局下派龚可担任打鼓山村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带发展强产业,连片建成3000亩的脱贫奔康柑橘产业园,建立“三带建三园”产业机制;带群众强主体,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户三有”的脱贫标准,带领群众脱贫奔向小康生活;带真情强服务,了解群众之所需、群众之所急,解决实际问题,成为群众认可满意的好书记、好干部。

打鼓山村的产业发展,主要是通过短期产业和长效产业两种途径。发展短、平、快增收项目,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到户,引导180户在家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发展“四小工程”,实现户户有骨干和增收门路。为帮助贫困户实现基本生活与发展生产、长期致富与短期脱贫相协调,该村将土地单一利用和统筹使用相结合,由帮扶单位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疫苗药品等,鼓励贫困户积极发展以小买卖、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为主的“四小工程”,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个短期见效的增收项目。

发展长期产业主要是以脱贫奔康(柑橘)产业园为主,连片建成3000亩的脱贫奔康(柑橘)产业园,建立“三带建三园”产业机制,“三带”为党支部带企业入村、党员带群众入社、群众带土地入园,“三园”为返租创业园、代管托管园、务工就业园。在南部县农牧业局牵线搭桥下,第一书记龚可成功引进新星果品有限公司,下一步将积极与新星果品有限公司合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规模效应、技术支撑、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的优势,确保“创业园”“托管园”“就业园”全面落地。为彻底改变村庄面貌,帮助打鼓山村驶上脱贫奔康的“快车道”,该村采取帮扶单位和村“两委”分头并进的办法,由帮扶单位负责规划产业、寻找项目,争取上级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用于村庄建设;由村“两委”负责招引企业、引进业主、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引导农户流转土地、入园发展,带动整村脱贫。为把产业扶贫落到实处,建立起村民满意、长期增收的长效支柱产业,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会议,积极引导群众参与项目决策、项目建设和项目监督,建成覆盖全村的以“春见”“不知火”等柑橘品种为主的脱贫奔康(柑橘)产业园2700余亩。2014年9月和2016年3月,村“两委”牵头组织的南部县国凯海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南部县泥土香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分别成立,将昔日的荒山、撂荒田地等变成了果园。2015年10月,该村还争取到农田水利项目支持,修建提灌站2个,将喷灌设施安装到田间地头,解决了果树的灌溉问题。

打鼓山村柑橘产业成了助推打鼓山村脱贫“摘帽”的坚实产业基础和发展动力,连片建成3000亩的脱贫奔康(柑橘)产业园,已有2000亩果树挂果,盛产期每亩纯利润达9000元。同时,充分利用林下空地,套种蔬菜、花生等作物和发展林下养殖,每亩年均增收1500元。目前,已有800多名群众入园务工,年均务工收入6000元,村里有了稳定增收的当家产业。

四、易地搬迁保障住房

在扶贫开发中,易地扶贫搬迁一直都是精准扶贫中最行之有效和最重要的脱贫路径之一,也是解决现有大多数贫困人口彻底、稳定脱贫的根本出路,是一项很重要的脱贫举措。鉴于此,打鼓山村在易地搬迁上也下了很多苦功夫,努力绣好住房这片花瓣。打鼓山村坚持“四书一报告”,把建房申请书、建房承诺书、施工安全责任书、告知书、验收报告这五项都落到实处,跟搬迁农户讲解清楚政策,引导农户主动搬迁。严守了每户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1.8万元、户均不超过6万元、自筹户均资金不超过1万元、自筹人均资金不超过3000元的众多底线原则,充分保障了搬迁的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所需资金。

在其他方面,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打鼓山村共完成危房改造55户165人,进行排危整治200余户,风貌改造实现全覆盖。如今,打鼓山村正在筹建“产供销”一体的电商平台,还将规划建设农家乐10家。打鼓山村将以产业园为依托,发展电商销售和观光农业,不仅把柑橘卖到全国各地,还要通过开展自由采摘、垂钓休闲、水上乐园等项目,吸引游客回归自然。通过多元途径、多方主体助力打鼓山村脱贫攻坚,让人民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可见,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扶贫开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目前我国需要攻坚的重大事件。脱贫任务越到后来难度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因此越到脱贫后期,越不能放松。

我国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机衔接。未来三年,是打鼓山村精准脱贫战巩固的决胜时期,也是乡村振兴启动的关键时期,打鼓山村主要在基础建设继续行进、产业发展、旅游扶贫、民宿和农家乐发展方面做好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继续花大力气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旅游等的发展,确保长效收益,带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同步小康的决心。

打鼓山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主要是从党建引领、基建保障、产业带动、易地搬迁等几方面进行的,下足了苦功夫,做出了好成绩,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做到了“真扶贫”。但是扶贫工作不单是消灭贫困,首先,在经济上和思想上,把贫困群众从贫困的道路上拉起来,也让贫困户自己在贫困路上学会走路,并且依靠着自己,能够越走越远。其次,扶贫道路上要稳扎稳打、稳步前行,摒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推进扶贫工作。同时,基层干部是最贴近群众的,他们离开家庭、亲人,深入扶贫一线,负担着巨大的压力和矛盾,各级扶贫干部应当注重对基层干部的关怀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精准扶贫政策不走样、不变形,基层干部才能静下心来、沉下去,带领贫困群众走向康庄大道。

贫困村最紧要、最突出的事情依然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首先,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亟须补旧账填缺口;其次,大部分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维护成本高,末梢工程突出,“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最后,现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属于“保生存型”供给,例如生活用电不稳定、通信信号不强、道路通村不通组等现象突出且普遍。瞄准贫困村,聚焦贫困村的发展型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质量尤为重要而急迫,其中特别要根据贫困村类型因地制宜施策。

村级扶贫要注意特殊类型贫困的村情。特殊类型贫困村,与一般贫困村相比,有着特殊的属性特征,成为脱贫攻坚的难点所在。高半山区特指农区河谷以上,位于山体相对高度一半以上或海拔高度在2300米以上的农村地区。高半山村脱贫攻坚面临着扶贫工作是优先尊重主体意愿还是遵循经济效益的两难选择,面临着异地扶贫搬迁带来生活便利性与生产不便性的艰难选择。位于高半山区的贫困村,其区域环境封闭、山高坡陡、气候恶劣、生态脆弱、交通不畅、信息闭塞,往往形成地理和信息上的双重“孤岛”,身处其中的贫困者与外界联系、交流匮乏,生产发展处于自给不自足的状态,人们居住分散、劳动素质低下、思想观念陈旧,在缺乏外力有效介入的情况下,先进的意识、技术和制度均难以自我产生,也难被本土贫困者自主引进,容易形成贫困的“孤岛”。

空心村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变迁的阶段性外在表现,“空心”并不一定是一种空间形态,而是土地、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各要素偏离和谐“运行轨道”的结果,是农村多要素“空心”的综合,是农村社会“生态失衡”的体现。空心村脱贫最大的难点在于,伴随着精壮劳动力的流失,人才空心化问题凸现。不管是脱贫还是发展,最主要的就是人力和人才的保障,缺乏人的支撑,空心村的农业劳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运行、科技推广示范等均难以推行,容易造成村庄的“塌陷”。

在村级扶贫政策着力点上,一方面要注重基础与产业共融,构筑贫困村自生能力,在村级产业选择上,须因地制宜,根据村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市场需求等,选择既具地方特色又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特别要注重在产业价值链的分工,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第六产业”;打造地域品牌,加大对贫困地区农牧业特色品牌的推介营销力度,提高知名度,提升美誉度;电商扶贫,拓宽产品营销渠道,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益贫性,避免贫困排斥,优先满足贫困对象的参与意愿与参与机会;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在促进贫困村实现持续稳定脱贫的同时,又为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提供了物质条件与保障。因此,要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高基础设施质量,创造特色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借助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夯实基础设施,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构筑贫困村的自生能力。

案例3:党建扶贫——封坎庙村第一书记李翼宏先进事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目前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具备了对贫困进行“准确研判”的能力。多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的开发式扶贫取得了巨大成绩,现阶段贫困对于我国已经不是“面”的问题,而是被压缩于11个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及一些深度贫困县、贫困村等“点”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滴灌”的方式,找准致贫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方略,要求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做到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这是脱贫攻坚中党建扶贫的核心关键。

党建扶贫引领脱贫攻坚,是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首先,站在实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高度来审视和谋划党建工作,通过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跨越,进一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稳步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更好地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社会和谐的基础在农村,农村稳则全国安。农村的和谐稳定显得尤为重要,把和谐的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农村党建工作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整合资源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凝聚人心、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作用,帮助农村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基本增收致富渠道、提高基本素质。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这是精准扶贫的优势。无论是贫困人口识别、扶贫措施选择与管理,还是扶贫结果考核,是否做到精准,人都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如何发挥好精准扶贫的“精准”优势,做到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关键在人。因为党建扶贫的最大优势就是将组织力量转化为扶贫动力,以推动党建和扶贫工作的共同发展。党建扶贫中,因村派人(第一书记)这一点是基层贫困治理中党建扶贫的核心,若是“人”这个因素有了保障,那扶贫工作就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精准。

用学习培训精准施教,拓展驻村干部扶贫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随着扶贫攻坚进入关键期,对贫困户来讲,主要是缺信息、缺思路、缺技术,对基层党员干部来说,管用的办法越来越少,面临新的视野不宽、创新不够、信心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贫困户、党员干部的思想困惑、能力恐慌,南部县着力打造党员干部分类分级培训体系,增强自身本领,适应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发展。每年聚焦一个主题,邀请全国权威专家、知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演讲授课、交流经验,让贫困村支书“零距离”接受前沿的政策解读、思想洗礼;组织贫困村村干部赴省内外抓党建促扶贫攻坚的先进地区实地考察学习;采取集中办班形式,对贫困村村支书进行集中培训,拓展扶贫带头人的视野;对农村党员、农民群众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

开展好农村党建扶贫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2015年9月,李翼宏自南部县委办公室选派至南部县八尔湖镇封坎庙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全村群众探索出一条群众自主决策、自主参与、自主管理的扶贫攻坚和村级治理新路子,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在2015年南部县第一书记考核中获第一名,先后受到四川省委副书记刘国中、南充市委书记李仲彬、南部县委书记张根生等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

融入——机关文秘成功转型第一支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村上,李翼宏坚持第一时间走访干部群众,熟悉农户基本情况,了解群众对村社干部的看法,征求群众对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白天,村民在田地里栽植脆香甜柚,他就与大家同干同劳动,田间地头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晚上,利用村民在家的时间,他带上手电筒挨家挨户调查走访,与群众一起拉家常。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走遍全村的家家户户,踏遍全村的一草一木,迅速掌握村社干部的能力品性,了解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逐渐厘清全村下一步工作重点,更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

担当——垂范打造永不离村的工作队。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第一书记的第一责任,一开始就拿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突破点,着力塑造一支能干事、善干事的党员干部队伍。首先,厘清干部权力边界。梳理划分了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文书、村纪检员的职能职责,明确村干部责任分工,哪个干部该做哪些事都能一目了然。其次,提升干部能力素养。把会前学法、学业务知识定为村“两委”会和群众会议的常态,多次组织村社干部到外地学习调研,切实以这些先进的典型给干部群众以奋进的动力。再次,广泛接受群众监督。重点加强村级制度建设,修订完善村级财务管理、群众矛盾纠纷调处等制度并实行制度“上墙”。建立村级公示栏,对党务、村务和财务进行定期公示,重大决策事项即时发布,方便群众随时监督检查。最后,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对村干部每月进行一次上级点评,每季度实行一次干部互评和群众满意度测评,每年进行一次年终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上报乡党委政府,作为年终评优评先和发放绩效奖金的重要依据。

创新——村级治理不断焕发勃勃生机。如何走出“扶贫扶到哪里、干群关系就恶劣到哪里”的怪圈是摆在李翼宏面前最重要的课题,按照南部县委关于“三议”群众工作法的指示精神,李翼宏下定决心要在封坎庙村率先走出群众自主决策、自主参与的路子。首先,坚持自上而下宣传动员,让群众自己“愿”。村上干什么事情,都坚持宣传先行,通过会议、广播、传单、电话、短信、邮件等形式,动员群众广泛讨论,首先打通群众思想关,着力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村“两委”决策部署中来。其次,坚持自下而上决定决策,让群众自己“选”。在打通群众思想认识关的基础上,村上重大事情一律坚持通过村“两委”提议、群众代表大会审议、全体群众会议决议的“三议”程序进行决策,一件事情定下来后就是一条村规民约。全村已对5个项目、1个矛盾纠纷、1条信访秩序和1条环境卫生举措进行了集体约定,项目要不要实施、实施在哪里、怎么实施、群众要不要集资、集多少资等都由群众说了算,做到不办群众不愿办、没能力办、不受益的事情。最后,坚持自主自觉组织实施,让群众自己“干”。对工程项目,优先考虑当地群众就近务工,获取劳务收益,保证群众在项目过程中的参与;同时,落实3名监督员专门负责工程质量的日常监管,保证群众在项目质量上的监督。

苦干——贫困落后村走向致富带头村。第一书记不苦干是干不出来的,贫困村不苦干是脱不了贫的。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李翼宏按照拟定的工作思路,带头苦干实施,重点推进精准识别、精准规划、精准帮扶、精准脱贫。首先,致力于产业的培育。在尊重自然条件、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带领群众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完成脆香甜柚栽植360亩、桃树180亩,并套种向日葵、黄花150亩,栽植莲藕130亩。同时,按照“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的理念,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鼓励农户积极发展“四小工程”,截至2016年,在贫困户中建成小养殖23户、小庭院32户、小买卖1户,两年时间中成功减贫43户、121人。同时,启动新村聚居点建设,规划完成异地搬迁43户、实施风貌打造21户。其次,致力于民生的改善,2016年建成村级图书室1个、卫生计生室1个,村民文化广场1个,同时,建成村级宽带网络,完成自来水安装,“七有”目标如期实现。

随着农村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命令式工作领导方式已不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普遍存在受教育水平低的问题,因循守旧的思想浓厚,工作方式陈旧,因此衍生出党员干部对现行政策理解不到位、执行效率低、延缓农村建设发展的问题。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执政能力的前提。基层党组织是党建设基层、巩固执政群众基础的主力军,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状况直接决定了党建扶贫的结果。南部县把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选派党建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到基层挂职,理顺基层组织工作思路。封坎庙村维持现有村支“两委”班子,采用“加法”的工作方式,通过任命优秀青年为村支“两委”的新成员,既保证了原有工作的进行,也为党支部建设注入新鲜血液。第一书记改变过去以往单纯靠经验、命令等指派任务的不恰当方式,从农村实际问题出发,区别对待不同问题,化解干群矛盾,取信于民,带领贫困户脱贫。首先,通过与基层党组织成员共同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心声,真正做到急群众之急,解群众之忧;其次,通过举办发展研讨会、工作方法讲座等多种培训形式,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解决农村事务的能力,增强党员干部市场意识和村民服务信念,拓宽发展思路。

案例4:党建扶贫——顶子山村“第一书记”张长英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促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第一要务。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中立足长远,充分重视贫困地区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与能动作用,积极开展“双向培养”活动,把村干部和广大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带头人,把脱贫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或村“两委”后备干部,从而打造一支立足本土、坚持奉献的扶贫工作队,为脱贫攻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年来,南部县通过搭平台、给政策、优服务,选拔懂市场、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村能人回乡担任村支书,实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为基层党组织引领脱贫致富提供了有益探索。2013年以前,顶子山村是一个行路难、用水难、增收难“三难”贫困村,贫困户多、举家外出的多、游手好闲的多,成为该村的一个典型标签。全村村民迫切希望有一位带领群众走上富裕之路的领头人帮助他们脱掉标签,走出困境。张长英,南部县王家镇顶子山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外出务工,2004年回家创业开办养殖场。入党以来,凭实干精神赢得全村群众信任,多次受到镇党委和政府的表彰,被推选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她尤其重视发展产业、修建公路、整顿民风,2015年以来,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全村党员群众与贫困博弈、与发展赛跑,逐步将顶子山村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带上致富路。

率先垂范,以村为家,树立脱贫致富典型标杆。2013年12月,正值村“两委”换届,39岁的张长英因年富力强、敢闯敢干、具有领富能力,被全票推选为支部书记。上任伊始,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她有些无措,甚至有辞去支部书记的念头。但想到群众对自己的信任和对脱贫的期盼,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为此,她放弃经营多年的养殖场,全身心投入脱贫工作中。三年来,她跑社入户了解社情民意,掌握致贫原因,带头宣讲政策,全村每个角落留下了她的足迹。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张长英。顶子山村1社的徐兴秀身有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张长英主动上门帮助栽秧打谷子;5社一户贫困户因病长年吃药,她随时登门看望,并进城帮助办理医药费报销手续。3社有一处长达300米的隧道,因为年久失修,群众长期不能受益。村“两委”干部到现场查看损毁程度时,现场臭气熏天,没有一个人愿意往里钻。张长英二话不说,第一个走进隧道,详细地查看损毁状况。群众都说:“有这样的领头人,我们脱贫有望了。”

对于张长英而言,最遗憾的是没有照顾好她的两个孩子。因为忙于扶贫,经常把村办公室当家,丈夫又时常在外工作,两个孩子只有托付给父母看管。“我也想做个好母亲,可群众的眼睛看着,我不做点实事就对不住乡亲们的信任。”张长英带着对家庭的内疚和个人的委屈,继续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顺应民意,攻坚克难,破除脱贫致富掣肘瓶颈。无路、无水、无产业,“三无”是顶子山村贫困的真正原因,也是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要想富,先修路。为筹集修路的资金,张长英整日奔波,她多次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商议,多次带领村干部到社开会,多次争跑项目,组织群众集资30多万元,社会捐赠20多万元。尽管筹集到了资金,但是修路却又遇到阻力。3社村民张丕友,因修路要削屋后岩,多次阻工;4社村民何庆芳因遗留问题没解决,阻止修建。类似的问题不少,张长英都逐一深入农家,忍住白眼和挨骂,个个疏通。截至2016年,该村已新建9.2公里水泥路、1.3公里通社的泥结碎石路,出行难、买卖难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产业兴,则民富。就在张长英提出发展水果产业时,麻烦接踵而至,首先几个社长带头不支持,认为以前多次发展水果产业都失败了,这条路行不通;其次群众也有抵触,认为种植了,没销路。针对这种质疑,张长英组织村社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到简阳、内江等地考察,在了解水果品种、市场行情和产出效益后,购买了“爱媛38”3龄苗1.5万株,栽植面积500余亩。同时,她还引进业主3个,流转土地200多亩,规模发展水果产业。为了解决销路问题,她组织成立了景丰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跑市场、跑销路。

在修路、发展产业的同时,张长英还把人畜饮水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上湾堰塘是全村唯一的饮用水源,因长期未整治,基本废弃。2016年4月,她组织党员群众积极整治,带头清淤、运土,在她的带动下,群众劳动积极性高涨,80天的工程50天完工。

探索创新,带头引领,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2014年底,顶子山村有贫困户65户225人。如何摆脱贫困,是张长英思考最多的问题。直接给钱,有的贫困户拿去就用了;给物资,用不了多久就没了。经过再三琢磨和探索,张长英思路逐渐清晰:单一扶贫手段取得的成效都很短暂,只能让老百姓暂时脱贫,时间一长,又会逐一返贫,综合的、长期性的扶持才是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唯有如此,才能让老百姓有可持续性收入。

由小做大,发展小养殖、做点小买卖、搞个小作坊、建个小庭院,贫困户既能承受又能赚钱,也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由此,一场以发展“四小工程”、由小及大的扶贫攻坚战打响。2015年全村贫困户房前屋后整治土地100余亩,发展核桃、脆香甜柚、葡萄、枇杷等庭院经济作物200余亩;先后两批次为贫困户购买土肉鸡6400余只,帮助贫困户建小卖部。同时,利用入户资金,给予贫困户家禽养殖补贴。2015年脱贫户达30户106人。

扶真贫,真扶贫。为了加速脱贫步伐,张长英利用自己曾开办过养殖场的经验,在2016年投资200万元建设了蛋鸡养殖场,并用活产业发展周转资金发放政策,将21户贫困户以每户1万元入股的形式纳入养殖场,每月按不低于入股本金10%的比例分红,长期享受。如贫困户想退股,其本金1万元如数退还。为了增加销路,张长英成立了桔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管理。目前,每月仅产蛋收入就达24万元,解决贫困户就近务工4人,21户贫困户每户首次分红120元。“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是张长英发自内心的想法。

精准扶贫由“漫灌”到“滴灌”的攻坚拔寨阶段,要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顶子山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开展先锋引领行动、设岗定责活动、观摩学习、主题培训等有效举措,不断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加强服务型党组织的认识,搭建为民服务平台,构建便民服务通道,形成“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新型基层服务机制。抓党建促扶贫,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在扶贫攻坚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将精准扶贫与基层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实现良性的双向互动。张长英以自身示范成为引领全村群众冲锋向前的干事先锋,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合格党员的为民本色。她结合当地实际,选好选准产业项目,增强市场意识和商品意识,充分发挥支部和党员的“双带”作用,切实发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中的作用。

案例5:内源扶贫——扶贫扶志,既富脑袋又富口袋[2]

南部打出思想扶贫“组合拳”,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政府主导、外力主推,更需要依靠贫困群众的主体力量,凝民智聚民力是关键所在,让他们主动用自己的双手去摆脱贫困。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南部县通过培育群众的主体意识、加强群众的能力建设、建立与本地经济相结合的产业帮扶体制机制、激发群众志气和信心等思想扶贫“组合拳”,让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劲使出来、手动起来,确保实现脱贫攻坚连战连胜、再战再胜。

一、精准识别,群众有杆“公平秤”

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能否做到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首先是做到精准识别贫困人口,这是一切扶贫工作的第一步,把第一步走好了,自然脱贫攻坚的群众工作就做好了一大半,脱贫攻坚的各项实施战略方针政策就沉得下去,落到实处,见得持续成效。

在万年镇天波村,关于村事务通过群众大会讨论的场面在村里是一件显得很平常的事情,村里的每一名干部和村民把它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也充分说明了民主管理、治理有效在天波村已初步形成制度和机制,这对于发挥天波村群众力量,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村事务,民主决策,提高村民公民意识,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人民最根本的利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研究团队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从第一书记陈鹏的访谈中了解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凡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务都要组织召开群众大会,识别和民主评议贫困户,和群众探讨做强有机生态农业、脱贫奔康产业园等的详细方案。近几年来,他已经记不清楚开了多少次群众大会。

天波村的群众大会能成为该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得益于天波村一开始就对扶贫对象公平、公正、公开的认定,精准识别到每一个人,一直以来,大家都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其实这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不只是这一个村,天波村只是南部县做好群众工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一个缩影。据县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南部县着力解决“扶持谁”的问题,强化公开识别程序,实行脱贫动态管理,定期核查扶贫对象的真实情况等,帮助群众树立脱贫攻坚主体意识,让精准扶贫得到群众普遍响应和支持。

从南部县扶贫移民局了解到的情况,南部县按照“坚持标准公开评定,确保扶持对象精准”原则,政策宣讲到位、业务培训到位、群众发动到位,在县、乡、村层层召开业务培训会和群众坝坝会,广泛宣讲政策、逐村逐户动员。通过农户申请、入户核实等程序,全程公开透明评定。(www.daowen.com)

“在初步确定对象后,还实行县领导带队督查、县纪委暗访巡察,做到贫困户100%见面、临界困难户100%排查、疑点问题户100%复核。”该负责人说,通过“一村一档”“一户一卡”的精准识别和管理,引发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实现外力推进与内生动力相互作用的良性互动,并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你追我赶为脱贫的浓厚氛围。

此外,为了扩大和延伸群众大会的积极作用,转变贫困群众的贫困思想,以多形式、多途径深入开展精神扶贫、参与式扶贫工作,南部县创新群众工作法,推行村“两委”提议、村民议事会审议、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的“三议机制”和村“两委”干部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联社会和院户会的“五会模式”,让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广泛支持和热情参与。可以说,这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和脱贫成果可持续、更长久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思想到位,群众有股“原动力”

消除思想贫困,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前提。要强化政策引导,为思想扶贫提供科学导向;强化舆论宣传,为思想扶贫提供舆论支持;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的素养,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意识,坚定脱贫信心,明确脱贫方向,依靠自身奋斗逐梦小康。

南部县碑院镇林坝村[3]与其他众多贫困村一样,是典型的饮水难、行路难、增收难、住房难“四难”贫困村、旱山村。2014年,南部县安监局下派张浩到林坝村任第一书记,带领林坝村使出“绣花”功夫,通过带班子强队伍、带群众强主体,进行“四小工程”和脱贫产业园建设,林坝村于2016年在重点贫困村中率先出列,并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首批省级“四好”村。

林坝村是典型的旱山村,由于致富的内生动力不足,不利于村“两委”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林坝村村“两委”在狠抓自身作风建设的同时,引导教育村民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多次组织村民开展“转观念、改习惯、促生产”大讨论,带领村民到成都市蒲江县和该县望月村参观学习,村民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得到转变,群众主观能动性也得到较好发挥。2016年,林坝村在重点贫困村中率先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33%降为0.79%,村集体收入实现零的突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首批省级“四好”村。

三、“四小工程”细化到户,因地制宜发展脱贫产业

林坝村党支部把发展产业作为头等大事,坚持“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小家禽与大牲畜养殖相结合、长效产业与短效产业相结合”发展产业。根据该村的特点,林坝村把“四小工程”细化到户,发展小养殖63户,饲养5000只绿色生态土鸡、土鸭。此外,林坝村还成片种植380亩脆香甜柚,让农户长期效益有保障。

林坝村推动脱贫产业园建设,发展“归雁经济”。林坝村招引在外从事肉食品批发的乡友胡永红回乡创业,建立了2000平方米的养殖场,饲养母猪150头、生猪1500头,积极引导带动贫困户以入股、领养或就近务工的方式参与养殖,带动全村致富。该村采取“公司+农合社+农户”的模式,引入具有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的温氏集团,发展小家禽托养;采取“公司+党支部+农户”的模式,引入四川天宫山茂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优质水稻——紫米订单农业。

精准扶贫,必须消除“等靠要”思想,才能真正斩断穷根。林坝村曾是远近出名的“问题”村,干群关系紧张,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但是该村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将扶贫和扶志有机结合起来,持续开展新风民俗培育及感恩教育、法纪教育、习惯教育、风气教育、脱贫光荣的自尊教育“五大主题教育”活动,林坝村从此脱胎换骨,变成了“四好”村,充分激发贫困户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是脱贫攻坚工作给林坝村带来的最有意义的变化。

思想引导是根本中的根本,打破思想瓶颈,才能激发出自我发展、自主脱贫的意识。为彻底消除“等靠要”思想,引导贫困户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南部县在农村家庭中开展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题的“四好”星级示范户创建活动,让“懒惰致贫可耻、勤劳致富光荣”厚植人心。决战贫困,需要贫困群众自立自强、铆足干劲,拿出“我要脱贫”“我会脱贫”“我敢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增强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该县持续抓好“五大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最美南部人评选、最美家庭评选、十大孝星评选等活动,营造出人心思进、人心思变、人心思干的良好氛围。在脱贫攻坚中,南部县还以“察民情、解民难、保民生”为主题,开展家访住夜、代办服务、精准帮扶、扶贫济困、义工服务、送医进村、就业促进、新风培育、法律服务进村、扶贫专项巡察十大惠民行动,让扶贫帮扶政策家喻户晓,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案例6:内源扶贫——金石村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南部县楠木镇金石村,距县城40公里,共有2817人,村民以传统种养业为主。2014年6月被列入革命老区贫困村,全村有40户贫困户,同年7月,南部县第二中学历史教师郭宗旋被下派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开始了由“白面秀才”到“乡村万事通”的转变。郭宗旋通过与贫困群众搞好干群关系,向当地老百姓请教交流,带动群众做强产业,成片发展果桑、春见柑橘、小米椒,村民致富有了稳定收入。

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第一书记郭宗旋的带领下,村“两委”积极争取各方资金,扶贫项目下达后,积极组织、发动群众筹资投劳。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年多来,金石村村民已踊跃筹资投劳折合人民币150多万元。同时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一事一议,并制定村规民约,大小事同群众商量,把权力交还给群众,让群众积极参与村级大小事务的决策,真正做到群众说了算。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两年来金石村完成11.8公里、3米宽的通组道路建设,基本实现户户通;成片发展果桑120亩,春见柑橘100亩,小米椒80亩;成立“金石村自强农副产品合作社”,形成“党支部+业主+农户”的经营发展模式。

现在金石村120亩果桑产业已初见成效,在村党支部的组织协调下,进行科学管理,已经形成产销一条龙。今年果桑销售金额已达10多万元。金石村栽植的80余亩小米椒长势喜人,按每亩4000元计算,预计收入达32万余元。现在金石村已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8000多元。自2015年10月以来,金石村金土地项目全面实施。作为第一书记,郭宗旋积极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监督工程质量,确保土地整改项目稳步、高效、有序进行。现在土地整治已全面结束,新建水池8口,整治大型堰塘5口,维修水渠2.3公里,修建生产便民路5.8公里。

“扶贫先扶志,脱贫当去愚。”针对金石村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郭宗旋首先从思想教育工作抓起,耐心开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促使其思想观念转变,并先后组织有思想、觉悟高、能带头的群众代表,对观念落后、思想保守的群众一对一做思想工作。此外,抓好示范带动,让贫困户之间相互比较、相互竞争,看谁先脱贫,并对脱贫进展进行跟踪、评比,让那些有着“等靠要”思想的贫困户脸红心跳、奋起直追。

贫困户肖术芳以前家里一贫如洗,时常有揭不开锅的时候,自己还有依赖心理,总觉得扶贫是国家的事、干部的事,与贫困户本身无关。通过教育和帮扶,她家养了3头牛,年纯收入3000元;养了2头猪,年纯收入2000元;还养了100只鹅,已出栏一批100只,纯收入2000多元;栽种了0.4亩果桑,年纯收入2400元;加上儿子外出务工的年收入1.5万元,她家的年纯收入可达2万多元。现在肖术芳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每天晚上还乐滋滋地跳起坝坝舞。

金石村现在已经形成了先进帮后进、后进学先进的良好氛围,为金石村脱贫奔康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以上南部县发挥“造血”功能的产业就业扶贫模式看,很好地提高了贫困群众的参与意愿和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产业植入是推动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的重要途径。高质量脱贫强调脱贫之后发展的内生性、长效性、持续性,切实解决深度贫困和防止返贫问题是实现高质量脱贫的重要任务。高质量脱贫的关键是产业发展,只有产业发展了,贫困区域人口才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收入来源渠道,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摆脱贫困状态,走出“贫困陷阱”,走上致富道路。农村地区目前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战场,要实现精准脱贫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形成“造血器官”,使其具备“造血能力”,逐步提升“造血功能”。在贫困地区由于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其发展机制不健全、发展动力不足,只有借助外力因地制宜、合理适度植入产业,通过经济和市场化的手段引导和调动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参与度,激活劳动力要素的积极性,才能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市场风险,提升贫困地区内在发展动力,推动贫困地区实现高质量脱贫。

产业植入是提升贫困个体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从实践来看,产业和就业帮扶能够迅速提升其发展能力,有效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并能够使其收入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具有较好的扶贫效果。因而,从乡村振兴的视角看,产业植入能够有效提升贫困人群的自我发展能力。

案例7:产业扶贫——铺就长效致富之路

仅2016年,南部县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5亿元,共投入扶贫资金8.9亿元,全县实际脱贫27569人,退出66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52%。南部脱贫攻坚工作一天一进步、一月一变化,南部县不但要扶持一家一户脱贫致富,还注重发展长效产业,南部县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做强做大一个产业,稳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辐射带动更多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南部县采取农民以土地、资金方式入股,合作社采取入股分红、返租托管、租金保底等方式帮助农民实现长效增收,其中柑橘产业就有长远的增收潜力,在2018年柑橘树试挂果,2019年正式投产,投产后户均收入达到1.2万元。同时,它也创造了巨大的岗位空间。在栽种树苗期间,每天有700多名农民在园区务工,每人每天收入80元,在后期产业园区需要大量工人进行管护,园区还将充分利用林下空地套种蔬菜、花生等作物和发展林下养殖,为广大留守妇女和老人提供更多就近就业的机会。目前,南部县建立了食用菌、肉鸡、果药、水产、柑橘等脱贫奔康产业园206个,贫困村实现当家产业全覆盖。

一、“四小工程”助脱贫攻坚

南部县地处秦巴山脉西南端干旱走廊、深丘地带,198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省脱贫攻坚战首批5个计划脱贫“摘帽”县之一。过去的半年,南部人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一切资源向脱贫攻坚主战场整合,一切能人向主战场集中,一切宣传向主战场聚焦,一切制度为主战场服务,切实把省委、市委脱贫攻坚的每一项决策部署抓细抓实、抓出实效。面对脱贫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南部县从办得了、办得好的“短、平、快”项目上着力突破。在听取了自下而上的意见后,南部县明确了发展小庭院、小养殖、小买卖、小作坊“四小工程”,“四小工程”即鼓励和支持贫困户栽植以脆香甜柚为主的果园、菜园、林园,开展生态水产和林下养殖,贩卖农产品或经营小商品直销店,进行竹木制品或方酥锅盔、川北凉粉等土特产品加工,从最现实、最直接的地方下手解决群众“增收难”,有效破解了农村经济发展瓶颈,夯实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下面的两个典型贫困户的脱贫事例就是在小养殖方面的真实写照。

因地制宜,“小工程”显大效果。碑院镇林坝村地处川陕革命老区,交通闭塞、土地瘠薄,全村745人,贫困人口234人,贫困发生率达31%。但林坝村人不等不靠谋发展,干群同心抓攻坚,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脱贫奔小康的路子,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全域推进精准脱贫提供了鲜活的样板。

2016年7月11日,南部县碑院镇林坝村村民张定科原来是村里的典型贫困户,在南部县开展精准扶贫后,2015年,张定科利用1000元扶贫资金做本钱,搞起了小养殖,从最初的20只鸡,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只,一年收入3万多元。如今,他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周围3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张定科说:“在家门口搞点小养殖,投钱少见效快,帮助老百姓脱贫真的很实在。”

南部县大堰乡三家沟村贫困户张体仁就是脱贫大军中的一员,他用帮扶干部资助的1700元钱购买了1头母羊,产下了3头小羊。他算了一笔账,以每头2000元的价格计算,3头小羊就可以卖6000元。平时自己勤快点,还可以打点散工,在村里的合作社挣钱,年收入过万元肯定没问题。为解决“无钱发展”的问题,南部县通过干部捐助、亲友借资、小额信贷、政策奖补落实“四小工程”启动资金,张体仁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目前,“四小工程”已规划落实到全部贫困户,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致富的项目,让每家的“小”变成了区域的“大”,形成了产业的规模经营。据悉,按照贫困户脱贫标准和“五个一批”要求,2016年,南部县将重点发展“四小工程”6116户,到年底,越来越多的贫困户走上了像张定科和张体仁一样的脱贫路。

二、“四小工程”助农增收

2015年,南部县创新提出了大力发展小买卖、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的“四小工程”,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个增收项目,处处涌动着脱贫攻坚的热潮,“南部做法”的生动实践催开了南部人民生活的幸福之花。南部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认识到,要脱贫,增收是关键。“四小工程”投入少、见效快,能有效解决群众“增收难”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不但精准到户,还分类指导。2015年以来,南部县共规划实施“四小工程”的贫困户占全县贫困户总数的61%。其中,帮助1800户贫困户从事蔬菜、水果、畜禽等农产品贩卖;建成小果园、小菜园、小林园等16.2万亩;1600户贫困户从事竹木制品或锅盔、豆腐、凉粉等农产品加工;近1.2万户贫困户通过发展小养殖实现了增收。

南部县鼓励贫困户搞小养殖,利用到户补助资金做本钱,搞小养殖,投钱少、见效快。南部县定水镇郑家沟村4组村民魏丕仁喂养了母猪,一年之后开始下崽,靠卖小猪仔一下赚了8000元。除了养母猪,他还养殖了鸡、鸭200只,纯收入达到4000元,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现在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小养殖只是南部县产业扶贫长效手段的一个侧面反映,其背后体现的是产业扶贫政策的实施,或者说扶贫产业是否能够起到稳定长效的扶贫作用,取决于扶贫产业政策是否符合配对贫困户现实需求与市场选择。如果配对成功,就能让贫困农户从中获得长远稳定收入,增加其增收路径。

案例8:产业扶贫——三官镇朱家梁村通过枇杷产业扶贫

朱家梁村是该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先进典型。朱家梁村地处三官镇东面,距南部县仅20公里,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42户农户,1020余人,全村水田200亩,旱地640亩。国道212线东西贯穿本村,通村公路和组级公路实现基本硬化,交通十分便利,紧邻国道是该村发展枇杷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村委会经过商讨后决定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水果产业。该村计划通过入股集资的方式,在紧邻国道的弃土场上建一个农贸市场,为村民提供便利的销售平台。该村从一个贫困村转变为富裕的产业村,确实是抓住了产业脱贫这一关键。

该村结合实际,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积极引导村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通过引进业主的方式,在8社流转110亩土地着力打造优质枇杷,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此外,还组织部分农户在城隍垭村、望月村考察学习后,在该村2、4、5、6、7社发展枇杷170亩。在发展枇杷产业的过程中,在县农业局的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支部书记朱治善亲自带头,组织扶贫、农技、林业技术人员,进村社、到田间,全面开展地理条件、土壤特性、市场前景、劳动力资源调研分析,积极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枇杷品种和种植技术,有计划、有规划、有组织地发展枇杷产业,为群众找好致富路。同时,从政策、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给予农户大力扶持,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积极为群众引进新技术,并大力推广宣传,组织群众进行交流培训,为群众种植和管理奠定技术基础;坚持走规范种植示范引领道路,集中打造种植示范样板,引领群众有技术、有效益地种植,力促群众把枇杷做成产业。刚开始种植枇杷时,由于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许多村民心存疑虑,担心销路,甚至打算砍掉枇杷树复耕。为了保住枇杷产业,坚定农户的信心,该村成立了富林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镇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统一组织人力进行修枝、治虫、疏花疏果、采摘、装箱、销售等工作。该村支部书记朱治善带领全体村社干部到重庆拓宽枇杷销售渠道,组织村民将采摘的枇杷集中打包装箱,连夜运到重庆进行销售,全程产生的运费和人工费均由村集体支出,未向农户收取任何费用,帮助果农户均增收近1.5万元,使群众切实看到了发展枇杷产业的成效,切实感受到了由种植枇杷带来经济收入的增加,体会到切切实实的效益。该村每年拿出5000元集体资金,专门聘请了7名县果树技术人员对枇杷树进行统一修枝整型、施肥打药、防病治虫等田间管理。同时,在县农业局的帮助下,解决了部分肥料、农药等农用物资的费用问题。

在大力发展枇杷产业过程中,三官镇朱家梁村以培育大户为抓手,推广规模种植,并实施土地流转、引进业主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成为远近闻名的“枇杷村”。三官镇朱家梁村处在南部县枇杷产业带上,枇杷产业是当地群众的支柱产业。2017年因前期天气较好,管理科学,枇杷实现了大丰收。为避免果农陷入增产不增收的困境,2017年,县农牧业局早安排、早部署,通过建立销售专业队伍,组织枇杷种植重点村和业主大户代表赴重庆、西安、贵州等地考察市场,积极与外地收购商洽谈,签订意向收购合同,成功招引了80余家外地收购商来南部县驻地收购,全县外销枇杷产量达8000余吨。

同时,为打造知名品牌,南部县还加大了商标注册和“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力度,提高了南部枇杷知名度。截至目前,枇杷栽植面积达280亩,平均亩产1100斤,总产值达92.4万元,户均收入约2.5万元,枇杷种植大户年收入可达5万元。

要想贫困村真正脱贫,关键在于产业,而产业扶贫的长效性如何,还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南部县通过直选群众代表、严格落实重大事务“三议”程序、订立“村规民约”等方式,让群众自觉、主动参与到村级事务和扶贫开发工作中来。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才能实现彻底脱贫。坚持公开民主的原则,制订“村规民约”,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把大小事务交与群众商量,真正做到“领导不拍板,群众说了算”。群众工作法是发展产业的制胜法宝。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南部县一直严格要求,各乡镇、各村充分依靠群众,发展什么产业、怎样发展产业都由群众来决定。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改变过去政府大包大揽的思维,增强市场观念,把产业的培育和管护变成村规民约,变成群众的自主行动,掀起群众自主的产业发展热潮。

南部县发生可喜变化也得益于各个村党组织、支书等干部的治村思路,致富能人的积极广泛参与。这部分人往往思维开阔,点子多,喜欢和善于了解学习新事物,做事灵活,富有冒险精神和敢闯敢拼的精神,这样一支具有“狼性”的基层扶贫队伍,在脱贫攻坚中充当着至关重要的精神支柱的作用,是脱贫攻坚的主心骨,能够让贫困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

案例9:产业扶贫——聚焦产业强镇,助力精准脱贫[4]

在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是基础和支撑。农村精准扶贫更要因地制宜,注重农业产业发展,而产业发展能够有效提升贫困区域和贫困个体持续增收能力。精准扶贫的关键是精准受益,只有村集体掌控下的产业发展才能够有效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才能将更多产业发展利润留驻于村级层面,进而实现精准收益目标。对于贫困村脱贫而言,产业发展要在尊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耐心、分阶段推进,因地制宜选择最有效的经营主体、经营模式、经营规模,使业态、主体、产品等多元化,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提供持续有效动力,降低返贫风险。因此,要实现精准脱贫,应强化市场化思维,借助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提升农业定制化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和扶持创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经营主体的、多元主体参与的、产供销一体化的、一二三产业互融的产业脱贫模式。

南部的晚熟柑橘产业带建设在定水镇——升钟湖镇带状区开展,以建设晚熟柑橘产业强镇为目标打造脱贫产业,带动辐射地区的贫困群众融进产业,走出贫困。以谢家垭、庙子山、懈空寺、九洞磨4个村为重点,全镇规划栽植晚熟柑橘5300余亩。南部的土质和气候适宜柑橘树生长,群众也有发展经果林木的意愿。为此,定水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开展市场调研,确立以晚熟柑橘为主导产业。南部县在推动定(水)升(钟)晚熟柑橘产业带建设中,坚持让群众做主,积极发动定水、大王、兴盛等定升公路沿线乡镇群众规划栽植,规划建设范围涉及12个乡镇、86个村,栽植品种有杂柑、橙类、脆香甜柚等,规划柑橘产业建设面积达5万余亩。南部县在推进“中国晚熟柑橘之乡”建设中,按照田成方、地成型、路成网的标准,实行“标准统一、项目统一、行动统一”,目前整个产业带沿线的12个乡镇10个作业片区已全面启动建设,已完成去杂超过90%,田地调型8000亩、栽植2000余亩。定升晚熟柑橘产业带分两期建设,2018年,两期共完成5万亩。南部县依托该产业带,将重点建设大王镇药王庙乡村旅游环线、升钟镇回龙场核心示范片、永红鸳鸯小环线、万年镇万年寺核心示范片、雄狮乡庆丰核心示范片等5个重点区域。围绕“打造一片产业、再造一个景区”的发展定位,通过创新“农投公司招商、筑巢引凤联建、三权二次分离、带领群众奔康”机制,推行“农投公司+业主”“农投公司+能人+农户”等发展模式,大力提升产业带的经营管理水平。

南部县还建立起可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推进柑橘有机食品认证,力争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创建“亲水南部”柑橘品牌。同时,在南部农业物流园规划发展物流、加工、电商等配套产业,在产业园统一规划生产用房及临时仓储设施等。在建产业带的同时,该县已初步探索形成了“土地入社、统一流转,龙头带动、示范引领,五方联盟、按股分红,农旅结合、融合发展”的建设管理机制,并通过发动商会、招商引资等方式实现了与龙头企业的有效衔接。目前,定升沿线晚熟柑橘产业带已与新疆天业集团、成都南部商会、北京天顺富达公司等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建兴镇是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下辖镇。建兴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南部县城西南部,这里南连西充,西接绵阳,是南部县的南大门,距南部县城27公里。建兴地形地貌属浅丘陵地带,平均海拔516米,最高海拔678.30米,最低353.70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气候明显,年降水量600—1300毫米,土地肥沃,植被较好。建兴镇种植水果4200亩,核桃1.2万多株、花椒2.4万株,还套种了龙竹、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地理优势,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进业主种植琯溪蜜柚10万株,黄花梨、大枣、枇杷700亩。

南部县建兴镇桥楼子村涂登明家庭农场就是该镇水果产业的一个缩影。在调研中了解到,该农场面积有217亩,其中桃园面积50余亩,种植有五月红桃、白雪桃、皮球桃、中华寿桃、日本山红等多个品种,年产量约1.5万公斤,采摘期可持续到10月下旬。据农场业主介绍,由于水果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农场平时聘请了不少村民参与日常管理,为当地村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水果产业已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全镇共种植葡萄、枇杷、桃子、猕猴桃等多种水果,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每年可给当地果农带来近千万元收入。

在南部县产业发展强镇取得重要成效的一个最好例证就是南部县定水镇庙子山村,该村凭借种植葡萄的突出成效入选第五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庙子山村的葡萄产业园于2009年12月建成,该园种植葡萄1000余亩,有夏黑、巨峰、红提、巨玫瑰等数个品种,年总产量达400吨左右,产值达500余万元。

近年来,该产业园还将葡萄种植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修建了近5000平方米钓鱼池,可容纳200人同时聚餐的餐厅,游客住宿、接待、停车、休闲设施一应俱全。每逢节假日,县城居民及周边地区的游客纷纷驾车前来,采摘、品尝葡萄,体验劳动乐趣,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此外,该产业园还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就业等方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其实,从南部县产业强镇的发展思路不难看出,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是引领和推动南部县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南部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适合本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的产业。通过发挥扶贫机制的政策引导、资金帮扶等植入产业或培育出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以此促进就业和创业,进而实现持续增收和稳定脱贫,并进一步撬动和吸引人才、资本、土地等各类经济资源,使当地经济增长进入螺旋上升通道。在此传导机制的作用下,产业振兴能够进一步激活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点,引领带动社会需求,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产业振兴是实现南部县贫困地区长治久安的根本路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是乡村保持长期稳定繁荣的基础。解决乡村发展中绝大部分问题,归根结底要靠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核心又是产业的振兴,南部县也正认识到了这一发展规律。精准扶贫,意味着不是全面帮扶,而是在精准识别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帮扶,这也成为农村产生矛盾和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南部县在精准帮扶和社会稳定中寻找平衡点,以产业强镇发展路径为突破口,通过市场和经济的手段激励全民参与精准扶贫,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案例10:乡村振兴——南部县厚植乡风文明助力振兴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文化兴,乡村兴。2019年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培育文明乡风。“风俗,天下之大事也。”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重要标志。乡风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农耕文明孕育了内敛式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农政思想、乡村管理制度等,与现代提倡的和谐、环保、低碳等理念十分契合。乡村文化建设要重视培育乡风文明,引导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知识水平、素质修养、行为操守等方面继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优良传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转化为农民的情感认识和行为习惯,吸收城市文化乃至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要重视培育乡土文化人才。乡贤文化曾是我国乡村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新时代,要更加注重引导和培养乡贤,把德高望重的老人、心系故土的有识之士、道德模范、乡村教师、经济能人等有助于乡村治理的人,纳入乡贤群体中来,使其成为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和乡村文化的弘扬者。

培育良好家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风是社会文明的根基,家风相汇成民风,民风相融成国风,家风好则世风正。家风是家族成员长期恪守家训、坚守家规,通过家教而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里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中的品格,是我们立身做人的风范和格调。好家风是好家庭的血脉,好家风成就好家庭,好家庭培育好子女,好子女建设好社会。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从家出发改变社会,源清流洁,强基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和传承,讲求耕读为本,忠孝传家。周公旦的《诫伯禽书》、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包拯的《包拯家训》等代代相传,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向善向上的标杆。新时代,要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让新农村呈现新家风。

培育淳朴民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民风指的是民间教化和习俗,即社会风气。其核心是民间风尚,即民间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如提倡道德自觉、理性、友爱等。民风建设是中国古代政治和社会治理的优良传统,对数千年中国社会政治的有秩序运转发挥了独特作用。《管子·八观》说:“入州里,观习俗,听民之所以化其上,而治乱之国可知也。”指的是通过观察地方风化,可以预测一个国家的兴衰治乱的趋势。可见,民风是社会兴衰的风向标。习近平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厚植淳朴民风,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民间文化等传承与发展。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道德意识,培育勤勉、诚朴的生活态度,为建立优良民风厚植底蕴。

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是美丽乡村的精神内核,是乡村精神文明的基石,这“三风”不纯,再美的山水也缺乏灵气。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南部县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积极培育文明乡风,持续开展优良“家风家训家规”评审、“最美南部人”评选等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最美力量,弘扬最美精神。南部县已成功举办三届“最美南部人”评选活动,持续挖掘身边的凡人善举,一起寻找激励南部正能量的人物。并以这些先进典型的“最美力量”,弘扬“最美精神”,持续提高群众的文明素养,培育和传播“勤劳、朴实、诚信、包容”的南部人文精神。

中心乡漏米岩村村民马全民,几十年如一日兑现着对父亲的诺言,将扫墓、修墓、守墓作为一种使命,坚持做好烈士墓的第三代守墓人。他诚实守信、执着坚持的精神深受社会好评,曾荣获诚实守信类“四川好人”、感动南充2016年度人物、2016年度“最美南部人”等荣誉。他的大女儿冯炼深受父亲影响,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教书育人,并牢记父亲的嘱托,当好第四代守墓人。

助人为乐的“熊猫女侠”敬红梅、敬业奉献在三尺讲台的胡仕敏、奋不顾身挽救他人生命的邓光跃等,他们让生活在南部县的每个人被“最美事迹”所感动,被“最美精神”所感染。“开展‘最美南部人’评选活动,树立文明标杆”,在南部县像这样的“最美”人物还有很多。为了挖掘并传播社会正能量,南部县已连续3年开展“最美南部人”推荐评选活动,选树了7个类别30余名忠诚担当、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等类别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南部县还强化“最美效应”,关心和支持先进模范人物,经常进行走访、座谈,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带动形成人人敬典型、学先进的氛围。

“家风”榜样,传承文明乡风。在保城乡大圆山村的“升钟湖敬洪琳家庭无声书院”,一副副木刻对联、整齐陈列的书法字画、一个个根艺作品等,让整个家充满了浓郁的书香气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以书院为载体,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并世代相授、代代相承,传承良好家风、弘扬传统美德。家庭书院通过对联、根雕、字画等,展示爱国爱家、勤奋博学、做人做事等内容,让后辈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并运用到具体生活中。敬洪琳家庭书院不仅影响着他的子孙后代,更让周边村民也获益匪浅。随着农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建立家庭书院能够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有助于农村风气的好转。在敬洪琳指导下建起的50余家家庭书院,让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等家风教诲走进了这些家庭。由90余户村民组成的百家无声文化艺术协会,成为助力当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个个普通家庭,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中的一张张骨牌,一个接着一个传递着文明风尚。好的家规家风树立起来,就把村风民风都带动起来,从而产生强大的文化引领效应。南部县着力培育乡贤文化、开展家庭星级创评等活动,坚持从每个家庭抓起,大力弘扬传统美德,让更多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让乡村人居环境更优美、乡风更文明。

乡贤、家训、村规等农村文化资源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崇德向善的教化力量。南部县通过开展优良“家风家训家规”评审活动,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明家庭的标杆,并以村为单位,每年评选10%的“文明家庭”,逐步壮大乡风文明的家庭细胞,推进乡风文明进农村、优秀文化到农家、传统美德入农心。

以文化人,推进移风易俗。文化广场上,人们伴随着音乐跳舞;农家书屋里,人们专心致志阅读书籍;文化活动室内,人们尽情施展才艺。在八尔湖镇纯阳山村,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成为南部县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最真实的写照。

纯阳山村建立村民文化活动广场,让群众休闲娱乐有好去处,也为净化村风民风提供了阵地。纯阳山村坚持文化惠民、以文化人,在修建群众文化广场的同时,加大文化配套投入和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力度,村里建有综合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广播室等场所,配备有健身器材、体育用具、乐器等文体娱乐设施,并设置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走在东坝镇打鼓山村的乡间小路上,随处可见图文并茂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打鼓山村将培育和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与乡村景观、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离得近、看得到,还听得见、摸得着。良好的村容村貌既是美丽乡村的外在表现,也是农村文明程度的直观反映。

“乡风淳,乡村兴。”近年来,南部县先后开展“助力精准扶贫,树立文明乡风”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等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在乡村大地铺开了一幅幅“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社会有序”的画卷,为乡村振兴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精神保障。与此同时,南部县还创新载体、拓宽渠道,组织基层理论宣传队伍深入农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并以连户会、坝坝会等为载体,讲述新时代的好故事、暖心事。通过开展电影下乡、传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促进乡村文体生活不断丰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南部县通过“最美力量”“家风榜样”“以文育人”等活动,使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有效改善,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推动了移风易俗,培养了新型农民,树立了文明乡风。“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在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下,根据乡村振兴描绘的战略蓝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和农民群众思想实际,抓重点促落实,积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案例11:乡村振兴——南部县培育新农人振兴农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乡村振兴,人才是魂。人才匮乏,一直是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2018年6月,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根本上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充分认识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把乡村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培育产生一大批新型农民,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南部县着力在人才培育、引导、引进上下功夫,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才活力、释放人才红利上持续用力,坚持培养一批技术能人、乡村匠人、归乡贤人,以扎实的“三农”人才队伍建设,破解人才瓶颈制约,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培养技术能人,提供人才支撑。这段时间,谢河镇武圣宫村村民魏刚忙得不可开交。白天,他要走家串户给村民传授养牛技术;晚上,还要学习果蔬种植技术以及帮助联系肉牛的销路。自从成为村里的种养能手,像这样的忙碌日子就成了魏刚的家常便饭。然而,曾经的魏刚却因缺少技术,打过工甚至摆过地摊,但都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道路。2014年,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魏刚学习养牛技术,建起肉牛养殖场,并拓展到西瓜种植、养蚯蚓等行业,成了村里的致富榜样。他还邀请村民和自己一起干,带动更多村民发家致富。村里养殖的肉牛品种好、品质佳,销售渠道也打开了,大家都感谢“魏能人”。魏刚带着大家养牛,平均每头有3500元的纯利润。现在,在家的村民都发展起种植养殖业,户户都有增收门路,致富有了保障。

依托产业基地、农民夜校等,村村培养适用技术人才、职业经理人、电商销售员,造就一批特色种养方面的“土专家”“田秀才”,实现致富一人、带动一方。南部县强化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计划,并采取驻村农技员实地指导、邀请农技专家专题讲授、农村创业青年外出学习、专业合作社定期交流等方式,以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生产、能务工的复合型农民,培育一批有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南部县整合农村各类现有人才资源,注重培育和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和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通过种养大户、专合社带头人、农民企业家等的带动、辐射和影响作用,以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和指导群众发展产业,解决乡村振兴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充分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

培养乡村匠人,传承乡村文化。保城、升钟一带的根艺创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分布范围为升钟、大桥、大坪一带,尤以升钟根艺作品最具代表性。升水镇临江坪村村民宋坤明的家在升钟湖畔,具有川北民居特色的房屋古色古香。院子里,几名师傅正精心雕刻着树根。普通的树根经过艺人的精心构思与手雕展现,成了主题鲜明、有艺术品位的作品,不少人慕名前来购买。

南部县的文化积淀厚实而多元,有以马王皮影、剪纸、根雕、傩戏为代表的“川北四绝”等。马王何家班皮影,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群龙李氏剪纸,将历史人物、民间故事、飞禽走兽等随意剪来,栩栩如生;升钟杜氏树皮画,既有油画效果,又有国画神韵,更具浮雕风格,堪称精美的民间手工艺品。让传统技艺在传承中延续,在发展中创新。南部县坚持乡村传统手艺的发扬和传承,让树皮画、傩戏面具、刺绣、竹编等一批批手工匠人亮出“绝活”留住文化,使一批“能工巧匠”成为激活乡村活力和领路手工复兴、加快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南部县紧扣培养一批“乡村匠人”的要求,以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旅融合为主线,推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振兴,积极培育民俗工艺、民俗产品、民俗建筑匠人和农村手艺传承人,尤其抓好“川北四绝”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通过“抢救”特殊艺人,解决好乡村旅游、传统工艺等人才后继乏人的问题,把手艺传承的软实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培养归乡贤人,引领乡村产业。位于南部县河东工业园区的劲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宗旨,已建成果桑种植基地3万余亩。公司负责人秦华林,曾是国内一家建筑企业的高管,2012年他放弃正风生水起的建筑行业,回到南部县,建立以桑葚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生产企业,从事桑葚食品开发生产销售。近年来,南部县立足农业农村工作实际,通过打好“乡情牌”,念好“人才经”,以乡情乡愁为纽带,招引一批有奉献精神、对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有带动力、引领力的精英,吸引一批资金实力雄厚、专注家乡发展的乡贤回归,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到乡村奉献才智。同时,借助农村电商发展契机,整合各种资源,搭建孵化平台,为创业电商人才开通“绿色通道”,吸引有乡愁、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乡土人才返乡创业。

南部县坚持对标补短引人才,针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等重点,充分挖掘在外人才关心家乡建设、有志服务家乡发展的潜力,通过加大资金激励、落实政策扶持、健全社会保障,鼓励引导在外优秀企业家、农村实用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回乡创业、反哺家乡,持续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坚持筑优平台招引人才,广泛运用外地流动党组织、异地商会组织等建立联系,通过“搭台子”“拓路子”,建立完善“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补贴+创业指导”的创业扶持机制,为有意愿返乡创业人才提供支持,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乡村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南部县不仅关注高精尖的农业技术、管理人才,也重视“土专家”“田秀才”等乡土人才。既“筑巢引凤”引进外来人才,也就地孵化本土人才,推动资本、技术等资源流向乡村建设,让乡村成为乡土人才干事创业的乐园。“一门手艺能带活一门产业,一个手艺人就能带活一片乡村。”南部县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南部县还积极鼓励各类人才回归乡村,通过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念好“招才经”“引智经”,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

乡村振兴,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亿万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的创造精神能否充分发挥出来,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能否顺利实施。从农村现实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基层实践,农民精气神足了,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也会更加坚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